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天堂里的马车夫>第125章 低个头没什么难的

连舟给愚同把自己的委屈一倒,说这算什么事儿,自己因一次成绩差些,倒还书也教不成了。

愚同听后半天没说话,喝了一口酒,又点了根烟,说,连舟,你怕想的还不全吧,中国的事儿看起来是面上的事儿,但实质上都是里子的事。一个年级每科都会有差点儿的成绩,为什么单不让你上呢?这怕不是成绩的问题。

刘连舟说,不是成绩的问题,能是什么问题?他李斌不就是因为我成绩不好才这样的吗?愚同说,你成绩不好,只是让他找到了个能拿的出手的借口,根子怕不在这里。多从自身想想,你是不是还有种气,觉得人家一个组长没把你这个发文任命的副主任当回事儿?

连舟说,要说也有这种气。愚同说,那我问你,你是不是在平时也没把人家这个没发文的组长当回事儿?连舟说,我也没有,只是平时交流少,我一上完课就回办公室了。愚同说。问题可能就在这儿。你把这个副主任还当回事儿,把自己还看得重时,也就有意无意不把别人当回事儿,不把年级组的事看得重。你越把自己当回事,别人就越可能把你不当回事儿。关东中学是什么?就是关东的最高学府,大多数老师靠的不是权力生存,而是觉得自己靠的是教学水平,你连成绩都带的不如他们,他们心里能怎么看你?能听你的?平时各干各的,没说你的机会,这成绩一不好就找到借口了,而且这借口在关东中学可以放到台面上让你还真没处诉苦,他可能不只认为你成绩不好,可能就认为你代不了课。

连舟听了愚同的分析倒半天没出声,显然愚同的话击中了他。看组长李斌的架式,真如愚同说的,可能觉得自己连课都代不了。想了想说,我就看他能把我咋样。

愚同说,连舟,听我一句话,这样扛着没意思,你能从东城到关中,还从一个基本是普通老师的身份到副主任,你想关中的老师会怎么看你?是你太优秀了,是你能力太强了?怕没人这么想吧,更多的人会认为大不了你上面有人,会拉关系罢了。你就啥事都做的好,别人也会有意见,有看法的,何况现在成绩不好,就更是让大家觉得自己的看法得到了证实,认为你就是个本事不行有点后台的人。你想,对清高的关中教师来说,他们能怎么看你?你这样顶着抵触着,只会让这种局面更坏更糟,就闹到校长局长那儿,对你有啥好处?学校能把一个组长怎样?就上面硬压下来,非给你课代,可你觉得你呆在那个年级组还有啥意思?听我一句,去跟李组长好好谈谈,敞开心扉,低个头没什么难的,然后不止把课代好,还要与大家相处好。要相处好,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

连舟倒有些无语,只心里觉得愚同看得透,说的也是实情,自己为这事儿还能跟谁说?真抵触着,最后的结果,自己也能想来,只会让更多的人嫌弃自己。真那样了,自己也就没法在关中待了。

那晚与愚同谈后,第二日他就找了李斌,讲了自己的问题,不光学历不高,水平有限,还不能静心钻研,不是把办公室的工作看得重了,而是把教学工作看轻了,也是把自己看重了,把别人看轻了。也讲了找两位校长的经历,说,还是你说的对,关中的生命线是教学质量,别的工作再重要,也是为教学服务的,自己没把这些事情想清,自己连课都代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管理。自己刚开始还想不通,经过这几天反省,心里通了,决心重新开始。高二文理分班后给自己一个最差的班,自己还想当个班主任从头再来,希望李组长能给个机会。

连舟把话说到这程度,自然是把身段放的极低了,李斌当然也不好再讲什么,只说,我这样你也别多想,也不是为难你,现在学校实行年级管理,每个年级压力都大,咱现在到高二了,明年就是高三,这届学生都说好,可要是后年高考成绩不好,我咋给人家交代?既然你有这认识,这态度,你就上吧。带不带班主任,我们下来再商量。

连舟说,李组长,我不只是嘴上说说,心里真是这么想的,想当这班主任。多的话不讲了,你再看一学期,如果成绩还不好,别说不在高二呆了,关中我怕没脸呆了。

最后课分了,连舟带高二九班的语文。高二九班的班主任是个女的,这学期要休产假,休产假期间,由刘连舟兼任班主任。听到这样的安排,连舟觉得自己这是越混越背了,为了代个课,当个班主任,还要给人下话,看来关中的这潭水深着呢,自己稍不注意就会翻了船。

