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73章 做事不是杠杆问题就是支点问题

莫船与尚萍梅的婚姻,萍梅的兄长尚平军一直不赞成。

两人最终能结婚,得益于萍梅的坚持和父亲对她的溺爱。这让尚平军有些无奈,虽然他爱妹妹,但他不看好莫船,莫船给他的印象就是一个读了些书,但有点儿假斯文,假清高的书呆子。

后来看妹妹和父亲坚持,自己也就没说什么,想想自己虽不满意,但靠自己的提携,这个书生不会差的太远。但这提携总要莫船向自己大舅哥开口才行,然而这么多年来莫船没有,不光他没有,妹妹也很少。

在尙平军的印象中,唯一的一次就是妹妹请他帮忙把自己从阳湾调到关府市郊的一所学校。这对他不难,虽说是关府市郊,可还在关东,在关东他还是能说上话的。尙平军问妹妹原因时,妹妹说莫船到关府了。尙平军听后有些嘲讽的说,他能把自己调去,自然也可以把你调去。

妹妹却却说他辞职了。这让尙平军觉得这个妹夫不光假清高,而且有些胡弄。所以在尚平军看来,莫船就属于那些本事没有毛病不少的人。

而后几年一直到小外甥出生,莫船作为妹夫的经历只不过印证着尚天军的判断,而他从父亲手中接管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大,早已从商贸转战到了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的好多时候,其实是会把妹妹和妹夫忘掉的,自己有更大的生意,更广的圈子,有自己的世界,并且觉得在自己这个世界里不会有妹妹与妹夫。

所以原来那个叫程铭的城关镇长在同自己认识后,提到他与莫船是同学时,自己显得很淡。说是有这么个妹夫,但来往很少。而莫船也从不来自己在关东的家,要去也只是回老家看父亲。前几日,父亲还说让自己帮妹妹在关府买个房,可自己给妹妹说时她倒说不急,不让他操心。

尙平军没想过这一生自己还会有什么事求到这个妹夫头上,但他的青鸟,就那所培训学校倒让自己屡栽跟头。

先是自己的熟人找到自己,说孩子在关府上学,考什么青鸟没考上,还想上。打听了一圈,原来是他的妹夫搞的。尙平军这才知道莫船转了一圈,什么也没弄成,现在又给孩子去补课了。

所以起初即使别人把这学校说的很神奇,他也没想有多大,不过就是一所培训学校而已,这同一个搞房地产的人怎么能比。但他自然不好向莫船开口,就以询问妹妹的口气说了这事。

妹妹说莫船是搞了个青鸟,对他说的事也应了。后来妹妹电话让那人带孩子去。尙平军办的事每天都很多,这样的事自不会记在心上,可熟人倒为此专程来感谢自己。

尙平军只在心中笑笑。可这样的事多了时,连他觉得都不好跟妹妹说了。遇到这类事的人有关东的,也有自己认识的关府同行,他们在自己眼中都算手眼通天的人,可居然为此类事没有办法,反因他是青鸟老板的大舅哥而高看他一眼。这让尙平军就在心里会问,妹夫莫船的这学校能有多好?而这时,妹妹生活的变化,让自己更为惊讶。

妹妹的工作很容易的调到了关府一小,房子买到了最繁华的市府街,而且是最阔的四居室。小外甥也上着最好的幼儿园,莫船在老家盖了一座新式别墅房子。当父母给自己说这一切时,自己虽还不太承认只也一哼,可心里还是一惊,倒问自己难道这小子真把事做大了。

直到有天,父母被一辆连自己都不舍得买的豪车从关府送回时,自己问这是谁的车?父母说能是谁的,莫船的,这是他的司机小刘。自己才知道这小子把事是干大了。

可还是问父母,一个学校能挣多少钱,还摆这谱,有专职司机?父母感慨地说,你还真的得服这小子,当年你不看好,我也悬着,怕萍梅吃苦。可这小子能做事,是干大事的人。他何止钱没少挣,也能活人,也会活人。在关府呆的这些日子,也四处转了转,所见所感,他要比你会经营,你可别小瞧他。

但尙平军还有疑惑,就叫小妹来。小妹周末就带了儿子来陪父母在关东住了一晚。来时仍是那辆豪车送来的。同小妹说起莫船和的他学校时,小妹说了这几年的变化。

萍梅说,别说哥你了,连我都没想到他似变了一个人,事情也出奇得顺。一个学校接一个学校的开,开一个火一个,现在又折腾图书出版和网络教育公司。还与人开了家火鸟酒吧,手下的员工从十几人到现在的几百名。现在我听他讲想办一所全日制的民办高中,正在四处看地方,还想到外地去发展。

