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53章 有自己人就是好

丽丽就问,幼儿园这一类不一类的,又没多大影响,干嘛这么热心?

丽丽说,还是有影响的,比如影响声誉,这民办学校招生不就是凭的声誉。愚同说,上回我忙没去,让明侠去了,回来后感叹不已,我虽也没见一眼,但能想来这幼儿园办得应是不错,事也算干大了,这还非得升什么类吗?

丽丽说,民办学校再大也是你们管着,而且升类这事也是被政府认可的一种方式。对了,你咋不声不响的就到市局了?来也不说声,这可真是好啊。愚同说,有什么好?离家远了,来也是个干事,看在别人眼里,我没人要似的。到这借调一段,到那借调一段,你不看我就端茶倒水的么?

丽丽说,别说的惨兮兮的,好像真没人要似的,我虽不清楚你走的什么道,但能借调到市教育局绝不简单。别说市教育局了,你过去都说自己一个小学老师能进县教育局,已让人羡慕了。还有你到政府办去,哪是你说的没人要,怕是人争着要吧。愚同说,反正我是折腾到了,来来回回的也体会了不少。这次来市局往好里说,又借调到机关了,往坏里说我是在关东呆不下去了,还不知这次借调结果会如何?

丽丽说,你还是能量大了,在县教育局待不住了,转身就能到市教育局来,在市教育局这样的干事怕没几个。再说县局呆不住了,你回学校还不成,还不就是你心不甘,也有能力么,别不承认,别把在别人眼中的好事让你说的凄惨,你来市局不说别的对我就好,现在想想咱们四个都在关府了,就更好了。你来前我还在想,这啥叫缘分呀,当年咱们在阳湾时,怕怎么也想不到有这一天,又在关府时能齐聚。

愚同说,你要这么说,当然也是实情,也是好事,别的不说,一想同你们近了,又能经常见面,当然好了。丽丽说,既这样我就直说了,我不知你们明天来府北检查。明天即来,我倒一心想让市局和县局来,当面把我买校车的事说说,不能总推脱的,你给协调些。

愚同说,这没问题,我已给府北的苏股长打电话了,说要看家民办幼儿园的,而且点了你的名字。他说给领导汇报后就给我回话。丽丽说,那你多费些心,明天你来吗?愚同说,明天我来,我同赵科长是一组的,我们组是洪调研员带队,也算领导的,他酒量可大着呢。前几日我们到苑川、留谷检查,我没喝多少,把我都喝坏了,可洪调那样的喝却没事。丽丽说,这没问题,我手下还有几个能喝的女干将,就怕你们不喝。

愚同说,你真要招待大家?那我就要提前给说了,反正我们到下面去了,在哪吃饭县上似乎都已安排好了。而且叫哪个校长似乎也有说法的。

丽丽说,这有啥,当然我来招待了,你就给府北区提前打声招呼,我就替区上来招待大家。愚同笑笑说,那就好,是抢着花钱呀。丽丽说,能不抢吗?你不看请你们吃一顿饭多不易。

愚同问,现在有两园了,是不是还要办?丽丽说,当然了,在高新的幼儿园正谈着呢,还有石鼓区也要弄个,再就是到各县。愚同说,你胃口不小,现在挣的钱不少吧?丽丽说,手里也没钱的,挣的全投了,而且借贷的钱也有50多万了。愚同说,那是大手笔了。莫船学校怎么样?

丽丽说,青鸟慢慢也火了。上半年莫船还为几万元发愁呢,谁料七月一中考试招生后,上他们学校的人数大增,看来他是赌对了。连我都没想到那么火,他现在也在筹备建分校了。愚同说,看来你俩发展的都不错,至少请我喝酒没问题了。丽丽说,即使发展的不好,也不缺请你喝酒的钱,今天先到这儿,等过两日咱们四个好好聚聚。愚同说没问题。

两人边吃边聊了半天中午,吃完送走愚同后,丽丽想去趟新园。刚走到半路,府北分园电话打来说区教育局通知了,市教育局明天检查开学工作,要看一个民办幼儿园,区上定了咱们,要咱们充分准备。