现在看来这工作要干好,自己是要把所有精力都花费在其中了。

为代课这事前后一折腾,刘连舟心里总有种难受。即使后来代课了,也觉得很难受。但连舟知道这种难受不能表现出来,而且还要积极向上。等那个女班主任休产假后,那个班也就真给了他。连舟接班后,就把班上的事抓的紧,没事了就到班上去。而且由于带了班,早上他就来得更早,一来就到班上,下午走时也不能无牵挂地走,总要等学生安顿好才走。那天他早走了些,学生要请假找不着他,只好到年级组去,结果李组长第二日还说了他,他只有更经心些。

把班上的事抓紧了,刘连舟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就少了。

本来有些事是自己先处理完了才给主任说的,可干事找不到自己时也就直接拿给主任了,主任起初也没说什么,可几次后就也说了他,让他对办公室的事要操心。可说了没几天就出了一个事儿。

局里电话通知了一个会,干事记下了给他说了,按理他应拿给领导让领导批一下,才可通知相关开会的人。这次会是要一个领导和一个管事的人去,可自己时间紧,就让干事直接去找领导。干事去了,说领导不在。他就让先去通知参会的人,他下来再给领导说。结果自己忘了给领导说,也就没有领导知道开会这事。

那天的会局长参加了,他们参会的人又迟到了,而且还没有领导来。结果局里直接给校长打了电话,校长自然还不知道有这会的事,心里的气自然是有的。下来,没说他而是把办公室主任在大会上批评了。挨了批的办公室主任脸色就不好看,连舟心里也就窝火,自己这是越忙越出事。

主任说,找不到领导你没时间,看能给我打声招呼嘛,你把事处理不好又不打招呼,出了事儿还是办公室的事,还是我的事。今后凡事给我说声,不要到领导批评时我还不知道啥事儿,办公室工作是要讲程序的。听主任的意思,不只怪自己把事没弄好,还有点觉得自己不及时请示汇报的意思,连舟在工作中也就更加小心了。

开学后来学校的检查多,刘连舟的工作就更忙。这日又接了个检查通知,说上午安全股来安全检查。刘连舟给主任说了,主任就叫去给管安全的校长通知,连舟就派人通知了。可不久电话又来,说上午不来了,下午来。自己又给主任说,主任说,这有给我说的啥,你给再通知下就行。连舟就又通知了一下。到下午时电话又来,说是刘局长陪一个副县长检查校园安全,马上就到。

连舟派人给说时,管安全的政教主任说,没人说是刘局长陪县长来,吴校长说是安全股来,给政教处安排了下,他下午有事不在。连舟就让给校长说,可政教主任打电话,白校长没接。连舟就把这事给主任说,主任说那你联系下校长书记。

连舟就硬了头皮给校长书记打电话,校长没接,书记也没接。结果下午的检查,就只有政教主任陪着,没见校长和主管安全的副校长。当时刘局长并未过多询问,但听说事后刘局长严肃地批评了白校长。白校长在行政会上做了自我检讨,但也批评了吴校长。吴校长又将气撒在了办公室,一个会几次通知,时间不定,来人不定,叫人怎么安排?办公室的钱主任倒还做了检讨,说是办公室的责任,但也事出紧急,今后要吸取教训。白校长说,学校大事情也多,我不在,吴校长有事,可别的领导还在,今后遇到此类事,办公室要做好协调,不能总是死板地光讲分工不讲协作,办公室在工作安排协调上要下功夫。

会后钱主任给连舟和办公室所有人员开了会,虽不是专门批评连舟,但连舟感到好多话是朝自己说的。吴校长不在,校长书记电话不通,就应给我说,不说也行,办公室就应迅速协调张校长,严校长,李主席,总不能让一个主任接待局长,咱不能把事一通知就没事了,校长说咱在协调沟通上要下功夫,我看也是。办公室的工作没有小事,稍不注意就出问题,大家一定要上心用心。

连舟觉得自己也很上心,用心了,却还是出问题,而且也看来了,一出问题似乎就是自己的。学校行政会有时也不叫自己,自己又没法对办公室的工作做统一协调,就觉得自己这个副主任当得尴尬,窝囊,不如不当。从当副主任看,难道自己下一步的目的就是当那个主任吗?可看看一个学校,当个主任又能如何?还不如年级组长来得实在,在心里就觉得这个副主任不能久当的。

而现在自己两头要操心,一操心办公室的事,班上的事就有些松懈,也没法专心。那天开年级班主任会,自己因工作实在离不开,打电话给年级组长想说声,但人家不接电话,自己心里就有气,觉得这工作实在没法干了。

