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55章 在大风吹起来时要想想自己的落脚处

现在老家里就父亲一人在,过年时莫船也没有回,直接把父亲接来了。过完年后,父亲非要走,其实母亲也想回的,只还要照看孙子,父亲一个就回了。

再说丽丽怕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要回趟阳湾的,又不知心里哪里郁着了。自己越办学校,对丽丽心里越是佩服,这小女子身上的确有股闯劲,硬生生闯出一条路。而且幼儿园办得风生水起,发展的相当好。现在不但买了两辆校车,给自己还买了辆车,与她打交道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事也是越来越杂。一天看起来风风火火,泼辣无敌的,内心怕也有太多酸楚。要调动这么多资金,管理这么多员工,与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内心没苦是不正常的,可她轻易不会给人说的。

有时就给自己发些牢骚,叫自己去喝闷酒,骂天骂地骂这操蛋的社会。可骂完了,该干啥还是干啥,能叫自己出去转,怕又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于是晚上就给母亲和萍梅说了下,他明天准备回趟老家,丽丽也去阳湾,他搭她的车就走了。母亲听说他回老家,又叮嘱了一些事。萍梅倒没说什么,只说,碰得倒巧!莫船知萍梅的心思,但也知她的通情,就说,吃哪门子醋,要么你也跟着回。

萍梅说,我吃什么醋,你们一直是哥哥妹妹的,要说我也真想回趟。对了,你的事也顺了,忙了,孩子也难带了,我也想调调,你看怎样?莫船说,你的事,我想过,目前的情况,用些心花些钱调到市上没问题。可我这事越干,我倒越有了想法,要不你也辞了行了。我一天忙的,光后勤花钱这一块就是极麻烦的事,你来管管。

萍梅说,我没想你的事能这么顺,看着你一天忙,我是得来帮帮你的。可一想教了这么多年书了,突然说不干,我还真下不了决心,现在想的只是离家近些。对了,咱总不能一直租房吧,到底买不买?再说我也不相信这事能一直这样顺下去,我还是先在学校待着吧。不过,现在到底是要近些了,也该买个房安个家了。

莫船说,按现在收入的情况,学校的发展,买房不存在问题,可我到底顾不上,我倒想去学车,尽快买个车的,没个车还是不方便。稍微等等,不急的,我会给你安个好家的。你既不想离开,那就想法近些吧。萍梅说,这我相信,那就再等等,你说的事我也再想想,那你明天早去早回。莫船说,我手里一堆事,哪能在阳湾耽搁太多时间。

第二天莫船在学校正安排事情,唐丽丽就来了。他交代了下,就坐车同丽丽回了阳湾。

在车上,莫船问有啥事吗,非要回趟阳湾?丽丽说,没啥,就散散心。莫船问,怎么了?心里又咋不痛快了?是工作上的,还是家里的?丽丽说,也没什么不痛快的,就转转不成吗?非要有个啥事儿?莫船说,行行,没事就好,我陪你转。我得先回个家看看我父亲,他一个人在老家,看缺啥了给买点。丽丽说,没问题。于是两人边聊边向阳湾去。

他们没有走高速,走了一条新修的叫高新大道的路,从府南到高新,再过槐庄就到阳湾了。去崖村看了父亲,老人倒在家好,一个人按时吃饭,按时劳动的,问缺啥不?老人说不缺,莫船就留了些钱,让老人缺什么了自己买,别亏待自己,别让自己操心。老人说他没事,让他们去忙。这才开车向阳湾走去。

阳湾风景名胜的开发,就是围绕沙窝大坝展开的。新修了三条路,一条是从关张塬西边的沟底三丰谷直通坝上,一条是对原来古渡口到通口寺道路的改建,第三条则是从古渡口过阳水河直上关张塬顶的一条路。

整个关张塬被打造成一个风景园,坡上满栽各种树木,塬顶建了古战场、古军营、跑马场、烽火台还有个关府老街、农俗博物馆、民俗游乐园等。沿关张塬顶的路向南就到了沙窝大坝与阳水河相连的人工运河。人工运河上是座古朴的大桥,过了桥向东通向通口寺和天苍山,向西通向沙窝大坝坝顶。不得不说这关张塬在大变样了。