丽丽心里笑了下,说知道了,她马上回来。挂了电话,她叫司机掉头回西关。看来愚同联系好了,今天这趟是来对了,自己是得好好准备些,力争明天把这事能解决好。

第二日她到幼儿园去的早,又看大家把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把要检查的尽可能准备好。等到九点半还不见来,就给愚同打了电话,问他们来不来?愚同说,已到府北开始检查了,说要最后一家去她那儿的,完了才好安排吃饭。还说他同府北的苏股长已沟通好了。

丽丽一听心就有些热,说,那就好,我还怕你们不来了。挂了电话,丽丽突然有了一种有自己人就是好的感觉。

等到快11点,一行人才来。市教育局四个人,区局来了个副局长,还有苏股长和一个干事,再有就是管他们民办学校的职教股田股长也来了。一行人在她带领下,看了幼儿园的室内外和厨房操作间,后来到了会议室。

田股长让她给各位领导介绍下幼儿园开学的情况。丽丽就汇报说,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浅水湾府北分园指导工作,特别是欢迎市教育局领导,因为这是我办园这么多年来,市教育局领导第一次到我们园来,可见对民办幼儿园工作的支持。然后丽丽就大体介绍了幼儿园开学的各种情况,最后讲希望领导能多批评指导。

丽丽汇报完后,洪调说,你这园长一看就是个干事的人,很厉害,幼儿园虽不大,但管理的不错,方方面面都还规范。你办园以前是干什么的?唐丽丽说,我是咱关府艺师的,办园之前也是老师,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辞职了,可又放不下教育,就办了幼儿园。洪调说,好啊,关府艺师的,也算专业人士了,怪不得办得好。这民办园我过去来的次数不多,现在也多起来了,办的不错。还有什么问题没?

唐丽丽说,领导不问,我也想汇报的,别的倒好,只民办园与公办幼儿园比起来,条件、师资不见得好,咱比的就是服务,现在接送孩子就是一个难事。所以我们买了辆校车,可就为挂牌这事不好办,给区教育局也说了,就是不好解决。

洪调看着府北的刘副局长问,刘局长,现在对校车是怎么规定的?刘副局长指了下田股长说,让管民办教育的田股长给领导汇报下。

职教股田股长说,领导,是这样的。《校车管理条例》中校车由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合机制,共同管理,核心是校车运营的安全问题,咱区上一直没有明确牵头单位,校车安全到底由谁负责,过去也有幼儿园买车接送学生,一般按运营车辆对待,可真要严格按校车管理就牵扯就多了。现在交通、公安都希望教育部门牵头承担校车运营的安全责任,可咱教育局也没定,所以这手续办起来就麻烦。唐园长也给我说过,我也给方局长汇报过。

刘局长说,洪调,你说这个校车安全到底由谁负责好?毕竟是一种交通工具,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怎么能是教育局呢?洪调问赵科长,咱市局是怎么规定的?赵科长说,也没有统一规定。教育以县为主,主要以各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校车管理条例》来执行的。

洪调面向唐丽丽问,唐园长,是不是车已买了?已拉学生了?唐丽丽说,对,车买了,也开始拉了,还被交警拦过两回。洪调对刘局长说,刘局长,这车也买了,也开始拉学生了,不论啥原因,手续要办的,不办手续出了问题,我想咱教育上责任逃不脱。以我个人看,公安交警是管车管驾驶员的,交通是管路的,这车为咱教育服务,这安全责任怕就落咱头上了,毕竟拉的是咱们的学生。行了,你下来同方局长再沟通些,总之这问题要解决的,不敢出事啊!

