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第43章 楚顷襄王落幕

熊完并不知晓,自己灭了熊黾,稳固楚国政体,却引得秦赵两国提前开启上党郡之争。

他更不知道,因为楚国出了个麒麟之子,秦国攻取上党郡的攻势越加猛烈。

但是他推算着历史:当白起兵出函谷关,挺进上党郡的那一个时刻,楚国发展的空档期来了!

上党郡之争,只是秦赵两国大战前的“简餐”。

真正的大餐是秦赵两国相互消耗国力的五年!

三年后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的围困邯郸!

楚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不就来了吗?

计划开展之前,先把老爹爹——楚顷襄王给埋了。

楚国对于国君丧礼的重视程度,大大超出了熊完这个现代人的认识。

先是招魂仪式。

屈原的《招魂》让宋玉来吟唱,希望老楚王早登极乐世界。

后有盖衣、塞食、祭祀等等一连串的仪式。

种种仪式下来,耗时竟然达到了恐怖的十日之久。

再报丧给熊氏其他贵族,熊完作为嫡长子,还要负责悲恸哭丧。

设旌铭、入小殓、举大殓、成服、落葬,最后才下葬王陵。

当然下葬之时,郑袖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下来,已经过了半月。

按国例,还要举国守孝。

守孝,熊完熟悉啊!

穿越过来的时候,前任熊完就是在秦国宣太后芈月守孝期,被秦昭襄王活活打死,现任熊完才能鸠占鹊巢。

熊完当机立断,发了楚国第一个文书:孝在人心,不在形式。楚国正值国难之际,特事特办,取消楚顷襄王三年守孝之期,改为九日即可。九为极阳之数,孝心已经是极尽之意。不能让先辈离世,拖累了后辈发展,这也非先辈本意……

国书极长,反正熊完就是要把守孝时间改到极短。

宋玉第一个反对。

熊完只说了两句话:“孝在生前人心,不孝死后形式,父母生前尽心尽孝,父母死后不愧天地!我死后,后人不必守孝!”

宋玉闭嘴了。

楚国国都——郢都,本就经历磨难,如今正是需要新王打强心剂之时。

守孝期一满,熊完告太庙,登基大典将于五月初五举行。

五月初五同时被熊完设为国端节,意寓为楚国新的开端,也是国庆节与端午节合并简称。

国庆之意,不言而明。

最重要的是端午含义。

这是为了纪念伟大改革政治家、辞赋文学家——屈原所设立。

屈原是楚国之臣,却对楚国绝对尽忠尽责。

屈原政治上改革变法:提美政、励耕战、举贤能、反壅蔽、禁朋党、明赏罚、改风俗等等,无不是为楚国振兴大业。

这是每个君王都喜欢的大贤大能之人啊!

最主要的是屈原最后变法失败了,而熊完却不摒弃他,反而纪念他,熊完此举,更值得世人敬佩。

这充分体现出了熊完对人才的重视!

只要你是有才能的人才,都到楚国来!

屈原变法失败,都能与国立相提并论,你们这些大才能的人,还有什么犹豫的?

下个被与国庆相提并论纪念的、被流芳百世的、被后人敬仰的人,可能就是你啊!

屈原文学上的成就,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会诗词辞赋的、会卖弄曲调的、会识字读文的,都来楚国啊,下个屈原可能就是你啊!

楚国实在太缺少人才了。

而战国人才者,无不是识字之人。

识字之人,人人从屈原身上,能看到自己影子。

熊完就是想通过屈原之殇,勾引天下英才。

最主要的是屈原那种臣妾意识——甘愿为楚国的臣妾的意识!

屈原一生以侍奉君主为自己的终生使命,至死也忘不了要为楚国尽忠尽责,当楚国旧郢都被秦攻破,屈原以身殉国,哪个国君不爱?

屈原种种美好,都让熊完觉得,把屈原提高到与国相提并论的至高地位,是值得的。

现在离开端大典还有三日。

就因为对屈原的宣传,引来了屈原后人,屈原四子:屈承开、屈承天、屈承贞、屈承元。

开天贞元,屈原好大的口气!

不过,熊完喜欢。

最让人欢喜的倒是屈原四子奉献上了屈原辞赋的手稿!

据屈原四子所说,这屈子亲笔手稿都是其妹屈女嬃整理修订。

屈女嬃是屈原五十岁寿辰当天所生的幼女,极其得到屈原喜爱。

屈原更是在《离骚》中,直接点名称赞女嬃的美好:“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屈女嬃也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

屈原死后,屈女嬃立誓不嫁,只做一件事情:整理屈原的一生。

因为女子不嫁是为大不孝,屈女嬃自弃芈姓屈氏,对世人称女嬃。

熊完惊叹这种烈女子,但是更惊叹屈原手稿。

当下对举国宣布,屈子手稿是为国宝,价值连城,世代精心保存。

以屈子辞赋为底稿,着令宋玉为修辞官,负责编着《楚辞》。

任何现存于世的优秀辞赋,皆可编入《楚辞》,世代流传。

“修辞”这个后世常用的词语,也来源于《楚辞》。

宋玉,历史赫赫有名的美男子,本来熊完是任命他为自己的参事的。

参事参事,就是所有国家大事都参与其中。

谁知道这个美男子是个“香草美人”的人物。

政治才能平平,别说变法改革的建议了,就是治理一城都有些强人所难。

军事才能在小小的楚国王宫动荡中,也毫无建树。

反而文学修为深不可测,让人叹为观止。

做为一个修史、修辞、编书着籍的人才,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更直接重用屈家四子,哪怕是庸才,也要千金买马。

更何况,屈原的儿子文学修养和政治才能怎么可能低?

只是他们父亲屈子成就太高了,他们每每显才,与屈子一比,就是萤火虫与皓月争光。

屈原被编入史册、创作被着就书籍,无不激励着无数文臣热血沸腾。

这就是文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啊。

多少文人傲骨,再如何吟唱雪逊梅一柱香,都要被这场暴风雪打败。

这熊完能处!

稷下学宫的蔡泽,眼光幽幽,双手靠背,抬头仰望南方——那是楚国的方向。

计然家本来就是不显于世,蔡泽本想发扬光大,却不想,这种光大机会,竟然在楚国有发亮发光的最佳契机。

蔡泽后悔了:“当初我若跟随楚太子归楚立国,现在是不是另一个世人敬仰的屈子?”

蔡泽愧对计然大师。

计然,春秋末期晋国的智谋奇士。

计然大师,也曾经游历吴越啊,还收有“陶朱公”的范蠡为徒。

对,没错,就是那个辅助越王勾践复仇灭吴的范蠡,勾践也因为有他辅助,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范蠡献给吴王夫差的绝世美女,便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勾践当上霸主后,范蠡隐退,于陶地以“朱公”之名,带着西施,依靠《计然书》,不到十年便富甲天下。

世人商旅尊称范蠡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称范蠡为财神、商圣、商祖。

计然大师都舍得去吴越收范蠡,现今楚国之地游历,我蔡泽怎么就死脑筋,不舍得过去与那太子一见呢?

蔡泽悔之未晚,便动身前往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