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五代十国之我是荆南王>第154章 河中之乱

东丹慕华的来投,让大唐的影响力迈出了国界,李嗣源非常的高兴,再加上前不久,南平王高从诲、楚王马希声上表归附。李嗣源更是自信心爆满,认为他就是能够再现前唐太宗荣耀的第二人。于是他处处以太宗皇帝自居,可是在他的眼里,这些大臣们却没有一个魏征、房玄龄的样子,各个的眼光狭隘无比。当高从诲、马希声上书归附时,不少朝臣建议直接扣留二人,将荆州和湖南纳入大唐统治。在李嗣源看来,这是鼠目寸光的表现。眼下吴蜀两地实力正劲,要是直接吞并了荆州和湖南,只怕大唐就要面临吴蜀东西夹击的态势了。若是单挑一国,他不会太虚,可是两国夹攻,他没有太大的希望。所以,与其急于一时,还不如保留两国,作为缓冲。

如果李嗣源在处理高从诲和马希声的事务时算得上是残留一丝明智的话,那么他猜疑并给手下大将安重诲定罪的行为,以及在立储问题上犹豫未决,才是压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来,安重诲在进攻荆州遭到吴蜀两军围攻之后,原本想要觐见李嗣源,想要趁着南平国丧之时,趁乱攻下荆州。虽然有不趁他人国丧进攻的古礼,可是在这个年代,古礼早就被人丢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里。如果严格遵循古礼的话,李嗣源能不能当上皇帝还是另说。不过李嗣源却没有接受,而是派出了冯道与南方各国言和,腾出精力来对付北方的契丹。这招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东丹慕华的来投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不过安重诲心里却很不满,口出不利的言论,为了安抚安重诲,李嗣源任命他做了河中节度使,总算是满足了他统领一方兵权的愿望。

河中节度使位于河东的南部,靠近关中的大门蒲坂渡口,这里历来是关东地区进军关中的第二选择,每当关东的军阀们攻不破艰险重重的函谷关时,总会到蒲坂碰碰运气,而这里也确实能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对于关中来讲,这个渡口非常重要,对于关东来讲,控制这个渡口同样重要,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交给了安重诲,可见李嗣源对他的重视。河中节度使的首府在蒲州,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等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可是,李嗣源犯了一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错误,虽然他让安重诲当上了河中节度使,可是始终对他不是很放心,于是他又任命了自己的侄子李从璋担任节度使,而勒令安重诲致仕,并给了他一个太子太师的荣誉称号。安重诲自认为是李嗣源的老班底,哪里看得起李从璋这样少不经事的年轻人?若是其他老将来替代他还好,偏偏安重诲就是看不起这种裙带关系上台的人,因此,他时不时散发一些流言,让李从璋将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安重诲看来,自己是退居二线的国家老干部,批评批评你李从璋是应该的,你李从璋也应该受着,在他看来,李从璋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因此,即使他致仕了,却还逗留在河中一带,殊不知,正是这些举动让他大祸临头。在李从璋看来,没有什么是自己决定不了的,即使是皇帝叔叔来了,也无济于事。

这一日,安重诲依然像往常一样在府中练着五禽戏。这五禽戏相传是上古名医扁鹊发明的,有很强的健身效果。对于上了年纪的安重诲来讲,如今多活几年,多吃吃国家的粮食,也是好的。不过李从璋的到来让他的这个理想泡汤了。安重诲正在后花园中练着金鸡独立,突然家宰匆匆忙忙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李节度使大人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安重诲并不惊讶,自前唐以来,新任节度使拜见原任节度使的旧例是存在的。新节度使为了表示对老节度使的重视,一般都会亲自上门讨教本藩镇境内的人口、军力、粮食分布和数量情况。安重诲以为李从璋的目的就是这些。可是,当全副武装的李从璋率领着数百名牙兵出现在他面前时,安重诲有些不敢置信。交接一些军务需要这么多的人马吗?安重诲很是狐疑,随即开口问道:“李节度前来,所为何事?”他的问话中依然透露着一丝不屑,连正眼都没有看李从璋,依旧安稳的打着他的五禽戏。

安重诲的这一举动,彻底让李从璋怒了,以前自己落魄的时候,被他看不起还算是正常,如今自己贵为节度使,安重诲这老贼还是如此的高傲,这就让他很是不满。李从璋扭曲着脸,对着身后的将士们说道:“安重诲口出不臣言论,奉皇帝之命,前来诛杀此贼,将士们上前杀贼,”将士们听了,纷纷上前击杀安重诲府中的闲杂人等。数十名士兵将安重诲团团围住。

安重诲苍老的声音响彻天际,他大声说道:“李从璋,我真是想不到啊,想不到你竟然敢矫诏杀害朝廷大臣?”

李从璋哈哈大笑道:“老贼,你口出狂言,早就露出不臣之心,本将军是奉皇帝之命,前来诛杀你这个老奸贼的,识相的话,尽早了断,免遭刀兵之辱。”

安重诲还想挣扎,大声说道:“老臣了解皇上,他绝不会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事情来,李从璋,你可否敢与我一起上京面见皇帝,评评理?”

李从璋听了,心中暗想道,要是真让他见到了天子,自己的事情岂不会露馅?于是,他大声呵斥道:“安重诲老贼,皇帝的心思岂能是你猜得到的?你如今是一介罪人,还想什么亲自面圣?岂不可笑?”说罢,李从璋命令士兵们上前将安重诲抓住。

安重诲不愧是百战老将,即使手中没有武器,几十个将士们依然近不了身。李从璋则在等待最佳时机,很快,安重诲气力耗尽,李从璋一步上前,拿出铁挝狠狠地朝着安重诲的后脑砸了下去。安重诲的夫人也被士兵们押来,李从璋也同样将她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