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月满枝头花满楼>第144章 司乐司
  一曲毕。

  白水仙抱起了琵琶然后躬身行礼。

  赵孝皇点了点头,于是便让她退下了。

  丽娘看着白水仙走过来,便立刻将她拉到了自己身边。

  “你怎么回事啊?水仙,你从未在琵琶上失过手。今日......唉。”

  丽娘轻轻的说,却是重重的叹着气。

  白水仙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虽然丽娘可能会猜出白水仙是故意的,但是就怕弄巧成拙。

  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丽娘只求赵孝皇看在以往的情分上,留下白水仙。

  而赵孝皇此刻也走了下来,他朝着司马瑜那边去了。

  司马瑜立刻起身,然后朝着赵孝皇拜了一拜。

  赵孝皇没有开口,司马瑜不太敢自作主张对白水仙施以评价。

  他在等赵孝皇开口问他。

  “这首曲子很独特——”

  司马瑜听见这句话后,心里颤了一颤。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种感觉让司马瑜的内心隐隐有些不舒服。

  赵孝皇向前走了一步,身子大半已经越过了司马瑜的身子。

  “司马爱卿,你先坐下,再来回答朕的问题。”

  司马瑜一听这话,便有些懵。

  但更多的是害怕。

  哪有君主站着,臣子坐下的道理?

  赵孝皇的手都已经拍上了司马瑜的肩。

  司马瑜本不想坐下,但是却被赵孝皇按住了。

  然后他坐了下去。

  司马瑜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女子。

  上次遇到有人弹《阳关三叠》还是司马瑜举办乐赛的时候,那时是康王暗示自己。

  现在又听到有人弹《阳关三叠》,暗示自己的人居然是皇帝。

  司马瑜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可能和《阳关三叠》相冲吧?

  不然为什么,他总共就听了两次,一次被康王威胁,一次被皇帝威胁?

  司马瑜想着,渭城神曲《阳关三叠》可以重新面世,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因为那时候康王压根就不想,也不给他机会将曲谱公之于众。

  “你觉得,此女的琵琶如何?”

  司马瑜立即回道:

  “陛下,臣觉得......”

  “司马掌司。”

  赵孝皇立即出口打断了司马瑜接下来要说的话。

  司马瑜心一沉,陛下都不叫司马爱卿了,果然——

  “司马掌司要想好了再说。”

  司马瑜想站起来,但是赵孝皇的手,一直按着他的肩。

  和康王上次一样。

  造孽啊!

  司马瑜觉得自己当个执掌司乐司的掌司不容易,一次一次的被威胁。

  官小倒罢了,就怕脑袋搬家。

  他上次已经夸了白水仙是乐界里的琵琶王了,这回这个虽然苗子底子都不错,但是比不上白水仙呀!

  这让他怎么夸?

  再来一个琵琶双王?

  司马瑜的内心是非常不情愿的。

  且不说她弹得怎么样,光是她弹错弦调这一件事情,司马瑜就不看好她。

  司马瑜虽然年轻,但是却是一个非常严苛且追求完美的人。

  对待乐理,向来都是一丝不苟的,绝不允许自己出错。

  既然陛下开口,进司乐司不难。

  关键就怕陛下不是这个意思。

  “回陛下的话,此女琵琶甚好,进司乐司不难。”

  司马瑜没有继续说,他在等皇帝的态度。

  丽娘听见这话后,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白水仙自然也是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要是赵孝皇表现出一丁点拒绝或是皱眉的态度,这司马掌司肯定就会风吹一边倒。

  毕竟自己人微言轻,而且两人也不相熟,虚名而已,司马瑜肯定不会为了自己得罪皇帝。

  赵孝皇听见后,便道:

  “只是甚好吗?朕听着仿佛天籁,像是渭城神曲重新现世,这只能算是“甚好”吗?”

  司马瑜立刻就知道了赵孝皇的意思,于是便又道:

  “自然是天籁之音,臣嘴拙词穷,一时之间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夸赞,请陛下惩罚。”

  司马瑜如坐针毡,赵孝皇一直站着,他每坐一刻,如被火烤一年。

  漫长且煎熬。

  赵孝皇见他想起来,于是便也拿开了自己的手。

  司马瑜见赵孝皇放开了手,于是便立马跪了下去。

  “陛下恕罪!”

