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在古代种田养夫子【完结】>第23章 三轮车

  “汪师傅,你觉着怎么样?”宋清老神在在地喝着茶,瞧着汪师傅一片为难模样。

  “车轮这处为何这般做?”汪师傅不答,把图纸放在桌上,指着车轮上二指宽二指深的凹槽问道。

  平日做的车轮打磨得越圆滑越好,怎的这个还要凿出横沟?

  “路上若是有小石子,车轮一挤就能滑到凹槽处,免得车上人颠簸。”宋清耐心解释道。

  “那你说的这‘轴承’为何这般做?”汪师傅指指车轴,按照图纸上所说,竟是要在轮轴之间加入小珠子。

  那什么“链条”能带动后面两个轮子他是相信的,与有些地方的水车原理差不了多少。可这个“轴承”他是当真理解不了。

  宋清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卖了个关子,但笑不语。要解释清楚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算简单,就是把现在车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罢了。

  汪师傅抓心挠肝的,络腮胡都要卷在一起了,急切地说:“哎呀宋老弟~你先告诉我!拿抽成的事情我们一会儿详谈,详谈!”

  “不若还是等嫂子回来再谈。”宋清有些揶揄地笑笑。

  他想拿木匠铺子抽成。

  听宋清讲解了脚蹬三轮车的运作原理,汪师傅脑子一热就要答应了。话到嘴边想到自家婆娘耳提面命的话,好悬没刹住嘴。

  “宋老弟——!你先跟老哥讲讲!你嫂子不是去医馆抓安胎药了嘛,咱讲完她就回来了!”汪师傅急得拍拍图纸,佯怒道。

  “老哥稍安勿躁,嫂子这就回来了。”

  见宋清油盐不进,汪师傅转头朝前面看店的徒弟嚷嚷:“大虎!大虎!你跑去平安医馆看看,怎的你师弟把人送去这么久还不见接回来!”

  “哎我这就去师父!”大虎答应一声,赶忙寻人去了。怎的师父跟小宋哥谈着谈着还动气了?

  谁知半路上就碰上师娘师弟回来了。

  汪师傅拿着图纸琢磨,听见自家婆娘回来的动静,赶忙出去把人搀过来。

  “你急什么!”汪夫人一手扶着肚子,白了人一眼。

  “我不急,我不急!”汪师傅两手搀着夫人胳膊,矢口否认。

  一看自家男人这做低伏小的样儿,汪夫人就猜到按他那个德性,指定有事儿要求她。

  汪师傅把两个徒弟赶去店里,扶着人坐下就把事情原委原原本本说给人听。

  “不知小宋想要几成?”汪夫人倒是爽快。

  这人她是没接触过,耐不住汪师傅成天在她耳边念叨,小宋长小宋短的,她从话中也约莫猜出宋清为人。

  是个有本事的,心思也不错。

  “别的不用,若是嫂子同意的话,今后我的图纸都给汪师傅,成品利润我拿三成。”宋清这才仔细看汪夫人。

  汪夫人怀着身子也不掩通身气质,娴静聪慧、知书达理,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三成?”汪师傅略有些惊讶,还以为他要五成,被夫人瞥一眼就把到嘴的话憋回去了。

  店铺经营的事他都不管,自打吃过亏之后全交给了夫人。他夫人可是官小姐!懂的可多了!

  原来汪夫人是父亲是江南地方官,因上司贪墨而被连累,举家流放到了这处,阴差阳错被汪师傅买下,两人还成了婚。

  “三成也不是小数目了。”汪夫人沉着气。看丈夫那急赤白脸的样子,不禁心底觉得好笑——多大人了还跟孩子似的要什么都表现在脸上?

  宋清听出话外音,从容对道:“不知嫂子可会织布?”

  “倒是看到别人织过。”问这个作甚?

  “那嫂子该知道现在一个纺纱机一次只能纺一根线,我大把握可以改良一下,一次多纺几根。或者把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装到一起,使之能够同时进行。”

  “当真?”汪师傅先坐不住了,被汪夫人往胳膊上打了一巴掌。

  宋清权当没看见,垂目喝茶掩去眼底的笑意。

  随后三人一番详谈,最终还是答应了宋清抽成的事情。

  四日后,宋清正带着王兴义张升二人如火如荼地砌烘干房,小栓子带着一干孩子跑过来了。

  “小宋叔叔!有个人驾着车来找你!”