沙窝大坝上也有好多建筑,几家宾馆,码头上游船众多。而水库两侧的路也被整修一新,这下不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向南都可以到去清风观,上石槐山。水库两边也得到了绿化,而从大坝向西通西陵的路也修好了,现在整个的普柳川和关张塬,西陵原全连成一片,所有的景点也串了起来,每处都有可看的风景,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游人,从关东,关府,青化来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这些风景的修建,阳湾工业园也初具规模,又本是交通要道,再加上关府高新区不断地向阳湾延伸,几年不来,丽丽觉得阳湾繁华了不少,和关府所辖的许多小县城已不相上下。

而且现在高新区在槐庄以西开始大规模建设,好多传言是关府高新区最终要与阳湾联通,关东县也重修了关东县城到阳湾的阳关大道,大道两边绿树成荫,商贸繁荣。

两人没事样的就开着车,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看完后,丽丽对阳湾的发展倒生出感叹,说,咱们待过的阳湾看来实在是个好地方,要啥有啥的,怪不得好多人说阳湾变化大,的确是大,有前途,我看在阳湾将来都要建一个浅水湾幼儿园的。

莫船就说,是啊,咱们当年在时已能感到阳湾的好了。这一开发,整个阳湾,整个普柳川全活了,的确是个好地方。行啊,你下一个幼儿园就可以建在这儿的。丽丽想坐了游船到大坝里面去,莫船想想也行的,就随了别的游人坐了。

两人站在船头迎着湖面的凉风向里驶去。绿水倒影,湖光山色是叫人心旷神怡,这一开出居然向里里行驶了近十里地,可见谷之深水之丰。只是越往里寒气越烈,山峰越陡峭。丽丽不由抓了莫船的胳膊。

看她有些冷的样子,莫船也用手揽了,她两人就这么相拥着,在大家的惊叫声中转了一圈。下得船来,丽丽说,这里真好啊,我居然想再回到阳中教书的,没事了就能到这里转转。莫船说,行啊,只阳中回不去了,你可办个幼儿园,常住这里。后来两人上到塬顶,在老街的民俗村里,吃了好多小吃,也穿了古代的衣装,骑马射箭好不高兴。

看着丽丽如此兴奋,倒有了小女孩的心态,莫船不由感叹,多久了,自己都没这些心思了,每日总是世俗里的事,想想生活真的应有别的色彩。

说早回的,这一路逛下来,也到了快傍晚。要走时丽丽居然还有些不舍,想沿着阳水河边的柳树再走走。莫船说,下次吧,又不是不来了。在回去的车上,她却一直不说话。莫船问,不是玩儿的高兴吗?怎么不说话了?累了吗?

丽丽说,也不累,就是想歇歇,整日马不停蹄地跑,就想停停。谢谢你陪我一天的,知道你心不在这儿。莫船说,谢什么,不是知我心不在这儿吗,还谢?

丽丽说,心不在,但人还是来了,也就能知哥心中有我这妹子。我能想来你的心里急,你是感到事情到了要紧处,觉得越来越有希望了。要说我还真没看出来,你把这事儿看准了。莫船说,这事哪有退路,你幼儿园,我学校,能有起色,有努力和眼光的原因,更多的是大势影响。特别我的学校,没有一中的突起,就不可能这么火。而且随着一中的火,家长追逐名校越厉害,参与其中的人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要借着这好势头好好发展几年。凡事都有定数,这追名逐利的事到了极端处,就会有人来管这事,或许几年后就消失了,你说我能不急吗?咱们搞得不是必须之事,你的幼儿园虽是社会刚需,可也是教育序列里的事。发展到最后,政府无疑会进来的,大范围的扩张可能就是这几年的事,等政府有精力有能力进来时,大气候可能就变了。

丽丽转身看了莫船一眼说,怪不得聪明,在如此好的局面面前还能有清醒的头脑。你说的没错,我也是有了困惑,不知自己要走哪儿去?办幼儿园虽好,也赚钱,可也不是我的最爱,我还想搞艺术的。莫船说,那就好好搞,可这要先积累些原始资本,对咱俩现在都是。你虽比我好,可也算刚进入正轨,大干快上几年,完成资本积累后,就该想想别的事了。丽丽说,看来这个哥没白叫,我说不了你的话,可心里有这么个感觉,这么发展着,总要有个落脚点的,这点在哪啊?

