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27章 君臣对奏
  经过许多天的闲扯宋仁宗答应了西夏让其延长进贡期限也在其基础上加了许多物资,总的来说就是你没有赚我也没有赔属于一个两国之间平衡的调整。萧天佐也带着先锋军前往东瀛,京中的庞昱如今彻底的闲了下来。

  “好无聊啊!八两要不咱俩去街上玩玩?”

  “少爷,您就不怕三位夫人生气吗?”

  “那还是算了吧。”

  或许天生就是一个劳碌命,庞昱如今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了,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手底下的人除了韩琪在带孩子之外其余几个都一对一对的出去游玩,最可气的是明明是单身的欧阳文宣先起的头和展云一起出去了。

  “少爷,不是我说您,您这就在街边吃碗馄饨就被人下了毒险些丧命,出去逛个街能遇上人贩子、出去祝寿都堪称给人送葬,照我说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吧。说不定您一不出门就不会再有案子发生了,实在不行咱们去大相国寺烧上几炷香去去晦气,您说是不是?”

  “八两,你要是不会说话可以不说。”

  “少爷您想想,就这么几年您身边出的事还少吗?青州去了几回死了好几个人,登州......”

  庞昱看着细细数落自己的八两颇为无语,自己又不是柯南去哪里哪里死人,而且这么多案子大多数是冲包拯去的与自己有什么干系。八两见自家少爷许久没有言语,抬头看了一眼已经脸黑的庞昱后怕的咽了咽口水。

  “接着说啊,怎么不说了呢?”

  “少爷,我错了。”

  “走去街上逛逛,我买的东西全都由你付钱不给报销!”

  “别啊!”

  “走!”

  庞昱带着八两走在大街上,走了不久八两的双手上全都是东西,水果糕点什么的是应有尽有。本来就是闹着玩也没打算过让八两大出血,他的钱还打算留给他娶媳妇,让他多锻炼锻炼才是目的。

  “少爷,少爷!您看看那是谁!”

  庞昱顺着八两手指着的方向看了过去顿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当朝皇帝宋仁宗正在一个摊子前面被一群人围着。不可思议的眨了眨眼睛仔细确认一下,果真是微服私访的宋仁宗。

  “不是,他怎么就这么出来了而且还被人给围了?”

  “少爷,您可别看热闹了,赶紧过去解围吧!”

  庞昱跟旁边看热闹的百姓打听了一下得知宋仁宗在这个老板这选了好几种点心,打包就打包了近一个时辰累的是满头大汗,结果宋仁宗忘记带钱出来了想要拿扇子抵押,但老板却想要现钱不想让人走。

  “不带钱你买什么东西,你这不是涮人吗?不行,你今个不能走!大家伙都评评理啊,我这光打包就累成这样,不给钱那像话吗?”

  “就是,穿这么好的衣服出门不带钱,笑话!”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宋仁宗很少独自一人出宫微服私访身上散碎的银两少的可怜,平日里出门在外都有不少人主动付钱,这次又出来的又着急钱袋就忘记带了。而且就算是带了也没用,全是大锭的银子寻常的小商小贩找都找不开。

  “这倒是我的错,可我是真没带钱。要不这样,老板你不认我这扇子,那我这扳指你总认了吧。我着急要去看病人,等会我就让人来赎怎么样?”

  宋仁宗也想早些脱身离开,一国之君买东西不给钱这个名声可不怎么好听,手上的扳指无论是玉料还做工都是顶尖的任谁看了都能明白这是一个价值不菲的宝贝。谁料老板把头一摇明确的表示拒绝,必须让宋仁宗拿出现钱来。

  “这位大爷,您说您这东西这么宝贵,您还能差我几个糕点钱吗?要是等会有人来一问这扳指哪来的,我说不清楚,一家老小都指着我卖点点心过活,您就发发善心给两个钱吧。”

  “老板,这位爷的钱我付了。我姐夫这次走的匆忙,钱袋落在家里了,我给您道个歉。”

  庞昱从怀中拿出了二两银子放在老板的收走,拿起点心推开人群就打算离开。宋仁宗见庞昱来了也松了一口气,要是开封府的衙役来了这件事就解释不清了,至少包拯和王延龄在早朝之时少不了上奏一本。

  “这位爷,您等一下,这钱给多了”

  “没关系,就当打扰你这么长时间生意的赔偿了。各位别围着看热闹了,该买菜买菜去。”

  宋仁宗此时已经很尴尬了,根本不在意这多一分少一分的银子,况且那又不是自己的钱有什么好纠结的。三人来到了一处茶楼坐了下来,八两去叫上一壶好茶给二人留下谈话的空间。

  “皇上,这回可太险了,这万一要是人群中有刺客您这次又没带着侍卫,估计第二天全京城就要乱起来了。”

  “嗨,这不是包卿大病初愈,朕打算买点点心去探望探望,哪知道换完衣服钱袋都忘记拿了。你就不好奇朕是怎么自己出宫的吗?”宋仁宗反问道

  “您想说早就说了,好奇害死猫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君臣一场要是皇上的任何事做臣子的都要知道,那这就不是皇上而是囚犯了。”我要是那么做日后绝不会管我立下了多少功劳,您退位之前就是我丧命之时。

  后半句话庞昱没敢说出来,说完估计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周年。且先不提宋仁宗起没起杀心,其他人要是给送上一顶名为“藐视君王”的帽子,那也吃罪不起。

  “还是你知道朕的心意,要不这样等下从开封府出来,就由你担任朕的侍卫陪朕一起好好体察一下民情,然后再去探望一下太师。这么长时间都没见到太师上朝,朕还真有点想念他。对了,告诉你一个消息,王丞相也打算递上辞呈不问朝政了。”

  “王丞相年纪也不小了,的确也该过过清闲点的日子了。”

  宋仁宗看着庞昱兴致缺缺的样子不禁有些失望,庞昱有能力这毋庸置疑,可偏偏这人对官位丝毫不看重。这样继续下去万一有朝一日辞官归隐,岂不是平白送走了一位托孤大臣。无奈的反问道:

  “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想法?我应该有什么想法吗?”

