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311章 把命拴在裤腰带上的疯子

每当开饭前,中华士兵都会举着锅碗瓢盆敲上一阵。

然后才开始大口的吃着饭菜。

伦敦城里的炮灰和居民,也就会三五成群的冲出来。

他们宁愿顶着城墙上士兵的子弹,也要冲过来。

毕竟冲出来有可能死。

而不冲出来,是肯定死。

这些吃饱喝足的人,就拿着木制的喇叭状扩话器,再向城内众人劝降。

不要问为什么不用铁的。

不信可以在大雪天,去舔路边的路灯杆子...

那味道,绝对甜...

......

陈兴显在宝南的办公室里,坐在摇椅上一边喝茶一边晃悠着晒太阳。

他的腿上盖着薄薄的毯子,正在看着前方的战报。

宝南气候宜人,就算是在冬天,也只用穿件加厚的外衣即可。

这也是为何八百多万人,选择宝岛作为自己的家乡。

但近些年宝岛的百姓们,开始流行在北方各省或是南瞻部洲各省,购买房产。

每当夏天酷暑的时候,宝岛的百姓都要减少一大部分。

他们都前往这些气候不那么热的地方去避暑。

现在的中华百姓,谁家没两处房产的,那都是穷人。

陈兴显看着三个战区送来的战报心中想着。

“看来得开始西巡了...”

陈兴显的西巡,在去年就开始计划了。

中华在西部的领土不多,也就是西洋上的那几处岛屿。

所以陈兴显的这次西巡,更多的是前往那些封国去看看。

将指挥机构前移的同时,还能见见自己的老伙计们。

但更多的考虑,是在大战开始前,为各国指定进攻的方向。

当下想定之后,他准备过完年就开始自己的第一次西巡。

陈兴显的这次西巡,将前往多个国家。

首先是孙和韵的大韩帝国、其次是王牧之的大秦帝国、接着是陈兴祖的大燕帝国、然后是谭淡定的大赵帝国。

最后在红海和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先知三世会面。

战略上的欺骗,许仕林觉得陈兴显的分量更重一些。

《中奥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许仕林和奥斯曼的外交官员早已谈妥。

陈兴显去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中华七年的春节转瞬即过。

正月十六日,陈兴显在三艘戚继光级巡洋舰的护卫下。

携带着三司官员及皇家第一警备镇的一个团,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巡。

陈兴显选择了戚继光级巡洋舰的首艘,即戚继光号巡洋舰作为他的座舰。

戚继光级的改进之处非常多,不光是在动力及火力上。

例如在了望员的身前,增加了挡风墙这个装置。

挡风墙由两块弧形铁板组成,前窄后宽。

风在进入挡风墙后,会向上通过,从而在挡风墙的上方形成一个无风带。

这是利用风来挡风的原理。

中华海军以前战舰上的了望员,眼睛经常被风吹得流泪,从而容易错过目标。

就比如在英吉利海峡受损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因为高速的风让了望员根本睁不开眼,从而发生的碰撞。

战舰上的任何一处改进,都是鲜血换来的经验。

从戚继光级服役后,中华的海军战舰和商船上,开始正式配备航海钟。

航海钟是科学院斥巨资研发的时钟,每十二个时辰转一圈,

分别表识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但增加了分针和秒针,古代的计时比较模糊,一般只精确到某个时辰某一刻。

而海军战舰则是一直在海上航行。

在夜间和大雾天,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只能根据海图来计算位置。

所以航海钟可以理解为更加精准的时钟。

不然一艘战舰从宝岛跨越几千里前往檀香山,极有可能误差几十里乃至上百里。

许久未出海的陈兴显,第一夜睡得并不好,他在卯时初刻(5点)醒来随即来到了舰桥。

“参见陛下...”

舰上正在值班的大副和众人,一惊之后赶紧向陈兴显弯腰行礼。

“平身吧,我们到哪里了?”

“回陛下,距离罗州港还有一百一十里...”

“嗯,继续工作吧!”

陈兴显没有过多打扰他们,在接过黄大勇递来的一杯茶水后,他就站在舷窗前静静看着日出。

戚继光级指挥室的舷窗,是采用倒着倾斜的玻璃。

这样可以减少玻璃上半部分的倒影,让视野更加清晰。

按照《中华海军航行标准》规定,战舰上的航行和指挥工作分为六班。

分别由大副、二副、三副及舰长轮流指挥,每班两个时辰,每日轮换两次。

大副值班时间一般是上午4点到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

二副值班时间是两个12点到4点,三副和舰长是两个8到12点。

(直接换算过来了,省的各位掰着手指头算)

三副的资历最浅,一般由舰长从旁辅助。

二副值班的时间最安全,可以独立操作。

大副作为船上最有经验的水手,他值班的时间最危险。

在他值班的时间内,会遭遇“晨昏蒙影”。

就是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的这段时间,由于光线影响远处船只的轮廓会若隐若现,容易造成眼睛疲劳从而看不清。

这也是一天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刻。

况且大副还要负责记录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战舰定位等工作。

一艘战舰一旦开始航行,就是一个上紧发条的时钟,丝毫马虎不得,否则就是船毁人亡。

陈兴显起家之后的这二十来年时间里,中华海军和守备军因为风暴、大雾、人为等因素。

造成的非战斗损失战舰,达到了三十多艘。

商船和运输船那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的统计就高达一百多艘。

在中华海军进入铁甲时代之前的风帆时代。

海军内部更是流传着一句话,只有把命拴在裤腰带上的疯子,才能加入海军。

中华的百年海军,就是在这一点一点改进中,积累经验。

就是在一条条的制度下,变得越来越专业。

没有持续的战舰改进、训练改进、制度改进,又何来的海军百年传承。

当太阳从海平面跃升后,陈兴显的脸上开始露出一丝笑意。

他即将见到那个,多年未见到的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