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92章 人小心思未必少,二皇子的一二三四五

好好的,朱祁钰也没想到二儿子突然弄了这么一出。

他只下意识地看向皇后。

唔,倒也谈不上什么怀疑,只是孩子到底还小,按理说应该想不到这么多。

可很明显,皇后脸上的诧异丝毫不比他少:“你这孩子,如斯大事,怎么能……”

不跟父皇母后商量一下就草率决定的话还没问完,就对上了儿子的一脸坚定坚决:“母后,儿子都六岁了,不是懵懂孩童。此次也是深思熟虑过,不是临时起意。”

“你!”

汪皇后气极,抬手就要打儿子。显然是宁可豁出去慈母形象不顾,也要保孩子无虞。

朱祁钰却拉着她的手:“梓童勿恼,先听听这混小子怎么说。”

皇帝吩咐,那就是口谕。汪皇后再怎么不愿也得福身行礼:“是,臣妾遵命。”

然后眼神示意自家儿子,事关小命,千万别莽撞行事。

别人成功不代表他也成功。

身为母亲,她自然不愿意儿子有半点万一的可能性。

二皇子朱见淏早慧,知道母后舐犊情深。

但更知道自己是嫡却非长,父皇又早早说过太子人选以贤以能,不以嫡以长。

然他身为中宫嫡出,若将来不能继承皇父的位置。那么不管是哪个兄弟继位,他都难活命。两个姐姐跟同母弟也将如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他就得深得皇父所想,让自己变成众望所归。

而眼下这牛痘事,就是个绝佳的好机会!

朱见淏勾唇,露出洁白的小米牙:“父皇让孩儿说,那孩儿就浅说几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请父皇多多谅解。”

朱祁钰点头,随后就见自家儿子伸出还带着肉窝窝的小指头开始细数:“第一,父皇说过,儿子们身为皇家子弟,受天下百姓供养。生来便该将如何为兴盛朱家江山献策出力,不做败家子,不做正庶人。”

“说得好!”

吴太后笑着拍手:“不愧是祖母的乖孙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地。”

不枉你父皇每次带你们祭太庙时,都要指着某人的跪像谆谆教诲一番,唯恐你们记得不够深刻。

朱祁钰没说话,但眸光中也不免露出几分赞许来。

朱见淏见状可可爱爱地歪了歪脑袋,小脸苹果一样红:“皇祖母谬赞啦!孙儿这都是跟父皇学的,最多,最多算见贤思齐。”

“第二,虽然咱们大明现在将瓦剌变成蒙古省,打下日本一道,实实在在的开疆拓土。但孙儿知道,父皇宏愿远不止此。他要大明无远虑,无近忧,要远迩诸国在在臣服。而要达到这些,一要钱粮,二要兵马。根本就在人口上,而天花恶疾能否彻底根治是影响人口能否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

朱祁钰震惊,他素来知道二儿子聪慧,但还真头一回真切认识他竟有这么聪慧。

景泰元年冬才生的小家伙呀,说六岁,实际五周岁还没满!

就,就有如此见识了?

想他这么大的时候,还被母后往平庸懦弱了养。不敢有丝毫掐尖要强,就怕碍了孙氏的眼,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遭了暗算。

而朱祁镇?

那糟心玩意儿,连话都还没说全呢!

都不及见淏我儿一丝半点儿。

他还沉浸在我家有儿初长成的喜悦里,小见淏已经说完了三四,正在满眼孺慕地说五:“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儿子相信父皇,相信他的眼光与为国为民之赤诚。”

“老子英雄儿好汉,父皇都敢为推动牛痘进展以身相试,儿子当然也敢!”

小家伙握拳,满脸坚定坚决支持自家父皇模样。

听得朱祁钰满心激荡,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杭妃见状忙轻推了自家儿子一下,大皇子朱见济不防备间轻啊了声,瞬间汇聚满室目光。

看得他脸上通红,结结巴巴说了句:“儿,儿子也愿意与父皇跟二弟一起。”

从内心说,才虚十一岁的小少年能有如此应对,已经不错。

但有小他五岁的弟弟珠玉在前。他这被亲娘临时提点,才磕磕绊绊应答的,多少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不,非但朱祁钰脸上的笑容有些淡。连吴太后都微微蹙了眉,斜睨了不争气的儿媳妇一眼:这你都不管?

管管管。

汪皇后两子两女傍身,地位稳若磐石。自然能保持大妇风范,从不苛责底下的妃嫔。但杭氏有意帮儿子争宠,压过自家儿子苗头就另当别论了。

后妃间只要不出大格,朱祁钰向来不管的。

他只无限欣慰地看着自家二儿子:“好小子,我朱家千里驹也!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见识与胆识,没把跟胡濙与一群大儒们学习。”

嘿嘿。

朱见淏笑眯了眼,一脸得意,嘴上却道:“嘿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儿子这还差得远。且得好生学文习武,懂经济、知晓一些制器之类,才能替父皇分忧。”

“你啊!”朱祁钰抬手点了点他的小脑门儿:“最好是真的谦虚,不然为父就得亲自来,教你如何谦虚谨慎。”

嗯嗯。

小家伙认真点头:“儿子记下了,那种牛痘的事儿?”

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过了立秋,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后,全皇室上下就陆陆续续种了牛痘。上至六十几岁主动请缨的周王殿下,下到还在襁褓里的三皇子。

全部分批种痘成功,没有出现任何危重后果。

最多就是高烧一两日,起几个痘子而已。跟那遇着苗不顺非但种痘失败,甚至还要导致天花蔓延的人痘比起来不知道安全了多少倍。

喜讯一出,朝野震动。

为了自己与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无数百姓捧着大明报勇敢找上了当地衙门,询问这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种了那个什么牛痘,孩子就再也不用担心天花?

又是不是如报纸上所写,只要主动报名,做好了登记。回头官府统一种痘的时候,就能给他们一家老小都种上那牛痘?

不分良贱,只要是大明子民便可,连蒙古省各部也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