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两盏江湖【完结番外】>第106章 105. 相思与暗度陈仓

  温旻离了后院,径直来到游一方的房间。敲了几声暗号便推门而入。

  游一方正光着膀子,整理一套文房四宝。

  手旁厚厚一沓纸张,在桌上一摞摞放好。墨也研妥。各号笔齐备。实在是恪守耿烨条理分明的教导。

  更有他的折叠小算盘,已经打开,端端正正摆放在正前方。

  书桌前的椅子却空着。

  游一方站着整理,一直没坐。一身勤学苦练而成的结实肌肉,和文房四宝搭配起来,灯光映照下,是一种奇特的景致。

  温旻啧啧两声,笑嘻嘻地坐下了。翻弄纸张:“师兄辛苦,准备得好生妥当!”

  游一方肃着浓眉大眼的脸:“你嘱咐的,师兄我还能懈怠了怎的。”

  温旻对书写用具稍作检视,而后满意点头:“谢谢师兄。甚好。”

  “少跟师兄我来这斯斯文文的客套。小旻,你倒是赶紧核账啊。”

  在金家堡,游一方、纪佳木给温旻放了一个月的风,没轮值看道场的日子里,天天在珍岛守着。

  温旻独自在账房里看账簿钢简,也不说看出了什么名堂。只是告诉游一方,离了麒麟镇,就去购买文房四宝。

  游一方觉得,小旻定是把账算了个八九不离十。买这些文房四宝,是要进一步核算的。是以找了个空档,悄悄买了好几大包纸张笔墨回来。还特意摆好了小算盘,以便温旻使用。

  &&&

  现在,温旻的确是端坐书桌前,也确然是从架子上取了一支笔,更确然试了试墨的浓淡。

  却根本没动那小算盘。而是拿出一叠竖行纸张,飞快地写起来。

  游一方趴在旁边莫名其妙地看。看了几行,面色大变:“你在默写金家堡的账?!”

  “不错。”温旻黠慧一笑,眸光闪亮,“算账拨算盘这种手艺,小弟真的不在行。但是死记硬背的笨功夫,倒是尚可。”

  “可是,可疑的账目好多呢!”

  “是很多。准确来说,是十二年。从十年前开始,账目逐年增多。假设金家堡真的和孤山有关,那么十一年前的账目应该便有体现。为了方便比对,至少往前追溯一年,故而是十二年前的账。”

  “小旻你都背下来了?十二年的账?”

  “记下来了才好核对。拿回小五台山,一方师兄和耿师伯,还有伏虎堂各位师兄们,便可仔细琢磨。”

  游一方简直要一屁股坐在地上。

  十二年的账,几百卷钢简。小旻都背下来了?

  这是什么记性啊?!

  温脸上旻依旧挂着笑,神情却专注起来,专心默账。

  他写字极快,却又端稳。无论下笔多迅速,行文一直是清晰端正的圆润小楷。将那远在南海珍岛的机密,一字字挪进了这间客栈里。

  &&&

  过了许久,门外又响暗号。纪佳木推门进来。

  游一方还沉浸在震惊中,尚未清醒。直勾勾瞪着她:“师姐。小旻,他……”他竟在默写账簿!

  纪佳木并不惊讶:“默了多少?”

  温旻抬头冲她笑笑:“早着呢。这一路上,乃至回了小五台山,恐怕都要忙活一阵子了。”

  游一方更惊讶了:“佳木师姐,你知道小旻要干这事?”

  纪佳木掀掀嘴角:“要不然?我怎会把你这大账房先生赶出去放风?还不是为了让你以后更踏实地算账。”

  游一方怔怔地坐了下来。望着温旻笔走龙蛇,霍然想起在金家堡,那劳什子啥佛经,小旻好像也是读了一遍就会背了。

  当时还以为师弟是为了接近那小瘸子暗自用功记下的。现在看来,他居然有这么一套过目不忘的本事。

  游一方怔了一会儿,这才想起问:“师姐怎么才来。”

  明明说好的,两个小女孩一入睡她便过来。结果这时才来。

  感觉再晚上一两个时辰,小姑娘们又要起床了。

  纪佳木似笑非笑:“哄人去了呗。有些小子,年纪不大,桃花债一堆堆。还有本事让别人觉得他没一点错,都是姑娘自己的错。哭得梨花带雨,都是师姐我来垫后收拾。”

  “我没有啊!” 游一方大感冤枉。

  他过年便成年,可以婚配了。但还没和女孩子亲近过呢,更没赖过别人,怎么就桃花债了!

  游一方仔细想了很久,也没想起来自己做错了何事。

  在金家堡,是有个前来吊唁的小姑娘主动和他说话。

  但人家问的是“温少侠在何处”,他也一本正经地回答了。并没什么眉来眼去,怎就桃花债了呢。

  谁?师姐刚才哄谁去了?

