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第330章 曹操的退路

此刻在府衙之中,众人皆是聚集于此,从他们的表情,就能看出不少人都在忐忑不安。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曹操突然召集他们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另一方面,他们也因为刘备的强势进攻而压力巨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备大军席卷而至他们。都将沦为阶下囚。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曹操没有直言,但是他相信,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应该能够明白他的意思,只见曹操说道:

“如今刘备大军来袭,我军在河内怕是难以抵挡。所以我打算带领一路兵马,前往塞外开扩,留有一条后路,不知尔等意下如何?”

现在的刘备,都已经打到曹操面前了,这个时候说什么去塞外开辟退路,简直就是笑话,而众人自然能够明白,曹操的言外之意。

但众人听着曹操之言,顿时神色各异,想法各不相同,有人面面相觑,心中不安,也有人淡定自若,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显然众人都理解到曹操的心意,他们万万没想到,都已经这样了,曹操竟然还想着负隅顽抗。

哪怕在河内,不是刘备的对手,竟然想要逃到塞外去,难道曹操真的如此不甘心吗?

荀彧就是如此,他一直以来对曹操也是忠心耿耿,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辅佐曹操,争霸天下。

虽然他忠心于汉室,但是他同样辅佐曹操,没有半点怠慢。

如果现在的曹操还有机会,他当然愿意帮助曹操,改变自己如今的处境。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都已经这样了,天下局势即将尘埃落定,刘备一统天下,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臣服刘备,臣服于朝廷,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曹操竟然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明知道不是刘备的对手,竟然还不甘心,此刻逃到塞外去,难道就能改变这个局面吗?

似乎根本无济于事。

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反正荀彧有些难以接受。他可以忠心耿耿的给曹操办事,但是他做不到,明明知道败局已定,却仍死性不改。

宁愿去塞外,做那外族茹毛饮血,却不愿臣服于刘备。

这是荀彧怎么也无法接受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有着自己的坚守,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底线,曹操的选择无疑是超出了他的底线。他不可能跟着曹操一起。

但是,荀彧并未直接反驳曹操,他只是一言不发。如果曹操真的要去塞外,他会选择留下。如果曹操要杀了他,他也不会反抗。

如此倒也一了百了了。

而在场众人,也有的对曹操忠心耿耿,像乐进、于禁等人,他们都直接拱手表明态度,他们愿意追随曹操,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不管曹操要去哪里,他们都会跟着,不会有半点改变。

也有谋士迟疑不定,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他们同样没想到,曹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不过,他们倒是没有荀彧这样的想法。

陆陆续续也有部分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些人都是愿意追随曹操,去塞外开疆扩土的。

其实看到这里,曹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有人愿意追随他一起出发,让曹操心中有了些安慰。

但是当他看见荀彧,竟然无动于衷时,心中不免讪然,但他觉得自己也可以理解荀彧。

毕竟这些年来,荀彧一直兢兢业业。帮他办事从来没有半分懈怠。可要让人家背井离乡,终究还是太难了。

至此,曹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他并没有像郭嘉担心的那样,将这些不愿随同他去塞外的人斩尽杀绝。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跟随他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曹操能够崛起,与这些人脱不了干系。至于今日,曹操败在刘备手中,要怪也只能怪时运不济,谁叫刘备手下,有一位如此强悍的军师。

随即曹操沉声说道:

“诸位的意思某都明白了,此番前往塞外,某将亲自领兵。剩下的人就由文若带领,留守于野王县内吧。”

其实曹操这样安排,已经是给出了答案,有人心中长叹,也有人松了口气。

这一去,不知结果如何,是否能够归来,或许就是战死异域,埋骨他乡。

谁也没有想到,昔日强盛的曹操,竟然会落得这般结局,天下局势变幻,当真难以预测。

既然做出决定,曹操没有优柔寡断,他知道如果他决心行动,那就一定要快。

必须在刘备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转移,到时候,哪怕刘备想追上来,也无济于事了,毕竟,刘备也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管。

直接追着曹操,要去塞外之地。

就在当天夜里,曹操看着这片土地,神色间带着几分黯然,如果不是真的无路可走,他绝对不会这样选择,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最终,曹操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决。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塞外成就一番基业,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归来。

这就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执念。

至于其他那些,愿意追随曹操的文臣武将。不管心中是否不舍,他们也只能跟着曹操一路走到黑。

就这样,曹操带着麾下文武,以及将近三万大军,迅速向着北边而去。

——

如今刘备的优势,已经非常之大了。

一切皆在计划之中,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拿下曹操,到时候再集中优势兵力,围剿袁绍。

虽然现在袁绍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但是在刘备眼中也就那样。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现在的刘备,都已经比袁绍强大太多。

只要他不出现致命失误,那就不可能败给袁绍。

然而,当刘备率领大军步步紧逼,朝着野王县靠近的时候。温县等城池早就被刘备拿下了。至于野王县,已经是处在河内腹地。

也是如今曹操的驻扎之地。

刘备派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快马加鞭的将消息送回。当刘备看到急报之上的内容,顿时表情有些错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这急报上的信息很简单,那就是曹操竟然不战而逃。除了留下些许文臣谋士在野王县,剩下的武将兵马都被他带走了。

