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谋反的人不是我,而是你吧。”

许寇拿出王诏,“大王诏书在此,令我驻守此地,谁若敢上前一步,以谋反论处!”

廉颇知晓诏书定然是假。

她怒道:“别拿诏书来哄我。除非大王当面诉说,否则誓不退兵!”

“不退兵?”许寇拔出长剑,随手一甩。

长剑入地三寸。

剑身微颤。

“以剑为界,越界者格杀勿论!”

铁甲士卒齐声,“诺!”

盾墙升起,弓弩林立。

长戈如林。

“来人!”廉颇高喝。

“在!”

赵卒齐声。

“冲垮敌阵,营救大王!”

“诺!”

“且慢。”

乐乘与乐间两人快步来到两方中间。

“此事定有误会,二位将军息怒。”

“有何误会?”廉颇冷眼相视,“我收到信,有人暗害大王。特来勤王。”

许寇冷笑,“我也收到了大王的诏书,言有人趁大王病重,蓄意率兵谋反。特来护王。”

廉颇知晓,许寇说的话,全是假话。

可赵国士卒不知晓。

还以为廉颇真的要带她们谋反。

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廉颇见状,只能让乐乘与乐间来论个公道。

乐间与乐乘看明白了。

这次无论谁真谁假,赵国都要陷入动荡。

这哪是什么谋反?

这分明是权利的斗争。

原本此事与她们姐妹无关。

只是听了那帮赵臣的蛊惑,前来当个和事佬。

未曾想,如今已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怪不得到现在,还没见有人出来劝说这两人。

原来都知道这件事棘手。

不愿意参与其中。

可放任不管,始终不是个办法。

乐乘和乐间相视一眼。

这帮赵人这是欺负她们姐妹两是外臣。

故意如此。

如今站哪一边都不合适。

可许寇此时也让乐间和乐乘论个公道。

见避不开。

乐间硬着头皮说道:“既然二位都说为了大王,那二位可有诏书?”

“诏书?”许寇咧嘴一笑,“我手中就有大王的诏书。”

她将诏书,递给乐间看。

乐间接过诏书。

仔细比对。

的确是大王所写,上面还印着王印。

乐间点了点头,“代侯的确是奉了大王的诏令。”

她扭头看向廉颇,“老将军,你可有大王的诏令?”

廉颇哪有什么诏令。

她只是见宦官来报,有人要加害大王。

并且王宫被围的水泄不通,不允许外人进出。

这用屁股想,也知道是谋权篡位。

所以她便率领军队前来,保护大王。

“老将军,你可有大王的诏书?”

见廉颇没有回答,乐间继续询问。

廉颇黑着脸。

许寇哈哈大笑,“她哪有什么诏书,不过是想攻入王宫,迫害大王罢了。”

“贼子,休要污蔑于我。”廉颇怒指许寇,“你这秦贼,谁人不知我廉颇对大王忠心耿耿!”

时间拖的越久,对廉颇越不利。

廉颇干脆不跟许寇废话。

率领军队,欲要冲破许寇的封锁。

许寇严阵以待。

乐间与乐乘想了想,站在了许寇身旁。

廉颇毕竟出师无名。

光凭胡乱臆想,不足以让她们站在廉颇的阵营。

而在此时,毛遂领着一群赵国王室宗族,大步走到廉颇身侧。

要求许寇将路让开。

而此时,郭开则带着朝堂文武百官,站在许寇身侧。

勒令廉颇率军返回。

此时局势越来越乱。双方战斗一触即发。

赵王宫内。

赵偃跪在赵王床榻前,“母亲,你就安心去吧。”

“逆……逆子!”赵王气的直哆嗦,“你竟敢弑母!”

“儿也是被逼无奈。”赵偃泣不成声,“若儿不如此,那赵姬便要弃儿而去。”

“混账,寡人这王位,迟早是你的。”赵王强撑着身子,“你又何必任那赵姬摆布?!”

“母亲,若非赵姬。母亲的目光,始终不会停留在儿身边半刻。”赵偃叩首,“儿唯有依靠赵姬,才能摸到这想都不敢想的王位。”

她磕的头破血流,“母亲!儿对不起你!请原谅孩儿!”