两人就这么说着回了关府,丽丽把莫船放到府北分校,两人就分了手。

看着开车离去的唐丽丽,莫船似乎能想来她为什么要回阳湾转转,她也是因为这种发展有了困惑。不过莫船已没有心思想这些了。他回到校区时,员工们已下班了,这校园是一幢写字楼,莫船租了整整一层改建成学校,在这给自己留了间办公室。

他进去后,看了早上走时正看的一份管理报告,目前的管理架构虽也行,但人员交叉太大,很难让这些人专心从事一种工作。从人力节约的角度讲没问题,可从专业的角度,从建立核心团队的角度讲还不好。学校能否健康运行,不止是规模、管理等问题,而是团队的问题,团队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能更好地凝聚人,不是只跟自己办了学校,而是此生相随,荣辱与共。

没有这样的核心团队,自己是走不远的,可如何组建呢?用什么形式把自己与大家绑在一起?辅导学校是人的问题,不可能存在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员工的跳槽单干今后会更多。已经有三个员工年后走了,一个去了省城,一个到了别的机构,另一个自己单干了。

因为这种追名逐利的培训模式,击中了家长的内心软肋,家长在这个模式中是十分被动的,这种被动可以看成是对培训学校的完全信任与完全依赖。每个学生一年的培训费用已达2000多元,可家长仍然很热心,人数还在增加。今后的费用也会再涨,目前的培训分四个阶段进行,春秋学期和寒暑假,今后生均培训费会达到4000多元的。一个校区按250人计,四个校区1000人,年毛收入达到一千万是很快的,今后只能变得越来越多,自己如何驾驭这些人、事、财,自己真得要好好想想。

莫船抽了根烟,坐在椅子上出神。不出意外,到今年假期,自己就会至少拥有100万的现金。想想自己进入这个行业不过三年多时间,这种变化对自己不是太快了吗?当然自己清楚,这是借了一中的势,而一中又是借了这关府大发展之势,而关府的大发展,也是赶上中国经济的大发展,自己刚好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但在内心深处莫船知道这种势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这几年是最为关键的几年,抓住了,可就真正改变了自己。

可如丽丽问的,这难道是自己的落脚点吗?如果不是,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正想时电话响了,一看是萍梅,她问自己回来没有?莫船说,早回来了,自己还在学校,马上事完了就回来。

回去后,萍梅她们已吃完饭了。莫船给母亲说了老家的情况,说了父亲的生活,也给他们说了阳湾的变化。说自己的学校将来也要办到阳湾去的,办到阳湾了,就把家搬回去。在家盖个楼多好。母亲说,你好不容易出来了,又要回去,看你舍得不。莫船就笑,晚上睡下,萍梅问,你真这么想的?

莫船说,不能说一定,可终到头能回阳湾也好的。如果不缺钱了,你说我们怎么生活才好呢?萍梅说,没想过,嫁了你,只要跟着你就好了。莫船说,还是女人好,不用想这头疼的问题。

萍梅说,女人没有这问题,可一辈子总会困在情感中。我想了想,还是不辞职吧,不是为什么保险而是你总不能把你的学校搞成夫妻校吧,我还是教教书行了。莫船说,你想好了也行的,那就下学期把你也调到高新吧,这几年高新的学校要人多。萍梅说,你行吗?用跟我哥说吗?莫船说,这点办法我还有。两人又说了说话,就睡了。

次日莫船到学校后,同教师发展处的老师正研究今年人员招聘的事。语、数、外各招十人,理化各三人,财务招两人,招聘人员定在35名。一下子职工人数要扩大好多,而且还不拘于师范生,要加面试环节,最后由莫船把关。

正说时,一个吴姓的女老师进来说,莫校长,有人找你。莫船说让进来,接着又与大家讨论。

这时走进一个女的,莫船没在意,再次抬起头时倒愣了,柳虹站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