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331章 忧心忡忡的袁绍

此刻袁绍在冀州,自然也是想方设法,如何击破敌军。

他不可能一直坐以待毙,他必须将主动权重新夺回。否则的话,等刘备完全击败曹操,到时候,他就要单独面对刘备的压力了。

这件事,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

可是,就算袁绍想方设法,想要击破刘备的两路兵马,依旧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兖州和青州的大军,并没有与袁绍决战。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那就是牵制袁绍,只要让袁绍无法支援曹操就行。

真正的大战,还要等刘备的主力到达,那时候,就算袁绍想要逆天改命,也没有机会了。

袁绍有些着急,他并不知道曹操现在的情况如何。实际上,袁绍也很关注曹操那边的战况。他希望曹操能够支撑久一点。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如果曹操被刘备轻易击破,那袁绍也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但是,事情并没有袁绍想的这么顺利,坏消息终究还是传来了。

当袁绍得知,曹操根本就没有挡住刘备多久,便是一败涂地,如今更是率领麾下残兵,朝着北方而去时,顿时目瞪口呆。

他怎么也没想到,曹操竟会落得这般境地,明曹操麾下也有五六万兵马,不说与刘备正面对抗,难道拖延时间都做不到吗?

这才过去多久,怎么就放弃挣扎了?竟然逃到塞外去,这个选择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曹操的情况如何,袁绍并不在意,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处境。

如果没有曹操拉仇恨,那袁绍又该如何应对刘备,他已经完全可以想象,接下来,刘备肯定会率领大军向冀州而来。

面对三路兵马的压力,袁绍有些一筹莫展。

面对这个问题,袁绍没有更多的选择,他只能匆忙召集手下的谋士,一起来商量此事。

他们必须想到办法应对敌人,否则的话,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众人聚集于大帐之中。

此番,袁绍并没有掉以轻心,他甚至亲自率领大军,来前线迎敌。

只不过,哪怕袁绍亲自出场,也没有任何作用,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毕竟关羽、臧霸、徐晃等人,都不是好对付的,他们怎么可能轻易给机会呢?所以哪怕袁绍做了诸多努力,但最终还是白忙活一场。

此刻袁绍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他咬紧牙关,郑重其事的说道:

“诸位,吾方才得到消息,想不到曹操这么快就败给了刘备。

真是一个废物,他手下至少有五六万大军,怎么连拖延刘备几个月时间都做不到,这才过去多久,竟然就一败涂地。

以吾现在得知的消息,曹操已经率领手下残兵,往北而去,恐怕他是想要在塞外,占据一席之地,然后卷土重来。

曹操的想法当真可笑,他难道以为自己到了塞外,就能逆天改命,重振旗鼓吗?”

众人听得消息,同样显得无比震惊,因为这意味着,如今袁绍的处境,将会变得相当艰难。

毕竟没有了曹操牵制刘备,刘备就能全力以赴的对付袁绍,袁绍的实力固然强大,可是面对全力以赴的刘备,将会十分的艰难。

众人都有自知之明,他们很清楚刘备的强大。

当初刘备还没有这么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击败过袁绍。

现在刘备的实力,比之前强大了许多倍,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想要扭转局势,显得那么艰难。

正因如此,袁绍才会如此头疼,他的目光在众谋士身上扫过,说道:

“事已至此,不知诸位有何对策?”

众人皆是陷入思索之中。

这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故?

袁绍想要扭转局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说青州还在袁绍手中,那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是现在青州已经被刘备拿下。

兖州兵马同样向北而来,更别说还有刘备率领的主力,将从河内向冀州发起进攻,这三路大军,不管袁绍怎么做,也都无济于事。

在这巨大的压力面前,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真是令人绝望的局势啊。

众人陷入沉默之中,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看见众人的反应,袁绍不由得有些恼火,都在这关键时刻了,结果这些人却一言不发,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们就真的束手无策吗?

这让袁绍很是头疼,他心有不甘,也不愿意放弃,毕竟他好不容易才有如今的基业,并且他占据三州之地,这份实力已经不弱了。

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难不成,他就一点胜算都没有吗?这是袁绍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但是在此刻,不管袁绍做何准备,也都无济于事。众人虽然不敢说,袁绍必败无疑,可是在现在的情况,他们只能见招拆招了。

如果冒然行动,主动出击,或许就会导致局面更加不利。

到时候损兵折将,反而陷入危险的境地。

终于,在袁绍不善的目光之中,许攸说道:

“主公,现如今我们想要破敌,那就不能主动出击,只能等刘备打上门来,到时候,想办法寻找其破绽再将之击破,否则的话,没有任何胜算。”

其余众人也纷纷表明态度,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如果不想清楚这件事情,那么接下来,恐怕袁绍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听到这番话,袁绍顿时哑口无言,因为这个办法,说了相当于没说。

他就是希望能够抢回主动权,能够扭转局势,能够击败刘备。

可是现在,按照众人的意思,他只能等着刘备打上门来,到时候寻找机会,这实在是太难受了。

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让袁绍不适应。在此之前,一直是他占据主动,结果现在却反过来了,令人无可奈何。

不过,在袁绍思索之后,他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

不管现在难不难受,他都必须度过眼前的难关。如果太着急的话,确实会适得其反,该冷静的时候,必须要冷静下来。

随即袁绍的目光缓缓落下,他长出一口气,说道:

“想不到当今天下,局势如此变化。曹操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如今我冀州也四面皆敌,真是令人无奈呀。

不过请诸位相信,刘备不过曲意逢迎之辈。只要我冀州之众齐心协力,不管刘备有何算计,皆无济于事,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冀州。”

虽然袁绍自己心里也很慌,但是此时此刻,他必须保持淡定。

因为他作为冀州的掌控者,如果他都自乱阵脚了,那手下的人又该如何看待?

