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62章 世俗生活就是不断向中心靠拢的过程

暑假期间,审定的第一批德育项目只有八个,每个项目给以五万元资金支持,让学校用这钱搞活动,添置器材,加强培训和实施。这一实打实的资金补助,让还不积极,观望的县区有些坐不住了,从第二批项目审批开始,各县区就特别积极。有些县区为了进一步调动积极性,还在市局的资金补助之外,一旦项目被选上县局还给予同等资金支持,这更加激发了学校的热情。

于是很多学校都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学制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德育项目。

现实的讲,这种改革让德育工作不再是一刀切,不再是不顾实际的跟风。比如家长义工、志愿服务等城市学校好搞,但乡下学校不适宜,而识花草知世界这些,乡下孩子易搞的,城市里的学生却不一定见到许多野草野花。面对这种更重实际的德育局面,也是市局想看到的。

所以,第二批项目的面更广,数量更多,为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小组,由主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副局长任组长,王科长任副组长,由愚同牵头抓具体实施。在原有一名德育教研员和一名辅导员的基础上又从下面抽调了两名同志,更好的推进项目实施。

而所谓的推进,就是更多地下基层指导,针对项目实施的现状,对项目进行评估,再改进再实施。

愚同发现,有些项目的确不错,但地域特色十分重,不利于向全县区、全市推广,有的项目在一镇之内实施挺好的,但也不宜全县推广,有的针对所属县的地域特点,在全县推广也好,可不适宜全市推广。

面对这种情况,愚同就给王科长建议,把项目梯度化,分市级,县级,乡镇级,校级四级梯度进行资金补助,既能保证项目更多地保持特色,切合实际,又能保证在更大范围推广时仍能产生好的效果。也就是县区首先要进行审核,市局会对县级项目进行考察。王科长向领导汇报后,大家觉得不错,就又发文如此安排。

愚同他们就更多地针对各县区的县级项目进行评估,而好多县区为了使项目在市级评估中能胜出,会提前邀请愚同他们去指导、把脉,这一下子,愚同他们显得就更忙了。从9月到10月两个月时间里,愚同基本上把十几个县区走遍了,从南北两面的山区县,到中间的平原县,还见缝插针的走完市上几个区。

每到一个县,县局也重视,少则看两三个学校,多了要看五六个学校,每到一个学校去就得至少花半上午时间,也就更多的会在下面吃饭,而且总是挑当地最有名饭店、农庄、农家乐吃。吃饭时县局的人加上他们,再有学校和基层镇上的领导,一大群人。

每顿饭少不了喝酒,交流,一场下来,总得两小时。而且越到基层学校,越把他们看得重,总觉得他们是市局来的,好烟好茶好酒招待。愚同也就不断地与人吃饭、交流,手机上的熟人电话也就不断增加。

每去一回,回来时包里就是不少好烟好茶,还有大包小包的特产礼品。愚同过去到下面时也收礼品,可更多的是逢年过节时才有,可到市局工作后,特别与大家熟悉后,这饭局和礼品就没有断过,基本上每周都有。

有时即使不下县,下校,可他们也会到市上来,来时少则几包烟一盒茶叶,多则又是它们的什么特产、名吃、手工艺品。再加上教育上的事就一直不断,什么转学呀,休学呀,弄个什么证书呀,评个什么奖,想同孩子老师坐坐呀,想请个什么家教呀,想升个职称什么的,总有事,所以这饭局礼品倒成了一件让愚同头痛的事。

好多饭吃的,连愚同都稀里糊涂,不知谁请的客,不知为什么事。就在这种吃吃喝喝,礼来礼往中,愚同不由会想,自己这都是吃的谁的饭呀?拿的是谁的礼品?抽的是谁的烟?除了那些明确为私事的请吃外,一般的请吃你具体会看到某个人去结账,但结账的人不一定是出钱的人,出钱的人也不一定是用自己的钱,更多的只能是学校的、国家的。

但放在基层的县区学校来看,这钱花的并非不正当,是为学校利益,是为学校发展,是一种公务招待行为。但在这种为学校,为工作中结下的却是私人的情谊。这私人情谊即可为公也可为私,而越是到深处为私利的情况就越多,所以花国家的钱结私人的情谊对于校长们是件很值得的事。