尙平军问自己的妹妹,他一年到底能挣多少钱?看你们这行头,房子车子的至少也上千万了。

萍梅说,具体我不清楚,但一年的纯利润他说有七八百万吧。

尙平军听后不由心中这一惊,不由问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萍梅说,要说这我也不清楚的,但他说过一句话,任何困难如同一块石头一样总能撬动的,如果不能不是杠杆问题,就是支点问题了,而很多时候是支点问题。

尙平军听后仍有些不屑的说他倒说得玄,行了,你们能好我也就不担心你了。只没想到他还真能折腾,这么多年了也不来看看我这个孩子他舅。

萍梅看了眼哥哥说,你这么多年不也没正眼看过他嘛,你还有爸扶持,他什么都没有。尙平军说,这就帮他说话了。母亲说,行了,家就你兄妹俩还吵。莫船不错,今后你做老大的,要多走动。

在哥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中午陪父母吃完饭要回关府的。萍梅要叫车,哥说,叫什么,我送你。哥倒第一次把萍梅送到家门口。萍梅叫上去,哥有些不愿说,下次吧。看哥开车走的样子,萍梅知道这两个男人到了要和解的时候了。

从嫁给莫船,萍梅就知道哥有意见,这意见莫船能感到,所以多少次为难都没叫自己回娘家找哥。即使当年买教师那么艰难,钱都是莫船弄的。萍梅心里也一直难受,莫船能有这心气当然好,可哥和父母又不是外人,帮帮有何难。

而莫船对这却从不松口,倒是硬生生走到今天。父母现在说自己有眼光,人是跟对了,可自己却有些看不懂他了。这些年的变化太多太快,自己既不愿辞职,他也就很少说什么具体的事。只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却是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慢慢地自己对钱已没多少概念了似的,很少想起去取工资。大件的东西全是莫船买,每月还给自己二万元,既是生活费也含着保姆的工资。至于别的钱,自己也很少去问。但更让自己惊心的倒是他人脉的增长与扩大。

短短几年时间,他对关府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游刃有余,各个行业,各个口子都有他认识的熟悉的人。很多人不光是熟,对他倒有种跟随了,而且那种大方与大度让自己都觉得过了。说咱又用不上他们,不必的。莫船说活人嘛,没人还活什么。对他们好也不是用他们,而是在增加杠杆的长度,有这长度,只要给个支点,什么也都撬得动了。

萍梅不是很懂一切,但能想得来。就如同她与自己学校的领导老师好,也不是要用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呆在单位少有些不顺心的事。

小典典也快上小学了,这份富足而又没压力的生活,倒让萍梅有种不真实,怕转眼失去它。有些不知何时是头,什么时候能停下来?自己这么问莫船时,他说,等全日制高中办起了就停下,好好做一个学校就行。她问跑的怎么样了?莫船说正在跑着,还有些问题。

再问时,莫船说这些事不让她操心了。

莫船知道这些事说给萍梅没什么用的,只会增加她的负担。但莫船没想到这个办学的想法,让他为难了。

高中的许可权在省教育厅,也有申办的标准,而完全要按这标准,莫船知道那是要自己投钱建一所标准化的高中,这样的资金投入是他还做不到的。当然他内心里也不认为这些标准就是办一所高中必须的,但目前却就是。

莫船看了好几所前些年申办的高中,条件并没有多好,当然发展的也不尽人意。按这样的条件,自己还是可以的,但现在却卡的有些严。就自己而言自然是想建一所好高中,一所能同关府中学相抗衡的高中,但显然目前的财力和人脉还到不了这地步。

可办学这事儿不是非要等自己攒下那么多钱才去办,那样既不现实,也最终失了机会。所以他没想找一块地皮去建,而是想找一个有条件的地方租来后改扩建。这样的地方在市区并不好找,只能把目光向郊区转。

有两个地方还不错,一个是一家旧的村办企业,当年是鞋厂更靠近城些,一个是更远些,但公交车可以到达的撤并校,环境独立,面积也大,在自己倒是很好的办学场所。

当然,改造起来不易,会有一大笔钱投入的,投钱倒不怕,问题是投了后怎么办。同市局的人说时,他们说这样做,这许可证也未必拿到,这要打通的环节太多,而且对硬件的要求也高,这就是他犹豫所在。

另一个方法就是如同青鸟最初一样,买断别的学校,目前并没有哪家学校有这意愿。倒是有两家企办子校的地方可谈,虽那些地方繁华些,但面积不大,发展难有后劲。莫船便有些难以决断。