  “你一个检校少保,再上一步可就是少保之位,王丞相一退你可就不是小小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了而是太尉之职,你不应该有想法吗?现在杨家站在你这一边,有杨家出面呼延家也不会太难为你,曹家更是对你的印象不错,只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功绩你不就是太尉了吗?”

  “那个皇上啊,您要是想试探我就直说用不着这拐弯抹角的。”

  庞昱此时有些烧脑,堂堂二品大员的位置都被宋仁宗说是小小的职位,可自己对太尉一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殿前司的位置多好,平日里活不多工资高还不用上朝去面见那些御史言官,想查案就去查案想休息就能休息,别说是太尉了就是皇位也不想换。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工作,哪个冤大头愿意做那就让他去做。

  “朽木不可雕也!朕都屈尊降贵帮你去谋划未来了,你还不当回事。本来还打算让你帮朕分担分担,你简直是冥顽不灵!再这么下去你这辈子也就是个殿前司都指挥使了!”

  “那我就多谢皇上恩典了。”

  “你!”

  宋仁宗鼻子都快要气歪了,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这是自己亲小舅子不能杀了他,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茶也不喝了让庞昱跟着自己去探望包拯。

  “皇上留步,先喝杯茶消消火。您要是真忙不过来,我们不如改革一下朝政。”庞昱建议道

  “怎么改革啊?难不成你庞大侯爷还有什么奇思妙想不成?”

  “我们可以组建一个机构,让许多有才干的大臣去参议朝政,多给您提提建议,这样朝中也不必养着那么多的闲散官员还能减减担子让您有更多的时间去忙别的事情不是吗?”

  皇权与相权之争这是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明朝去除丞相一职建立内阁原本想要加强皇权的做法却起了反效果。清朝的军机处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处理政务的效率,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变得更多。以现在的背景来看无论实行哪一种政策,日后因为时代的进步都会出现问题,到时候就只能看当朝皇帝的政治手段是否高明了。

  “你是说扩大参知政事的人员并且削弱其的权利?那丞相岂不是成了虚职?”

  “皇上,我朝制度一直以来不都是在削弱丞相的权利吗?三司使和参知政事还算不错,就枢密院的那群人真的让我难以启齿。您知道为什么我们如今应对西夏和辽国的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吗?”

  “愿闻其详。”

  “因为监军和殿前司都指挥使是我,元帅是杨延昭。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的本事有多大所以在军事上从来不会乱来故意去唱反调。枢密院几乎都是文官当权,有调兵之权却无统兵之能,又处处与元帅互相牵制。就因如此多次延误战机,事后反到需要武将背责任,这样下去就是孙武在世也别想打得了胜仗!”

  宋仁宗脸色凝重的看了庞昱一眼,轻笑一声说道:“谁说你从小不学无术,惫懒无能不堪大用,这局势看的比朕清楚的多。我大宋自建国以来就是重文轻武,其原因就是因为太祖皇帝当年就是武官出身,故此特别害怕武将势大从而造反。胜仗谁都想打,可万一要是再出现一场安史之乱又该如何?”

  纵观我国历史,宋朝的经济和人文方面发展极为发达,文学艺术的发展更是能人辈出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个在宋代。除了诗词还体现在城市的建设方面,到宋神宗时,全国十万户以上的大城市达到四十多个,如苏州、扬州、杭州、洛阳、成都等。首都东京更是首屈一指,人口曾达到一百五十万。

  这些都是早先定下的基本国策所带来的的成果,可相反军队的战斗力却一落千丈,武人的地位尴尬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也极大的削减了造反的隐患。如果不是宋徽宗时期执政太过荒谬,也不会造成那么多的农民起义。

  “皇上,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除边疆军队以外其余将领半年一次轮换岂不是太勤了些,您可以看看有些禁军的战斗力甚至比不上边疆的乡兵,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算是收复了燕云之地早晚也守不住。”

  “你说的有道理,让朕先好好想想。”

  “皇上,您应该知道我每年都会派出去十条船打着做贸易旗号出海,两年了我这十条船一分钱都没能赚回来,甚至已经有七条船的人都葬身于这茫茫大海之中。百姓的品质很淳朴,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都不会造反,就因如此我年年不顾他人眼光拿着人命去添去换来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吃饱的粮种。我希望皇上您能在他们归来之时就能做出决定。”

  庞昱的心有时候很软,看着那些水手船员的家属痛哭流涕的样子心里也十分的难受,除了奉养这些家属外自己也做不到任何事。有时候无比暗恨老天为什么没有一场神奇的机遇给自己带来玉米和土豆的种子,如果有也就不必让这么多人丧生了。

  “庞昱,朕答应你,如果有朝一日你说的粮种真能出现,朕就答应你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我相信一定会出现的,老天爷一定会眷顾我这种傻瓜和那些苦命的百姓。”

  “朕相信你,也相信我大宋百姓。”

  庞昱的一番剖白让宋仁宗也大受启发,收复燕云的机会近在咫尺若是因为这件事而导致丧失时机,那他宋仁宗百年之后无颜面见赵家的列祖列宗。全国范围内的自然是不行,但为此赌上一把还是有魄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