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第44章 国端大典前夕

齐国纵横名家自称隐士的鲁仲连,来到楚国之时,楚国正值动乱。

他亲身经历郢都从混乱到稳定的全过程,他惊叹熊完的杀伐果断。

熊完以屈子投汩罗江之日,设为登基之时,又把屈子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让鲁仲连连惊叹。

这新楚王拉拢人才的手段实在前无古人,极致高明。

本来他想着熊完已经稳定国体,想去规劝熊完合纵抗秦,却不想楚王国丧忙时,时机不对,不敢前去。

如今楚国快要举行国端登基大典,鲁仲连再也不能等了。

谁都知道登基大典之后,国君欢乐,不宜谈国事。

鲁仲连便选择大典前一天,求见熊完。

熊完正想去看负伤的姬满云,听闻是齐国名士鲁仲连求见,大喜,以为又得一贤臣,急忙招见。

楚王书房,宽敞而明亮。

鲁仲连姗姗踏入,熊完疾步相迎。

鲁仲连荣辱不惊,拜谢入座。

寒暄日常,彼此初步熟悉后,熊完期待一问:“鲁子可愿意入楚为官?”

鲁仲连是齐国人,擅长于阐发奇特宏伟卓异不凡的合纵谋略,却不肯作官任职,愿意保持高风亮节。

所以对于熊完的邀官,自然不会心动:“承蒙太子厚爱,仲连一生懒散,不愿为官。”

熊完顿时兴趣阑珊:“那鲁子来楚国,所为何事?”

鲁仲连正色道:“太子不日即位为楚王,目下在楚国声望一时无两。仲连此次前来,愿意劝说楚王合纵抗秦。”

“又是连横合纵之策吗?”熊完更加无趣了。

鲁仲连:“太子,如今天下大势,秦国强胜……”

“天下大势,本太子明了,鲁子不必复述。”熊完挥手,“既然鲁子来与本太子述说合纵,本太子只想问鲁子一句话。”

鲁仲连气势一弱:“太子请赐教。”

熊完直视鲁仲连,威严道:“鲁子是以何身份来楚国合纵?”

鲁仲连愕然:“太子何意?”

“举国外交,国之大事!”熊完声大了许多,“鲁子用什么样的身份,来作合纵的使者?当年武信君张仪,以秦相身份,多次出使山东六国,破魏韩两合纵抗秦之策,使各国纷纷从合纵变成连横事秦,秦以此契机一跃成为强国。张仪之后另一个纵横大家武安君苏秦,以燕国外交特使,曾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使秦不能向东扩张。苏秦为纵约长,身挂六国相印,是为六国丞相。后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合纵的形成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熊完敬佩以神色说完两位纵横家,复又犀利直视鲁仲连:“张仪、苏秦皆是以国相身份,谈连横合纵,那鲁子又以何身份与本太子谈连横合纵,以期待本太子对你的信任?”

鲁仲连惊愕异常,他纵横各国多年,却从来没有人敢如此质问他的身份。

他是天下闻名遐迩的纵横家,世人敬佩的名士,其他各国国君文武百官无不卖其面子。

为何独独这新楚王咄咄逼人,一点面子也不给?

熊完看着鲁仲连被逼问得一愣一愣的,又是失望又是冷笑。

失望的是,这鲁仲连没有张仪苏秦之姿,历史名声不显也是合情合理。

冷笑的是:你当你是《海贼王》里面的红发香克斯啊,人人要给你面子不成?

鲁仲连回神答:“太子此言差矣。国家邦交,又岂能以官位论处?名士纽带,各国国君……”

熊完再次无理打断鲁仲连,冷然道:“何为名士?只是名士自己赚的名声罢了!名士不侍官,游走天下间。出谋划策,计谋策略得重用,有成效,是名士之功,成就名士之名。如果计谋策略不重用,没有成效,名士名声不受损,反而是是采取计谋策略的人,背了黑锅。如此,好的名声名士已经赚取,坏的名声却被采计之人背负。如此雪球滚动,岂能不成就名士?”