  赵孝皇弯了弯嘴角,浅浅道:

  “司马爱卿何罪之有?她虽然弹得不错,但是其中弹错了几个弦音调,看来基本功还是不太扎实。”

  赵孝皇让司马瑜起身,他才继续道:

  “就把她放到司乐司,跟着司马爱卿多多学习吧!”

  司马瑜立即松了一口气。

  他上次那般夸赞白水仙,一是早就耳闻她琵琶的盛名,只是一直未见其人、未听过其琵琶,但是心里大概知道有这么个事。

  二便是欣赏了,觉得她能担此誉称。如果没有康王,他顶多就是夸,但是不会如此盛夸。

  毕竟他还是觉得白水仙的身份......说不芥蒂是假的。

  当下白水仙便跟着司马瑜一起,拜别赵孝皇后离开了御书房。

  路上,司马瑜望了一眼自己身后的白水仙,道:

  “你叫什么名字?”

  白水仙也不惊慌,立刻回道:

  “回司马掌司的话,我叫水仙,但是,原先不叫这名。”

  司马瑜听见她说叫水仙之后,愣了一瞬。

  但是,又听见她说的后半部分话后,才回过神来。

  洛京里的人,稍稍有些名望的都知道,月楼里的白水仙早就死了。

  “缘何改的名字?”

  白水仙听见这句话后,突然一阵恍惚。

  入月楼前,她的名字亦不是叫白水仙。

  于是语气有些无奈还有心酸:

  “家道中落罢了。丽娘见我可怜又弹得一曲好琵琶,又因原先的水仙姐姐故去了,这才给我改的名。”

  白水仙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她说的事情,她都真的经历过。

  “我资质不如水仙姐姐,自是不敢相媲美的......刚刚在御书房,弹错了琵琶,只是因为害怕紧张罢了。”

  司马瑜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自然是听出了她语气的不对劲,于是便未再问。

  白水仙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差不多获得了司马瑜的信任。

  让司马瑜坚信自己不是白水仙。

  虽然进了司乐司,但是,要到宁皇贵妃身边去,还有很远的一条路要走。

  白水仙叹了口气。

  不知道为何,她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要是自己现在顶着这样一张脸,康王会认识她吗?

