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玄幻奇幻>冬眠之书>第72章

  关于推举首席,阿尔丁与麦达已经大致碰过了意向。原计划是这样的:

  麦达可能会推举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头,此人曾是老贝罗斯的得力助手,也算是商会里的重要人物。

  而阿尔丁会推举麦达。平时存在感极低的威尔掌事也有推举麦达的意向。新任掌事格罗拉被麦达提携过,她和麦达很熟,肯定私下沟通过,她估计也会推举麦达。

  比较有不确定性的,就只有一个尤莉掌事。她和麦达不是很合得来。从她过去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很有可能推举阿尔丁。但这不要紧,仅被一人推举又不能当选。

  顺利的话,麦达会直接拿到三份推举,直接被认可为代首席。如果威尔掌事判断失误,推举了老头也不要紧,二对二的情况下,就要让尤莉在老头和麦达之间二选一,尤莉非常忌惮老贝罗斯手下的人,肯定不会选择那个老头,虽然她不喜欢麦达,但至少也认可他的能力。

  其实阿尔丁想过,如果麦达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主动要求成为代首席。按照商会一向的制度,只要其他掌事一致认可他就可以。现在的五位掌事还算比较团结,如果只是一年代首席的话,即使是尤莉也不太会找他麻烦。

  不过麦达这个人就是比较特殊,做事很拧巴,什么都想掺一脚,对谁都有防备。阿尔丁想,或许他有什么特殊的考量吧。

  又过了三天的一个下午,庄园的大厅里摆起长桌,五位首席和众多商会高级成员齐聚一堂,推举首席的正式会议开始了。

  第一个发言的就是尤莉掌事。她在讲话中提到了海港城里假首席的那些事,对之前商会内的种种漏洞表达了担忧和痛心。最后,和之前猜的一样,她认为阿尔丁比较适合作为目前的代首席。

  然后是威尔掌事。他讲了一堆关于香料和盐巴的喜报,反正没说什么坏事,还畅想了一下未来。然后和预想的一样,他推举了麦达。

  下一个是阿尔丁,阿尔丁的发言挺简短的,最后他推举的是麦达。

  本以为推举过程会按预想发展下去,但到了麦达发言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

  发言的最后,麦达提出,阿尔丁是非常适宜的人选。

  阿尔丁很吃惊。他以为之前暗示得够明白了,麦达才是最终人选。可是麦达却亲自推举了他?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格罗拉。总之,她果然与麦达保持了一致她也推举了阿尔丁。

  这样一来,阿尔丁获得了多数支持,根本不需要进行下一轮推举了。

  阿尔丁望向麦达。麦达抢在他之前开口说:“阿尔丁,我知道你原本没有这个意愿。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你确实是比较好的人选。”

  “我认为你更适合,”阿尔丁说,“现在我们更需要经验丰富的人,而我资历尚浅。诸位,商会刚刚经历了一次风险,诸位是有目共睹的,这风险的来源,就是当初我们接受了一个年轻且不可信的首席。如果现在再推举一个不够老道的人做首席,恐怕会难以服众。”

  麦达说:“不,正相反。海港城的事情你处理得很好,你有担当,也有勇气,你没有利用商会资源保护自己,反而用自己的私人力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商会的利益。你和贝罗斯不一样,无论是真的那位还是假的那位。我们很愿意信任你。”

  尤莉也说:“阿尔丁,你曾是是佣兵,而且做到了所在佣兵团总领的位置。啊,别着急反驳我,做掌事、做首席当然与做佣兵不同,但考虑到形势变化,现在大家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懂经营也懂战术的人。”

  阿尔丁很矛盾。他并不是毫无野心,只是觉得现在确实不是时候。

  尤莉提到了他的佣兵时代,正好让他想起了一次很类似的经历。

  那次,佣兵团接了一个来自西边某城邦的委托,来自城邦议会的内阁卫队。佣兵要协助内阁卫队,去和本地城防军作战。

  这种委托很危险,输了可能会被逮捕砍头,赢了也没什么好名声。但委托方实在是太有钱了,不但开价很高,还直接预付了七成,赢了就在尾款数量上翻两番,如果输了,只要内阁卫队还有能力支付就照旧支付,除非这些人死光了,当然就另当别论。

  佣兵一般不拼命,势头不好就会撤离。所有即使只能拿到七成,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当时的佣兵团总领很看好阿尔丁,给了他很大的指挥权。阿尔丁那时还不到二十岁,心里很慌,他无数次想要这样的指挥权,指挥官能分得更多财富份额,但他还没做好准备,没有此类作战经验。

