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第229章 三叔公

“老乡们,现在我们打跑了草原蛮子,你们已经不用担心被血祭了。”

“谢谢军爷,要不是军爷们及时出现恐怕我等生死难料。”

三叔公刚说完一个趔趄就要向地上倒去。

“三叔公!”

小黑见状连忙跑了过来。

狼牙眼疾手快地快速扶住了老人。

“这是饿久了吗?”

狼牙关心地问道。

“军爷,三叔公他这几天都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了小孩,所以才会头昏的,能不能赏赐一点吃的?”

小黑也大着胆子问道。

“我们华夏就在不远处,走半天就能到了,我已经让人煮好几大锅粥了,回到就能吃。。

我们现在先分给大家一点干粮垫垫肚子吧,大家争取尽快到达目的地吃顿饱的。”

狼牙当即让人拿来一大筐行军干粮,在俘虏人群中分发。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

所有的俘虏皆感恩戴德。

“大家边吃边走,现在还在草原上,随时有可能遭遇蛮子,我们要尽快回到华夏才算安全!”

狼牙大声对众人道,众人没有任何异议,纷纷加快了脚步。

没有人在意华夏是什么地方,反正跟大夏一样,都是夏,无所叼谓。

“这竟然是甜的!”

一人咬了一口加了蜂蜜的干粮后惊讶地道。

“这竟然真是甜的,这些军爷怎么跟我们以前见过的军爷不一样?”

“是啊,以前的军爷见了我们不赏一鞭子就不错了 ,还给我们发粮食?”

………

此时的神飞关外。

“沙必可汗,你看下这白盐够不够数?”

姜七率领一千全副武装的精锐正与沙必可汗交接白盐。

“够了,够了,没想到你们做生意还挺实在,不像大夏的那些奸商。

我和你们大首领三天后会面,这事你回报了没有。”

“我们大首领已经从部落里出发往这边而来,沙必可汗您可以在十里开外扎营,三天后便可会面。”

姜七说道。

“好,那本汗就先在外面十里扎营。”

说完沙必可汗便喜滋滋地率领部众离开了。

“可汗,我们三天后要不要埋伏点人手把那大首领嘎了?

然后我们直接攻打进去占领盐矿?”

回去的路上一个狗腿子凑到沙必可汗身边问道。

“蠢货!我们草原难道就没有盐矿吗?

我们缺的就不是盐矿,而是制盐之法。

怎么?你以为把他嘎了你就能弄到制盐之法了?”

沙必可汗训斥道。

“既然弄不到制盐之法,那可汗您为什么要跟那个大首领会面?”

“本汗是打算和他们达成长期的交易,以后关系或许更进一步的时候本汗还可以打着互相交流学习的名义进入他们华夏内部。

只要能派人进去偷学到制盐之法,到时候再灭了他们也不迟,懂了没有?”

“可汗英明!”

狗腿子竖起大拇指赞道。

“呵,你们呐,虽然大夏国的都是一些软脚虾,但他们的心眼也很值得你们学习。”

“是!是!可汗教训得是!”

沙必可汗等人在十里开外扎好营帐的时候,大夏掳掠而来的人口也在狼牙的带领下进入了神飞关。

一进入关内就看见前方摆放着十几口大锅,正在煮着浓稠的白米粥。

“大家一路辛苦了,各自排好队先领一碗粥喝下垫垫肚子吧。

等休息好了再安排你们。”

狼牙在众人前方说道。

这时没人在意怎么安顿他们,而是自顾自的排起队来领粥喝。

当领到一碗满满的浓稠米粥的时候,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以前闹灾荒的时候朝廷不是没有施过粥,只是那种与其说是粥,还不如说是米汤来得实在。

一碗汤里能捞到十颗米都算是好的了,可华夏这些军爷施的粥那才真的是浓稠无比。

“谢谢军爷!”

“谢谢军爷!”

每一个领到粥的人都一个劲地对打粥的人道谢。

等喝完粥之后,众人才想起自己是被自称华夏的人救回来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回到家乡。

于是众人还是推举三叔公前去询问,毕竟之前和狼牙交流的一直都是三叔公。

那被称作三叔公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找到狼牙:“军爷,敢问军爷可还需我等效力?若无事我等可否返回家乡?”

听闻此言,狼牙心中暗笑:“返回家乡?

呵!华夏不就是家乡吗,还想往哪走?”

但表面上却一脸笑容对老者道:“老人家若想返回家乡随时都可以,我们并不需要你们做什么事?

我们也仅仅是看不惯草原蛮子的做法才出手相救而已,现在你等已经安全,想去哪里自然可以自行决定。”

“军爷,这是真的吗,我等可以自行离去?”

三叔公有点不敢相信这位军爷这么好说话,那他们特地去解救自己等人真的一点图谋都没有?

“当然是真的,你们想去哪都行,想要找活计我也可以帮你们安排。”

狼牙摆摆手说道,示意他们自己安排去处。

心里却早已乐得不行,在华夏这里除了去麻部落织布就是去红石部落挖矿,随他们怎么选都行。

“那太谢谢军爷了,我等这就离去,不劳烦军爷了。”

三叔公感恩戴德一番后回到人群中。

“大家伙都可以回去了,军爷并不会阻拦我等。”

这时一个和三叔公同村的人问道:“三叔公,您老见多识广,可否知道其它回家的路?

我们不能再从草原回去了,要是路上再遇到草原蛮子那就完了。”

“我老头子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县里,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上哪知道其它的路去?”

三叔公翻了个白眼。

“啊!三叔公你也不知道吗?”

三叔公是他们这一批人中最老的了,没想到竟然没有离开过县里。

“昂,我们本就是农民,一辈子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哪里会来过这么远的地方?”

三叔公理直气壮地道,然后他又转头看向众人:“你们谁知道这是哪里,还有没有其它回去的路?”

“额,老人家,我们也是泥腿子,一辈子没出过县。”

“那你们呢?”

三叔公有看向那些被城里的老爷送出来的女子,城里的官家小姐想来是读过书的,比他们这些泥腿子见多识广,说不定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

“我等也不知道此地为何处,我等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可能来过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