同丽丽说起时,丽丽问她,何以非要办所高中?莫船说,总要干件能长久的事么。这些学校虽也能赚钱,到底不是长久之计。丽丽又问,那你要搞多大的规模?如关府中学,要四五千人的规模吗?莫船说,这倒不必,也没这力量。在我还是想走精英路子,能有千人就行了。

丽丽说,这就要二十个教室了。莫船说,正规学校的附属设施太多,光实验室及其他部室就与教室相同了,还有生活设施,这投资就巨大。另外,这许可证倒让我为难,硬件达不到不好弄的,可要达到硬件投资太大。丽丽说,你别先考虑投资的事,如果办成了,你凭什么招到好学生?如果你觉得你这培训学校都不长久,将来如何保证有好的高中生源。我倒是想,你现在的学生主要往一中送,何不先办所初中,慢慢来。

莫船说,可将来上高中才是最大的短板和机遇,如果起步不好,就如同别的民办高中一样只能在最底层运行。丽丽说,你还是野心大了,这么说所想的事已超出力量,自然为难了。莫船说,凡事都如此,真要力量到了才把那石块搬起也就不是事儿了,杠杆就是用小力量来撬动大石块的,我只是找不到这个合适的支点,这事倒让我烦乱。

丽丽说,你的出版业务怎样?莫船说,挺好的。图书,而且是以学生为主的图书潜力巨大,目前就以青鸟的教材和辅导用书为主已能看出苗头。丽丽说,这不挺好的吗?如你这火鸟酒吧就不错,搞些自己能把控的事不好吗?

莫船说,可不历险,又哪有机遇。再说了,终还是做教育的,要有长久想法。难道你现在止步了,满足了?丽丽说,满足倒谈不上,但现在不必再扩张了,就管好这些。我还是爱艺术的,自己唱唱歌,跳跳舞也挺好的,很想让这演艺公司更专业些,搞着这些时倒有些寄托的样儿。能看得出,你这办个正规学校也算这吧!可你到底如何搞?有没有合适的收购目标?

莫船说,也看了几家,可总有不合适处。丽丽说,我看你心还不静,再想想吧。对了,愚同回关东了。前几日,我关东的幼儿园有个事,我去时见到他了。

莫船说,就你说的食品事件吗?对,他回去了,在基教股做领导,也管着学校安全。没问题吧?丽丽说,没啥问题,局里让整改的,花了些钱,买了些卫生设备设施,只这事倒让愚同为难样。

莫船说,他有他的苦恼,体制内也是江湖,和我们是一样的,他还是要上的。丽丽说,你帮他了?莫船说,谈不上,互相吧。我办学的想法就是来自他的。高中招生今年彻底有了变化,学校的等级化会越来越严重,从分数排序看,普通民办学校已被划入最末了,我即使办成了,要招到好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或许你说的对,要先在现有的基础上前行,否则风险太大。可即使办所初中,投入还是巨大的,如果要起点高的话。

丽丽说,你可以也想想融资的事,不要把什么都背在身上,不是也想搞个青鸟集团吗?也做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莫船说,我也想过,可股权分散后,事情会变复杂。丽丽说,要想走长走远,一个人总不行的。莫船说,你说的也对,这几年青鸟的情况也看到了,想入股的不少,但竞争确实在加剧,几个有名的培训机构在关府已有了分支,而且一中这种招生模式,我预感到几年后会变化,要办学校就这几年的事,错过了就很难再成了。

丽丽说,那就着手从能做到的地方做,我也入股100万,到时真的因为股权的事有变,我也如你支持我一样,好支持你。莫船说,还是同你聊聊好,有时自己总看不清的。那也就把青鸟教育集团的旗扯起来吧,我不是个能出头的人,可这扯起后就要站人面前了。

丽丽说,不扯这旗,你又能躲哪去?要不咱俩并了,你幕后我幕前。莫船说,这倒好,可现在不行,我的风险比你大,等稳了或可一试。丽丽说,说笑了,你舍得?莫船说,还有什么舍不得呢?我们终究走不远的。丽丽说,怎么这么悲观?莫船说,不是悲观,大了也就有了体制的种种问题,我们做的事终究依附性太强,没有独立的支点啊!丽丽说,这你倒看得透。莫船说,这也是我急的原因啊!

送走丽丽,莫船又一个人在酒吧坐了好久,现在自己的摊子是大了,有十个分校,一个图书出版公司,一个网络教育公司,还有这间酒吧,看着是好的,可每走一步,莫船都能感到危机无疑是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