总之,想要争取那一线生机,想要反攻刘备,那就必须保持冷静,尽量维持如今的局势,拖延时间,寻找变局,未必不能力挽狂澜。

到时候谁胜谁负还尚未可知。

自古以来,以弱胜强的战争并不是没有,别看现在刘备来势汹汹,但是袁绍可不会轻言放弃。

不知不觉间,袁绍忽然找回了多年前的感觉,正如当初和公孙瓒对抗的时候。

那时候的公孙瓒也是如日中天,实力强盛无比,袁绍与之对抗,也是频频落入下风,但最终袁绍还是稳住了。

他带领冀州大军,非但击败了公孙瓒,如今更是将并州、幽州之地收入囊中。可以说,那时候是袁绍最困难,也是最为坚定的时候。

只不过在袁绍功成名就,割据一方,情况有所变化。他的内心反而变得优柔寡断,不再像之前那般坚决。

否则的话,以他之前巨大的优势,未必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毕竟袁绍的强大,那是有目共睹的,当初的刘备只有一个小小的徐州,甚至还要靠袁绍点头,才能坐得稳。

想不到现在刘备的实力,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强悍,所向无敌。可是袁绍呢?比起最强大的时候,反而有些衰弱。

这些事,众人了然于心。

但他们当然不可能直接说出来,毕竟他们知道袁绍是最要面子的,如果此刻他们接了袁绍的老底,只会惹火上身,并没有任何好处。

就这样,袁绍没有着急行动,他立刻派出斥候,前往打探消息,他倒是要看看,如今的刘备是否出兵而来,才好及时做出应对。

可以说整个冀州上下,都已经感受到那种压迫感。在此之前,是他们从未有过的。

毕竟之前大战,哪怕袁绍落败,刘备也不曾步步紧逼,并没有直接威胁到冀州的安危,可是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因为刘备横扫四方,实力更加强大,连曹操都已经败逃塞外。

可以想到,刘备接下来的目标肯定是冀州,而现在,已经有两路大军,在冀州之外虎视眈眈,到时候刘备主力抵达,大战在所难免。

这场战斗的结果如何?无人能够预料,但终究让人心有不安。

其实,在袁绍治理下的冀州还算安稳。

虽然如今的袁绍显得有些优柔寡断,但是他手下人才济济,治理这些州郡并不是问题。

没有谁愿意身陷战火之中,可是在这乱世,百姓身不由己,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只能随波逐流,活下去也那么艰难。

——

刘备在击破曹操之后,倒是没有着急出兵冀州,他在休养生息,等一切稳定之后,他自然会领兵向东而去,但现在还不必着急。

反倒是此刻,在北漠之中的公孙瓒,也在急切的打探消息。

虽然公孙瓒在塞外,但他一直想要打回幽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他知道,如果自己单独面对袁绍,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他必须要等刘备出兵,再从后方侵扰袁绍,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现在的公孙瓒,早就没有了之前称王称霸的想法,他只想击败袁绍。

到时候拜将封侯也算不枉了。

现在的袁绍,面对刘备亦是手足无措,公孙瓒哪里来的实力,能够与刘备竞争呢?

他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不过幸好,公孙瓒和刘备的关系不错。他跟着刘备,混的肯定不会太差,那就足够了。

当公孙瓒得知,刘备的两路大军已经威逼冀州的时候,顿时心中一阵欣喜,他面露喜色,这对于他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早就迫不及待 等着刘备出兵了,现在刘备终于行动。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报仇雪恨,公孙瓒怎么能不开心呢?

但是公孙瓒没有着急,他又得到消息,此刻刘备的首要目标是曹操,并没有对冀州发起强攻,所以他憋着一口气,继续令人打探。

只有袁绍在正面,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无暇顾及后方的时候,公孙瓒在领兵杀回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现在贸然动手,反而会适得其反。

总之在经历过种种事情后,现在的公孙瓒已经成熟不少,他并不像之前那么鲁莽了。

虽然有的时候,他的性子依旧有些急躁,但是,在权衡得失之后,依旧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公孙瓒等待着,他相信以刘备的实力,一定能够击败曹操。

现在的曹操已经不复往日,这两三个郡的地盘,如何能够与刘备匹敌?顶多就是拖延一时半会,想要扭转局势根本不可能。

最终的结果,也和公孙瓒预料的一样,当他知道,曹操当真被刘备击败,而且选择逃出塞外的时候,表情显得有些古怪。

当初他被袁绍追击,也是做出同样的选择,只不过,他并不是想要割据塞外,而是因为他知道,刘备与袁绍之间终有一战。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苟住,等到刘备对袁绍出兵,他就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到时候偷袭袁绍后方,也算一番功劳。

其实,公孙瓒已经能够想到,曹操最后的结局了。

或许曹操此去塞外,再也没有归去的可能。

哪怕曹操以麾下兵马,当真能够击败外族,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又能持续多久呢?

等到大汉完成统一,刘备实力更加强盛,派遣大将征讨曹操,曹操恐怕又只能落荒而逃了。

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公孙瓒,他要么选择自尽,要么选择投降。总之不会让自己颠沛流离,过得毫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