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一百一十章 步子迈大了也不怕扯着蛋?
  大梁百分之九十都是山地,只有少部分平原。

  而且今年灾祸不断,各地的储备粮都消耗不少,若土豆当真能亩产十石五石,将会解决大粮国内的粮食危机。

  “太子,土豆可好储存?”梁帝迫不及待的问道,土豆虽然高产,但若是不易储存那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用地窖储存的话一年两年不成问题。”萧稷回答道。

  “甚好甚好!”梁帝抚须爽朗地笑道。

  罗时忠和李传焕微微一怔,他们很少听见梁帝这种笑声。

  “殿下,这土豆从播种到收割,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罗时忠问道。

  因为大梁的黍米是一年一季,他认为土豆产量这么高,恐怕成熟的时间较长!

  萧稷说:“短则两个月多则三四个月!”

  这句话让梁帝他们瞪眼,“这么短!”

  萧稷点头,和黍米水稻的成熟期相比,土豆的成熟期的确要短一些。

  “既然土豆这么高产,殿下为何不让庄子上的人都种,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发黍米种?”

  罗时忠问道,他经常关注端河新村,这里的一些事情他是知道的。

  萧稷耐心地解释道:“孤是这么想的,土豆虽然高产,但平民百姓根本不知道,贸然的让他们种植恐会引起他们的恐慌,所以孤索性就自己划出几亩地来先种上,等收获的时候用收成来说话。”

  梁帝颔首,“太子考虑周到!就依你所言,先试种,看效果再推广。”

  “陛下,臣以为,这土豆也应派军镇守,并且严格看护,不准任何人靠近,以免流落到其他地方。”罗时忠拱手道。

  有时候打仗打的不仅仅是兵力的精锐程度,还有就是粮食补给的多少。

  所以粮种十分的重要,特别是这种高产的作物。

  梁帝面色凝重的点点头,“爱卿说得有理,兵部再调三千人过来镇守。”

  罗时忠看着萧稷,眼眸微动,拱手道:“陛下,臣以为东宫白羽卫可胜任。”

  梁帝深深地看了罗时忠一眼,“白羽卫编制如今只有千余,如何能担此大任。”

  罗时忠很自然地说:“陛下,历来东宫白羽卫都是三千之数,到殿下这里却只有千余,臣以为可以趁这个机会将殿下的白羽卫补齐,哪里有一国之太子连亲卫都补不起人数的。”

  梁帝知道罗时忠在帮萧稷,但他不想看见萧稷掌握太多兵权,这也是他没有下旨为萧稷的白羽卫补兵的原因之一。

  “白羽卫尚不能担此大任,兵部抽三千人过来。”梁帝拒绝了罗时忠的建议。

  李传焕暗喜,诸皇子之所以想当太子的原因就是能掌兵权。

  别小看三千人,发难的时候,三千人足矣。

  梁帝不答应,显然是动了削弱太子兵权的念头。

  想到这里,他顿时心生一计。

  罗时忠听了之后,也只好拱手。

  反倒是萧稷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父皇,儿臣有一事请问?”萧稷双脚踩在软和的泥土上,拱手郑重地问道。

  梁帝以为萧稷要问为什么不给他补充白羽卫的事情,便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父皇,儿臣想问雷敏父皇怎么处置?”

  梁帝和罗时忠都诧异的看着萧稷,显然是没想到萧稷会岔开话题。

  他皱眉道:“雷敏教妻无方,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已经给中书省下令,贬其入北凉道任一州判司。”

  萧稷傻眼,判司的官职可是从七品下,一个正四品大员一下子被打到从七品下,可谓是一撸到底,这惩罚不可谓不大。

  他摇头苦笑,这么说呢,只能说是相识一场,等雷敏离京的时候去送送了。

  工部那边他自从雷敏下狱,曹安民抱病在家他就没再去过,也不知道那些事情都还在做没有。

  为了避免后续的工程进度被影响,萧稷觉得还是得向梁帝说一下。

  “父皇,儿臣和雷敏在此前商量改良了炼铁之法和锤锻之法,不知道现在工部搞出来没有。”

  梁帝挤着眉头说道,“是雷敏负责的吗?”

  萧稷点头,“儿臣只是提供想法和图纸,剩下的都是他去跟进。”

  “换个人行不行?”梁帝皱眉,他不可能朝令夕改,不能因为萧稷一句话就改变主意,这涉及到皇权的威严。

  “全凭父皇安排,高炉炼铁能够大大提高出铁的效率,锻锤之术则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铁锤炼到百锻钢的程度。”

  梁帝一听,这都是大事啊,当即就说道:“你现在在工部主事,你看着办就好,你自己做主,别闹出什么大乱子就行!”

  “诺!”萧稷拱手。

  梁帝随即摆手,“时候不早了,朕先回去了。”

  “恭送父皇(陛下)。”

  萧稷和王安拱手行礼。

  梁帝转身离开,罗时忠走上前低声说道:“殿下,回头我会在朝会上奏请陛下再多建几个水泥厂,具体人员还需殿下安排,水泥厂出多少水泥兵部就要多少,价格好说。”

  “罗卿,你不是还想坑孤吧!”萧稷直视着罗时忠的眼睛说道。

  罗时忠板着一张脸说道:“臣像那种人吗?”

  萧稷和王安下意识的点头。

  我去!

  罗时忠顿感无语,自己的人品有这么差?

  萧稷说道:“水泥厂扩建孤没意见,但水泥用量大,孤原本的意思是加固京畿周边的沟渠还有堤坝,这数量不少,不知罗卿要水泥做什么?”

  “铺路啊!臣刚入村时看着那条路可是喜爱得紧,想在大梁各个要道都铺上水泥路。”

  萧稷闻言不仅无语,“罗卿,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你步子迈这么大也不怕扯着蛋?”

  “扯着蛋!!”罗时忠嘴角抽搐,觉得萧稷这比喻十分新颖。

  萧稷接着说道:“眼下水泥产能不足,要想将大梁各个要道都铺上水泥路,没个几十年不可能完成。”

  罗时忠撇嘴,说:“臣就是说说,又没说一定要在短时间之内做好,总之水泥兵部要一半,殿下那边有什么用得着兵部的尽管吩咐。”

  萧稷笑笑,“那兵部就多多准备好钱吧!”

  罗时忠十分大方地笑道:“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