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九十章 好词好词!真是一首千古名作
  “灯火盛京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萧稷一连写下两首,首首都是惊世之作。

  正想提笔写第三首。

  只看见贾临十分无奈地抓住萧稷的笔杆子说道:“够了够了,我等信了。”

  萧稷看向萧稔,挑眉笑道:“皇兄,你觉得呢?”

  开心的时候叫皇兄,不开心的时候叫吴王,你觉得很好玩吗?

  萧稔暗道,看见萧稷的笑容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些恐怕都是太子殿下准备好了的吧!”

  这句话就有些耍赖的意思了。

  张百忍和贾临都暗自摇头。

  萧稷事先都不知道题目,哪里能记那么多,这一点也不符合常理。

  难不成我们都看错了太子,其实太子是难得一见的天才。

  贾临看着萧稷暗道。

  光这三首,足矣将四国的青年才俊打入尘埃,令人望其项背,四国大儒之中也显有萧稷的水平。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贾临都觉得不可思议,这越发让他对萧稷产生浓厚兴趣。

  和他一样对萧稷感兴趣的还有张百忍。

  作为齐国上下公认的太子,他的储君之位无人可以撼动,所以他也有属于他的傲气,四国之中显有他看得上的青年才俊。

  而且他认为三国中,除了已经登临皇位的魏帝外,蜀国太子他瞧不起,梁国太子他看不上。

  但今日一看,萧稷根本就不像情报里面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反而处处都是闪光点。

  本来,大梁皇子之中,他以为萧稔萧稼才是他未来的对手,现在再看来,萧稷才是那个最大的威胁。

  “有趣有趣!大梁真是越来越有趣了。”张百忍暗道。

  “这三首不伦不类的诗体本王从未见过,算不得数!”萧稔就差寒着脸大声说话了,但说出的这句话已经证明他已经十分生气了。

  张百忍笑着说道:“某若没猜错的话,这应当是前朝昙花一现的词体,以长短句为主吧!”

  萧稔万万没有想到想到张百忍会为萧稷说话,脸越发的绷不住,脸色阴翳地说道:“是吗?是本王孤陋寡闻了,这三首词的水平如何我们也无权评判,正好这么多前辈在这里,不如让他们来评判如何。”

  贾临笑道:“理应如此。”

  萧稷无所谓的摆手道:“可以!”

  随后,萧稔找了个人把萧稷的三张佳作都拿走。

  此时的那些学子还在摇头晃脑的想着怎么写。看書喇

  萧稷看着萧稔说道:“还要谢谢皇兄的千年人参了,正好父皇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孤可以送给父皇调养调养一下身体。”

  听着萧稷这般说,萧稔气得浑身发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拿着人家的东西送给别人。

  这一波,萧稷的仇恨拉得满满的。

  张百忍看见两兄弟这样,莫名的感觉有些好笑。

  以前他觉得萧稔不出意外的话定然能够活到最后,但现在看起来,萧稔还是差了不少,虽有手段,但都是些见不得光的,早晚会把自己玩死。

  比如刺杀萧秧一事,他和萧稔已经谈好了,但后面萧稔又瞒着他找了蛮族大汗,想来个黑吃黑,最终导致失败。

  第二次刺杀更是铤而走险,他猜得没错的话,萧稔就算是每次都处理好了后患,但也会有遗漏会留下蛛丝马迹。

  他相信,梁帝只要不傻,很快就能够顺藤摸瓜摸到萧稔。

  而且,就算是萧稔每一次都处理得很好,没有留下蛛丝马迹,他也可以帮他留下。

  但眼下他还不能这样做,他要大梁未来这几年都陷于内斗,这样他才有时间除掉齐国的蒋氏权臣,这才是他这次来大梁的目的。

  不过现在看起来,暂时不用他动手了。

  此时,姚知行等人在聊着其他事情。

  李墨一忽然看见有人带着纸张走了过来,便起身笑道:“这是哪位才子,竟然这么快就作好了?”

  众人也感到好奇

  等李墨一拿到到手的纸张后,先是给了姚知行和方存孝各自发了一份。

  姚知行拿到其中一份,神情当即一怔,这字迹他再熟悉不过了。看書溂

  “这不是太子的笔迹吗!”

  他心头暗道,然后整体通读下去,正想倒吸一口凉气,却没成想身边被人捷足先登了。

  嘶……

  他顿了顿,看向李墨一。

  李墨一神色表情十分丰富,但都掩藏不住眼中的那抹狂喜。

  “好词好词!真是一首千古名作!”

  方存孝诧异道:“你哪个也是千古名作?”

  众人不解。

  李墨一诧异道:“你我交换看看,我看看是哪个学子还有这等本事!”

  于是,二人交换,其余人分别凑了上去。

  看见上面的字迹。

  有大儒说道:“看这字迹,好像是同一个人所作!”

  “大才,此人大才!”

  李墨一双手颤抖,兴奋地说道。

  方存孝也十分激动地问着拿作品过来的小厮,道:“这是何人所做!”

  小厮恭恭敬敬的拱手道:“是太子殿下所做!”

  嘎……

  激动的众人瞬间戛然而止。

  有博士质疑道:“这怎么可能?”

  解东来看着放在桌面上的一首词,断然地说道:“某知道太子殿下,他作不出来!”

  “对!”

  其他人纷纷附和,紧接着都看向姚知行。

  “姚相,你是太子太师,你觉得呢?”

  姚知行放下手上的纸,郑重地点头道:“我觉得是太子所作!”

  一众大儒不可置信的看着姚知行,纷纷听到了什么世纪笑话一样。

  姚知行苦笑道:“这字迹是太子殿下独有,我再熟悉不过了,这是太子作的,光凭此处就可以断定。”

  “这……”

  他们只感觉匪夷所思,太子一向平庸,其水平连秀才都算不上,这字也是不堪入目。

  但他却能写出三首千古名篇,这打死他们他们也不信啊!

  “这会不会是抄的。”方存孝的想法和萧稔出奇的一致。

  姚知行摇头,“我知道太子殿下为人,必然不是抄的。”

  “这……”解东来迟疑了,姚知行的背书谁敢怀疑。

  李墨一直接说道:“咱们直接去问太子不就好了。”

  “好,同去!”

  一众儒林大佬纷纷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