  白水仙晃了晃头,便继续跟在司马瑜后面走。

  司乐司,虽然听着较女性化,应该会是姑娘们较多的地方。

  但是,当白水仙真的去到的时候才发现,在里面的女子其实并不多。

  大部分也还全是男子。

  要是司舞司,肯定就几乎全是女子了。

  果然,想进这种贵族类的司乐,还是男子更容易些。

  新人刚去的时候,都会受到轻视,严重些的,甚至会被集体欺负。

  白水仙虽说在月楼里面长大,但却是一直被丽娘还有康王护在手心,从未吃过真正的苦,更未吃过亏。

  丽娘是偷偷护着,而康王却是明目张胆的偏爱。

  但宫里不比外头,才一个上午,白水仙就被别人找了两次茬,骂了三次。

  司马瑜出身乐理世家,一进来便是掌司。

  司乐司里的人自然是一直都对他毕恭毕敬的。

  司马瑜没有吃过这种苦,受过这种气,于是便以为司乐司里的人都是好相处的。

  再加上,司马瑜一直以为,爱好乐理的,都是心思单纯又极其简单的性子。

  不会像后宫里的那些娘娘们一样,心机深沉、尔虞我诈。

  所以,他将白水仙带来后,便直接丢给司乐司的其他人了。

  这是司马瑜第一次带人进来。

  刚开始,他们都以为白水仙的身份背景不一般。

  因为,他们中的除了个别是家里后台强大给送进来的,大部分都是通过乐理比试进来的。

  比试进来的都是三五个这样结群,只有靠家族进来的,是单个的。

  再加上,白水仙还是司马瑜领进门的。

  于是他们更加确定了白水仙的背景强大。

  于是刚开始都上去套近乎。

  可是不到半个时辰,白水仙身上的“底”便被他们套了个精光。

  众人在得知她是月楼这种地方来的之后,便一改态度。

  翻脸可谓是比翻书还快。

  白水仙却是乐得清闲的。

  她是最讨厌别人对她套近乎的。

  尤其是那种,在她身边一张脸,等到了别的地方却又是另一张脸的人。

  看着让她恶心。

  虽然她也因此背后被人使了不少绊子,但是起码,她觉得自在。

  不用虚以委蛇的对待其他人。

  那太假了,她做不来。

  这样也好。

  尤其是她住的地方,是被人安排到了一间又远又偏僻的房间。

  白水仙觉得无所谓。

  唯一比较庆幸的就是,司乐司里的人不是很多,而且司乐司很大。

  房间的空余数,足以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而不用和别人挤在一起。

  白水仙听丽娘讲过。

  丽娘以前还是宫女的时候,刚开始是几十个宫女住在一个大的房间里。

  后来随着丽娘被调到了御书房当值,这才换到了两三个宫女一起住的房间。

  白水仙当时听完后还在想,要是司乐司人很多,她岂不是也要与许多人挤一个房间。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

  白水仙一个人住惯了,压根不习惯有人和自己睡在一起。

  而且,她也根本不习惯照顾别人,向来都是别人照顾她。

  其实是白水仙想错了。

  司乐司里的人,不是宫女,更不是奴才。

  他们的身份比宫女和太监要高些,但是又比宫里的大人和娘娘要低。

  他们中的人,有一些家世显赫,都不用住在宫里的。

  位份高一些的,也可以自由出入宫廷。

  这才是白水仙选择司乐司的原因。

  别看司乐司在众多的司、坊还有局里,地位不高不起眼。

  但是除了司乐司,其他的地方可能还没有这个待遇。

  学乐理的都是鬼才。

  比如说像司马瑜这种。

  要不是司马瑜,司乐司不可能有这待遇。

  而白水仙之所以叫他鬼才,那是因为乐界里的人都知道,司马瑜最擅长的便是凤尾琴。

  如果说,白水仙曾经练琵琶练到痴魔的状态,那么司马瑜便是练琴练到快要走火入魔。

  尤其是他对于琴曲的要求,堪称炼狱般的难度,他都要求自己极近完美。

  白水仙除了琵琶最绝,古琴还算上等水平,其他乐器,便是一知半解,有些甚至一窍不通。

  可司马瑜不一样,他全懂,从乐器到曲谱,就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就没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就连上次那《阳关三叠》,他也可以听出个大概,白水仙想,要不是上次康王直接告诉他。

  凭着司马瑜的聪慧和细心,待他回去后再好好琢磨,定是可以想出个所以然的。

  最重要的是,他年纪轻轻就靠天赋和实力,稳坐司乐司掌司的位子。

  而且还凭实力和圆滑的世故,当初硬是愣生生地堵住了悠悠众口。

  可有一件事情,白水仙一直想不明白。

  司马瑜的性子,本应是狂傲不羁的,他也不像是一个贪图名利的人,只是为什么会屈居在皇宫里的这一小方天地这里?

  而放弃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白水仙虽然好奇,但是却也没有继续想下去。

  七日之后尼姑庵。

  康王上次同白水仙见过一面之后,得知她是那样的人,内心经受的打击着实不小,便再也没有去找过她。

  而辛桐还有镜玄自然也是不会主动,在康王面前提起她的。

  一时之间,康王的世界里像是没有白水仙这个人一般。

  云山还有浮沉、浮云,包括辛桐还有镜玄都知道白水仙不见了。

  而他们五个人里,除了浮云,其他四个人都知道白水仙恢复记忆了,且都大致猜到她离开尼姑庵了,可能以后也不会回来了。

  唯一的去处就是月楼。

  一时之间,尼姑庵又陷入了沉默。

  康王沉默是因为无法接受那样的白水仙;而云山沉默则是因为白水仙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之内、预料之外;至于镜玄和辛桐......他们是最怕白水仙出事的。

  重蹈覆辙?

  再经历一次厮杀,兄弟兵戎相见、短兵相接?

  不论结果怎么样,他们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

  努力了这么久,放弃了这么多,又承受了这诸多痛苦,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任谁都会接受不了。

  辛桐看着云山,想要求一个永远失去记忆的药。

  而云山想的却是,怎么才能让康王重新恢复他王爷的身份,再次回到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