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103章 想要更多
  吴奋文倒吸一口凉气,你这小子,想什么呢?

  打仗,是在做生意?

  但仔细一想,有道理啊!

  打仗要是老亏本,还怎么打?

  不过怎么赚钱,让吴奋文有些头疼。

  吴奋文道:“我们要跟倭寇做生意?那不是通倭了吗?”

  郑达乾一脸疑惑,“为什么要跟他们做生意?我们打赢了,东西不都是我们的了吗?我是觉得,用宝船把东西搬回来,应该交给我们户部出售,呃,处理,不过兵部想必不会轻易让给我们,所以我们最好有艘属于我们户部自己控制的宝船!”

  吴奋文听得一愣一愣的,还能这样?

  年轻人真可怕!

  “我这就去见...先见见江大桥,说不定他对这门生意,也感兴趣!”

  找到江大桥的时候,工部正一群人围在一起点火药。

  吓得吴奋文马上一盆水泼过去,“你们工部活腻了,想集体升天?”

  工部尚书江大桥,工部侍郎阙鑫焱,还有各司主事,全都在列,要是让他们点着了,工部今天可就团灭了!

  吴奋文忍不住又是一阵后怕。

  你们死了不要紧,工部离皇宫这么近,万一伤到了陛下怎么办?

  就算没伤到人,把工部炸了,重建起来不得花不少银子?

  “大惊小怪,又不是炸你们户部,我们这可是在做正事!”

  “就是,蒸汽机能让侍郎大人飞起来。飞的时间短,只是因为没火力了。为实验付出些许牺牲很正常,你们这些钻在钱眼里的人,哪会知道其中的奥妙?哎,说了你也不懂!你还是继续打你的算盘去吧!”

  吴奋文气得跺脚,道:“你不说我怎么懂?我只知道你们活腻了!”

  江大桥拉着吴奋文到书房喝茶,道:“吴大人消消气,是阙侍郎听胡修撰提了一嘴,既然蒸汽机是用火烧水,那为什么不用威力更大的东西,省去不停添柴的辛苦?”

  “所以你们就听信了胡澈的胡说八道,用炸药?”

  “我们觉得很有道理!”

  吴奋文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理解工部人的脑子,竟然会相信胡澈的胡说八道。

  无奈的摇摇头,略过这个话题,道:“我有一门挣大钱的生意,想找你们工部合伙,只需要你们工部出船就行了,事后五五分账,怎么样?”

  江大桥愣了一下,道:“你们户部也要船?”

  吴奋文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也”字。

  “还有谁?”

  “胡澈胡修撰,人家为我们解决了一个蒸汽机需要不停添柴火的难题,我们工部送一艘宝船,赚大发了!”

  吴奋文感觉有些头晕,我直接送出一半的收益,是不是太多了?

  看看人家胡澈,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拿走了全部!

  “他一个图书馆长,要宝船干什么?”

  “胡大人除了是文华殿修撰,现在还是武略将军,负责训练学子,平时读书,战时杀敌。一个人干两份差事,年轻人爱加班,不是很正常?至于人家要宝船干什么,我操那闲心干什么?对了,你说的大生意,我同意了,不过要改一下,我六,你四!”

  被狠狠打击了的吴奋文,没有心思讨价还价,怏怏不乐的离开了工部。

  思来想去,还是得做玉枕薯的大生意。

  生怕再让胡澈抢了先,吴奋文没回户部,直接找到了宫里。

  刚看到朱八八的面,吴奋文就大嚷大叫道:“陛下,玉枕薯可以收获了,我们户部要推行玉枕薯!”

  附近没看到胡澈,吴奋文忍不住长出一口气。

  虽然修撰和武略将军都管不到种地,但吴奋文还是担心胡澈会横插一杠子。

  接着吴奋文就看到朱八八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大块奇怪东西。

  “难道此物就是玉枕薯?”

  朱八八点点头,兴致却不是很高,道“不错,这就是玉枕薯。”

  看到朱八八的表情,吴奋文心中一突,难道亩产没有陛下在祭天大典上说得那么高?

  但哪怕只有一千也成啊!

  “陛下,玉枕薯亩产多少?”吴奋文的话中不知不觉带了颤音。

  “八千。”

  “那也不少了...嘶,八千!”

  吴奋文刚开始还以为八百,掏了掏耳朵,才发现自己没有听错,八千!

  比在祭天大典上说得还高!

  那你干嘛跟死了...咳咳,干嘛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朱八八幽幽一叹,道:“你别开心得太早。此物亩产八千,但那是在御花园中,土肥,水足,还有青蛙王子的悉心照料。城外皇庄的上等田,种出来也只有五千斤。”

  “在咱的九个儿子那里,越往北越少,秦王在西安种出来的只有两千斤。”

  什么叫只有两千斤?

  吴奋文差点就要跳起脚来,你去城外问问老农,种稻谷和小麦,亩产能有两百斤就已经不错了!

  朱八八又道:“此物亩产虽高,但不宜经常吃,更不能像稻谷小麦一样,代替主食。”

  吴奋文挠挠头,那也差不到哪去吧?

  不大了掺着吃,好歹也有两千斤,是稻谷的十倍呢!

  朱八八道:“咱觉得吧,这玉枕薯,平时可以拿去喂猪,到饥荒时赈灾。”

  吴奋文更加觉得摸不着头脑了,既然您都想好怎么办了,那还一脸便秘的什么劲?看書溂

  “所以光有玉枕薯,我大明还不够强!那些贫苦的老百姓,就算辛苦的养猪,辛苦的劳作,一年到头,也只不过图个温饱。中间还要经受皇帝、官员和地主的盘剥,到最后手里剩不了多少,要是遇上灾年,恐怕也只是能活下去了。”

  吴奋文目光幽幽,什么叫受到皇帝和官员的盘剥?

  这是你一个皇帝应该说出来的话?

  再说了,几千年来,历来如此。

  小民,能吃饱不就行了?

  若是肯为国捐躯,就赐个子孙衣食无忧,若是能出仕,同样能高官厚禄。

  只是个种地的,还想过多好?

  朱八八幽幽一叹:“如果能有更多的良种,就更好了。如果小麦和稻谷,亩产能有千斤,那样的话,老百姓就可以想吃白花花的大米就吃大米,想吃白面馒头就吃白面馒头。即使遇上了欠年,他们依然可以在阳光下晒太阳,笑骂着说‘贼老天,今年只好吃陈粮了’。”

  “可惜,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可惜!可惜!”

  某只青蛙终于忍不住了,翻个大白眼,点开系统,旅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