当然,如果只针对一所学校,自然会很不妥,可这学校数量是太多了,全市大小学校有近2000所。所以对于一所普通的学校来说,招待一回市局领导实在是太正常的事了。

而更特殊的是,市局对的并不是具体的学校而是县局,吃不吃饭?吃什么饭?是县局与学校安排的,有时愚同领情领的也是某个局长、股长的情,同校长并无多大关系。

时间长了, 愚同也就明白,所谓更高更大平台的真正含义了。

市局相比其他学校、县局无疑是一个更大的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其影响力就可以到全市所有的学校,到教育的各个角落,再由教育向其他行业伸展,会形成一个看不见,但摸得着的利益链。

记得是洪调给愚同说后的第二天, 愚同安排了下,就叫了洪调一行四人,花了两天时间,跑了三个县。跑三个县的原因,是这些县的领导都通过各种渠道希望他们能去指导一次。

他们先到关府西边的武都县,忙了半天,吃了午饭后赶到苑川住了一晚,同刘局长们喝了一回酒,见了几所学校的校长。第二日,看了两所学校,赶到鹿亭,自然又是一顿请吃,外带指导检查。洪调是协助吴局长管安全的,走哪儿也会问问安全的情况。晚上吃了饭,鹿亭的赵局长死活留着住一晚,洪调倒还无所谓,可愚同说,明日还有个会,涉及到一项赛事的抽签工作,必须回的。

结果花了两个多小时连夜赶回关府。坐在车上,洪调还批评了他说,这工作强度太大了,两天三个县,光跑就把人跑坏了。愚同直向领导赔不是,说,按说今晚可以不回,住在鹿亭,明天在留谷和陈县转转再回来。可手头的事太紧了,由不了人,下次出去绝不安排这么紧。

回来后,局里的司机逐一把人送到家里,放了东西,最后送的是愚同。司机说,李老师来时间不长,下面县局人对李老师挺好的。愚同问,你也经常下去,别人下去也是这样吗?司机说,差不多,有时也看事情,不过工作就是这个样。你说下去能检查指导个啥,更多的是联络感情。感情联络好了,事情也就顺了。不过还是跟着你出去好,人心情好。

愚同说,可也累了你,两天时间跑了几百公里的路。司机说,这有啥,我就开车的,又是来局没几年的人。

看着司机也每出去一回,各种差费领上,酒席吃着,礼品拿着,想想还是在这样的机关开车好啊!

看司机小赵高兴的样子,倒不好多说,只让他也早回去歇歇。

看着司机走掉,愚同在心里想,一个司机尚且如此,何况别人呢?

就在这种种事情的夹杂中,一学期也到头了。

第二批德育项目也基本能定下,这次数量扩大到15个,各种宣传方案已弄好,就等开一个评审会定了。本打算年前开的,可年前的事情太多,就一拖再拖。

愚同把这些准备好后,也没太着急,只是选定这些项目是太费神。

虽然愚同提醒自己要公正,可还是不断地受到干扰,这干扰既是外界的,有几个局长的倾向,有科长们的倾向,还有其他关系人的倾向。但更多的是愚同内心的纠葛,每个项目后面就是具体的县区和学校,在这些县区和学校后面就是具体的人或事,这些人不是股长就是校长,而与他们有关的事情会把这种熟悉程度上升到所谓兄弟的高度,还不说其间的利益关系。虽不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可那些事情到底还是会影响人的判断。

一个预审项目名单是改了又改,一直过了好几天才定了下来。

看着名单,给关东的倾向并不大,愚同心里就有些不好面对吴股长,甚至张局长。

上次吴股长叫自己回去,看着也没事,也就是吃了一顿饭,可从话里还是有所流露,有要自己照顾关东的意思。特别是吴股长,透露出他年后可能要变动,不是到教研室去,就是到督导室去,而且有些希望愚同回来的意思。

吴股长说,愚同,你总不能一直待市上吧,身份也不合适的,今后怎么想的?总不能一直借调吧? 愚同说,当然能有个落脚好的,目前自己还没法想后面的事,先干好手头的事。

吴股长说,你现在见的人多了,总要留个心眼,想想自己的事才好。 愚同点头应了。

这个年过的自然也不消停,年前年后仍是世俗之事不断。只相比在政府办时联络感情的人换了一批而已,有各县区的,有基层学校的,有其他单位的,有自己帮过忙的人,总之,杂七杂八的一大群。

愚同自然也是去看了张秘书长,他来市政府办后,没有跟管教育的副市长,跟了一个常委副市长,与愚同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对愚同倒还念旧。对愚同说你既来了,先在市局好好干,有机会了到吴局长,任局长处坐坐。愚同应了,就与张秘书长说些别的话。

