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78章 当年逃离的刘连舟又回来了

变动是在期中考试后宣布的,阳中校长常保平以第一的成绩竞选成功,上任关东初中校长,刘连舟调往阳湾初中任校长。关东初中的副校长崔岩调往雷公初中任校长,城关专干张文贵调到督导室,固镇初中校长调任城关专干,峰头的专干到固镇初中任校长,县局一名干事杨虎文调往峰头任专干。

这样的变动,是连舟没有想到的,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他的脑海里从没有再回阳湾的想法,只这次局里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直接宣布了任命,并要求三天之内交接手续到岗。

愚同倒在听到消息后给连舟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连舟说这有什么祝贺的。愚同说他不认为关东初中有多好,反而能回阳湾是更好的事。不说阳中在全县的大校地位,单阳湾多好的地方。而且还说想干事的话阳中是好地方,并让他明白这次任命是对他的充分肯定。

说到肯定,连舟是在任命后的第二天被局长叫去的,说了他以前的工作,主要讲了对阳中希望。现在阳湾开发是全县经济建设的主阵地,是关东除县城外最好的地方。教育也要为全县经济服务,阳中必须成为名校,要他去后解放思想,借鉴东城校园文化创建的经验,努力提升内涵发展,不断提高质量,为关东再打造一所名校出来。

而且阳中在历史上多次成为过全县全市的名校,有很好的基础,你也是普柳川人在阳中也待过,局里反复考虑,认为你去是合适的,希望你不要辜负组织的信任。

连舟知道自己除了表明决心外不能再说别的。

连舟说他本没有这心理准备,但现在愿意服从组织安排,按局长的要求苦练内功,大胆创新,在深化改革和质量提升上争创辉煌,不负组织期望。

对于自己去阳湾,连舟没想到红玉表现的比他更兴奋。直问,真的吗?连舟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我又没成关东初中校长。

红玉说,阳中挺好的,现在阳关大道修好了,开车也就几十分钟时间,又是咱们老家。阳中现在建得也漂亮,阳湾镇我看不比县城差,而且随着大开发,还会是个旅游景点。

连舟说,在山里也好些年了,本想回城里能天天陪你,现在如果去阳湾,我想天天回来就不现实了,这几年已够你一个人累了。

红玉说,又不是刚结婚的年轻人,再说阳湾也没多远。我这辈子可没想到你能成了阳中校长。当年在阳湾教书时,总觉得阳中校长离咱们太远了,不想你成了校长。哪天走?

连舟说,今天局长叫我谈了,明天就去。局里对阳中期望很高,我还有了压力。

红玉说,当校长哪有没压力的,你好好干就行。咱俩的老人身体还可以,孩子也不用你操心了,今后周末没事了,我也就回阳湾。

连舟说,怎么都觉得我去阳湾好呢?行了,那我在阳湾等你。

对刘连舟来阳中当校长,在他没去以前就在阳湾传开了。

当年还有些同事留着,他们听说后,给后来的老师就说连舟当年待着的情况。说人家这叫衣锦还乡啊!这人挪活树挪死啊。真是的,从咱阳中走出的教师,我看都干成了。你们也要眼睛亮些能早早走出阳湾呀。谁能想到这个刘连舟成为阳中校长啊,真是世事想不到。古人说的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没错,这人啊还是要折腾,不折腾咋知这风水如何转。

刘连舟其实静心想时,也觉得这次任命是大出自己预料,如愚同讲的是对自己最充分的肯定。

对阳中的好,连舟比谁都清楚,自不必要别人说。

虽然自己去争这关东初中校长,可在心底深处真没觉得自己有资格做阳中的校长。

在连舟看来,这阳中除了不在县城外,一点儿不比关东初中差,只这么多年成绩总考不过县上两所初中。

来阳中时是人事股长同一副局长送自己来的,专干和镇上领导都出面了。

到后,也同常保平见了面,也算阳湾的欢送迎接仪式。

这场合自然大家说的都是好话,场面上的话,连舟也简单讲了几句。

有这么多老熟人和领导在,连舟知道说不了什么的。

中午吃饭时,专干林世清倒说,刘校长,你可是回自己家乡来了。连舟说,我是槐庄人,还不算人家阳湾的。林专干说,自古阳槐不分家,普柳一川还能分开,希望咱们合作愉快。

连舟点头说,今后要多请领导支持。

林专干哈哈一笑说,谈啥支持,咱就一家子还分你我。连舟笑笑说,领导就是领导,阳中还是要各位领导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呀!

