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继续道:“上党之争,已经牵连六国,独楚国又置身事外。楚国目下南征,不知道楚兵还有多少可用?若有剩余,可派往到齐国与楚国边界,防范齐国来犯。齐国若是知道我王收留老臣,虽然知攻打楚国无益,也会派兵骚扰楚境,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此时楚兵但凡有一两万交由老臣指挥,可借机啃下齐国数城。齐先犯楚,楚收齐城,入情入理。”

熊完咧嘴笑得都歪了:“好个‘你来打我我拿你几个城’,不过分!准先生三万兵马!先生但凡攻得齐国一两城,便是楚国栋梁上将军!”

乐毅终于舒口气:“我王不惧齐楚交恶吗?”

熊完不屑一顾:“刚刚复国不久的齐国,有那个胆么?如果齐王真的不识好歹,待我南征结束,正好确定下一个目标。”

乐毅愕然:卵蛋个熊的,这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啊!

已经沉寂多年的乐毅,迟暮之心竟然也有跃跃欲试的激动狂跳。

楚国不参与上党之争的收益越来越大。

其他国家就不怎么好过了。

先是赵国让乐毅私逃,因许齐王建之事无法完成。

齐王建怒,原先聚集兵力前往上党的齐军,转头就报复在了赵国建在赵齐边界的赵长城上。

赵长城城楼狼烟起,与齐国发生小规模的友好交谊之战。

赵孝成王想到赵兵几乎聚集在了上党郡,瞬间就对齐王建“抛眉眼”“求放过”,愿意送五城于齐,再求齐王建联军。

齐王建气也出了,城也收了,乐毅又不在赵国了,那就派齐兵几个去上党郡游历一番吧。

可是不想齐兵正好和赶来的燕兵,撞在一起。

齐军曾经在燕国犯下人性灭绝的恶行,燕军又曾经被乐毅率领几乎快覆灭齐国。

齐燕两国,俨然已经结成“欢喜怨家”。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两军就又小规模真枪真刀演练了一番实战。

魏兵则在一旁看笑话。

韩国只送粮,不送兵,错失看热闹的机会。

面对其他四国如此形不和神不和,赵国战神廉颇烦不胜烦,各令停手。

廉颇至此终于明白,他期待的五国联军,根本就是添堵奇兵。

合纵抗秦已然再无苏秦、张仪时代的齐心合力。

这其中微妙的变化来源之一,也是因为乐毅没有完全覆灭齐国导致。

在天下世俗皆不知道秦国能统一天下的前提下,齐国独留两个城都能复国,那么推演得出“被灭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的可怕结论,那么合纵抗秦干嘛?吃力不讨好不说,还要瞎几巴听别人指手画脚。

安于现状的摆烂咸鱼思想,潜移默化着各国,廉颇期待的五国联军勠力同心怎么可能达到?

但是人来的都来了,齐国还有楚弩神弓,也不好意思赶走,只得把燕齐两国少得可怜的将士分派到上党郡南北两面。

范雎最是了解各国心思,一直派人游说,企图破坏五国联军。

曾经把范雎从魏国救回秦国的王稽,作为范雎的救命恩人,被范雎任命到赵国邯郸,散尽千金,游走各赵国贵族之间,时常与马服子赵括接触。

另一个范雎的救命恩人,则是郑平安。

曾经范雎因受魏国国相魏齐的迫害,遭鞭笞后肋折齿断,装死隐匿于茅坑之中。

郑平安从粪坑里面把范雎捞出来,和王稽二人联谋助范雎逃到秦国,范雎这才得以封侯拜相。

郑平安此人曾经是魏相魏齐门客,游侠也,吊儿郎当,本无将才,却向往排兵布阵的将军生涯。

故此范雎多次助他捞战功,郑平安还真当上了将军了。

而郑将军目前就在上党,归属白起旗下。

白起养精蓄锐,继续暗谋野王。

郑平安却仗范雎丞相之威,多次自荐打头攻,而不得,心中恼怒白起。

如今燕国这个没有楚弩神弓的软杮子好不容易出现,郑平安又再次表奏请战燕兵。

白起也被这根刺头弄得烦不胜烦,便让他领五万人马,北上战燕兵。

白起一再强调,北守燕兵不足为虑,小心武遂县的赵兵围剿,莫要中了埋伏。

郑平安表面听令,心中却不以为然。

为什么不以为然?单单只是郑将军纯看白起不爽。

既然武遂县有赵兵围剿的可能,郑平安干脆拿出江湖豪气,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先围剿武遂县好了。

反正到时候武遂县打不下不要紧,杀杀赵兵抢些人头便可以回营领功了。

却不想,郑平安五万人马刚刚遥望到王屋山,就被燕兵和赵兵包围起来。

秦赵两军养精蓄锐就此结束,开打。

郑平安无指挥之能,领五万兵力简直是远远超过了他的统筹和指挥作战能力。

熊将之下,秦兵一时自乱阵脚。

郑平安五万秦兵直接就被围困,突围不得。

廉颇听闻五万秦兵被围困,一时都惊呆了。

这白起莫非脑门被驴踢了?

这时候派兵攻打武遂?

廉颇再打听,听闻却是范雎宠将郑平安领兵。

哎哟。

这好。

这人跟白起尿不到一壶的。

郑平安这庸才的五万兵马刚好被封在峡谷道。

廉颇瞬间就想到了“围点打援”之计。

果然白起听闻郑平安竟然不继续北上战燕兵,私自带兵转战武遂,整个人那是气炸了。

却又不得不继续派兵前去救援。

白起也怕廉颇实施围点打援之计,派去的兵马都是一万一万分散共同前进,步步为营。

但凡有一万兵马被围,其他兵马立即成三角之势反围杀。

廉颇得了五国联军,正不知道如何调遣。

白起以万人为单位分散救援,正合心意。

廉颇直接让魏兵、齐兵、燕兵分散阻击。

然则白起军队实在强悍。

魏兵、齐兵、燕兵,兵力数倍于秦兵,却依然打得两败俱伤。

三国各损失几千人马,却依然还没有完全击垮秦兵。

廉颇气得白胡子都要冒烟了。

本来以为有联军可堪一用,不用出动赵兵了。

现在反而不得不派出赵兵,去救援这些所谓的友军。

白起分散救援的秦兵,又在多处,廉颇只好咬牙,调动更多赵兵分支前往。

好不容易击退所有秦兵,救回这些友军。

这些友军不干了。

闹着要回国。

直言廉颇搞“歧视”,让他国将士去送死,赵兵却独存其后。

廉颇正要说明这是防范白起声东击西,并非惜命赵兵。

却不想,野王县传来噩耗:南面野王被白起攻下了!

廉颇大惊:“白起这个杀神!竟然真敢拿五万秦兵当诱饵?他疯了吗?!”

人家白起还真没拿五万秦兵当诱饵。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本来五万秦兵北上攻燕兵,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加固北边防线。

毕竟五国联军了啊,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只能暂时先转攻为守了。

谁知道郑平安视军令如儿戏,竟敢私自改道去打武遂!

这谁能知道啊?

反正白起不知道。

作为战神的白起能不捉住这个声东击西的战机吗?

至于郑平安的那五万人马,白起正想着攻下野王县,然后杀个回马枪,大军前去救援。

与郑平安前后夹击赵兵,又能杀杀赵兵,壮壮士气。

然而风水轮流转,轮到白起收到了另一个噩耗:被围困多日的郑平安投降赵军了!

郑平安五万将士投降赵军?

相当于五万秦兵换野王?!

白起直接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