只在愚同心里一直想问问自己是怎么从政府办被退回的,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过去总觉得不好问,想现在也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总可以问问的。可自己稍一提,张秘书长就岔开了,愚同也不好再提了。回去时张县长仍给了自己一些东西,说是熟人从外国带回的。这些东西愚同一看,自然是好的。

过年前,愚同一直很矛盾,怎么去看几个局长,还不好让王科长,赵科长知道。再一想还不如也去看看王科长和赵科长。去时虽有些纠结,但还是去了。王科长自然说了他,但来了总也是一种态度,就同他多说了话。

去两个局长处,思忖着不好到家里去,自己也不知道家在哪,就各准备了1000元卡,先去办公室见了吴局长。吴局长倒说了自己,死活不要的,闹得自己尴尬。看自己这样,最后也拿了。只过了几日,在放假前叫自己去,给了两条烟,说他不抽的。愚同不好拒,也就拿了。

任局长倒没有为难自己,还同自己说了好些话,隐隐问起自己与张秘书长的关系。自己也简单说了。任局长没有再多说,只让自己先好好干。过年走前,愚同给洪调拿了两条烟,一张卡。

回到关东后,也想法去看了吴股长,李主任和两个局长,虽送的东西也平常,却也是自己的心意。还去看了程铭,去看程铭的原因,倒是莫船提醒了自己。

莫船提醒的方式很自然。房子的东西多了,往关东拿有些费事,就给莫船说了,莫船给自己找了一个车,不但把东西拉了回去,还给自己办了份充足的年货,从米面油到各种菜品,肉,一应俱全,其中还有程铭一份,让自己捎去。

当自己看到后倒不知怎么说,自然能想来莫船的心思。这心思不只是给自己以礼品,更多的是对自己一个提醒。

连舟居然也给自己送了,是直接送家里了。明侠给自己说时,愚同说他知道了。

过年时,愚同回老家呆的日子多了些。回去时带的东西也多,给父母、兄长,还有姐都送了不少,回去时还特意叫了辆车。父母在老家,有兄嫂照顾着,倒也让自己放心,平时回的少,过去每年又有事,就想今年在家多陪陪老人。

想自己在外漂泊这么多年,现在虽说不上完全可以伸直腰做人了,但到底是有些底气。明侠也好,陪自己在老家前后呆了三天才带了孩子回去,而自己还多在家呆了两天。

对家里的东西愚同其实已不在意。但明侠却看得重,不时还要分分类,回老家给家人拿时,有些贵重的明侠还舍不得。年前关东局里的奖金,也叫愚同领了。城关镇的张专干也叫他说有的,愚同说,谢谢领导,真不用了,县局和市局都有的,再不能给大家添麻烦了。

愚同当然清楚,张专干叫自己的原因,也忘不掉自己去市局前那个冷清的年。只自己越说不麻烦了,张专干倒是一定要麻烦的,东西还是给他送到了家里。过年时张专干叫了自己两回,可听自己总在老家,就说自己回来后一定要与他联系。愚同知道自己是走到了另一条路上了。

第二批德育项目的评审会是年后召开的。在这会上,对第一批实施的情况做了总结,对下一批实施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指出,德育项目化的实施为关府学生德育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要对这种经验好好总结,大力推广。

为此,市局安排,愚同陪同省报和教育报的记者走了好几所学校,一起做了好多采访,从市局领导到县局局长、校长、教师和学生。最后,这篇以《关府市中小学德育的新探索》为题的文章在全市教育大会前,于省报和教育报上同时刊登,算是对关府教育一次隆重的介绍。

用记者的话讲, 关府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探索出一条贴近实际,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的新路子。

这一经验用更高层领导的话讲,是一个可以在全国推广和复制的做法,关府学校德育教育成为关府教育又一名片。这一结论还被写进教育大会的报告中,市局也受到政府的表彰奖励。

所以在教育大会上,市局决定将继续推进德育项目化工程的再实施,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市局每年再增加50万元的经费支持,即每年投入150万元专项经费为德育工作再上台阶鼓劲加油。

同时,在报告中还提到了全市将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序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学前教育,继续抓好教育强市创建工作。

从这些内容看,市局在今年的改革将更加密集,用领导的话讲,通过德育改革,课程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全力推动关府市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和提升教育质量两个层面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为了落实教育大会的精神,市局在会后着重部署了几项改革工作,德育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由基教科牵头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由市教研室负责推进,为了更好的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市局增设了学前教育科,由基教科的副科长赵会明兼任学前教育科科长,全面负责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愚同知道这教育大会后又得一番忙碌,而更忙的或许还有丽丽他们,学前教育是要迎来大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