连舟对这样的场面已不陌生,还应付得来。

来前他已到雷公参加了欢送会,人生的悲喜总很集中。只到雷公参加这欢送会,他的心情并不好受。

他本想在教师大会上谈谈自己感想的,可后来还是没多说。从老师的眼神中连舟并没有看到同他一样的心情。

连舟能想来老师们的心情,学校不好校长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学校好了得利也只是校长,与他们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最核心的是,自己这几年把老师们逼的紧了,虽然校园环境有了变化,但在成绩上,名气上并没有太大变化,看在老师眼中,自己也是玩虚的。

想自己当初来时是要同大家一起要有所作为的,是一起要振兴雷中的,可目标还没有实现,或者说大家和自己一样都看到目标实现不了时,校长却为自己谋到了更好的去处,而这些老师还要留在这里。

想想校长也就是从山区小校到了山区大校的,现在还想跑到城里去,校长都不断地为自己打算,还希望老师们怎么说你好?如果再给老师讲什么情怀,还要教师爱岗敬业,扎根山区,还讲自己多么对雷公有感情,想留在这里,这不是很可笑吗?

这些声音其实在刘连舟竞选校长时已听到了,用老师的话讲,校长刚来时不是说要在雷公干出一番事业吗,这事业还没有干成就要跑了,也就知道老师们把自己看得也淡了。

自己虽没有竞选成功关东初中校长,可阳中却是一个更大更繁华的去处,至少是从山区到了川原最好的学校,在老师眼中自己是得利最大的人,雷公不过成了校长的一个跳板而已。如此想时,老师们有看法也就很正常。

但就在这种正常中,刘连舟却有种难受。当年离开天灵时,大家还有种惜别之情,也都真心为校长能到大校长去而高兴,可在雷公实在感觉不到什么,自己在老师眼中,也不过就是一个爱当校长,又满怀私心的人。

所以自己是不能说什么的,自己如果再说得矫情些,就真的没有啥意思。

而更让连舟难受的是他有些难以面对两位副职。

这两位副职这三年很是卖力,自己也充分信任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参加竞选后,自己还承诺,万一选上了一定向上推荐他们,接任雷中校长或外出做校长。

可现在自己对他们什么也说不了,一个比他们更年轻的校长来了,他们这副校长不知要当到什么时候。

在这种体制下,连舟觉得很难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团队,你不停地要与人磨合,你无法与一帮人共同持续地干一件事,你只能不断地腾挪,寻找更大的事业平台,寻找更大个人的舞台,而这就是现实。

刘连舟感到自己是很黯然地离开雷公的,想想自己刚来时的豪情,真觉得有些命运的讽刺。

但现实让自己已没有伤感的时间,自己又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

不过,这次来到阳中后,刘连舟在内心深处已知道自己其实不能改变什么。

虽然改变会有的,但经过两个学校后,他知道事情总没有自己想的容易,改变的举措并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阳中今年的中考成绩还有所下滑,但仍有三个尖子生考上了关府中学,所以听在外人耳中,是阳中成绩不错。这也是常保平能顺利到关东初中的原因。

所以不是阳中这样看成绩,而所有人这样看成绩,要有尖子生,要有能打出名气的学生来。

所谓提高阳中成绩,本质上就是要有更多学生考进关府中学。

当然,连舟知道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看自己这个新校长拿什么做三板斧。

这板斧选的好了,迅速能打开局面,选得不好了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所以在没有想清楚前,这板斧最好不要落下。