  他推辞了几句,实在推辞不过,最后还是只能领命。

  那次任务的最后,他们只拿到了一部分尾款,没有拿到翻两番那么多,甚至连最后那三成也没全拿到,只拿了预期的不到一半。

  因为他们没赢也没输。打到一半的时候,内阁卫队和城防军签署共识文件,握手言和了,然后他们一致决定不能给佣兵团那么多钱。

  后来阿尔丁细想过这件事。在那次行动中,佣兵团只能算是没有犯错,但不能算干得很好。

  真正的“干得好”,应该是直接帮内阁卫队取得绝对优势,那就不会有后来的和谈了,也不会拿不到尾款。

  站在那座城邦的立场上,结果是没赢也没输;站在佣兵团的实际利益角度,其实他们就是输了。

  他没有把这种想法告诉总领或战友。别人可能不会这样想,也不爱听这种话。

  现在阿尔丁还记得当时的种种微妙情绪。

  陡然间被推举为首席,他产生了与那时非常类似的感受。

  威尔、格罗拉和几个商会里的熟人也劝了他几句,总之是希望他接受大家的推举。

  于是阿尔丁站起来,走到长桌尽头。

  阿尔丁说:“正如诸位了解我一样,我也非常了解你们。毕竟我们大家的利益被绑在一起,可以说就像个结构松散的大家庭。其实诸位也知道,我确实不是成为首席的最佳人选……”

  他停下来,看了看另外四个掌事,叹了口气说:“唉,不行,我不想这么文绉绉地说话了……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就行。你们推举我,根本不是因为我最适合,而是因为大家都挺忙的,一时也找不到真正的完美人选,于是就找一个还行的吧。”

  格罗拉被逗得笑出了声。麦达也笑着说:“你看,你越是这么通透,就越说明我没看错人啊。”

  阿尔丁对他欠了欠身:“你们信任我,那么我就接受这份信任。不过,这次会议其实不够正式,五位掌事虽然都来了,但是商会各界人士中有大半缺席。等到一年的过渡期结束以后,我们需要重新召开推举会议,商定正式的首席人选。”

  他看向麦达,又看了看尤莉:“到时候,希望你们不要推辞。”

  麦达笑着起身,去偏厅拎过来一壶酒。阿尔丁为四名掌事斟酒,再把瓶子向着长桌尽头传递过去。

  在座的所有人一起举杯:“敬阿尔丁掌事。”

  阿尔丁虽然成为了代首席,但他仍然只被称为“掌事”。掌事才是他的正式身份,首席之位只是代理,为期一年。一年后,如果他真能成为正式首席,那时就要再选出另一位掌事了。

  阿尔丁也举起酒杯:“敬十帆街。”

  众人一起响应,齐声祝福十帆街商会。

  “十帆街商会”已有近百年历史,名字正是来源于一个地名。珊德尼亚曾有一座沿海小城,距离现在的海港城不远,那里有个十帆街,商会正是兴起于此。

  后来小城因海啸灾难而被废弃了,人们逃离后也没有再回去重建。街道的名字就只在商会身上留存了下来。

  阿尔丁咽下烈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深知,这不是纷扰的结束,而是又一个开始。

  晚餐会后,阿尔丁与麦达回到驿站。

  马车刚一停下,驿站主人夺门而出,几步跑到马车前,一副恨不得亲手把他们俩拽下来的样子。

  “什么事这么慌?”麦达问。

  驿站主人拿出两枚小巧的金属细管,上面贴覆着指甲大的皮革,皮革上刻着简单字符,示意收信人身份。

  一个细管还密封着,另一个已经打开了。

  驿站主人说:“我们收到了两封信鹰信函。一封是给阿尔丁掌事的,应该是您上次放出信鹰的回函。另一封没有写收信人标志,所以我给直接打开了,十分抱歉……从内容看,应该也是要交给阿尔丁掌事才对。真的很抱歉。”

  阿尔丁把两支细管都接过来。从标识看,一封来自雷克利亚,确实是上次的回函。

  据驿站店主说,回来的不是原来那只鸟,而是同样被训练送信的小龙雁。小龙雁数量少,也比较难饲养,但更通人性,身体也更强健,还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奥术强化,西南国家里有的地方会用它来送信,它的飞行速度比鸽子和信鹰都要快很多,而且体格强壮,不怕其他猛禽。