  纪佳木笑了笑:“一方,回去好好练功。”

  “……哦,师姐说的是。”

  纪佳木又看了一会儿,便道起身:“你们忙,我走了。两个小丫头看不见我,又不睡肯了。”

  温旻微微一笑,只顾誊写,头也没抬。

  灯火摇曳,将他的少年身影拉得更长,更高,更大。

  &&&

  一连几天,温旻都是这般。

  住在游一方旁边,晚上偷溜进他的房间,默一夜的账。到清晨便去吃早饭,白天在马车里倒头大睡。昼夜完全颠倒。

  沈知行只当孩子们晚上玩得疯,一句也没多问。

  游一方则紧跟着温旻进度,装订整理默好的账册。

  发现温旻不仅将账目默了下来,遇见方言俚语还在旁批注解释了。

  “小旻懂粤地白话?连方言都标注了!”

  “我发现账簿上的方言不是粤地白话。而是杭州方言。”温旻天生便懂许多杭州话,可能是总随沈知行南下杭州,自然而然学到的。

  游一方大惊:“金家堡里,有谁是杭州人?”

  温旻抬头:“这便是可疑之处。”

  杭州,与孤山派密切相关。

  虎伯记账用杭州方言,不得不让人多想一层。

  &&&

  有一次,游一方实在忍不住:“账目那么多,小旻你别默错啊。”

  开口回应的是纪佳木:“应该是不会默错。”

  语气平淡,眼神里却是深深震撼。

  每夜入睡前,她都来看一看。但也只是翻翻默好的账册,而后便回去护着两个小姑娘睡觉。

  还没游一方在旁边的时间长呢,如何能下“不会错”的结论?

  游一方是个心事写在脸上的性子。心里这么一想,浓眉就皱成一片牛肚百叶。

  纪佳木见状,从袖子里抽出两张纸,放在桌上。

  游一方一看,正是两页账目。

  “师姐也默写了?!”怎么人人都会这套?

  纪佳木在他脑门上一点:“我是随便抄了两页以便抽检。你看这里,一模一样。”

  游一方拿过纪佳木誊抄的两页账目,翻到温旻默写的那一页比对。

  默写本与誊抄本一字一句完全一样也便算了,就连原账册的错字都一样!

  原账错了几个字,划掉后重写,并在旁边加了批注,被纪佳木有意全部誊写下来。

  温旻的默写本,连这个细节也没放过。他怕是什么特别的记号,便原样默写了出来。

  当初整理时,游一方还以为这些错误是温旻的笔误。

  而今一比对,原来是原文。

  这么一来,望向师弟的目光除了羡慕,还有一丝丝的震慑,与彻底的服气。

  &&&

  某一日,游一方又问:“小旻,你一直没告诉我,在金家堡,你是怎么发现我没在客房的啊。”

  温旻觑着他:“说了师兄别不好意思。”

  “怎么,咱们兄弟二人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温旻低头喝了一口茶,眼里有笑意:“师兄睡觉打呼。”

  &&&

  北上一行遇见因虫灾而带来的流民潮,拖延了行程。半个多月之后,沈知行带领的人马才回到小五台山。

  温旻回到通铺住处,见到窗台上摆放的一盆薄荷草,笑着看向小七:“多谢了。”

  “嗐,我也没干什么。只嘱请苑平帮忙小心带回来而已。要说悉心伺候,还得是承铭师兄这阵子照看。”

  这正是金不戮带到姑苏的那盆薄荷草。

  他负气离开群英灿客栈,拿走了所有的衣服和风筝,却拿不了别的了。薄荷草便被扔下。

  温旻难过那阵子,天天守着这一盆小草,小心翼翼地照料。临去南海前,叮嘱小七帮忙收着。

  小七随后就到南海。出发前,便辗转托付。

  总之,回小五台山的师兄弟们,终是将这见证温、金情谊的小小草株,千里带上小五台山。并由温旻的大师弟骆承铭亲自照料。

  他又问:“我玉兰花呢?”

  骆承铭道:“辛字堂的师傅还在处理。过几天应该就能拿到了。”

  温旻谢了骆承铭。让小七将陈皮花生、荔枝干等零食给师兄弟们分了,同时赠给其他支的师兄弟一些。

  &&&

  同一时间,简易遥收到壬字堂线报——

  平安治军筹建顺利。甫一招募,即得三百勇士响应。均来自邺京附近。杭州、姑苏尤众。

  &&&

  游一方已经成年,本就有自己的单独房间。又因姑苏之行办事得力,便得赐一处新的私人住处,远离通铺。

  这正好方便了温旻。

  每个夜晚都去找游一方默写金家堡账目,名头是“和一方师兄切磋在江南和岭南见过的功夫”。沈知行便不多问。

  游一方密报师父伏虎堂长老耿烨,私下组了多人的核账队伍。配合温旻默账核账。

  这一来,进展迅速。温旻默写出来账目的第二天,相应核算的初算便也做完了。

  只是温旻分外辛苦。

  夜晚持续默写,只在凌晨小睡片刻。白天还要回右护法行止院习文练武,办些杂差。还要助师父教导师弟们练功,片刻不得清闲。

  游一方于心不忍,劝道:“小旻少写一会儿。现在回来了,进度也不慢,你便不必如路上那般辛苦。我还能向师父告假,白天好好睡上一觉。你却瞒着右护法,也没得请假,莫要累坏了。”