刘局长说,领导既说了,我们下来研究些,尽快办。然后又说了些别的事,就要走。

唐丽丽站起来说,各位领导,好不容易来趟,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午请大家吃顿便饭。洪调说,让你民办园请客不好吧,刘局长也说,唐园长不必了,我们招呼领导吃饭。唐丽丽拿眼看愚同,愚同看了赵科长和苏股长一眼。

苏股长说,洪调,刘局长,刚才检查时,唐园长还说要同领导多请教些办园的事情,她看样子还没请教完,就一起边吃边谈吧。赵科长说,洪调,你不知道这唐园长和你还算半个老乡呢,她在关东阳湾中学教过书,与你青化云里的家紧挨着。洪调说,是吗?我每次回老家云里是要过阳湾的。

苏股长又对他们的刘局长说,唐园长也诚心的,都安排好了。刘局长说,那洪调,可别说我借花献佛呀。阳湾现在变化挺大的,要说我也算阳湾人呀,我就是275厂的子弟。愚同说,真的吗?我也在阳湾教过书,刘局长,我们那时经常到厂里去玩儿。

唐丽丽说,刘局长,那可真都是阳湾人了,给我这个面子。于是大家说笑着就向外走去。

那顿饭吃得尽兴,酒也是喝高了。唐丽丽就能喝,又叫来幼儿园两女老师,算是跟着丽丽从开始一起干的,又是个15人的大包,基本上两圈下来就一瓶酒了,前后喝了快四瓶。

丽丽发现这男人虽总说不能喝,一见女的敬酒就也不好意思,不光那个洪调喝得多,刘局长也没少喝,喝到最后已把自己叫丽丽了,还说哪次叫她一起回阳湾,一起爬石槐山,游沙窝大坝,逛清风观。

同赵科长、苏股长、田股长也似亲近了不少,对她和自己两个手下已是美女长美女短了,敬愚同时丽丽说,愚同哥,多的不说了,自己人,喝。听叫“愚同哥”他们三个还不满,说凭啥叫他哥。于是她又赵哥,苏哥,田哥的敬了一圈,那顿饭一直吃到三点多才结束。

送走人后,丽丽才觉得头有些晕,就让人送自己回去休息了,也让另两个手下去休息些。

新幼儿园运行半年多,基本理顺了,招生情况出奇的好,最开始准备招六个班级180人,结果不到半学期招了250名,

现在学生已超过350名了,而且不时还有人来报名。

当初给有村里户口孩子学费减半的政策一下子把全村上幼儿园的孩子全招来了。为这,村长说,他没想到他们村男娃找媳妇更方便了,说他真没想到这事能有这好处,村民直夸村长为大家办了件好事。

说到最后,协议上说的每年增加的5000元不要了,村里也为幼儿园大行方便之门,一下子又是好多租住户,村民的房租也不断上涨,村上专门划出村委会的院子停放幼儿园的车辆,幼儿园周边环境也得到改善。

看着这一切向好的事情,唐丽丽知道自己这事慢慢走上正轨,走向快车道。这个幼儿园再用一年多时间,过500人没任何问题,对一个民办幼儿园来说,这已是很大规模了,再要扩大就要建校舍,但在这地皮上建房有些不现实,看来只能维持这个现状,再要发展就要另行建园。

她的眼光落在了正迅速发展的高新区。这几天丽丽正同高新区的前进村谈,高新几个现代化小学建成后,他们村小就没学生了,只这里暂时还没拆迁,一个小学改造成幼儿园还是很容易的。焦点的问题就是不知何时拆迁,不要弄得自己刚建好就拆迁,村上倒着急,想在拆迁之前租给自己赚些钱。唐丽丽看了几回,拿不定主意,最后村上做了让步,说租给她后,她的改造费用将来由村上拆迁费补偿,这下唐丽丽才签了协议,浅水湾幼儿园高新分园就开始动工改建。

办一个幼儿园,不光是校舍的问题,还有人的问题,好在现在她也有了良性循环。

府南分园开始时,她就抽调了好些府北分院的骨干过来,这个园开始后又得从府北府南分园抽人。另两个幼儿园也在扩大,人一直很紧,所以自己还得忙着不断地招人。

只现在算三个园了,光凭自己一个人这么盯着是不行了,至少得有个总部机构了,否则自己根本没有精力应付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