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楚国,政坛动荡。

老令尹景鲤被下放,政坛新星春申君黄歇上任。

老楚王就此安歇,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王”。

与芈月“宣太后”,并同记录史册。

熊完太子,虽然太子之名,已然是新楚王而立。

楚三户问政殿被新楚王创击,朝野愤怒。

毕竟楚国大部分的重要部门任职人员,大部分都是楚三户派系。

就在楚三户派系想以“懒政”对抗太子施政之时,太子却一个政令都没有下。

楚国政事,按部就班。

这让各职官员憋得内伤,犹如重拳打在了空气上。

也有非楚三户派系的忠臣官员,摩拳擦掌,等待太子政令,再次想尝试冲击楚三户根深蒂固的派系关系。

只是他们左等右等,太子却一令不发,让他们又有些心灰意冷。

更让这些忠臣无法接受的是:太子代国十五日后,便宴请楚三户旁系分支的人!

所有人心碎一地:原来又是一个依赖楚三户的新楚王。

大家洗洗睡吧,准备辞官。

熊完于楚宫大殿,开宴设席,请来楚三户所有旁系分支,独独不请景鲤、昭常、屈良三家正统嫡系人员。

景鲤、昭常、屈良三人暗暗生恨,却也没有厚脸来参加。

楚三户,是有脸面的!!

但是他们又不敢下令旁系不准赴宴,否则违了王命,正中太子诡计。

那熊完再以此借机发挥,铲除几个旁系官员,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们商量再三,直接下令旁系分支重要官员:赴宴之时,众人集体直接辞官,让太子宴会陷入难堪之境!

没了这些重要官员职位运作,楚国将陷入一片恐慌,混乱横生,看这太子能当多久。

所有楚三户旁系分支官员也知道这是逼宫之举,却人人踊跃参与。

新归太子熊完,竟然如此对待楚三户,个个义愤填膺,举手发誓,共同进退。

宋玉听闻此事,忧心忡忡,顾不得自己在太子心目中的低劣形象,直奔楚宫,来到楚王书房,求见太子。

熊完正与春申君黄歇议事,听闻宋玉求见。

熊完笑道:“有人急了。却想不到是宋玉。”

黄歇:“宋玉是屈子弟子,一心为楚国。想来必是另有要事。”

熊完点了点头,让人把宋玉请了进来。

宋玉拜首完,直接便把楚三户赴宴人员的“集体辞官”行动,全盘拖出。

熊完并不意外:“宋馆史有心了,此事我自有对策。今晚宴会,宋馆书也参与如何?”

宋玉此时任职官为楚国图书馆馆长,世称“馆史”。如此闲职,自然是被楚三户排挤所致。

黄歇笑道:“今晚好戏,宋馆史拭目以待。”

熊完:“宋馆史尽职尽责,不如来我身旁,作参事如何?”

宋玉闻言,喜出望外:“太子不看轻宋玉?”

熊完笑道:“宋参事辞赋《登徒子好色赋》本意,应该是规劝父王切勿沉溺女色的吧。”

宋玉双眼微红,顿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太子知我之意?!”

熊完:“宋参事,你的老师屈子,为楚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待日后楚国政权稳定,我欲把屈子投汩罗江之日,设为楚国端午节日。举国悼念屈子气节!”

屈子,屈原也。

宋玉已经激动得泪如满面。

熊完没有正面回应他的问题,却把他最敬重的老师拿出来说与他听。

而这比正面回应“我知你”,杀伤力更透彻。

熊完继续道:“屈子投江之时,楚民人人以箬叶包米,成筒粽,投入江中,喂养江鱼,以防江鱼啃食屈子之躯,日后命名粽子,每年五月五端午节,家家必包而食,以纪念屈子;屈子投江之时,楚民人人划船打捞屈子遗体,日后举国上下赛龙舟,以纪念屈子!愿屈子千古流传,万世不灭。”

宋玉仿若魔怔:“吃粽子,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千古流传,万世不灭……千古流传,万世不灭……”

在一旁的黄歇,整个人也是惊呆了。

他承认,他羡慕了!

他承认,他嫉妒了!

万万年后,世人也许将不再知道春申君黄歇,却定然记得屈子啊!

流芳百世,恒如永生!

宋玉猛然大力跪了下来,“砰——”一声,磕头,地面响起沉沉之声。

宋玉泪流满面:“太子恩德,臣替先师拜谢太子!日后宋玉必以死相报!”

熊完就知道,对于这种尊师重道的文人而言,师之名,重如泰山。

如此感人感德场面,熊完突然打破:“那……宋参事,日后本太子沉溺女色,你千万不要写《楚太子好色赋》啊!”

“扑噗——”黄歇第一个忍不住,笑喷了。

这场面,这氛围都到这了,你竟然跟我说这个?

宋玉更是一脸茫然,仿若自己刚才是南柯一梦:“太子……这……不会……这……”

刚才义正凌然的太子,真的是眼前这位吗?

熊完扶起宋玉,弯下腰来,给宋玉的膝盖拍了拍尘土:“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哭啼啼,本太子不喜。缓解气氛,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哈哈。”

宋玉张了张嘴,竟然不知道如何说起了。

开玩笑?

那吃粽子、赛龙舟,是不是真的啊?

千古流传、流芳百世,是不是真的啊?

熊完惊讶的表情:“你这家伙,不会真的在想:当本太子好女色之时,你弄个辞赋出来吧?”

宋玉已经被这太子绕得结结巴巴:“不……不会……太子就算是好女色,也是……也是男儿本色,放松心情,绝非沉溺。”

宋玉一度怀疑:自己刚才以死誓效忠的太子,是眼前的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