鲁仲连开口想要辩解,熊完却不给机会,直言:“真的名士就应该光明正大的出谋划策,担任仕官。无论计谋策略成败与否,都自己担当。而不是躲在仕官国君背后,指手画脚,失败之后逃之夭夭。亦或者敌之利剑相戈,你以唇舌退敌吗?真的名士之流,就应该身命父母之官,身挂国器官符,为国为民,不以赚取名声为目的,坦坦荡荡。”

鲁仲连大怒:“太子欺名士太甚!名士淡泊名利,不在朝野之堂,身处江湖之中,也一样可以为国为民,坦坦荡荡!”

“你错了!”熊完声如洪雷,“本太子敬重真名士之流,何时欺辱过真名士?名士如屈子者,我敬超国体!你若真是名士,那我们假设一番,本太子若是答应鲁子你与齐国、魏国、韩国合纵抗秦,你以名士分量,代替其他三国答应了楚国,最后齐魏韩却出尔反尔,反而连横秦国攻楚分楚地,你当如何?”

鲁仲连大急:“齐魏韩既然已经答应仲连,又怎么会反悔?不怕世人取笑损伤国体吗?”

熊完一声声冷笑:“楚国、齐国、魏国、韩国合纵之策,你鲁仲连既无仕官身份立下国书,又白身无法盖下国章,齐魏韩三国矢口否认曾经受你鲁仲蛊惑合纵,到时候我楚国只是因为信任你鲁仲连一人,而受秦魏韩齐四国围攻,导致直接灭国。到时候,你鲁仲连就是以死谢罪,又有何用?世人取笑?损伤国体?真是天大的笑话!他们瓜分了楚地,壮大了国力,世人取笑损伤国体又如何?”

鲁仲连目睁口呆,哆哆嗦嗦,不能言语。

他游走各国合纵数年,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发生。

不,若当一国利益诱惑极大之时,一国之君,又岂会在乎国家名声?

鲁仲连扪心自问:难道我高风亮节,确实错了吗?

熊完看着打击得差不多了,又轻声柔和说道:“鲁子,不要怪本太子说话难听。白身游走各国之间当说客,并没有任何国家分量。真名士就当首当其冲,担任仕官,全心全意担保一方百姓安康。淡泊名利高风亮洁是品格,却无法承受国家丧痛。”

熊完一脸期待看着鲁仲连:“鲁子,不如来我楚国仕官吧?你可挂我楚国外交相印,游走各国。你所说的每一段话、每一句、每一字,都有我楚国为你兜底。这才是名士应该赚取的名声啊!”

鲁仲连,战国后期最厉害的纵横家,快到本太子的碗里来!

鲁仲连深呼吸一口气,作揖拜谢:“太子之言,如雷贯耳,犹如醍醐灌顶,名士之谈惊醒梦中人。鲁仲连受教了。只是鲁仲连是齐人,仕官之路,也只能仕齐,不能叛国。请太子见谅。”

我你女马的!

老子口舌说干,你竟然想在敌国仕官?

真想叫一句:拉下去砍了。

熊完最后还是释然了。

毕竟战国后期,连横合纵,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各国国君各怀鬼胎,也真正尿不到一壶。

未来最后一次算成功的合纵抗秦,还是信陵君魏无忌出手五国联军,以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打得秦国嗷嗷叫。

但是五国联军依然分崩化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只有国家自己真正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而强大的国家,才有外交权。

强国,哪需要去挨家挨户敲门乞讨连横合纵抗敌?

熊完想收鲁仲连为楚国外交官,真正意思是想找一个对外发声的人,仅此而已。

鲁仲连虽然离开,但是熊完真名士之谈却流传天下。

多少名士纷纷醒悟,奔向楚国,谋求一官。

楚国后来也因此多得政治人才,治理国家。

熊完越加轻松,更好施展多子多福的耕耘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