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南七北六第一人>第229章 祸水东引
  “哈哈哈,八皇叔,如今对这庞昱应该不需要再试探了吧。”

  八贤王看着庞昱递上的奏折也欣慰的笑了起来,在他的心里没有比这大宋江山更为重要的事情,不然也不会破例拿着金锏去威胁李太后。每次一想收复燕云将要从口号变成现实心里就无比开心。

  “是啊,庞昱这边可以不再试了,未来他和包拯一文一武在朝中配合就算是臣百年归老之后我赵家的天下也乱不了。不过本王却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沉不住气,在这个时间就将军队上的事情提了出来。”

  “朕在试他,庞昱也是在试朕。担心自己犯忌讳还特意举荐了三个将门之后,杨宗保和呼延丕显倒是好说,不过这曹玘之子曹佾让他带兵是不是为时尚早。”

  “庞国舅举荐曹国舅,有趣,有趣的紧呐。”

  曹家在大宋可以说是最为显赫的武将世家,在曹彬的七个儿子中,有六个是武将,其中曹璨、曹玮最出名,立下过赫赫战功。曹家第三代中的代表人物是曹佾,他官至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济阳郡王。到了第四代,曹评担任过马军副都指挥使,曹诱也官至安德军节度使,管理过禁军的马步军。可以说曹家直到北宋灭亡之前全族上上下下都是大宋良将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皇叔,您说这朕该同意吗?”

  “皇上,据臣估计这件事应该差不了,就算是差了也不过是一万人禁军的管理而已。”

  “那好朕这就下旨调人到殿前司为官,顺便让庞昱进宫。”

  不多时宋仁宗传下旨意命杨宗保、呼延丕显和曹佾三人调任殿前司掌管虎翼军。宋仁宗大笔一挥将三万人的限额涨到了三万四千人,多给了四千人的同时将庞昱想要分兵竞争的想法打消,可这三个人谁正谁副却交给庞昱亲自决断。

  “皇上您这么做可是故意给庞昱出一个难题啊,曹佾是殿前司的官,杨宗保是他的侄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圣旨送到庞昱手里的那一刻心情顿时是一落千丈,三个人都是出身于将门的年轻子弟,就为了谁是头这不得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要是不让他们争给谁也是一个问题,给杨家容易说自己偏袒,给其他两家自己还不了解他们的本事。

  正在庞昱苦恼之际,周主簿走进来禀报道:“殿帅,杨宗保将军、呼延丕显将军和曹都虞侯都来了您看要不要让他们进来。”

  “他们之间相处的怎么样?”

  “气氛很融洽。”

  “那就好,这样我不出面告诉他们曹佾是他们三人的头,如果其余两人不服他们拥有挑战的权利,但有一点不许联手。三天之后我要知道他们谁当正谁当副。我还要进宫一趟,这件事你就先盯一阵子。”br>
  宋仁宗将这个烂摊子丢了过来,庞昱也顺水推舟的送了出去,将帅不和损失的那是军队。既然要选主帅那不如让他们自己去定标准,只要有一人能够凭本事压服其余两位竞争者,那他就是主帅。

  “殿帅还真是恶趣味,这样愚兄就不争了,退位给二位贤弟。”

  曹佾率先选择了退出,好歹在庞昱手下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对于上官肚子里有多少坏水还是了解的。而且曹家能在大宋军队中任职那么多年靠的就是一个低调,这个试点工程明显已经被皇上所关注,若是在此时惹眼很容易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别啊,小弟刚来京城,二位兄长都是一代人杰让小弟退去才是。”

  “呼延兄这是什么话,殿帅乃是小弟的姑父,就算是轮也轮不到二位兄长当副手。况且咱们都是武人没必要搞文官的那一套,谁正谁副都不重要,遇到事情咱们商量着来就是了。”

  周主簿饶有兴趣的看着三人互相谦让,我国人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好看热闹,如今三人有多么谦让,等一下的竞争就有多么激烈。看三人已经没有新词了适时插嘴道:

  “曹都虞侯,殿帅有令命你为主帅。”

  曹佾猛地一拍额头,千算万算没想到庞昱将自己推了出去,这下子倒好旁边两个人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要是拿不出真本事来上官那里不好交差不说家族的名声却是要被人踩下来。殿帅啊殿帅,你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二位兄弟,愚兄就暂时愧领了。我这就摆酒宴请二位兄弟,咱们酒桌上聊如何?”

  “我等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