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35章 清晰账目
  次日,整个大营分成四波,先出去的是徐茂公,化妆成鲜卑骑兵的一万人疯狂逃窜,其次李陵带领两万人在屁股后面慢慢悠悠地追,这些全是望北军,第三波细柳营与程外嗣合兵共两万,向草原进发。

  姬禅是最后走的,将大营收拾一空带兵向东,治国与战争不同,战争谋划出战略可以让将军们自己去实施,都是千古名将,就算走错了也有时间调整。

  治国不同,不能站在高处一拍脑袋瞎指挥,此地到尉迟恭的东线大营大概五百余里,沿途大小村县不少,需要实地考察,研究出具施政办法。

  计划开始发酵,半个月南方沸腾起来,百姓慌不择路,郡县的求援信疯狂涌入更都。

  最先跳出来的是户部官吏,左侍郎吴原。

  “胡闹,户部问题变成了兵事,兵不妄动,而习武不辍,所以养民命而修戎备也,现在兵也动了,民也难以修养,由此下去国将不国!”

  他跪在大殿,痛呼道“陛下,老臣冒死进谏,蝗灾还没结束,请让百姓休养生息吧……”

  子更笑着点头,看向右侧文官那边,发现今日少了一人,便疑惑道“户部尚书没有上朝?”

  有人奏道“启禀陛下,户部尚书长孙无忌身体抱恙,已经告假!”

  子更依然笑着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本,让李辅国送到吴原手中,“这是三年的赋税明细,户部三年所有亏空以及盈利,都在里面!”

  吴原一怔,随即大吼道“请陛下不要戏弄微臣,户部将税目送到姬安志手中满打满算一月,加上来回路程,此人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内算出三年税目。”

  子更笑呵呵地道“爱卿为何不先看看?”

  吴原将账目放在地上,没敢率,那是藐视皇威,他挺直腰杆,“微臣不用看,这肯定是瞎编的,姬安志想糊弄陛下,但糊弄不了微臣,每年赋税户部三衙门同时演算,上百人最少也要三个月,请陛下明鉴!”

  子更脸上笑容消失,深邃的眼神扫过众人。

  中书令房玄龄叹了口气,对龙椅上的皇帝施礼,这才走到大殿中央,捡起账目细细翻阅。br>
  随着时间流逝,房玄龄眉头皱的越来越紧,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

  作为中书令,也就是内相,往年税目怎么可能忘记,只看前面,他就知道吴原完了。

  越往后翻,房玄龄倒抽口凉气,这是一张表格,占满账目两页,不只有两年出账和入账,就连单一的条目都列举了出来。

  粮食入库多少,出库多少,结余多少。

  布匹出入库,以及结余。

  盐铁出入库,以及结余。

  铜钱出入库,以及结余。

  银子出入库,以及结余。

  ……

  所有账目最下面,合成一个总数。

  要知道,以往户部给的账目全是整数,库内有多少结余,满朝文武包括皇帝都算不清楚,户部也仅仅知道个大概。

  可这个表格中汇集所有,一目了然。

  默默地合上账本,房玄龄一句话也没说,退回到班列中。

  他原本出班就是为了替吴原说话,此刻忽然退了回去,让其余人心中一顿,看向吴原的眼神变得玩味起来,都在猜测账目中的内容,作为尚书左仆射、御史台谏议大夫的魏征直接走到房玄龄身边,伸手取来。

  只看了两眼,魏征立刻跪拜道“陛下,臣弹劾户部左侍郎吴原,作为户部官员,尸位素餐,有严重的失职之罪!”

  吴原心中一突,终于发现不对,不等皇帝发话,急冲冲上前,一把夺过账目。

  太清晰了,清晰到只一眼,他就颓然倒地。

  子更脸上再次露出笑意,“刑部尚书李道宗,吏部尚书高士廉。”

  两人闻言立即出班。

  “两位爱卿怎么看此事?”

  刑部尚书李道宗立即道“启禀陛下,吴原玩忽职守,导致户部每年账目不合,臣以为应革职,并押送大理寺查办!”

  子更看向高士廉。

  “臣附议!”

  大殿内陷入寂静,都在等子更决断。

  可子更忽然问道“还有谁附议的?”

  只见户部右侍郎胡琏,出班道“臣附议!”

  众人大惊,吴原的罪责可大可小,革职差不多,如果非要拿大理寺查办,那就有点说不过去。

  账目是没错,可人家户部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提出严办有情可原,汉制以右为尊,户部右侍郎胡琏是吴原上司,两人都是户部尚书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此人没有说面说情,确实让人疑惑。

  就在这时,左边武将中有人站了出来,大将军、光禄大夫李靖,“陛下,中原各国税赋账目如出一辙,每个国家每年税赋收上来都需要花费数个月算清,这就说明吴原并没有失职,应该是没有进行账目革新,故老臣以为,罚俸便可!”

  这话一出,众人心头一突,武将和户部向来不和,整天为了军饷吵吵,可今日是怎么了?户部自己不保自己人,反而是武将出门说情。

  猛然间,众人看向文官之首的房玄龄,老爷子一直垂头不语,莫非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时,文官中一个异类站了出来,沉声道“老臣兵部尚书侯君集,同意从轻处罚!”

  “臣等附议!”

  一瞬间,段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良,刘弘基等一众武将纷纷跪拜。

  最终,房玄龄站了出来,沉声道“臣!附议……”

  子更嘴角带着玩味,细细看了一眼高士廉,这才点点头,“那就罚俸吧!”

  下朝后子更进入御书房,命人将高士廉喊来。

  喝了一碗参汤,调整了一下情绪,随口问道“你也不同意朕的做法?”

  高士廉立刻跪了下来,低声道“臣不敢!”

  “不敢?那你为何帮着户部?”

  高士廉明明提出的是重罚吴原,可子更却说他在帮户部。都明白姬禅就是来抢饭碗的,吴原在户部已经五年,根深蒂固,如若因为姬禅遭到重罚,户部肯定会拧成一股绳,更加坚定地排斥他。

  如此想来,就连与姬禅见过一面的高士廉,也不想其入主朝堂。

  “陛下,臣作为吏部尚书,官员出现问题,臣心中万分痛苦,所以……”

  “哼!你抛开吏部尚书,还是皇后的舅舅,云心的舅外祖父,朕以为你能看清现在代国问题,却为了一己之私,偏袒户部,你真的很让人失望。”

  “陛下……”高士廉痛呼道“代国是子姓的代国,姬安志一介白身,何德何能掌管庙堂?我代国人才辈出,想要找出这等贤才轻而易举,只要陛下广开言路,唯才是举,相信各国有才之士会帮助我们代国渡过难关,而不是将皇室宗亲至于险地!”

  子更闻言眼神深邃,死死盯着对方,“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皇后的意思?”

  高士廉心中一惊,“这只是老臣愚见,和后宫没有任何关系!”

  子更松了口气,如果就连皇后都反对,那之后的事情就更没办法实施。

  “我相信你,你的眼界如何,朕还是知道的!”说完,子更将另一份账目扔到高士廉面前,沉声道“朝会上的账目是进出,这本是亏空,你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