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312章 跨国铁路

大韩帝国国都罗州城外的罗州港,此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大韩帝国皇帝孙和韵,在戚继光号刚刚靠上码头。

就迫不及待的指挥着官兵,将跳板伸向戚继光号甲板。

随后他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跑上了台阶,来到了戚继光号上。

“陛下...”

孙和韵老远就看到了两鬓稍白的陈兴显,眼里含着泪花对陈兴显行礼。

陈兴显也快步上前,搀住了孙和韵的双臂。

“自家兄弟,何须如此!”

“都是一国皇帝了,别叫外人瞧见...”

陈兴显看着孙和韵呼之欲出的泪水,赶紧出言宽慰道。

“下官不管何时何地,永远都是陛下的臣子...”

孙和韵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激动的内心。

“来,和朕并肩而行!”

自从陈兴显登基之后,为了保持皇家威仪,再也没有人和他并肩同行过。

黄大勇永远落后他半个身位。

二人随后登上犇驰牌轿车,在卫士的前呼后拥下前往罗州城。

犇驰牌轿车是去年宝岛第一机车厂,去年刚推出的产品。

宝岛第一机车厂的主要产品是火车头。

随后在陈兴显的指示下,他们开始在马车的基础上,研发轿车。

第一代轿车是采用的小型蒸汽机,吵人、不稳定是这款车的特点。

当然也没有大规模量产。

第二代轿车是在拖拉机的基础上,采用柴油内燃机为动力。

这款轿车才算有点轿车的意味。

但舒适性和操作性依然不佳。

来来回回的改进了好多年,直到去年才正式定型生产。

随后第一批九辆轿车出厂,并被陈兴显分别赠送给了八大封国。

军方的战车研制时间,要早于犇驰牌轿车。

由于一直没有合适的车载武器,因此这些战车大都用来研发和实验。

在中华三式步枪的基础上,利用子弹出膛之后的残余气体,进行自动上弹的新款步枪。

被科学院已经研发了出来,并被命名为中华四式步枪,现在正在进行疲劳和最大寿命测试。

中华四式采用十发弹匣供弹,子弹上膛后可以持续射击,直到打完子弹。

这款枪对于子弹的消耗更多,给后勤运输带来的压力也更大。

因此陈兴显除了给自己的贴身卫队采购一批外,还没有向全军推广。

而在中华四式基础上,采用弹链供弹的中华一式机枪,已经完成了设计,并开始样枪的制作。

没有好的配套武器,让这群稳定性不是那么好的铁王八走向战场,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在军中展开。

第一训练镇的编制内,就增加了一个重型骑兵团,专门就是负责对战车的训练和战法的摸索。

陈兴显和孙和韵二人手挽着手下车后,走进了大韩帝国的皇宫。

“你这皇宫,怎么...”

陈兴显看着孙和韵的皇宫,简直和他的府邸一模一样,只是小了许多...

“寒酸了些,现在到处都用钱,卖人的钱我都砸到铁路上了...”

陈兴显笑而不语。

这些老兄弟到底都是从最底层爬起来的,对于吃住都不是那么在意。

主要是这些人自打跟随自己后,就一直打生打死,实在是没过过什么奢华的日子。

陈兴显的皇宫况且如此,他们也不敢超过陈兴显。

陈兴显前来大韩帝国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主持从罗州城前往淡马锡府火车的开通仪式。

在陈兴显天量资金的投入下,中华的核心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了铁路化。

宝岛的环岛铁路最先完成,随后是北方三省、吕宋省、婆罗洲省等。

而现在从大韩帝国都城,到中华淡马锡自由港的跨国铁路通车。

意味着中华第一机车厂的主要方向,将向八大封国进军。

抵达孙和韵皇宫后,他就向陈兴显详详细细的汇报了这些年大韩帝国取得的成就。

在孙和韵的带领下,大韩帝国依靠着一个满编重装镇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就在去年年底,他们正式攻下了暹罗的都城,大城府。

现在各部正在清缴残余力量。

孙和韵也在向陈兴显请示着,大韩帝国的下一步战略方向。

按照陈兴显的规划,这大明以南的这些国家,有两个实力比较强大。

一是缅甸,二是交趾。

孙和韵应该首先攻灭其余小国,像交趾南面的占婆国,暹罗北面的寮国等。

大韩帝国现在人口太少,也就一百多万,还大都集中在罗州城附近。

孙和韵开出的价码太低,导致国内的移民更愿意前往西牛贺洲。

孙和韵也想加钱,但是没办法...

大韩帝国境内河流丛林密布,为了向北进攻。

他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修建道路和铁路。

不像西牛贺洲的几个封国,他们都是在沿海占领地盘,现在都还没有向内陆挺近。

孙和韵则是稳扎稳打,从罗州城一路向北平推。

他的部队在哪里,路就会修到哪里。

不得不说,这种战法虽然慢,但却是非常稳妥的方式。

再加上他和林道坤的配合,现在大韩帝国境内中华民族的占比,是百分之一百。

这就是孙和韵的精明之处,虽然慢,但一劳永逸。

大韩帝国境内,也没有什么大型的矿产可以售卖。

因此孙和韵打算卖完暹罗的人口之后,就大力发展农业。

这里可是能一年三熟的土地,日照和雨水都非常的充足。

他的这个计划,也得到了陈兴显的支持。

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好自己在中华这盘大棋上的定位。

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力,越来越强。

二人商量一番后,定下了诸多民政、军事方向的发展和规划。

随后当晚的宴会上,两人都不免多饮了几杯,叙叙旧...

由于陈兴显的西巡计划,日程安排的比较紧。

因此他在大韩帝国只盘桓了数日,在参加完铁路的开通仪式后,就乘坐火车前往淡马锡。

要说这个时代的铁路不但慢,且毫无舒适性可言。

但相比人走肩扛,这往来的贸易量可是会增加许多。

孙和韵也准备把这条铁路一直向北修,一直修到大城府去。

陈兴显抵达淡马锡之后刚下火车,走海路提前出发的武正。

手中捏着一份战报,早已在站台等待着陈兴显的到来。

陈兴显刚下火车,武正就迎了上来。

“陛下,大西洋战区、南欧战区、北欧战区的战报,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