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28章 放权轮换
  宋仁宗回到宫中第一件事就是写下一道圣旨,传令庞昱手下的殿前司驻京城附近所有大小军官三年内不必调任轮换,殿前司驻扎在京城附近的人马有二十多万人,全部都实行三年轮换这已经是宋仁宗身为皇帝能冒的最大风险。

  “这怎么可能!大宋建国以来从未有过这种改变。”

  杨延琪好歹也是出身于将门之女,对于大宋的军事知晓的一清二楚。她实在想不通庞昱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不仅能够将她们三人骗到手,而且还能让当朝皇帝如此信赖甚至给了他这么大的权力。

  “皇上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看来皇上这次是真要把收复燕云落在实处了,庞昱,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穆桂英沉声问道

  “我打算先照着圣旨上这么做,但并不向外界透露消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要是瞒不住了再把圣旨公布。”

  穆桂英闻言放下心来,她生怕庞昱会因为这张圣旨冲昏了头脑,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被其他的禁军知道了这件事很难不会被有心人所利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一场兵变。那时节庞昱十分有可能被文武百官推到前面作为平息此事的替罪羊。

  “皇上的确是对你恩宠有加,不过你想好该怎么办了吗?”

  “想好了,殿前司下辖十八个骑兵军团十三个步兵军团不可能一次性的将这件事落实到底。那么多主将官我也不是都能放心,所以我打算先选出三万人做一个试点工作,如果效果不错逐渐推广到五万人依次类推,直到拓展到足以出征的人数。延琪、元贞、桂英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庞昱对自己的三位妻子的建议十分重视,老话说得好家有贤妻丈夫不做横事,庞昱没有三位妻子在背后的支持也走不到今天的这一步。杨延琪久经沙场对于军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处理经验丰富,穆桂英更是当世顶尖人杰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李元贞身为自己的妻子之一自然也不能将她排挤在外。

  “这样也好,每个军团都抽一部分人出来既不会引人注意也不会刺激皇上的神经。”

  “庞昱你知道我的,我一直不会在这种事上发表意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领导这三万人的人选必须先确定下来之后再进行操作,不然绝不会有所效果。”

  穆桂英一语道破如今最大的难题,那就是领导的人选。由于大宋一直以来实行“重文轻武”的战略,所以对于军队而言一直是要将不要帅,不然当时庞昱也不会非要让萧天佐领兵攻打东瀛。

  “我心里倒是有个人选但是需要佘太君出面介绍,而且也需要考察一段时间。”

  “让我娘出面?是谁啊?”杨延琪不解问道

  “铁鞭靠山王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还有宗宝二人,我打算让他们两个试一试。”

  “呼延家的人?我还真是不了解。可是宗宝是不是有点太年轻了。”

  莫说是杨延琪不了解,就连推荐二人的庞昱也不是很了解。在评书中呼家将、杨家将、薛家将并称为“三大家将”,呼家将中呼延丕显的孙子呼延庆更是书中的主角人物。书中介绍呼延丕显年轻时曾经和杨宗保并肩作战,都是出身于将门能力也该并不差。(这地方起初定女主的时候时间没有协调好,还请大家多多原谅。)

  “不年轻了,他也是要成家的人了,要是还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功绩在其他皇室宗亲面前哪里能抬得起头。不过这呼延丕显却是一大难题,也不知道能不能让呼延赞松手放人了。”

  庞昱提起呼延家就有些头痛,也不知道是原著作者故意编排还是不经意间的处理,反正以宋朝为背景的故事中担任太师一职的几乎没有过好人。影视中庞家害的杨宗保生死边关,杨文广为父报仇最后在包拯的援助下庞家满门抄斩。

  《呼家将》中,呼延丕显得罪国丈庞籍和其子庞文,被诬陷入狱,庞籍、庞文又笼络大理寺卿潘贵,将呼家满门老小全部抄斩,葬于肉丘坟。后呼延丕显之孙呼延庆得到杨家将、天官寇准、彰德府总兵张槐等人的支持,将罪恶满盈的庞籍、庞文处以醢刑,重新整理呼延丕显尸骨,报了呼家的血海深仇,宋真宗念起忠心加封其为开平王。br>
  想到这些庞昱长叹一口气,暗自腹诽:“但愿这些东西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但凡要是真事我貌似连呼延家的大门都进不去。这些作者也是,你设立反派不换只为换个名姓也行啊,又是庞龙又是庞文全都报应在我庞昱的身上。”

  “呼延老将军年纪不小了,他的儿子不应该名声不显吧。”穆桂英反问道

  “呼延丕显好像与宗宝的岁数差不多大,不过这老爷子够老当益壮的,这么大的岁数还能生个儿子。”

  杨延琪突然用力拍了一下庞昱的胳膊怒斥道:“别乱说话!呼延将军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怎么能肆意玩笑,这要是让我娘知道了这件事可就完了。”

  “对不起,对不起,是我话多了。不生气,不生气。”

  庞昱能一直保持如今的心态杨延琪是功不可没,但凡有一点飘的迹象她一巴掌就能将这股风气打消。这也是人之常情在面临权利和金钱之时很少有人能够把持的住,如果没有人能够在背后阻挡一下,最后一定会以悲剧收尾。

  “我不是生气,在家里怎么说都不为过,可伴君如伴虎你一旦在皇上面前失言可是要吃大亏的。”

  “”我明白的,这不是已经吃了大亏了吗?

  庞昱提出这个意见之时原本只是打算让宋仁宗的心里先有改革的意识,可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猝不及防甚至将此事落在了自己身上。或许在宋仁宗的心里也十分的纠结,担心第二天一早就想要收回旨意保持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