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第843章 一切从简
  荀彧的身份没有任何改变,名义上的司隶校尉,只是兼任,他真正的职责是尚书台。

  身份介于宰相与首辅之间。

  虽然手中权力相比之前小了不少,荀彧并无任何不满,他也清楚李云义对自己的信赖并未有所改变。

  变的是大环境。

  皇帝死了,效忠的对象没了。李云义是最不值得怀疑的对象,他没有任何理由杀死皇帝,宋果等人也证明是李傕发狂下,杀了皇帝。

  为的是让皇帝不落入李云义之手,让李云义背负乱臣贼子,逼死皇帝的罪名。

  但荀彧不在乎这个,时局纷乱,他在剥丝抽茧,知道想要打垮李傕郭汜,就得冒着天下大不违,违抗圣名。

  董承送来的衣带诏让李云义西进变得正义无比,没有任何有瑕疵的地方。

  不对,除了皇帝死在李傕手中之外,一切都合情合理。

  身为尚书令,他暂居洛阳,日夜不停的操办皇帝后世。天子殡天,是天大的事情,按理说什么都应该停歇。

  除了根本不会出现的皇帝继承人。

  桓帝无子,侄子汉灵帝继位。汉灵帝倒是有两个儿子,一个被李儒鸠杀,一个被李傕射杀。桓帝灵帝这一系彻底绝种。

  在往上寻找一个小皇帝供奉起来,找谁?

  宗正仍在,大汉宗祠没了,宗正都还在拿那一封属于自己的二千石俸禄,在洛阳城中摸鱼。

  谁都知道,齐公李云义绝对不会重新弄一个小皇帝限制自己。

  这不仅仅是李云义一个人的想法,而是齐军上下,人人的想法。也包括荀彧自己,他也不希望出现一个皇帝管着自己。

  他忠心的从来都不是皇帝,而是汉室。只要汉室还在,有没有皇帝,都不影响齐公横扫天下。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汉再度有了皇帝,就会立马开启内斗模式。

  会有一批人自发的团结在皇帝身边,对抗齐公李云义,包括他麾下的尚书令,重臣荀彧。

  效力于百姓,还是大汉,这是个问题。

  微风徐徐,洛阳的春天并不寒冷,清冷无比的厅堂只有白纸哗哗翻动之声。荀彧缓缓抬头,将脑袋里面杂乱的思绪排挤出来,幽幽的看向一封封公文。

  “沛国矿监匈奴千夫长反,收而杀之。曹昂,达黎等七人,获假十五日。”

  简短的一句话,信息量极大。

  荀彧略微失神,太明白这公文的意义何在。

  主公李云义早就有了自己的选择,他效忠的从来都不是大汉,而是黎民百姓。这在哪一个时代,无疑都是可笑的。当权者也好,士人豪强也罢,没人会把平头百姓当做是人。

  他们只会把百姓当做账册上的数据,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猪狗无异。br>
  曹操之子,李云义都能宽厚处之,其他人李云义怎么会将其视若草芥?

  “来人。”

  一名文吏快步而来,一揖之后问道:“敢问大人,有何吩咐?”

  “洛阳城中做好准备,齐公最迟一日之后,便会抵达洛阳。城内城外一应事务,要小心一些,勿要打扰百姓日常生活。此外便是,给修建皇陵的百姓多加一些肉食,削减祭奠消耗。”

  “大人,此事有些不妥吧?”

  文吏跟随荀彧多年,是荀彧心腹人,却也不免惊诧万分。

  这不是小事,是天大的事情。

  那可是皇帝!

  死了的皇帝,只能下葬一次。错过这一次之后,齐公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大汉忠臣。还是大家都不用装了?能够开开心心的自称是大齐官员?

  他不免精神一振,浮想联翩。

  这不仅仅是关乎荀彧一人,还有整个跟荀彧关系密切的文官团体,这些始终在邺城洛阳打转,在中枢忙碌的官吏,身上都刻着颍川二字,是颍川一系的人马。

  “这并非是大事,若是礼部大鸿胪的人觉得不妥,尽管让他们来找我。”荀彧面对正事的时候,法不容情。

  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亲信,就过多解释。

  懂得都懂。

  ......

  太阳西斜,最后一抹残阳消失在岐山之后,李云义也顺利抵达了洛阳。

  “贤婿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闲不住的吕布嬉皮笑脸,面对这个年纪是自己一半的上司兼女婿,他不敢有半分不满。跟以前不同,他现在并无兵权,更没有乱杀的能力。

  一个人在疯狂,也不会做自取灭亡的事情。

  无论是杀丁原还是董卓,吕布都将自己的妻子安然无恙的带在身边,直到下邳陷落为止。

  这跟刘跑跑日常抛妻弃子恰恰相反。

  “有温侯在,凉州的烂摊子总算全都交给关云长与贾文和手中,雍州夏收后,继续平定凉州。”

  李云义直翻白眼,就这,你他娘的还好意思问我。要不是你瞎搞,小爷也不至于千里迢迢跑到凉州去吃沙。

  见女婿面露不善,吕布讪讪一笑,也知道自己做的的确不太地道。可为了好兄弟徐庶,只能苦一下自己女婿,反正自己无欲无求。

  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无论如何选择,都做不了封疆大吏,不是李云义不愿意,而是自己的性子不够沉稳,与其坐镇一方,还不如做一个战将,紧紧跟随李云义在战场上面驰骋。

  “主公有所不知,温侯在洛阳带领军士修筑城墙,开垦水渠,做了不少事情,的确跟以前大不一样。”

  荀彧温吞,说话极有分量。他一开口,吕布便连连点头,就像得到夸奖的哈士奇一样。

  “文若,你说说吧,现在安排的怎么样了?”

  荀彧闻言道:“一切已经妥当,只等时辰到了。”

  时辰是一月三十一,一个不怎么重要的日子。若非是的大鸿胪跟大宗正指定的日子,李云义都不知道这一日宜做什么。

  皇帝本就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必须加以各种渲染,才能与众不同,远超常人。

  皇帝等同于神,一个神死了,需要的东西数不胜数。若非董卓乱政,汉献帝刘协绝对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至少他的陵墓会更大,会正规一点。

  而非是眼下在洛阳北邙山边上的寻常墓葬。

  说是寻常,只是减少了金银器皿。这并非是大鸿胪主动,而是荀彧一一解释了董卓曹操掘墓之后,大鸿胪不得不收回上下其手的契机,选择一切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