赵王惨笑,“寡人未曾想,有一日会死于你手。”

她身体瘫软,“寡人永远不会原谅你。那赵姬迟早会将你,将整个赵国,吃干抹净。”

赵王抬头,双眼无神的望着房顶,“寡人恨呐……。平原君……寡人来了……。”

她呼吸越发微弱,“寡人亦有愧……。”

赵王伸出手,似乎要抓住上面的什么东西,“先祖……。”

就在这时,有宦官前来,“公子,廉颇与毛遂率领宗族以及军队,求见大王。许寇将军快拦不住了。”

赵偃一慌。

拿起床上枕头,朝着赵王脸上盖了上去。

赵王剧烈挣扎。

最终没了声息。

“快!撰写一封王位予我的诏书。”

邯郸城内。

廉颇按耐不住。

挥兵掩杀。

可惜许寇所率领的军队,战斗素养极高。

又因为是巷战。

廉颇的人数优势,完全用不上。

再者,廉颇师出无名。

士卒不愿意死战。

廉颇的军队,不仅没能向前推进,还倒退了些许。

就在双方血战之时。

有名宦官前来,勒令双方人马住手。

待双方停手后。

宣告赵王丹已病逝于宫中

并且任命赵偃为下一任君王。

同时,令廉颇率军返回军营。

廉颇与毛遂不从。

可将士与宗族子弟皆放弃挣扎。

大势已去。

无奈之下,廉颇只能率军返回。

赵国这边不太平。

秦国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国丧一年。

嬴柱并没有即位。

而是为秦王稷披麻戴孝。

可楚系势力却坐不住了。

在华阳夫人的劝说下,嬴柱大赦天下。

着重赦免那些被关押的楚系势力。

并且还要重赏白起之女。

要封白起之女为君侯。

只不过被蔡泽以秦王稷尸骨未寒为借口,拦了下来。

如今外戚势力虽然没了秦王稷的支持。

生存环境开始恶化。

可作为外卿势力的蒙骛,手握重兵。

虽不敌楚系势力。

但楚系势力亦不敢随意欺压外卿。

由于蔡泽的阻挡,楚系势力只能等国丧结束。

嬴柱正式登基时。

再行封赏白起之女。

并且分化蒙骛手中兵权。

而此时,一场针对嬴柱的暗杀行动,正在悄然进行。

一年后。

赵秦两国,国丧结束。

嬴柱登基为秦王。

赵偃登基为赵王。

而原先的赵太子,在秦国哭成了泪人。

嬴柱登基后。

身体越来越差。

甚至不能上朝。

这让楚系势力措手不及。

尤其是华阳夫人。

外界有许多人都认为是他动的手脚。

而华阳夫人心里清楚。

动手脚的另有她人。

虽然他也动了手脚,也对嬴柱下了毒。

但他至始至终没有现在就害死嬴柱的意思。

最起码让嬴柱封赏完楚系势力。

没有了利用价值以后,才会考虑将嬴柱弄死,换成嬴子楚上位。

可如今,他还未动手。

嬴柱莫名其妙的病倒了。

连走封赏流程都没办法。

华阳夫人欲哭无泪。

只能拉着重病的嬴柱,强行给楚系势力封赏。

可宗族势力的出手,打断了华阳夫人的部署。

宗族势力的支持者嬴系,在门客的劝说下。

欲要刺杀嬴子楚。

想要取嬴子楚而代之。

只是还未行动,便被吕不韦发觉。

将此事告知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只能将注意力,放到宗族势力上。

嬴子楚可是楚系势力的认定的接班人。

现在有人胆敢暗杀她?

