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九十五章 宴请齐臣
  “太子,你觉得崔经阁此人怎么样?”

  勤政殿中,梁帝考究的声音从奏折后传了过来。

  萧稷下意识的皱眉沉思,道:“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又文武双全,若为梁人,当是国之肱骨,若为敌人,当除之。”

  梁帝抬头看着萧稷,满意的点头,说:“崔经阁此人冷峻严酷,独断专行,蒋褫身故后,把持大齐朝堂多年,打压蒋氏一系,俨然想做蒋褫第二。”

  自古权臣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崔经阁在大齐朝堂打压异己,大搞一言堂,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萧稷没有接话,这话他也没法接。

  随后,梁帝看向姚知行,说:“姚卿,崔经阁那边你多盯着点,若是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回东方三城那最好,若不行,朕只能御驾亲征了。”

  姚知行神色一怔,面色凝重的说道:“陛下三思,攘外必先安内,眼下大梁国力还尚未完全恢复,禁不起折腾。”

  梁帝不耐地摆手,“你们这些书生,动辄就说国库空虚,也不见尔等做事增加国库,每每遇到天灾地祸就推给君主,朕给你们权利,不是让你们贪图享乐的。”

  这话说得有点重,姚知行惶恐地拱手,“臣有罪!”

  梁帝摆手,不耐地说道:“行了,你作为百官之首,该抓的抓起来,想办法解决国朝面临的困境,不要什么事都要朕都时时盯着,若真是这样,还需要丞相做什么?”

  大梁的官职承袭前朝,左右丞相的职责相当于国家的二把手三把手,所以皇权远达不到像后世那样都集中在皇帝手里。

  姚知行拱手行礼,退出了勤政殿。

  梁帝虽然勤政,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伺候的君王。

  见姚知行都走了,萧稷也不好再呆下去,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被批一顿。

  “儿臣告退!”

  萧稷起身拱手道。

  “嗯!”梁帝埋着头看着折子,应了一声。

  萧稷转身离开,再回东宫,天色已经晚了。

  他履行诺言,在天下第一楼摆下了宴席,邀请了崔经阁等大齐官吏。

  此时的崔经阁穿着常服,束发戴冠,倒像个富家翁。

  萧稷也是一身便服,仅仅只是带着王安一人出宫。

  “太子殿下当真是艺高人胆大,出门都不带护卫。”看書溂

  天下第一楼前,崔经阁看着萧稷眼眸深邃地说道。

  萧稷听出了他话中隐藏的深意,笑道:“孤在不久前遭遇的刺杀不会是崔相下的手吧。”

  崔经阁嘴角上扬,觉得萧稷十分地有意思,“殿下说笑,外臣做事光明磊落,不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萧稷笑了笑,侧开身子,说道:“里边请!”

  崔经阁拱手,带着官吏往楼里进去。

  王安凑到萧稷身边看着崔经阁他们的背影,低声道:“殿下,此人不好对付,又是大齐高官,殿下要当心他来阴的。”

  萧稷看着王安,摇着头说:“他是个人杰,说不会来阴的就不会来阴的,人家也不屑用这种低劣的手段。”

  “殿下,不能光凭主观臆断去评判一个人,越是像他们这种高官,手段不知道有多低劣。”

  萧稷横了王安一眼,“看来咱们王总管深有体会啊!”

  “啊!”王安愣了一下,心虚的低着头不语。

  在宫中,没点手段怎么活得下去,不被人吞了已经是福大命大了。

  “好了,孤也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先进去吧!”

  说完,萧稷已经先走了进去。

  天下第一楼的胡掌柜早就侯着了。

  胡掌柜笑盈盈的迎了上来,笑道:“殿下,东西都已经备好了,现在上菜吗?”

  “现在上,酒也给来两坛。”

  萧稷点头说着,王安跟了进来,在旁边说道:“殿下,姚相带着礼部侍郎夏鸿和鸿胪寺少卿鲍养浩来了。”

  萧稷眼前一亮,走出去迎接。

  姚知行他们都穿着常服。

  “殿下,我们来晚了!”

  三人朝着萧稷拱手。

  萧稷拱手还礼,“无需多礼,楼上请!”

  说着,带着三人上天下第一楼二楼。

  二楼上是一间间雅间,装修以淡雅为主,桌子都是特制,每一间的风格都不一样。

  萧稷这间是以竹为主,清新淡雅。

  众人按主次落座。

  胡掌柜亲自带着小厮给他们上菜,菜色让大齐官员眼前一亮。

  姚知行他们则要淡然许多。

  天下第一楼开得也有一段时间了,他们也都来过几次,没有第一次那么亢奋了。

  姚知行看着崔经阁说道:“玉圭,天下第一楼炒菜乃大梁独一份儿,今日你可得好好尝尝。”

  玉圭,崔经阁的字。

  “某听闻炒菜出自太子殿下,真想不到殿下也好这等庖厨之事!”

  萧稷仿佛是没听见他话里哇挖苦的意思,反而是笑着说道:“若论吃的,孤敢说当世无人及孤三分。”

  齐国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好笑,一国之太子居然醉心于庖厨之事,这无异于滑天下之大稽。

  这时,菜上齐了,胡掌柜站在旁边笑盈盈的说道:“诸位贵客,菜上齐了,请慢用!”

  说完,放下两坛子酒退出了房间。

  王安给众人倒酒。

  萧稷举起一盅,笑道:“诸位远道而来,孤敬你们一杯。”

  说着一饮而尽。

  这酒水度数较低,还带着酸味,说实在的萧稷不是很喜欢喝。

  但现在条件不允许,要不然他都想自己酿酒了。

  “殿下爽快。”崔经阁赞赏道,丝毫没有看低萧稷的意思。

  他这几天可是做足了功课,从萧稷这几个月做的事就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他就断定萧稷不是那些无能之辈。

  “这几日外臣在城中看见家家户户都在用一种火炉的东西,多番大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殿下的杰作。

  自古知道石炭能烧的不知凡几,但解决其劣性的确独有殿下一人,殿下此举造福黎民百姓,另某十分佩服,外臣敬殿下一盅。”

  崔经阁说着端起酒杯示意仰头一饮而尽,比大梁人还要豪爽几分。

  随后,他说道:“某听说殿下在做火炉的生意,外臣想在殿下这里订购大量的火炉,价格好说!”

  姚知行等人面面相觑。

  萧稷拿出当初和张百忍说的那番话又对崔经阁说了一遍。

  崔经阁等人沉默了。

  “吃菜!”萧稷看着他们,淡然地说了一句。

  随后崔经阁等人就再没提过这件事。

  酒足饭饱后,就都各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