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九十六章 摊丁入亩
  次日。

  萧稷一早就来到了端河新村的水泥厂。

  一早就有人告诉他水泥厂第一批水泥出产了,他二话不说,就带着王安马不停蹄的赶往端河新村。

  水泥厂内,赵大福带着水泥厂里的人兴奋站在路的两边迎接萧稷。

  萧稷看着他们,兴奋地说道:“大家都辛苦了,都有赏,每人赏500文,王安你记下,务必发到每个人手里。”

  村民们喜出望外的拱手道:“谢殿下!”

  萧稷摆手,左看看右忘忘地说道:“水泥搁哪去了。”

  赵大福站了出来,“在这边,俺带殿下过去看看。”

  随后,萧稷跟着赵大福来到了库房。

  库房内的水泥堆得就像一座小山似的,比真正的水泥还要黑些。

  萧稷蹲下抓了一把在手中揉搓,除了颗粒比较大外,嗅着味道和真正的水泥也没有差别。

  “取一些水泥出来。”萧稷起身说道。

  赵大福当即叫两个青壮用木桶装了两桶来到外间的地上。

  “再提一桶碎石子和碎沙砾来!”萧稷吩咐道,撸起袖子,萧稷撸起袖子,将两桶水泥直接倒在地上。看書喇

  等沙子和碎石到了,一起和水泥和在一起加水搅拌。

  在众人好奇的神色下,一块不大的水泥板呈现在他们眼前。

  萧稷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将手中的铲子放在一边,笑道:“不出意外,明日这块地面将坚硬如石!”

  赵大福等人虽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但听萧稷这么说,还是对明天充满期待。

  “殿下,春耕将近,您看看水泥厂还有其他事情是不是该放一放。”赵大福在一旁低声提醒道。

  萧稷拍了拍手,沉思道:“既然你提到了这个事情,就把村子里的人都叫上,孤有事要说。”

  “好咧!”赵大福应道,连忙离开。

  萧稷随即也带着所有人离开水泥厂。

  一年的春耕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每年春分的时候,上到皇帝下到地方官吏都会亲自劝课农桑。

  皇帝会在春分这天举行盛大的典礼祭祀青帝并亲自带着百官下地耕作,以视对农事的重视,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平民百姓就喜欢看着一套。

  萧稷这次不来虚的,他要在他的皇庄下实行摊丁入亩的制度。

  大梁现在的土地制度和前朝的均田制差不多,但开国一百多年下来,土地兼并严重,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转化为私有土地,朝廷控制的土地日益稀少,官府已无地授田。

  而现在大梁地方官府对原来授田的农民横征暴敛,农民不堪忍受,或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而投靠贵族官僚地主为佃客。

  若不再加以改变,不用外事影响,大梁将会逐渐走向灭亡。

  摊丁入亩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的减少百姓身上的负担。

  但若真的在全国施行,萧稷以为还为时尚早,先不说地方的阻力,光朝堂上的阻力已经不是他能够抵抗的。

  因为摊丁入亩不仅仅动的是地方豪强的利益,还有世家的利益。

  这些力量暂时不是他能够对付的。

  按照萧稷的想法,他要先保证自己的地位,手里还要握有绝对的力量他才会大刀阔斧的对大梁进行改革。

  要不然盲目的推动改革,他都不确定梁帝能不能保住他。

  为了自己的小命,萧稷觉得自己还是要低调一点,先发育,然后再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站稳脚跟后他才好做事。

  赵大福是个办事极为有效率的。

  等萧稷带着人来到别院前的时候,端河新村所有人都到齐了,乌泱泱的一大片人。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逃难到这里的农民。

  虽然在端河新村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他们都是朴素的庄稼人,没有多少心机。

  萧稷看着一张张朴素的脸,缓缓开口道:“乡亲们,大家早上好,今日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我有话要说。”

  “眼看就要到春耕的时间,乡亲们一定很疑惑,太子又给我们吃的,又给我们修建房子,为什么就不提土地上的问题。”

  大家听到这句话,一个个竖起耳朵仔细听着,生怕少听一个字。

  萧稷看着他们这幅模样,笑道:“大家除了原来的端河庄庄户外,其余人都是逃难而来的,按理说这时候应当放你们回原籍。”

  他话音刚落,百姓之中便传来了动静。

  有人高呼道:“殿下,我们不回去,家里的田地都没了,我们回去也无田可种,只能成为别人的佃户。”

  “对,我们不回去,我们愿意成为殿下的佃户。”

  百姓的声音此起彼伏。

  萧稷抬起双手往下虚按,大声地说道:“我没有要赶你们走的意思,大家都听我说完好不好。”

  所有人看着萧稷,躁动的心安静下来,眼睛直直的看着萧稷。

  萧稷说道:“我知道大家的田地都因为一些事情而失去,这一点我暂时为大家做不了主,不过大家都既然愿意跟着我,我也不能辜负了大家。”

  “眼看春耕在即,我今天召集大家,就是来给大家分田地的。”

  大家伙闻言,个个喜出望外,各自和相邻的人交谈起来。

  萧稷笑着再次抬起双手虚按,等安静下来再次说道:“孤的本意是按人口分地分房,土地你们有使用权和继承权,但没有买卖权,税收尔等也不用担心,只按你有多少田地来收税,也就是说分的田地多,缴的税就多,无地就不收税。而且,新生人口,永不加赋。”

  他尽量说得很简单,给他们说复杂了,他们也听不懂。

  赵大福等人听到最后一句话,纳头就拜,连连高呼。

  “殿下圣明!”

  百姓的人头税历来都收,而且各地的收法都不一样,种类繁多到令人眼花缭乱。

  萧稷取消人头税,无意义是掀去了压在人民背上的一座大山,这如何不让他们感激。

  百姓们一个个饱含热泪,多少年了,终于等到了一个愿意为百姓做事的了。

  “殿下之恩,我等无以为报,愿在家中为殿下立生祠,日日为殿下祈福。”

  有百姓高声嚷嚷道。

  萧稷脸一黑,连忙说道:“立生祠就不必了,诸位先起来,今后几天,先分房分地再说。”

  旋即他看向赵大福说道:“赵大福,分地的事情交给你们这些宿老了,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做到不漏一人不偏袒一人。”

  赵大福起身拱手道:“殿下放心,俺一定做到不偏不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