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李昱领着邓陵子入楚宫。

楚王熊完出宫门相迎“犀利哥”。

邓陵子尽显仙风道骨风范入宫就坐,仿佛华丽的楚国偏政堂,没有他身上的衣服贵重一般。

熊完敬重道:“南墨钜子大驾光临,楚宫蓬荜生辉。只是不知道钜子前来,有何见教?”

邓陵子作揖礼:“楚王少年英才,愿意收留名利心重的李昱为工部尚书,邓陵子在此谢过。”

李昱坐在邓陵子之下手,闻言嘴角抽动,却不敢反驳,平白无故被师尊讽刺,也只能受教。

你是老师,你说的算。

熊完:“李昱为了天下而选择强楚,虽然与楚墨行为准则有所偏差,却比楚墨其他子弟更深刻明白墨家思想,更以身作则,付于行动,造曲辕犁、推广楚纸,惠及天下万万民,正是兼相爱,交相利。钜子以为然否?”

李昱感激,昂头挺胸。

邓陵子冷笑:“为楚王造楚弩神弓,这是非攻之道吗?”

熊完:“楚弩神弓,防守利器。国无利器,便是灭国。楚弩神弓面世,也只在楚宫兵变中使用过。然后楚弩神弓一直收纳楚国兵器库中。试问钜子,楚弩神弓又进攻过哪一个国家?非攻并非不防守,钜子以为如何?”

反正上党之战中,送给魏国、齐国、韩国的楚弩神弓,还没有开始登场,怎么说都还是“非攻”状态。

邓陵子当下站起,转身便向李昱一拜,诚恳道歉:“是为师错责于你也。”

吓得李昱直接跳起来,上前就扶起邓陵子:“钜子折煞为徒尔,切莫如此,切莫如此。”

“好一个知错认错的钜子!竟然对弟子如此,可见墨子思想深刻隽远。”熊完真的惊叹了。

堂堂一个楚墨首领,说认错,就拜首认错。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

邓陵子道:“楚王亲政,无一不是包含墨家思想:科举是为尚贤,削爵是为兼爱,不合纵抗秦是为非攻,遣散宫女是为节用、非乐,简葬老楚王是为节葬,楚宫镇熊黾是为非命,举李冰治水是天志,不养占卜卦士是为明鬼,少年楚王之贤以立王是为尚同。想来楚王深爱墨家思想影响,才有如此成就。敢问楚王,可愿意入我楚墨之门?”

原来是来求徒。

熊完无语:老子的这些政治措施,怎么都能扯上墨家思想了?你是不是在忽悠我啊?

这你要我怎么回答?

说不愿意入墨家,更不愿意以墨家治国?

如果但凡说错,以后墨家的人,还怎么为本王做事?

李昱知道楚王不好作答,急忙上前劝尊师:“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楚王正值少年,国体不稳,若此时入了墨家之门,岂不是拒天下其他学派贤才能者于门外?楚王无人可用,又如何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楚王一国之君,也无法如游侠般四处行侠仗义。老师,楚王入楚墨之门请三思!”

邓陵子叹息:“墨家确实无法掌管一国之政。是邓陵子孟浪了。”

楚墨也挺认清现实的嘛。

熊完:“本王也有游墨之心,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但是却身系一国安邦,只能感谢钜子厚爱了。不过,不知道钜子可愿意出仕楚国?本王物理化学数学都有所涉及,可与钜子探讨一二。”

老子可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过的大学生,这些学科都是及格的。

邓陵子作揖辞谢:“邓陵子身性散慢惯了,不愿意为官。”

熊完急忙道:“不为楚官也可,本王愿意支持楚墨钱财,发展墨家思想。”

“此话当真?!”邓陵子略显激动,激动之后又迅速冷静,“那楚王所求?”

熊完:“共享成果。”

这就是未来现代国家与科技研究院的合作模式。

邓陵子沉默了。

李昱却是急了:“老师,楚王此举正是兼相爱,交相利。老师为何犹豫不决?”

兼相爱,交相利——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熊完也未催促,任由邓陵子思考。

邓陵子沉默许久,才说道:“国之利器,国之所需,必是凶器!但凡楚王要我楚墨研究战争凶器,与‘非攻’背驰道远。昱儿可知?楚王言论,楚弩神弓只是防守利器,但战乱之时,楚国征战天下,又岂能不用?这是‘非攻’之道吗?刚才为师向你认错,是希望你保持本心,而不是利欲熏心。”

熊完冷笑:“钜子言言全是‘非攻’,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天下分七雄,便战争不断。一国一兴,一邦一亡,受苦受难,全是百姓。钜子不争,不抢,不攻,不取,又如何忍心目睹百姓受战乱之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钜子游走天下,行侠仗义,国亡他走,又如何兼爱那些兴亡百姓?”

邓陵子脸色苍白,身子摇摇欲坠。

李昱心中不忍,上前搀扶。

熊完大声喝道:“你若真想兼爱天下,就当辅佐明主,一统天下,结束战乱!从此再无战争,百姓人人共享太平,兼相爱,这才是‘非攻’终极奥义!”

熊完直视邓陵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以楚墨游侠四方,一朝一夕救得了一人便沾沾自喜,自尚美德。岂不知自己只是井底之蛙,只看一人得救,却不见万万人于战火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试问钜子:兼爱何在?”

邓陵子双瞪得像铜铃,用尽全身力气,却依然不敢直视熊完。

熊完更是直接加上一把火:“小兼爱常顾,大兼爱弃之如草芥。可笑可笑!”

邓陵子一口鲜血直喷,竟然晕厥过去了。

李昱惊慌失措,叫人抬头邓陵子去抢救。

李昱也不敢看熊完,这你女马的就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喷子。

熊完冷笑:你当我们新新人类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只是为了开心吗?

喷人吐血才是最终奥义!

而且本身墨子思想在战乱时代,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以子之矛,攻己之盾。

邓陵子如何能反驳?

现在就看邓陵子自己的选择了。

邓陵子选择了假装晕倒,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