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天幕说的话, 王安石脑子里就只有一句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这句话形容自己的情景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对,应该说, 他还要更惨一点, 因为他的变法甚至都还没有真正实施, 没有真正向陛下提出, 就已经被宣布了失败的结局。

  这个结果,王安石是难以接受的,他甚至觉得,这是天幕在胡言乱语, 只不过潜意识里, 他又觉得那是真的,虽然他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

  但如果, 真的像大家之前分析的一样,天幕之中的那个人真的是未来之人的话, 那她岂不是已经知道了变法的开始与结束。

  王安石还是很想知道,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他给大宋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是好的还是坏的,或者只是白忙活一场?

  关于天幕之中一句带过的变法,实际上, 是他很多年以来的设想以及心血,王安石几乎没有办法接受变法的失败。

  他提出改革,也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天下。

  这话听上去好像有些虚假, 但他真的就是那样想的。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 和大宋众多的臣子不一样,王安石对加官进爵没有那么的的兴趣。

  这些年,他见过了许许多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民,看上去平静如水的国家,其实隐藏着许许多多难以言喻的问题以及症结。

  不仅是底层,还有大宋朝廷的问题,财政、兵制......几乎没有一个不需要改变的地方。

  相信能看出来这些的绝对不可能只有他一个。

  所以,王安石一点都不怀疑,如果他提出改革会受到陛下的采用。

  同时,他也知道,改革一定也会受到别人的质疑。

  人人皆有自己的思想,不可能每个人都对他所提出来的改革表示同意,也许有很多的人都无法接受现在这种正常环境之下突然而来的变化。

  安于现状,是大多数人会做的选择,王安石对自己目前以来,还仅仅只存在于大脑之中的思想,十分的信赖。

  他觉得不可能是自己的问题。

  如果最终变法没有成功,那只能说,一定是在过程之中出了错,肯定不是他的问题。

  正好,天幕也是这么说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过程,而不是因为理论。

  既然提前得知了这件事情,王安石觉得,他就不应该放任不理,得好好想想,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可是天幕主要讲的是苏轼以及苏家的那些人,后续可能再也不会提到王安石,更不会提到他的变法。

  他没有办法,再从这个天幕里头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了。

  天幕之所以提起他,无非是因为,他是苏轼人生的历程里,一道比较重要的坎坷,而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或者王安石变法有多重要。

  至少,对天幕今天要说的事情来看,不算重要。

  于是,他也只能自己瞎琢磨了。

  ......

  还算天幕比较识趣,终于在苏家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选择了说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虽然每个人各怀心事,但都觉得,应该对这个天幕做出一点点讨论了。

  但尴尬的就是大家各有各的想法,谁也不说话。

  最后,还是身为长者的苏洵率先开口,他说道:“对于这个天幕里,说的那些问题,你们怎么看?”

  一句话问两个人,但目光却是投向苏轼的。

  苏轼并不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说:“与王安石之争,无非是政见不和,应该没什么吧,既然要入朝为官,就不可能和每个人意见相同,我也做不到面对谁都虚与委蛇。”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

  苏洵犹豫了。

  实际上,他对苏辙和苏轼两个人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不得不说,两兄弟在他的教导下,都成长成为了两个正人君子。

  既然要入朝为官,只顾升官发财,与同僚或者上级搞好关系,当然是不可取的。

  应当坚持自己的思想,也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为了一时的利益迷失自己才是重要的。

  很显然,苏轼似乎做到了,他不会因为权势而做出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哪怕这种性格和行为在官场之中,并不合适。

  但是,这些都只是苏洵的期望,他还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过的稍微顺遂一些,相比之下,苏辙就要让他放心很多了。

  想到这里,苏洵看向一旁和他一样为苏轼担忧的苏辙。

  他不禁思考,苏辙应该不会出现和苏轼一样的情况吧?天幕既然说了他们两人的境遇相反,那想来自己为苏轼担忧之后,便不会再为苏辙担忧了。

  转念一思考,他又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些事情自己去考虑这么多干什么。

  说不定当苏轼和苏辙在经历那些事情的时候,他自己的骨头都敲得叮当响了,更不用提什么,为子女考虑了。

  于是,苏洵又莫名其妙的释然了不少。

  ......

  不同于之前,要隔十天半月才盘点一次,天幕这次,倒是很痛快。

  上午才刚说过,下午又打开了光屏。

  而与天幕扯上了关系的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等待她的下文。

  有可能是评判也有可能是解脱。

  天幕里出现了一些风声,好像是为了突显氛围而专门去找的声音,总之和以前都不一样,不是轻快的乐曲,也不是沉重而伤感的音乐。

  就只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呼啸而过。

  【“乌台诗案”是一场因为文字纠纷而牵扯出来的大案。】

  【所谓的“乌台”,实际上就是御史台,《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所以称御史台为“乌台”。】

  【而苏轼,因为在御史台被囚禁了一百零三天,所以这场变故,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命他主持变法改革,而苏轼与王安石主张的新政以及变法持有不同的观点,甚至于说,苏轼十分反对“王安石变法”,虽然他并不是全盘否定,但在当时,是不被皇帝和王安石所接受的。】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能够推行,实际上是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所以反对变法就是在反对皇帝的思想和行为。】

  【可惜苏轼只是一介怀有赤子之心的文人,不知道如何才能在朝堂上立足,就只能在宋神宗的安排下,去做了杭州通判,之后辗转,又去了密州、湖州、徐州任职。】

  【但是这些经历并不没有改变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反而因为他在担任地方父母官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融入于百姓,融入于民间,他才看到了更多更多,上层掌权者所看不到的事情,以及王安石变法给天下穷苦百姓带来的弊端。】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而当他在民间看到,由于推行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以国家垄断经营商品,低价收购民间商品,在高价卖出,但是并没有起的平抑物价的作用,反而给中小商户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之时,他对变法就更加的厌恶了。】

  【也许王安石变法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北宋的财政收支问题,但是他对民间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所以,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实际上也是违背了王安石本人的意愿的。】

  【但由于所处位置不一样,能观测到的视角也不同。】

  【元丰二年,苏试进《湖州谢上表》,其中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短短两句话,被当时的新党所利用,上报皇帝,说苏轼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

  【这件事,让宋神宗十分恼火,立马就派人去逮捕苏轼,押解进京。】

  【新党来势汹汹誓要致苏轼于死地。】

  【但在这件案子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断的上书,请求陛下免除苏轼的死罪。】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弟弟苏辙,苏辙不仅为苏轼求情,甚至请求可以用自己的一切,代偿兄长而罪责。】

  【苏轼与苏辙血脉相连,感情深厚,他为苏轼求情,十分正常,没有什么意外之处。】

  【然而还有一个人,就让人比较意外了,那个人就是王安石。】

  【此时的王安石已经退休,即便身在金陵,知道了这件事情,也赶紧上书,请陛下不要杀苏轼,还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再加上大宋自开国以来,赵匡胤就定下来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最后,苏轼在这一场著名的案件之中,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然而,在“乌台诗案”之中受到牵连的,远不止苏轼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

  只有这一更了,作者力不从心,手要断了,周末还是万更!

  1《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