阳湾这些年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队伍稳定。

来的老师基本没有变动的意愿,随着阳湾的不断开发,交通、旅游、工业的汇聚,房地产也得到了发展,好多老师把家已安在了阳湾,也就没有变的想法。自己可以让他们不在阳中待,但不可能让他们离开阳湾,所以他们的骨子里是不怕什么的。

事实上,让他们在阳中不待就已是件难事。连舟为自己居然想到让谁不在阳中待的问题而吃惊,自己这是怎么了?来还没干什么,怎会有这想法?自己先稳住,多听、多看、多对阳湾熟悉些,多四处走走,多听听人们对阳中的看法,想法,再说怎么干。

但对局长所看重的校园文化建设,自己还是要上心,不能让领导觉得自己来了没什么动静。行了,可以将愚同请来阳中,听听他的建议。

不过相对别的地方,阳湾到底还是连舟熟悉的。来阳中工作,给父亲打电话说了,老人直说好,可还没见面。

这天下午也没啥事,就回了老家。

父母都还在,他说自己已到阳中上班了,今后没事了可以多回家看看。母亲说这好啊,可你把红玉一个人放在城里行吗?孩子也不在身边。

连舟说,都大人了,有什么不放心的,红玉也支持我来的。父亲说,现在在家门口当校长,不比你在外地可要小心,别让人说。你能在阳中当个校长,也算给爸争光了,这几年,当官的人动不动让人查的,你可别贪小便宜。

连舟说,一个校长么能算啥官,我会小心的。只现在压力也大,这要当好也不易。父亲说,凡事以工作为重,自己不拿,不贪就没啥好怕的。

那天同父亲说了半下午话。傍晚母亲做了饭,他吃了。本说住一晚的,想想还是走了。

只连舟没走大道,从塬上下到715厂,沿三丰谷登上沙窝大坝,又从坝上上到关张塬,从塬上穿过几处景点,从阳柳村拐到镇上。

这一路走来倒碰上不少游人,阳湾的变化的确大,站在原顶往下望时,阳湾镇比过去繁华了不少,听说将来还要修条高速铁路,这阳湾怕就更加重要了。而现在关府市向东移,高新区已挨着槐庄了,过些年怕要连在一起,这阳湾倒成了风水宝地。

想想这地方是可以呆的,别说做校长了就当个老师也挺好的。到时要么让红玉也回来,就在阳湾买个房又在家门口,去市上和省城都方便,不比呆在关东差。

这么想时倒有些笑自己,自己这是怎么了,才四十多的人怎么似到了暮年般想起老了后的生活呢?

过阳水春酒店时倒觉得这酒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当年还挺大气的,那时没少同愚同他们在这儿聚,现在看时低矮了不少。看见酒店时倒想,自己老说同老师们聊聊的,可人这东西太正经了,就也没法很好沟通了,不如找个机会同老师们在外聚聚,既联络了感情也可以了解些情况。

可这事先要同班子的人说说。

常校长走时给自己留下的班子倒大,一个书记,三个副校长,四个主任,一个团书记,加上自己十个人,算是个大的班子了。常识告诉自己,班子大了不是好事情。

连舟来这些天也没同班子好好聊聊,自己少说话的样子让大家不好接近自己。

一想到聚,想到班子,就会想起当年自己在这当主任的事。

想想那时自己才当一个主任,都把自己当得吃力,要承受着来自校长的巨大压力。有那些压力的原因,是自己太年轻,还是遇着的那几位校长太强势,当年怎么会是那样子呢?

想到那几位校长,连舟居然想魏林科、李广胜、刘斌若知道自己现在当了阳中校长真不知会如何想?对了,还有尚军平、秋建平、李红军他们又会如何想呢?

想着这些时,连舟知道自己又有些虚荣了。

到底是好多年时光过去了呀。

不过细想想,不论如何,当年离开阳湾时可实在是有些逃离的味道,好在现在自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