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134章 荣归故里

宝岛承宣布政使、巴来赛克、白国摄政王、流求大都督、吕宋岛征服者、南岛天皇,这些都是陈兴显的名头。

占据了南岛大部之后,为了尽快稳定局势,陈兴荣可谓是什么法子都用上了,他甚至开始了造神。

他首先废除了各国的神社之后,便把陈兴显塑造成了倭国的救世主,也就是南岛的天皇。

而对于倭国的起源,他更是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徐福记》,讲的就是当年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建设倭国的过程。

而所有倭国人的老家,也都可以追溯到陕西全省各地。

这下倭国直接出现了三个天皇,你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肯定是拳头最硬的才会是真的!

而有了这么多名头的陈兴显,现在自然是风光无限。

这人啊衣锦不还乡,岂不如同锦衣夜行乎?

去年南岛第一次战役激战正酣的时候,陈兴显便带上芸儿和刚会走路的女儿,当然还有三个兄弟,一起回到了他们的家乡,南澳岛。

陈兴显刚一上岛,便给族中年满五十岁的老者,每人包了一个十两银子的红包。

娇妻相伴,兄弟护卫,战船云集,这南澳岛的陈氏一族,何时有过这样风光的场面。

那些拿了红包的老者,顿时激动的纷纷流下了眼泪,就算是自己亲儿子,也没见谁家给过这么大的红包啊。

他们于是都说打小就看这四兄弟有本事,将来肯定是做大事的人,现在果不其然应验了。

面对这些鳄鱼的眼泪,陈兴显也是照单全收,明知是假的,奈何奉承的话大都让人很是受用。

当初他们四人被全族赶走的场面,虽说陈兴显没见过,可通过和几兄弟的闲聊也知道了大概。

那时可以说众人是相当的无情!

与今日众人的态度反差相比,不可谓笑话。

他们一行人首先去祭奠了自己的父母,并斥资万两重修墓穴,并设专人祭奠。

然后在笑容一直没有停下的族长带领下,几兄弟把父母的牌位迎进了祠堂。

当几兄弟祭奠完之后,更是大摆宴席三天!

在国人的眼中,什么大事都得通过摆桌来确定。

而陈兴显也给祠堂捐了一万两白银,他要把陈氏宗祠修建成南澳岛上最大的祠堂。

就在族长一一把他们兄弟及父母的名字,重新加上族谱的时候,陈兴显发现了端倪。

这本族谱一直收在族长的家中,因此没有随着陈永曦的那一场走水而毁掉。

陈兴显一页一页的翻看着族谱,不断的向前翻,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名字,陈政。

原来这南澳岛上的陈氏一族,祖籍在建昌。

陈兴显的天祖名叫陈文,和陈政是亲兄弟。

陈政以军功授百户世袭,先是调往青田,后调安吉,又调通州,最后落户在了通州,受封固安伯。

陈文则中了一个秀才留在了老家,只是随后家道中落,不断的迁徙各地,最后辗转来到了南澳。

而陈文也是陈家这一支,出过的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其次便是陈兴显的父亲,假秀才陈永曦。

而陈政生子名陈纲,陈纲生子名陈铣,陈铣生子名陈景行。

这陈景行是谁啊,那可是当今皇后的父亲,堂堂的国丈。

只是陈文这一支却是混得一代不如一代,陈文生子名陈敬,陈敬生子名陈立,陈立生子名陈昌。

然后这两支陈姓就开出现一天一地了,陈景行女儿被选入了裕王府为王妃,随后便成了当今皇后,接下来还会是太后。

而这边的陈昌生子陈永曦,陈永曦生子陈兴显。

只是这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呢,虽说这两支陈姓已然出了五胡,但好歹也算个亲戚不是。

自从几十年前陈景行的父亲来过岛上一次后,这两支陈氏便再也没了联系。

陈兴显掰着手指头一算,按辈分来说,这陈皇后还是自己的姑姑呢!还是如假包换的亲姑姑!

当下陈兴显就命人把这族谱誊抄了一份,然后和族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

那些老人更是亲自把陈兴显送到了海边,还不断叮嘱他一定要回来过年!

陈兴显心想,你们怕不是图我的人,而是图我的红包!

回到了宝岛之后,陈兴显便和卞良开始了布局,要说这事都已经过去一年多了。

这般提前数年的谋划,为的就是把陈兴显这些虚头巴脑的名头,变出一个真的来。

陈兴显把这件事安排成了情报司的头等大事,卞良更是亲赴京城谋划。

在买通了陈景行府中的管家后,这份族谱和陈兴显的亲笔信,便被送到了陈景行的手中。

而陈景行拿过自家的族谱一比对,发现果然是真的,而且他年轻的时候,也确实听父亲说过,自家在南方有这么一门穷亲戚。

当下便欣然应允了陈兴显所请,陈兴显在信中所请之事,不过是给自己的女儿赐个名字而已。

当然还有卞良带去的众多礼物,其中甚至有一颗二两多重的珍珠,指名道姓是献给陈皇后的。

对于陈景行这个外戚来说,自己的力量越强大,那么在宫中陈皇后的位置才越稳固。

数月前……

就在陈兴荣在南岛和倭人战斗正酣的时候,借着给陈景行拜寿的时机,陈兴祖前往了京城。

“孙辈陈兴祖,拜见阿爷”。

陈景行手里捏着那一份长长的礼单,笑嘻嘻的看着陈兴祖。

纵使陈景行已是皇亲国戚,可这份礼单上的财物价值还是让他动了心。

为了这次京城之行,陈兴祖可是拿出了上百万两的白银。

这世上能想到的所有奇珍异宝,陈兴祖更是都买了个遍,其中一尊玉座金佛,一尺多高,相传是东晋刘裕的镇宅之宝。

光是这尊金佛就花了陈兴祖五万两白银,而那些珍珠别说用斛装了,陈兴祖直接是拿麻袋装的。

而且这次所有装载货物的马车,陈兴祖更是直接从宝岛运来的,全是采用千年的樟木制作。

其实就是造船剩下的边角料。

所有的减震都是宝岛最新的工艺,那车轮更是包裹了最最优质的橡胶。

而这款被陈兴显命名为宝驴745的马车,光是在宝岛的售价就达到了三千两白银之多。

这几乎赶上一艘海沧船的造价了,可陈兴祖对此是一点都不心疼。

这些所有的礼品,整整装了满满十多辆马车,此刻就停在陈景行家的后院之中。

要送礼,那就要出重手,砸也要把陈景行砸晕。

“快起来吧,你倒是挺孝顺的,这些年我们两家疏远了不少,是该多走动走动”。

陈景行的语气极为亲切,甚至他对亲孙子都没这么亲切过。

细想之下他这哪里是冲孙子啊,那是冲钱的,也许这就叫钞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