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明太祖的旅行青蛙>第59章 这是辱道了吧
  徐妙锦先是愣了一下,我的名声,竟然已经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不行不行,接下来我得低调,那个人可是说过“闷声发大财”!

  只是他什么时候才会化形啊,我都攒下好多好多好多的嫁妆了...

  朱八八:听说她已经攒下了很多的嫁妆,这下咱的标儿是不是要发财了?让咱看看,还有哪里可以花钱...

  就在两人都各自神游天外的时候,一个白白绿绿的生物凭空出现在大殿中。

  “呱!”

  朱表一步三晃,蹦到了朱八八面前,这次可立大功了我!

  朱八八大喜,伸出双手接住朱表,道:“标儿,你居然这么快就回来了!”

  旁边徐妙锦也想扑过去,但看到朱八八旁边的大宝,只好忍住了,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朱表,又胖了一圈,快化形了吧?

  “叮!您的旅行青蛙完成旅行,亲密度+5.”

  不知不觉,亲密度已经有50,过半了!

  朱表心情大好。

  等以后化形了,就再也不用怕扫帚了。

  朱八八掂量了一下,道:“标儿,才两天不见,你好像又重了一些,真不愧是咱的儿子!”

  在朱八八心中,能吃是福。

  只要吃得肥肥胖胖,哪怕将来遇到了灾年,凭着一身肥肉,也能比瘦子多挨几天饿。

  朱表看向朱八八,两天不见,怎么看起来又清减了些?

  朱表低声“呱”了一下,长点心吧朱八八,至少你要活到等我化形。

  要是能再多活几年就更好了。等我生了儿子,再帮我儿子长大。

  最好是无缝衔接,朱八八直接传位给我儿子。

  朱表觉得,要是非让他继承皇位,必定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昏君!

  三日不早朝,那算勤劳了好吗?

  早朝这个东西,就是反懒人联盟成立的,蛙蛙不允许这种东西存在他的时间线里!

  我只需要当个闲散王爷享享清福,偶尔去旅行一下,见识见识上下五千年的风土人情,这辈子就愉快的过去了。

  朱表刚想掏出这次旅行成果,却被朱八八阻止了。

  朱八八道:“啊,妙锦,你先去御花园,看看玉枕薯长得怎么样了。”

  差点忘记徐妙锦还在场。

  还让她看到了标儿的凭空出现,不过她刚才没有说什么,应该不会到处胡说八道吧?

  朱八八想来想去,还是让大宝追上去警告一番。

  等大殿里只剩下一人一蛙,朱八八才兴奋得搓搓手,道:“标儿,这次带回来了什么好东西?”

  “叮!您的旅行青蛙带回了土特产老子亲笔书写的《道德经》,孔子亲笔书写的《诗》、《书》、《礼》、《易》、《乐》、《春秋》。”

  道德经让那群学生抄录了一份,老师亲笔写的让朱表带回来了。看書喇

  孔丘的六艺,则是在朱表的梦中,孔丘主动赠送的,朱表再三推辞,没能拒绝。

  看到一摞竹简,朱八八惊讶得嘴巴张得能塞下一只很大青蛙。

  标儿这是去哪旅行了,怎么还能找到这些古董?

  轻轻的展开《道德经》,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虽然汉字一脉相承,但篆书还是有点难认,朱八八勉强读了一会,觉得有些头疼,随手放下了。

  只是一些书的话,作用就不是很大了。

  好在养猪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次旅行没有收获没关系,就当让标儿放松心情了。

  而且还收获了5个亲密度,不亏!

  还距离徐妙锦的嫁妆更近一步,血赚!

  正好在筹建给遗民的图书室,这些就当做一手资料,印刷一些,填充书库吧!

  印刷经典,那些士子总不至于再反对吧?

  看到朱八八随手把古籍放到一边,朱表并没继续呱什么。

  虽然这古董挺值钱的,但对于皇帝来说,也就是值得一看的东西而已。

  朱表现在更关心地瓜。

  来到御花园,这一个月里,地瓜已经长成了一片。

  朱表朝徐妙锦勾勾手,指指剑,再指指地瓜藤。

  徐妙锦毫不犹豫的斩下。

  随着朱表连连指点,一段完整的地瓜藤变成了好几段。

  这把旁观的大宝吓了一跳。

  这可是亩产六千斤的宝贝,怎么能这么损坏,青蛙王子这是疯了吗?

  这事很快惊动了朱八八。

  朱八八连忙放下手中的奏折跑过来,看到的却是朱表指挥徐妙锦在一旁的空地上种地瓜藤,还浇上了水。

  好像是在移植,这样也能活?

  朱表心满意足的拍拍土,既然种子不多,只能尽可能的分植了。

  不过这地瓜藤长得太茂盛,御花园置留的这块地快种不开了。

  朱八八见状马上安排,把多余的地瓜藤移植到城外的皇庄里。

  除了遗民,皇庄里本来的农户不少,他们精通种植技能。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趁着冬天到来之前还能再分植两次,到明年初不说能种一千亩,种八百亩也差不多了。

  第一茬的地瓜大的吃掉,小的和瓜藤全部用来分株,明年年底,就足以扩散到整个应天府。

  再用上一两年,就足够整个大明的地盘了。

  到时候,只怕没有那么多的人能吃得下这么多的地瓜。

  倒是可以用来养猪,好歹算是粮食的一种,猪饲料的问题就解决了。

  要是让朱八八知道朱表脑袋里想的,估计立马得像朝臣责难他一样批评朱表。

  人都还不饱呢,竟然要让猪吃粮食!br>
  不过话说回来,这么多的粮食一时半会人还真吃不完,就算生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

  还是养猪划算,一生一大窝...

  就在朱表和朱八八心满意足的看着地瓜田时,《道德经》被送到印刷作坊。

  皇帝亲自下达的任务,必须快马加鞭的完成。

  天还没黑,第一批《道德经》被送到了图书室。

  得知新的书被送进图书室,宋濂气不打一处来。

  急匆匆的跑到最近的一处图书室,看到是《道德经》,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还好不是儒家经典。

  还好不是理学经典。

  只是就算是道家经典,旁边放着一本《母猪的产后护理》,宋濂仍然觉得刺眼。

  这是辱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