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四十六章 演技拙劣
  回马车的路上,梁帝脸色微沉地走在前面。

  姚知行和罗时忠跟在背后,两人面面相觑,十分的不解。

  梁帝宽厚,通常被那些御史狂喷都没有动怒,今日却罕见的动怒了。

  两人以为是被那老者气的。

  罗时忠上前劝慰道:“陛下,乡野小农不懂礼数,您不用和他计较。”

  梁帝摇头,“朕没那么小气,只是在想太子要这么多人手干什么?”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原来是生自家儿子的气,只是。

  姚知行看着左右,笑道:“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去问问,太子殿下仁慈,总不会胡乱乱来吧。”

  梁帝颔首,“先去其他地方转转,看看其他人的再去萧稷那里。”

  随即几人上了马车。

  梁帝邀请姚知行和罗时忠上了他的马车。

  他的马车很大,坐个三五个人不出问题。

  “陛下,越王看来是用心了的,灾棚井然有序,灾民们亦是康健,陛下真是教子有方啊!”

  姚知行坐在梁帝左侧,眉眼含笑地夸赞越王。

  说到越王,梁帝也满意地点点头,“越王的确可堪大任,就是性子单薄,身子骨也不是太好。”

  梁帝的语气之中有几分惋惜,姚知行和罗时忠都是人老成精,知道梁帝是真的很欣赏越王的隐忍。

  但这话落在外间驾车的李传焕耳中,却让他听出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驾!

  李传焕挥鞭抽打的马屁股上,锁着眉头问:“陛下,这会儿去哪?”

  “这边离谁最近?”梁帝问。

  “回陛下,是吴王殿下的。”

  “就去吴王那儿!”

  梁帝吩咐一声,马车便转向走向另一边。

  车轮滚滚,滚在湿润的泥土上,撵出两条沟壑走向远方。

  不多时,外间便传来了李传焕的声音。

  “陛下、姚相、罗尚书,到了。”

  车厢中,梁帝笑着对二人说道:“下去看看吧!”

  姚知行和罗时忠同时说:“陛下先行!”

  梁帝矮着身体先行,李传焕撩起帘子,扶着梁帝下车,又接连把姚知行和罗时忠两人扶了下来。

  姚知行和罗时忠两人各自对李传焕微微颔首,以示感谢。

  梁帝看着远处同样错落有致的灾棚暗暗点头,恰好看见有炊烟从那边的灾棚之中升起,回头对姚知行和罗时忠说,“看模样应当是在做饭食,咋们过去瞅瞅。”

  姚知行看了一眼,脸上诧异道:“此时已经过了早饭的时辰啊!”

  李传焕眼皮一跳,在一旁笑道:“姚相有所不知,吴王殿下这里灾民人数不少,也是一日三餐,现在应当是准备中饭呢!”

  罗时忠和梁帝不疑有他,因为吴王这边的灾民是所有人之中最多的,将近万人。

  准备万人的吃食,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

  姚知行看着李传焕,这老太监不对劲啊!这么为吴王辩护。

  这时罗时忠示意大家,道:“陛下,您看。”

  梁帝抬头看去,只看见道路前方,灾棚之中有人率领着不少人出来,这其中有不少穿着破烂的人。

  他皱着眉头,脸色不悦地看着那些人朝自己走来。

  姚知行和罗时忠也感觉到了不对劲。

  只看见一群人来到他们前方。

  为首一个穿着华服的中年人躬身行礼,道:“臣吴王府长史蔡坤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在他身后,一群人跪在湿漉漉的地上高呼。

  “草民叩见皇帝陛下。”

  梁帝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回头扫了李传焕一眼。

  李传焕心头咯噔一下,暗道糟糕,这是谁给吴王出的馊主意。

  姚知行和罗时忠不约而同的皱着眉头,吴王此举做得不地道啊!

  “圣安,都起来吧!”

  梁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吴王府长史蔡坤闻言,却十分激动地抬头,恰好看见梁帝的脸色不对,笑容顿时凝固。

  “吴王呢?”梁帝问。

  “回陛下,殿下不知陛下到来,现在正在亲手为灾民熬煮饭食呢!是臣斗胆看见了陛下宝驾,自作主张前来迎接。”

  蔡坤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悄悄打量着梁帝的反应。

  李传焕松了一口气,这蔡坤也是反应快,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梁帝眼眸中寒芒闪过,声音具有迷惑性地道:“吴王在亲手为灾民做饭食?”

  蔡坤心中摸不透梁帝的心思,但话已经说出口不能收回,于是他肯定地拱手道:“是的!”

  梁帝笑了,“带朕去看看。”

  蔡坤看见梁帝脸上的笑容,心中也跟着欢喜,拱手道:“诺!”

  姚知行和罗时忠二人却觉得这太刻意了,吴王这次恐怕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疼也要忍着了。

  随后,在蔡坤的引导下,梁帝等人进入了灾棚之中,刚靠近,就是一股不可名状的臭味扑面而来,让梁帝姚知行等人脸色大变。

  梁帝等人朝一侧看去,只看见有个青年提着裤子从一个棚子后面出来。

  蔡坤见状,脸一黑,跑过去将人赶走,这一幕落在梁帝眼中,眼中寒意更多了几分。

  “陛下,这边灾民多,难免有些污秽碍了陛下的眼。”蔡坤赔着笑脸,心里把那个青年恨得牙痒痒,暗骂这个贱民早不拉晚不拉,偏偏在这个时候拉,回头再收拾他。

  李传焕在一旁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今天是咋回事,吴王殿下这都是办的什么事儿!

  他多次想为吴王说说好话,可到嘴边的话又被他硬生生给吞了回去。

  随后,在蔡坤的带领下,走过一群神色麻木的灾民,在中央,梁帝看见了正在‘忙活’的吴王萧稔。

  吴王假意的回头,看见梁帝时,脸上浮现出三分惊讶七分镇定的神色。

  他‘手忙脚乱’的将木勺扔在稀粥中,忙不迭的上前去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您怎么出宫了?”

  梁帝上下打量着吴王,看见了他的脚上一点泥水都没有,衣物也是光鲜没有褶子。

  姚知行暗中摇头,二皇子聪慧,是士林大儒,但在揣摩上意还是差点火候,演技太过拙劣了。

  就连李传焕和蔡坤也觉得吴王这样做得太刻意了。

  梁帝看着梁稔,心中微怒,但也没有揭穿他,而是笑着说道:“不错,作为皇子肯亲手为百姓熬粥,光这一点,你比你其他兄弟做得好。”

  吴王心中乐开了花,脸上却是十分谦虚,摇着头道:“儿臣做得还不够好,若是大哥还在,肯定做得比儿臣还好。”

  他口中的大哥,正是已故陈皇后嫡子,梁帝长子,萧稷的亲大哥,只当了半年太子的萧稞。

  梁帝听到萧稔提到了萧稞,心中更加不悦,萧稞死得不明不白的,一直都是他心中的痛。

  “你好好做,朕有赏!”

  梁帝最终还是没有动怒,而是说了一句鼓励的话,转身带着姚知行等人离开。

  吴王兴奋地拱手:“恭送陛下。”

  等看不见人后,吴王脸上的笑容收敛,快速的带着人离开了这个又脏又乱的地方。

  蔡坤看着吴王马车的背影,心中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