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104章 井底蛙牛逞巨江
  天上朵朵白云好像云儿飘。

  地上青蛙蹦跶蹦跶往前跳。

  这是一个远离了城市喧嚣的田间地头。

  别说是机器的轰鸣声,就是人说话的声音,朱表都没有听到几次。

  只有麻雀和喜鹊打架的聒噪。

  不过朱表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高高的稻子,像棵树一样高。

  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谷弯下了腰。

  朱表觉得自己的胃口已经很大了,但是跟稻穗比起来,估计一个稻穗就可以填饱青蛙肚子了。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啊!”

  “亩产,能不能超过一千斤?”

  “肯定能!国家有力量,稻田有信仰,短短几年,产量就翻了一番。照这个势头,将来稻田上真的能站人,也不是不可能啊!”

  两个人走来,看着长得旺盛的稻谷,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朱表听得眼睛一亮。

  朱八八不就是来回唠叨大明的稻谷亩产只有二百斤?

  这几天都快听出茧子来了,要不然朱表也不会忍不住主动开启旅行。

  把这些良种带回大明,问题迎刃而解!

  “叮!检测到土特产野败型杂交水稻,亩产一千二百斤,是否收取?”

  虽然少是少了点,但比大明现在的强得多,收取吧!

  就在朱表准备动手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呼喊声。

  “快来救人呐,小袁跳井了!”

  声音急促又无助。

  路边谈话的两个人慌了,边跑边喊道:“哪个小袁?”

  “还有哪个小袁?水稻技术员,隆平!”

  两人脚步又加快了一些。

  “快去救他!喵了个咪的,不就是打麻将赢了他两块钱吗,至于这么想不开?”

  朱表心中一动,这不是搞出来超级杂交水稻的那位?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三千斤!

  再看一眼身前的杂交水稻幼年型,朱表忍不住嗤笑一声。

  谁稀罕这个啊?

  朱表一蹦十米远,朝着两人的身影跟了上去。

  之间几人围着一口方圆约四平米的井大呼小叫。看書溂

  “小袁,快上来!”

  “袁技术员,别犯傻!你还有老婆孩子呢!”

  “小袁,我把打麻将赢的钱还你,你快上来吧!”

  井里还有游泳的声音,人还活着。

  不过任凭岸上的人心急如焚叫破了喉咙,下边的人就是不肯游上岸。

  岸上的人手里没有工具,只能干着急。

  朱表心里一惊,不能让将来的袁老现在的“小袁”提前没了。

  “呱”的一声巨响,朱表一个蓄力,越过人们的头顶,跳进了井里。

  稍稍下潜之后,朱表双腿一起用力,瞄准水面的人,直接把他顶了上去。

  岸上的人眼疾手快,抓住了袁技术员的肩膀。

  然后齐齐用力,把袁技术员拖上了岸。

  朱表长出一口气,还算你们有点用。

  “小袁,不是我说你...”

  岸上的人批评教育的话才刚开了一个头,袁技术员再次挣扎着起来,噗通一声跳进了井里。

  又来?

  朱表跟袁技术员杠上了,这次下潜得更深。

  接着像水底巨炮一样,从井里弹起来。

  “吃我贴山靠!”

  刚落进水里的袁技术员,被顶到了半空中,恰好越过两米高的井沿,重回岸上。

  平地起飞?

  岸上的人看呆了,“不科学的超电磁炮?”

  但现在不是好奇的时候,为了防止袁技术员再次想不开,几人一拥而上,把袁技术员按在地上,妥妥的案犯抓捕现场。

  袁技术员努力挣扎,但越挣扎几人按得越用力。

  袁技术员嚷道:“你们抓我干什么?我的杂交水稻,还在井里呢!快抢救水稻啊!”

  朱表这才看到,井里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的水稻秧苗。

  不少已经开始沉底。

  “叮!发现土特产超级杂交稻秧苗,是否收取?”

  收取!

  朱表一边上下其手,还潜到水底把下沉的捞起来不少。

  加起来估计得有上万株。

  这一趟,收获颇丰。

  朱表甚至觉得可以打道回府了。

  “那可是最新的杂交水稻秧苗,能让全国人民吃饱肚子,比我的命还重要!你们拦着我干什么?”

  “救不了秧苗,你们全是国家的罪人,枪毙一万遍都不够!”

  几人愣了一会,然后齐齐的跳进井里。

  但耽搁的这一会功夫,井里的秧苗已经被朱表捞光了,井里清澈得能一眼看见水底的石头,哪还有什么杂交水稻秧苗?

  几人面色复杂的上岸,有些不敢看袁技术员,道:“已经井底的暗流冲走了。”

  “挖井!”袁技术员抹着眼泪,“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秧苗找回来!”

  “算了吧,小袁,这口井连着暗流,挖不断的。再说了,泡在水里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找回来,也种不活了。不就是一些秧苗吗?我们将来再培育新的就是!”

  袁技术员的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说得容易,那可是亩产超过两千斤的超级杂交稻秧苗,找遍全国,也只有这一小片!”

  亩产两千斤!

  众人都觉得牙后槽跟着发凉。

  这么恐怖的吗?

  虽然之前畅想过亩产万斤,但只是随口一说,亩产过千斤,都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要知道即使到了上世纪末,一年两季,亩产也不过八百斤。

  亩产两千斤,说句是祖国的大救星也不为过!

  但这样的秧苗,却在我们这帮人的眼皮子底下,被毁掉了!

  “可恶,做了一辈子的间谍工作,没想到临到老了,被敌人钻了空子!”

  声音听着有些熟悉,再一看,熟面孔,这不是大黑耗子吗?

  不过头发已经开始发白,是老黑耗子了。

  听到岸上袁技术员撕心裂肺的的哭声,朱表有些于心不忍。

  谁让我心软呢?

  重新跳上岸,朱表从系统空间里挑了一些鲜活的秧苗,轻轻的放在袁技术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