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第124章 当效仿太祖制

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邓飞驰府邸的大门被打开,情报司的士兵迅速控制住了邓府所有相关人等。

“何人敢擅闯本大人的府邸......”,邓飞驰话还没说完,他就看到了凶神恶煞的卞良。

随即他就闭上了嘴巴,卞良是谁?卞良来了,就等同于陈兴显来了。

邓飞驰三步并作两步走下了台阶,赶紧向卞良一拱手,微微一弯腰道:“不知卞大人深夜到访,可是陈大人有紧急公务安排下官”。

卞良也没理他,径直走向了他身后房屋的廊下,然后一转身拿出了身上的文牒,“宝南知府邓飞驰,革职,交部严查”。

这文牒一般用于宝岛各部门之间,正式的文件传递及命令下达。

“轰...”,革职,简简单单二字,意味着他的人生毁了,他的荣华富贵没了。

可陈兴显根本没说他犯的什么罪,他此时心中还是存着一丝侥幸。

“冤枉啊,卞大人,我要亲自面呈陈大人...”,邓飞驰赶紧迎上了快步向外走的卞良。

可两名士兵早已一左一右架住了他,“卞大人,我真的冤枉啊...”,邓飞驰不断的做着垂死挣扎。

听到这里,卞良突然一转身,“邓大人,要不咱们去当铺老板那里,对峙对峙?”

邓飞驰听罢,双腿一软直接坐在了地上,当下他也不敢再有任何的言语,如同一只死蚕一般被士兵拖走。

而对于邓飞驰家的抄家也极为简单,数数家里字画上有几个太阳,几匹马就知道这小子收了多少的银子。

纵使他再想抵赖,故意少说银子减轻罪责,也逃不过卞良那完整的证据链。

而对于军中私藏缴获银两的追责,也同步在进行之中。

海军尚且没有过多的发现,毕竟他们收取的过水费和发放的商票,必须得能对上号。

而且海军巡航采用的是轮流巡航制度,所以也不敢轻易造次。

可陆军的情况就比较严重了,从士兵开始一层层的向上报来的缴获数字,全都出现了私藏和隐瞒的现象。

饶是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孙和韵和谭淡定直接参与其中,可这管教属下不严的罪责也是难逃。

其实历朝历代的战争中,前线将士私藏财物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也是鼓舞士气的一种方式。

可在陈兴显的心中却是不那么认可,他认为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陈兴显苦心巴拉的,给前线将士又是弄土地,各部衙门也是优先招募这些将士的家属,还设定的多级的军功奖励制度。

怎奈何人心还是没换来人心,对于这一点陈兴显觉得主要责任在他,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才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可对待贪腐只能用鱼叉去叉,若是一网撒下去,那这将来的仗还怎么打?

因此海中适在请示陈兴显对待军中案件涉及多大的规模时,陈兴显选择了掐头去尾。

那就是战区各部主将不查,连以下官兵不查,只查中间的团营级。

而针对这些连以下的普通官兵,督察司也是专门出了一个告示。

“凡涉及战场非法所得,限十日内上缴,否则一旦查处,必将严办!”

而随着宝岛财政的好转,士兵们提着脑袋在战场上拼杀,让他们过的好一点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原本战功之中主要奖励土地使用权的方式,现在新加入了绩效薪资。

一个普通士兵,一月二两银子,每服役一年增加五分军龄薪资。

每立下一等战功,也对应的增加二分到二两薪资。

军官也是一样,每上升一级职位,相应的也会增加职位薪资。

面对人性的贪欲,陈兴显祭起了重金养廉,以及职权分离等方法。

这以后战士就专职打仗,一分一毫的缴获,那是绝对不能碰。

这《军中缴获条例》也是应运而生,条例中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私藏的罪责也是包含鞭笞、杖责、罚薪、斩首等。

而根据督察司海中适的修改,甚至规定了一人出错,全班受罚,主要用意也就是互相监督。

而面对战士们在前线会遭遇受伤、残疾等情况,一旦退役之后体力也跟不上,不能从事重体力劳作。

陈兴显还特意增加了一条,军队服役采取终身负责制,伤残退役之后的士兵,优先进入兵马司和兵工厂等部门。

另外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司,而军人的薪资每月扣除一成,军中再贴补一成,用作这些退役军人的养老金。

军人若是战死,则其子女由军中负责养到成年,且优先参军;父母在,则由军中继续发放薪资直至他们百年。

军人在前线拼命,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自己的身后事,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陈兴显此举断了这些军人意外之财的念想,可为他们解决了所有的身后之事。

因此当这些制度在军中陆续宣讲开来之后,这些连级以下的官兵,也都主动上缴了财物。

至于数量是否正确,是不是全部都上缴了,陈兴显才不在乎。

他要的是一个态度,是这些士兵对于战场缴获一切归公的认可、是对于军中条例的认可、是对于他们身后事的认可。

这才是陈兴显的最终目的,军心的稳定。

等到军心稳定下来,督察处入驻各级部队的时候,陈兴显才决定对这些直接参与的军官动手。

当下数十名团营级军官就被情报司抓捕,并移交三法司,再加上之前被抓获的数十人的文官,此次情报司一共逮捕了五十余人。

而三法司三堂会审,各部签字画押之后,对于这些人的处置,就摆上了陈兴显的案头。

陈兴显的手指在这些人的勾决名单上敲了敲,放下了手中的朱砂笔。

“卞良....”

这时一个年轻的军人突然推门而入,“大人,卑职黄大勇,新任布政使卫队长”。

一张口就叫卞良,几年下来早已成了陈兴显的习惯。

“哦,我知道你,买卖城之战的战斗英雄,卞良临走时和我说过你”。

黄大勇则啪的一立正,几年的军旅生涯,以及见惯了太多生死的他,此刻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而陈兴显卫队的这些人,无一不是卞良从各部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战士,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甚至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都被卞良反复的考察过,他纵使不在陈兴显的身边,可对他的安全还是相当的重视。

“去把海大人请来”。

“是”,黄大勇立刻转身小跑着出去。

等待半晌之后,海中适来到了这里,陈兴显立刻拿出这份名单让海中适过目,并询问他应当如何处置。

海中适则一脸凝重的表示,“当效仿太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