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天命医妃拽上天>第242章 毒害东宫
  宜郡王没有太殷勤,除了晨昏定省之外,也便是喂喂汤药而已。

  温贵妃有孕不满三个月,皇帝也不让她近前来伺候,怕过了病气给她。

  便是四皇子和贤妃伺候的最是妥当。

  皇帝亦是多有欣慰之语,言道以后定然是要多多恩宠的。

  贤妃是皇帝登基之后进宫的,出身一般,不过郡守之家的庶女。

  也便是在两个月前,娘家爹才从二十来年的郡守升了徐州的布政使参政,正三品!

  可就是这样的女子,却能在生有皇子的情形下依然能安安稳稳的活着,并将四皇子养大,心机自然也是有的。

  只是从前皇后地位稳固时,她不敢多有念想,可终究皇帝子嗣稀少,来日儿子安安稳稳当个王爷,少不得也能在新帝手中讨个什么差事,她与母家也自有风光。

  可如今东宫风雨飘摇,皇帝又病重,她自然是要好好儿努力一把,把太子和宜郡王全都踩在脚下。

  外头天色已然擦黑。

  今晚皇帝没有叫了留下,四皇子需得在宫门下钥之前出宫。

  他虽只有十二,却已经有了郡王的爵位,在外开府建衙。

  贤妃瞧着皇帝已经睡熟,亲自送了儿子出去。

  两人缓缓走在甬道上说着体己话。

  隔了仗远的地方,自有心腹盯着。

  四皇子忧心道:“母妃,父皇的病看着是越来越重了,若是除不掉太子,我们的努力可就要白费了!”

  贤妃抬手抚了抚发鬓,说话慢条斯理:“东宫如今如惊弓之鸟,一应膳食都有试毒太监先服用……”微微一顿,她又缓缓而笑,“验得出来的不敢吃,验不出来的,又如何能不吃呢?”

  四皇子眼眸一亮,满面惊喜:“母妃!”

  贤妃竖起食指,轻轻一吁:“我儿只管在陛下面前好好儿表现就是,旁的、不用管。我们母子在这深宫之中卑躬屈膝了十多年,如今也该轮到我们母子扬眉吐气了。”

  四皇子压了压嘴角的笑色,眉心拧出对皇帝病逝的忧愁姿态,上了马车,从重华门离开了。

  然而这对母子不知,太多人提“废太子而另立宜郡王”已经让皇帝对他们生了防备之心,对于贤妃的悉心照顾,于无人之时与肖公公说起时,只有“狼子野心”几字而已。

  这样的心计,在深宫之中,在皇帝的多疑之下,根本就不够看的。

  东宫里。

  太子扶着额,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横在皱起的额间,被烛火一照,闪烁着乌碧碧的光泽,怎么也无法遮掩眉心的戾气和燥怒。

  太子妃端了一碗燕窝莲子羹进来,放在了他的手边,小声道:“这是试过的,没有问题。殿下,吃一些去睡一会儿吧!臣妾就在这里替殿下守着。”

  太子用力叹了一声,却是怎么也叹不尽心底的憋屈,摆了摆手:“你吃吧,孤吃不下。”

  太子妃红了眼眶,转头拿绢子轻轻拭了拭眼角:“再这么熬着,这身子可要怎么受得住,哪怕为了皇后娘娘和孩子,殿下也要保重身子啊!若您再倒下了,可真就要叫那些腌臜东西得意了!”

  又端了青瓷碗盏,送到了太子面前:“吃一些吧!”

  太子心中深恨,自己堂堂东宫太子,正宫嫡出,如今却遭人连番下毒暗害!

  抓了碗盏,狠狠砸了出去。

  粘稠的汤羹淋淋漓漓泼了满地,碗盏在暗棕的地板上落下一个深深的印子,壁薄的磁片四处飞溅,声响尖锐。

  外头的内侍轻轻问了一句:“殿下?”

  太子妃扬声道:“无事,待会儿来收拾。”

  然而殿外的人,却还是进来了。

  手中的托盘上,有两碗血燕。

  太子妃生怕丈夫发怒,叱道:“本宫叫了不要进来,你是怎么回事!还不快退出去!”

  小太监不惊不惧地绕过十二折和合如意屏风,进了内殿,躬身道:“殿下,娘娘,奴婢替我家主子给您二位送来了干干净净的吃食。”

  太子的呼吸有些短促,面色在烛火下有些白得有些虚,额角也似乎有些虚汗。

  闻言,“蹭”地站了起来:“你是什么人!”

  小太监微微抬起眼眸来,笑了笑:“能为殿下分忧解难的人。殿下还不知道吧,陛下倒下那日,皇后娘娘险些就被陛下掐死了呢!”

  太子妃一声惊呼,脚下一个趔趄,若非身后就是交椅,怕是要跌坐在地上了:“怎么会这样……”

  小太监看着太子的眼睛,又道:“太子日日所食的,那些没有毒的汤羹,其实也都是下了药的。贤妃买通御膳房里的首领太监,悄么声儿下下去的。即便凶猛的毒药毒不死您,您也会在这些验不出来的东西里,慢慢死去。”

  太子妃看着地上的燕窝莲子羹,只觉那原本雪白的羹汤都染上夜的颜色,是黑的,是毒!

  “贤妃!她一定是为了四皇子!一定是!”

  陛下病重,偏偏他这个不被看重的太子还在,可不就要下死手来害他了!

  太子牙关咬的死紧,面部紧紧绷起,一双狂怒的眼眸燃烧着余烬的火光,灼灼逼人:“你家主子,想说什么!”

  小太监一笑,便近前去,与他悄声说起了自家主子的计划。

  春日午后的阳光安安静静地铺洒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红一树,粉一树,白一树,姹紫嫣红在春风中漱漱而开,衬得着天地浓淡相宜。

  知意幼时学过两年琵琶,是大梁一等一琵琶名手亲自教授的。

  她聪明,学得好,小小年纪时便已经弹得一手好琵琶。

  父兄引以为傲,走哪里都要说上一嘴,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家的女娃有多么厉害。

  后来事多,便耽搁了,算来也有十年未曾弹奏了。

  今日心情不错,着人寻来了出来,拨弄了起来。

  那些个调子,像是刻进了骨子里的,生疏了前半曲,后半曲的感觉便来了。

  称不上多么绝妙,不过淙淙琴音有刀剑碰撞的力量,听着倒也振奋。

  随着一阵凉风拂进,带着馨甜的香气扑面,茶烟飞散,这样的午后时光格外惬意。

  含庭倒是听得十分投入,捏着折扇轻轻击着掌心。

  微微掀了掀眼眸:“可打探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