或者说,这些人是最忠心于曹操的部下。

这个结果,完全在刘备预料之外,他以为曹操在这般境地,会选择决一死战。

可他还是小瞧了曹操。大丈夫能屈能伸,曹操能够在此刻,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足以看出确实手段不凡。

这对于刘备来说是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毕竟此刻曹操跑了,那接下来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河内以及河东等地,轻而易举的拿下。根本无需大费周章。

但是,曹操逃出生天,终究是个隐患,谁也不知道,日后曹操会不会卷土重来,给大汉带来麻烦。这都是尚未可知的事情。

想到这里,刘备立刻召集手下众人前来商议。

看着众谋士,刘备沉吟之后说道:

“原本我以为,曹操会选择在此率领大军,与我军决一死战,却不曾想到他竟然没有反抗,而是率领大军撤离。

他如今领兵往北而去,要么是去并州,要么就是逃到塞外去了,留下曹操终究是个隐患。”

其他人得知消息,同样有些意外。

毕竟曹操抛弃家业,前往塞外相当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且未来的事情,根本无法预料,万一曹操创业失败,反而死在了北漠之中。

那就真的有苦无处说了。

廖辰沉默了一下,他还真没有想到,原本是三国时期最大枭雄的曹操,竟然会选择了这样一条路,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决心。

既然曹操选择北上,就意味着,他并没有彻底放弃。对于这样一位枭雄来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都会全力以赴的争取。

大概这就是曹操能够成功的关键原因吧。

很快,廖辰开口说道:

“其实主公无需太过担心,如果曹操当真去了塞外,也根本影响不了大汉局势。

哪怕曹操真能割据一方,但是以他的实力,如何能够与大汉相匹敌呢?只要主公一统天下,大汉必将建立前所未有的盛世。

到时候,区区曹操根本不在话下,如果曹操当真死心不改。到时候再将之覆灭不迟。”

眼下刘备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一统大汉,只有让大汉恢复统一,所有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才能迅速发展,变得更加强盛。

至于曹操,丧家之犬而已,就算曹操再怎么厉害,以他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真的威胁到大汉的统治,这就是廖辰的想法。

并且 如今刘备能够击败曹操,难道以后大汉的实力更加强盛,就会对付不了曹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件事上,众谋士都保持了相同的看法,一个曹操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曹操跑了,虽然还留有一线希望,但是这条路可没有这么好走。

等到大汉一统之后,刘备一样可以出兵将之剿灭种子。

他们现在,首要目标应该是冀州,只要解决了袁绍,将河北之地竞速拿下,到时候整个大汉都不会再有任何意外。

像马腾,刘璋等各路诸侯,只有俯首称臣一条路,包括那孙策,恐怕也别无选择了。

哪怕孙策野心勃勃,想要称霸一方,但是以他的实力,如何能够与大汉相抗衡?

刘备听得众人之言,也是微微点头。但他心中依旧免不了有些感慨。

曹操此人着实是刘备劲敌。当初刘备还很弱小的时候,曹操的威名就已经响彻四方。

虽然那时候的曹操,没有袁绍强大,但是他能以弱胜强击败袁术、吕布等各方势力,已经说明他的强大。

时至今日哪怕曹操还没死,但是他败走异域他乡。日后或许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很快,刘备沉声说道:

“诸位所言极是,这条路是曹操自己选择的。如果他愿意臣服,我自然可以给他留有一线生机。

但是,现在既然他还心有不甘,想要在塞外图谋再起,那就先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日后再出兵应对不迟。”

一个破败的曹操,现在的刘备还真不至于太过担心。不管怎么说,刘备的实力摆在这里。整个大汉,有大半的疆土都在他的手中。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的目标就能实现。

大汉将会在他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走的更远,哪怕这条路并不简单,但刘备并没有放弃的想法,他会一步一步向前证明给所有人看。

他刘备,无愧于大汉。

就这样,刘备派出大军,四处攻城略地,要将河内河东二郡拿下。

那些城池守军,也是陆续得知消息,但他们知道,曹操都已经跑路的时候,顿时一脸懵逼。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够反抗呢?

负隅顽抗无疑自寻死路,所以他们都老老实实的选择投降。毕竟连曹操都跑了,他们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过多久,这场大战就暂时告一段落。

河内、河东之地的官员,表现的颇为配合,他们当然不敢反抗,他们也知道刘备的强大,实际上在此之前,也没有人相信曹操能够挡住刘备。

只不过,他们既然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自然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现在这一切终于结束了,他们再度归属于大汉。他们本就是大汉的疆土,如今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妥。

无数百姓为之欢庆,不管怎么说,没有发生大战,也没有屠城劫掠之事,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乱世之中,百姓是最为痛苦的,他们不但需要提供壮丁充当兵马,更是要将自己含辛茹苦的粮食交出去,为了什么皇图霸业。

但这些事情,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只希望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而已。现在随着皇叔的大军到来,这一切似乎就快要实现了。

解决了曹操之后,刘备并没有着急对冀州用兵,他令大军暂时休整,先调整好状态,到时候,才能一鼓作气拿下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