  “那个车会自己动!”二娃子连忙补充道。

  “在哪儿呢?”猜想是三轮车做好了,宋清放下手里活儿,在水盆里洗洗手,跟着几个小家伙走。

  “在村口!”这次毛毛总算抢到一句话了。

  领着几个孩子往村口去,却在王兴义家门口的时候碰面了。

  “小宋师叔!”大虎小虎二人招呼宋清过去。本来是叫小宋哥的,后来被师父听见了,勒令他们改口叫师叔。

  虽然摸不着头脑,但师父怎么说就怎么做准没错。

  宋清走过去,见三轮车就停在王兴义家院子里,院子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孩子,小至五六岁,大至十二三岁都有。

  得亏还没到吃中饭的时候,不然村里的汉子妇人可都得围过来一探究竟。

  “我俩不知道师叔住在哪里,就送到村长家来了。”小虎解释说。

  上次两人跟着师父来安装灌溉器,直接去了田里,中饭也是在村长家吃的,自然找不着。

  “送到这里也一样。”宋清摆摆手,骑上去试试,“我看看做得怎么样。”

  三轮车看起来和他设想的差不多,车把、车闸、车厢都没问题,蹬两下感觉链条和棘轮比较丝滑。

  在院子里走了一个来回,转向也很顺畅。

  “哇!”

  “真的自己动起来了!”

  围着的一干孩子纷纷惊呼,眼里都是不可置信。

  师兄弟二人听着这叫声,心里又自豪起来。

  两人今天先骑着车把师叔订制的家伙什都送去店里了,一路上都是惊叹声,连有些见多识广的富商都说没见过!

  托成衣铺老板开了后门,把东西运到后面院子里放着,两人便把车送过来。理所当然的,路上又收获了一片惊呼。

  “还是汪师傅手艺好,做得比我说的要好。”宋清停车下来赞道。这一帮人围着看,时不时发出惊呼,倒是把他弄的挺尴尬的。

  “师叔你看这里。”大虎指着车后座扶手那处,“师父还留了个棚子架没安上去。师叔编一张遮雨的席子,要是遇上下雨天,自个儿就能装好。”

  这点宋清倒是没想到。要是像马车轿子那样弄,太重了也不好蹬。

  “嚯!这是车?”说话间,大舅娘和表嫂从地里回来做中饭,进了院子才弄明白咋这么多孩子围在外面。

  “大舅娘你跟表嫂上来坐坐!”宋清接过二人的锄头放好,眼睛转了转,朝一旁的王兴礼招招手,“刚看见我怎么骑了吧,你来试试。”

  三轮车稳得很,也不难骑。左右去县城做生意时,他也要学着骑的。

  王兴礼又惊又喜,把抓着他裤腿的小米抱坐在他娘和嫂子中间,摩拳擦掌骑了上去。

  “哎哟哎哟快停下,我坐不了这个!”车子刚走动几步,大舅娘便叫停了。

  虽然坐起来比牛车还稳当,就是心里没底儿。

  表嫂见状也想抱着小米下来了,这车是好坐,她还得赶着做中饭呢。

  “嫂子,让我带小米坐!”王晓晓拦住大嫂,开开心心坐上去。方才二人坐上去的时候她就眼馋了。

  王兴礼向宋清请示了一下,得到许可骑着车出去了,可得好好耀武扬威一番。一出去,外面的小孩们也跟着跑了。

  大舅娘见几人还有在谈事情,也跟着去了灶房。

  “师叔这个真的行吗?”小虎看着手里的图纸,虽然师父师娘都说师叔厉害,当然他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这个图纸他真的觉得不可行啊!

  “怎么不行?师叔说行肯定就行!”大虎往师弟后脑勺来了一下。他已经完完全全沦陷了,就算师叔说能在天上飞他都信!

  “先带回去给你师父,做好了过来找我。”宋清也不多解释,把两人打发走了。

  ——

  铺子里需要的东西都弄好了,就等着三轮车呢。

  三轮车弄好,当天下午宋清就带着王兴礼两兄妹,先把砂锅和新出窑的木炭送去铺子。

  不过到了城门口,宋清就让王兴礼去骑车,他自己跑去后车座坐着。城里路平坦,不怕王兴礼蹬不动,村里那个路他都能蹬好一会儿呢。

  “让让诶!各位大爷大娘让让,让让!”一进城到了人多的地方,王兴礼就放慢速度,无师自通地化身为口动喇叭。

  来往的人下意识往两边让开,随后看见这不用牛马骡子的车都惊奇得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有些说话声大了被王兴礼听清楚了,他还能敞着嗓子回几句。

  多多少少是有些社牛在身上的,宋清想。

  其实两兄妹性子都挺活泼,不过这时候宋清坐在身边,王晓晓不大放得开,只好奇地左顾右盼。

  年岁小点的时候要么跟爹,要么跟大哥,都来过县城里。不过近几年没来了,听说巡街的衙役霸道得很,专抢人家小姑娘。

  现在看着路两边,不止是形形色色的摊贩,看什么都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