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乱世贤君>第四十五章 你们是来找越王殿下的?
  吴王府。

  太监宋用急匆匆的走在府上的廊道上,绕过一处壮观的假山水榭,来到了后院。

  后院,一片青翠的竹林下,些许竹枝被积雪压弯了枝头从窗户伸入了下方的房内。

  一根烟管伸出窗外,末端腾腾的冒着热气。

  屋内暖如春夏。

  一青年身穿灰白色宽松常服,披着头发的坐在火炉远处的坐榻上,榻上有一案几,几只棕色茶杯和一个精致的茶壶。

  青年案几对面是一个身穿天冬色袍服的儒雅青年,面若冠玉,剑眉星目,举止随和。

  他轻抬起一杯茶水,轻嘬一口,笑道:“太子也是个妙人,这等茶汤才是我等文人士子的饮法,淡、雅、幽、静。”

  说完,青年笑盈盈的看着对面的吴王,道:“殿下,我这般说你没有意见吧!”

  吴王淡然一笑,“子修说的什么话,太子的确是个妙人,这茶先不说,光那桌椅、火炉都足以令人惊艳。光火炉一件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贾临,字子修,大梁右相贾厚谊嫡孙,幼时神童,祯和十三年进士及第,是大梁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弱冠的年纪进士及第的天才,后拜官,被其祖父拒绝,一直游历于四国,刚回京不久。

  贾临看了看不远处的火炉,心中对太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不入朝堂,但朝中之事也有所耳闻。

  太子历来平庸,无明主之像,所以到现在还有四位成年皇子滞留在京中,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这四位成年皇子之中,二皇子萧秧战功赫赫,在军中颇有威望。

  三皇子萧稔饱读诗书,乃四国公认的翰林大儒,年纪轻轻就著书立说,是士林的标杆,身后更是有大批的追随者。

  其次就是四皇子萧稼,为人名声不显,在留京的皇子之中声名不显,清心寡欲,不争不抢,在府中开田种菜,过着老农般的生活。

  最后就是五皇子萧秆,其和萧稼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出自陈贵妃,和就像老农一样的萧稼不同,萧秆是高调做人高调做事,性情嚣张跋扈,仗着皇帝喜爱曾当庭殴打御史被梁帝禁足一月,但当天晚上就被免责了,可见梁帝对其的喜爱。

  贾临把目光从火炉上收了回来,回头说道:“这火炉倒是神奇,让这冬日的屋内也恍如春夏一般温暖。”

  吴王笑着点头,笑容就像邻家大哥哥一样温暖,他说:“子修你有所不知,太子那边好东西不少,就光吃的本事,本王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四国之中,无人比他还会吃。”

  贾临眼前一亮,正想开口,声音就被门口的敲门声打断了。

  “殿下!”

  吴王听见这个声音,就知道宫中有消息传来了。

  “进!”

  宋用推开门,看见了贾临,脚步顿了顿,拱手行礼道:“拜见殿下,见过贾郎君。”

  贾临笑着点头,宋用欲言又止的看着吴王。

  贾临了然,旋即起身拱手道:“殿下,府中还有点事,改日再叙。”

  吴王起身,“本王送你!”

  贾临双手展开往下虚按,“殿下留步。”

  吴王点头,浅笑道:“那子修慢走,本王改日再去府上看你。”

  “好,某静待殿下到来。”

  贾临再次拱手,退了出去。

  吴王看着宋用,皱着眉头问道:“什么事?”

  “殿下,陛下带着左相和兵部尚书微服私访,要去看看殿下和其他皇子的赈灾成果。”

  宋用刚说完,吴王的瞳孔霎时间缩成一点。

  “快给本王备马,派人先去交代一下。”

  他连忙说道,自己也是不顾形象的撩起裙摆大步跑去换衣服。

  宋用也紧急的退了出去。

  ……

  皇帝出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光护卫就不是一个小数,更何况是其他杂七杂八的人。

  梁帝换了一套常服跟着姚知行和罗时忠两人出了宫。

  罗时忠今年五十多岁,姚知行也是七十岁高龄,四十多岁的梁帝跟着他们站在一起看起来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

  三人乘马车出宫,刚出了皇城,后宫就炸锅了。

  郑贵妃得了李传焕的消息,立马就遣人去给自己儿子吴王送信,信使回来告诉她吴王已经提前离开了王府,这让郑贵妃很满意。

  而陈贵妃那边没得到确切的消息,只知道梁帝忽然出宫了,等得到具体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三辆马车先后出了盛京城。

  梁帝掀开帘子看了看城郭,思绪万千,不记得自己上次出城是什么时候了。

  “陛下,咱们是先去太子殿下那儿还是去其他地方。”

  外间驾车的李传焕在外面问道。

  “这里离谁最近!”

  “越王殿下的近些。”

  “那先去越王那边,快到了就先停下,不要声张。”

  “诺!”

  李传焕应允。

  梁帝和姚知行和罗时忠都感觉到马车转向,便都问了一句自家的老仆。

  得到的回答是先去越王那里。

  姚知行在马车中皱着眉头,马车颠簸,他却稳如泰山的坐着。

  越王在皇子之中名声不显,每年都会多次上书离京就藩,但梁帝都以他身体不好让其留京养病为由拒绝了。

  虽然存在感很低,但姚知行却不会小看了这位皇子,在他看来,这位四皇子极善隐忍,是个难缠的人。

  不多时,一行人就停了下来。

  梁帝和姚知行罗时忠下车步行。

  越王的赈灾地点就在离城不远的一里处,粥棚林立,救灾棚整齐如一分在一条小道两边,在救灾棚之间没隔几处还有泥土灶火。

  灾民们看着一群穿着高贵的人走了过来,下意识的避开。

  梁帝一马当先的走在前面,看着四周布置,十分的满意,特别是那些泥灶给他加了不少印象分。

  灾民们也虽然看着瘦弱,但脸色红润,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但就是人数上有些少了,许多棚子都是空的。

  梁帝看见一老头,便走过去问道:“老人家,我看着这边棚子不少,为什么都没人住!”

  老者见来人贵气逼人,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都跟着太子殿下的人走了?”

  姚知行和罗时忠闻言,下意识的皱着眉头。

  梁帝皱眉,问,“这边不是越王在负责吗?怎么人都会跟着太子的人走了?是这边没有吃的了吗?”

  老者脸上不悦之色浮现,“你是何人?怎么知道我们没有吃的,越王殿下一人三餐从未断过,去太子殿下那边是因为太子殿下那边要建一个什么水泥厂需要人手,来招人,除了工钱每人一天三顿还有肉吃,若不是俺腿脚不便,俺也去。”

  梁帝眼角抽搐,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怼了,但他还是继续问道:“越王就不管管?”

  “管什么管!”老者鄙夷的看着梁帝,“越王还鼓励我们都去,在你们来之前就已经跟其他人去了太子那了。”

  “你们是来找越王殿下的?”

  老者上下打量着梁帝。

  “是!”梁帝干笑的回应。

  老者摆手,“不在不在,去太子殿下那儿了,你们去太子殿下那找。”

  梁帝怔了怔,笑着说:“打扰了!”

  随后他们一行人就离开了,待不下去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