  温旻精神却不错,笑得从容:“不碍事。我必须在八月前默完。”

  沈知行每年八月定要南下杭州一次,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温旻每年定然要陪着去。便打算在去杭州前,默完所有的账。

  游一方听他如此说,便不多劝。只是在心中暗暗认定了这个兄弟:

  这辈子只要小旻有需要,为兄一定赴汤蹈火地帮他。

  &&&

  耿烨座下弟子大多忠厚,经不住别人诈唬。有神秘账册在默的消息,还是不经意泄了出去。

  知道温旻每夜都和他嘀嘀咕咕做些神秘事的人不多,只大师兄赵廷宴相关几人而已。

  刘敬得知后,一例假惺惺地沉稳:“小事一桩,对右护法来说不值一提。这个消息,还搬不倒温旻。”

  赵廷宴捏着茶杯,左右把玩。仿佛捏着一具傀儡玩偶:“也不一定。温旻得宗主青眼,一半原因是右护法宠他。若右护法知道他偷偷和别人拉帮结派,又当如何?”

  宋秋离眼中显露喜悦:“我们将此事不经意泄露给右护法?”

  “莫要轻举妄动。”赵廷宴饶有兴味地捏着茶杯盖子,“最有利的武器,当在最适宜时祭出。没我消息,莫要走露风声。”

  宋秋离目光闪烁,低下了头。

  “秋离。”赵廷宴转过身,阴鸷双目如隼瞄猎物,“冬腊试炼,温旻害你失去登顶资格,由此连去姑苏的机会都没有。我知道你一直惦记着。但是现在不可以妄动。”

  指尖用力,啪地脆响。茶杯盖已自顶端裂开。

  &&&

  金家堡治丧期间所有营生暂停。道场一闭,便开始逐步恢复。

  有说,金家新主人金不戮长袖善舞。小小年纪结交大小魔宗、平安治和当地官员。只言片语间平复麒麟镇一场恶战。

  更遑论其在姑苏传下的轶事。据说大魔宗沈知行、赵廷宴、小魔宗爨莫扬与其都有不可言说的关系。

  江湖中一时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大肆宣扬。只因众所周知,谁敢乱传,便有快剑断头之险。

  他本人却甚为低调。本是新任堡主,却只宣说“三年孝期之内仍称‘少爷’。金老堡主的地位无可替代。”

  金不戮听下人们叙述这些江湖传闻,只垂下眼眸,不着一词。

  他抚了抚胸口。衣物深处金锁片温热,已与全身温度融为一体。

  &&&

  回小五台山几日后,温旻收到了他心心念念惦记的稀罕东西。

  水晶球玉兰花。

  这是金不戮在姑苏照看过的那一朵。

  金不戮本喜欢得紧。负气离开群英灿时,却连它也不要了。

  彼时此花已开得极盛,就要败了。温旻也不舍得扔下。同薄荷草一样,悉心照料,托同门辗转运到小五台山。

  玉兰花离了枝本难保存,又硕大而难以处理。骆承铭便拜托辛字堂帮忙。

  维摩宗辛字堂主攻药石、巧技等精细工艺。工匠师傅将玉兰花风干后用水晶树脂胶处理了。

  这一来,这花便被凝结在最美的一刻,再无枯萎,永远极盛。

  现在,温旻捧着水晶水仙花,如捧稀世珍宝。

  那日清晨,微风拂过。金不戮乌发一捧,鬓插鲜花。玉兰仙子般的可爱模样,宛然眼前。

  温旻将水晶球小心藏到柜中,和金不戮赠他的风干水仙花,仔细地放在一起。

  刚放妥,想到此时通铺大房里就自己一人。又乐滋滋将水晶玉兰花拿出来欣赏,还啵地亲了一下。

  剔透无瑕的水晶球上,顿时一个圆圆的雾气小唇印。

  温旻乐滋滋地将唇印用袖子擦了。

  想了想,又重新亲了个印子,决定再也不擦了。便这样放好。

  就这般,他一会儿放,一会儿拿出来亲亲。仿佛亲的就是阿辽的小脸。

  一颗心在胸膛里,怦怦地跳得厉害。

  脸都乐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