楚系势力当即全力针对宗族势力。

宗族势力遭受到严重打击。

劝说嬴系暗杀嬴子楚的门客被乱刀砍死。

嬴系则是被逐出咸阳城。

虽然解决了宗族势力,但嬴柱的身体也不行了。

还没来得及封赏,便撒手人寰。

只当了不足一个月的君王。

在各方势力的默许下。

嬴子楚即位。

秦国又是一年国丧。

关于嬴柱的死因,在秦国所有势力心中,成了一个迷。

外卿,韩,宗族皆认为是华阳杀了嬴柱。

甚至有些楚系势力也认为是华阳所为。

而华阳也有些怀疑是不是之前给嬴柱下的毒有些多了。

导致嬴柱登基以后,身体中的毒素爆发。

从而死的如此之快。

不过,这都不重要。

死了一个嬴柱,还有个嬴子楚。

秦国照样掌控在他的手中。

而赵国这边。

赵偃即位后。

先是提拔郭开为左丞相。

而后提拔臻马为右丞相。

至于原先的丞相毛遂,则是被赵偃随便找了个理由,贬了职。

廉颇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经过郭开的劝说。

赵偃欲要解除廉颇职位,让乐乘接替。

廉颇不愿,让人打跑了乐乘。

许寇当即率领重装骑兵,前去对付廉颇。

赵姬则是断了廉颇的粮草供应。

赵偃则是亲自下诏,劝说廉颇手下士卒归降。

在三方同时试压下,廉颇自知不敌。

挂上帅印,逃往了魏国。

自知大事不妙,毛遂也想逃。

可晚了一步。

毛遂被乱刀砍死。

赵国内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凡事原本支持太子之人,或者不属于赵姬阵营之人。

都遭受到了迫害。

死的死,逃的逃。

如今,赵姬彻底掌控赵国。

赵偃此时还想跟赵姬耍小聪明。

企图培养郭开,来与赵姬代言人臻马分庭抗礼。

郭开虽然看不惯臻马,也处处针对臻马。

但她是聪明人。

大是大非上,还是分的清楚的。

赵偃刚把想法告诉郭开。

郭开转手就把赵偃卖了。

赵姬听后,摇了摇头

利用郭开来与他为敌?

这个赵偃还是太过于年轻。

见指望不上郭开,并且权利已经被架空。

赵偃老实了不少。

开始安心享乐。

整日留恋于温柔之乡。

当上了人人唾骂的昏君。

此时,一封嬴子楚的书信,送到了赵偃手中。

嬴子楚在信上要求赵偃立刻放赵姬与嬴政回秦。

否则便亲自率领大军,攻打邯郸。

刨了赵王室的祖坟。

赵偃看到这封信后,苦笑连连。

是她不愿意让赵姬走吗?

她可巴不得赵姬离开邯郸。

去祸害秦国。

可现如今,赵姬走与不走,已经不是她说了算。

而是赵姬说了算。

她当即带着信,亲自去找赵姬。

希望赵姬在看到这封信后,回秦国与嬴子楚团聚。

平泽君府。

赵偃与赵姬对面而坐。

那封信就放在两人中间。

“赵姬,这信,你也看到了。要是你不回秦国,那嬴子楚便要率兵攻打赵国。”

兴许是怕赵姬误会什么,赵偃解释道:“当然寡人与赵国不惧秦。告知你此事,也是想要问询你的意见。如果你要留,我赵国定与秦国决一死战……。”

“赵王且放心,我与政儿不会留在赵国。”

“如此甚好。”赵偃欣喜若狂。

“赵王似乎很高兴?”

赵偃脸上的表情一僵,瞬间换了个脸色,“没有,寡人只是觉得你不能留在赵国,为寡人分忧,实在可惜。”

“赵王不必如此,虽然我不能留在赵国,但交易所会在,我也会时常关注赵国的情况。”

“啊……啊……?”

赵王嘴角抽了抽。

这话的意思,赵姬虽然回了秦,但依旧会通过交易所来操控赵国。

赵王如丧考妣,“如此……便好。”

赵王走后。

赵姬等人开始收拾行礼。

此次返回秦国,他会带走许寇的一万重装骑兵,以及两万辅骑。

还有上万工匠与卓子央。

至于范奇则留在赵国,与鲍锐一起主掌交易所。

臻马与郭开则把持赵国朝政。

至于钱财方面,能带走的,赵姬都要带走。

“父亲。”

看着仆从收拾着行李,嬴政一脸喜悦的来到清点财物的赵姬身旁,“我们什么时候回秦国?”

“怎么?”赵姬一脸笑意的看向嬴政,“等不及了?”

“嗯。”嬴政点了点头,“孩儿已有好多年未曾见过母亲,自然万分想念。”

“不急一时。我们的家当比较多,收拾妥当还需要十来日。”赵姬想起什么,“对了,韩先生可愿与我们一起归秦?”

“韩先生早就想前往秦国,见识一下商君之典……。”

话未说完,门外响起哭泣声。

赵姬与嬴政朝门口看去。

只见臻马抹着眼泪,走了进来。

赵姬笑骂道:“又不是孩提,怎的哭哭啼啼?”

“我主……!”臻马跪了下来,“勿要抛弃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