  这趟路途遥远,去程是信鹰,回程却是小龙雁,说明雷克利亚那边十分重视这封信函,力求快速送达。

  另一封信函来自海港城。既然它已经被开封了,阿尔丁就顺手先打开了它。

  内容很简单,就是催促阿尔丁尽快回海港城。信上还说城内无异状,但有其他要紧事宜需要商议。这种措辞太可恨了,有话不直接说,叫人不踏实。

  接着,阿尔丁打开了来自雷克利亚的信函。

  ================================

  前一阵子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冬蓟一时有点无可适从。

  起初的几天,他尽量平复心绪,准备好羊皮纸本子,开始抄写法术笔记。

  这是他自己对阿尔丁说过的,他要把相关技艺留在笔记里,留给商会,这样商会就不需要他了。

  做这件事没什么乐趣,冬蓟很快就有点踏实不下来了。

  后来,他开始尝试施法联系卡奈,起初成功过一次,他用那个烧小蜡球的方式传过去了一张纸条,但是没有得到卡奈的回应。

  这个法术的特征是,如果对方接收不到,那么讯息就根本传不过去。既然传过去了,就说明卡奈接到了,他只是没有回信而已。

  冬蓟想了想,这个法术虽然有效距离长,但需要的材料有点多,施展起来太麻烦了。可能是因为卡奈的材料不足,所以只能接收,无法回信。

  又过了些日子,他再次施法传讯,这次,法术失败了。

  应该是押运队已经走得太远,超出了法术能成功的距离。

  其实现在冬蓟已经可以离开宅邸了。他已经出门了好几次,守卫不拦着他。

  不过冬蓟暂时没有走。他还在等消息。

  这天,他在傍晚后去了救济院市集。车夫不在宅邸里,好像是回家休假去了,冬蓟用不了马车,就只能早点出门,自己走着去。

  海港城内,冬蓟最爱去的就是救济院市集,即使不需要交易什么东西,他也很喜欢在这里走走看看,偶尔能观摩到其他法师的施法过程,还挺能受启发。

  今天晚上,他遇到了一个元素法师,就是之前与他合作过的那批人之一。那人跟他打了招呼,突然没头没尾地问他:“对了,你知道了吧?”

  “知道什么?”冬蓟问。

  “白湖城神殿那边那个事。”

  “押运怪物的事?”冬蓟的心瞬间揪了起来,“是押运队有消息了吗?怎么样了?”

  元素法师看他这反应,还有点吃惊:“怎么,你还不知道啊?他们已经到白湖城了,白湖城那边传了消息过来。如果算上讯息在途中几个城市中转的时间,他们应该是几天前就到了。”

  冬蓟赶紧接着问:“押运队情况如何,有伤亡吗?”

  元素法师说:“那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们都是零零碎碎听说的。神殿的人肯定知道详细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押运队应该是没有失败,没让乌云跑掉。”

  冬蓟点点头,安心了一点点,但仍然不太踏实。“成功”也有多种可能,可能是一路都很顺利,没遇到什么危险;也可能是遇到攻击了,但最终取得了胜利。

  “胜利”也许是全员平安无事,也可能是有少量伤员,或者是有人伤亡,再严重点就是有人牺牲……

  冬蓟立刻辞别了熟人,匆匆离开救济院。

  他本想去神殿问问情况,但救济院与神殿位于海港城两端,距离远得能划出对角线,现在天色已晚,如果他这样徒步走过去,可能要走到凌晨才能到,那时神殿也不会有人接待他。

  于是他还是决定今夜先回去,明天一早再去神殿。

  徒步走回去耗了太多时间,冬蓟走得也不快,回到城内已近午夜了。

  虽然很疲倦,冬蓟却忽然想去高台看一看。就是能远眺到码头的那个位置。

  他穿过狭窄的民居小路,登上一道道台阶,顺利找到了那个不太起眼的小平台。

  高处的夜风很冷。冬蓟一次次把兜帽戴好,又一次次被风吹开,最后他干脆不管了,任凭寒风掠过发丝,把耳尖吹得微微麻木。

  他在墙垛口前站了一会儿,看着远处。上一次看的时候,街巷低矮处和码头的灯火犹如暖色星光,令人犹在梦中,而今天码头的灯火不多,没有从前那么漂亮,漆黑的海面还显得有些恐怖。大概是因为季节变化,人们的生活和大海的模样也会随之变化。

  风吹得他越来越冷,他就打算先回去了。转过身,只见一道黑影堵在他身后,把他吓得退了一步。

  是阿尔丁。阿尔丁站在他身后,一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也不知站了多久。

  阿尔丁微笑着走向冬蓟。冬蓟本以为他会问“怎么自己一个人跑出来了”之类的,但他没有问。

  “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阿尔丁说。

  他的声音很柔和,但语气里并没有任何喜悦。

  冬蓟不吭声,只是静静地听着。

  阿尔丁说:“不久前,押运队抵达了白湖城,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路上并不顺利,死灵师果然去救他们的同伴了,押运队有些伤亡,但没让死灵师得逞,不仅如此,还有两个死灵师没跑掉,被抓住了,总之,这些事都交给神殿处理了。”

  今夜天色太暗,照明只能依靠远处的一点灯火。在阿尔丁说话的时候,冬蓟一直看着他,却很难看清他的眼神。

  阿尔丁接着说:“回到海港城后,我先去了一趟神殿和市政厅,由此了解到了一些细节。听说白湖城大神殿要搞什么仪式,要正式向海港城和商会致谢,感谢商会的工坊,感谢你,也感谢卡奈。”

  说着,阿尔丁从腰包里掏出了什么东西,作势要递给冬蓟。

  冬蓟看出来他的意思,不肯伸手去接,阿尔丁就一把抓过他的手腕,把东西硬塞进了他的手心里。

  冬蓟手臂发抖,差点把东西掉在地上。即使不仔细看,他也能摸出那是两个极为小巧的扁瓶,一个是金属制,一个是半透明的琉璃。从重量来判断,两个扁瓶都是空的。

  冬蓟低着头,盯着自己的手,却不敢张开手掌,不想去直接看那两个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