可这一切都是自己寻来的,又不能怨了别人,看样子还得熬。而且看来要完全融入关东中学,与大家打成一片,熬出些威信,不但要熬还要熬出水平来。

九月开学时,市局的检查没想到会到铜镜中学来,更没想到的居然是孙科长带队。来后他还专门问候了自己,这让方春华心里倒有不少感慨。

孙科长是自己在上学期放假前去见的,没有给丽丽说。

方春华自那次同丽丽聊后,知道丽丽不止比自己老道,更是比自己看的透这个世界。哪里有不扫就掉的灰尘呀,所有事情都有原因的,只是好多原因你看不见。所以这个世界总有幻想,总相信汗水不是白流的,但汗水不会自动地冲杀出一条路,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别人轻轻一声叹息,落在你的头上,就是命运的天翻地覆。所以她见了愚同,知道阳湾几年岁月积淀下来的友情,还可以让自己坦然的面对自己和别人。

但到底是分开了,他们有他们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路,不论是在饭店吃饭,还是在连舟办公室闲聊,自己都不可能再如阳湾时的率性坦然,看似没有意向的话语,其实都是有所倾向。相对他们,自己已成为过去,所以在一起时能说的也只是过去,面对现在自己已没什么可说的。他们不是教学能手,可他们的生活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走,只有自己还在这里。

以过去的性格去见孙科长时,自己会叫上丽丽的,再说孙科长也是丽丽引荐的。但春华知道遇事总叫丽丽,自己怕一直就不能独立面对了,再说这又不是去求人办事,不过只是去感谢人,如果连感谢人自己都不敢去,自己还能干什么事儿?

可真要去见,自己还是有些莫名心虚,电话是不能打的,虽然丽丽给自己了,自己怕打去半天说不清。再说,人家要不想见也好推脱的,还是直接去单位。可去单位只能见面,东西不好给,叫人家吃饭怕也不肯,自己可怎么感谢?

就这要送的东西,到底买什么好呢?烟酒俗气也没法明给,为这方春华倒想了好几天,在剃须刀、皮带、手表之间犹豫不决,最后想想还是买了块手表。剃须刀、皮带可能实用,但送给一个男性,总有暧昧的意味。

市教育局方春华一直没有去过,想想这地方就是主管教育最大的机构,可对普通教师的自己来说,它是那么的遥远而陌生。好在没人拦,自己见人问了人事科在哪,别人指了,她就找去。去后敲门问了,说找孙科长,有人又说了另一办公室,她才找到了。好在孙科长在,也好在没别人。

孙科长有些不认识她,但稍一提示便迅速能想起。她说了上次的事,来是为了表示感谢的,也没什么只买了个小礼物。说着就拿给孙科长,科长自然很拒绝,但看她态度坚决也就收了。收了,这才坐好同她说了话,说她不错的,如果再努力些就会被推到省上参赛,这次没能争取到,下次吧。

听孙科长这样说,知是为自己想的多了。她便说能评上市级的已很知足了。两人除了这事儿便再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共同认识的只有唐丽丽,只是两人都没有提起。孙科长又问了她学校的情况。她说是与市区近的一所山区中学,就再难有共同的话题了。她就说不打扰了要走,孙科长倒想留她,说中午请她吃了饭再走,可她想着两人吃饭的尴尬就说不了,下回她请科长吃饭,孙科长也没再勉强,她倒有种逃的感觉,匆匆下了楼。

回去的路上,还是觉得与人打交道是件很难的事,想这感谢的事做得虽不好,终了却了一桩事,也想着今后与孙科长再见面的机会怕没了。

所以开学检查时见着孙科长倒让方春华一惊,更让自己惊讶的是,他居然还专门来看了自己。当着局里,镇上领导和校长说方老师是她的朋友,课上得好,能评上市级能手算山区教育的人才。几个领导也就围着方春华,又说了些夸奖的话。最后倒是她和校长们一起送了孙科长一行。

方春华知道,虽看似顺路的,怕也是孙科长有心为之,市局的检查能到他们学校已很少,而专门见自己就更算是有心了。这有心,倒让一个副校长在她跟前来打听了孙科长,方春华知道这情还是要领的。所以在孙科长检查过后她发了个信息表示了感谢。孙科长居然很快回了,说不用客气的,都是朋友,欢迎她到市上了再见。

方春华看着回信,心里笑了笑,自己知道,人家虽说是朋友,可他们之间离朋友还远着,而且两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自己能呆的地方还是铜镜这个山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