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过关山【完结】>第59章 摆脱

  听雨楼中, 杨礼为沈凭斟的一壶热茶还未喝完,屋外听见脚步声远远传来,屋内的两人抬头看去, 只见赵抑徐徐走近。

  沈凭见状连忙起身, 而一侧站着的杨礼见到他时, 眼底快速闪过一丝意外。

  赵抑拦下沈凭行礼的动作,瞧见杨礼也在,想了想后道:“去看着他。”

  很快, 杨礼就明白这句话里的意思,搁下手中的事情行礼告退。

  屋内两人面对面而坐, 赵抑甫一坐下, 顺手拿起桌上的朱砂笔欲批改奏疏, 但他蘸墨的动作却顿了下, 随后看了眼沈凭,忽地心底变得平静下来。

  沈凭发现他的眉头微蹙, 又见他动作迟疑, 遂道:“只要王爷不嫌我吵便好。”

  随后瞧见赵抑眉梢抬了抬,执笔蘸墨, 将奏疏一展无遗, 不再有所避讳。

  他垂眸仔细批改着奏疏, 语气带着无奈道:“阿挽年纪尚幼,免不了有些小孩心性, 所以才耽搁了些时辰。”

  话落,沈凭却莫名笑道:“其实王爷不必向微臣解释, 若是王爷有需要, 即使让微臣在此等着也无妨。”

  赵抑从奏疏中抬眼, 端详他的眼睛中看不出情绪, 只是听见他说出这句话时,眸底隐约藏去一丝异色。

  他收回视线,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沉静,“这些时日可遇到难题?”

  说着一行端正优雅的字体落在奏疏上。

  沈凭道:“万事顺利,何来阻碍一说?”

  其实他清楚赵抑的言外之意,大概率是向他询问秋闱副考官事宜。

  赵抑端坐在太师椅中,手中动作未停,却又能轻易戳破他的心思,“幸仁,你既敢于直言,又何须遮掩?”

  在沈凭还未回京之前,他便在朝堂中听过不少蜚短流长,然而让他最是难忘的,还是谈及沈凭行事与自己十分相似。

  他从前充耳不闻,心中也有一把衡量的尺子,今日再看,若说相差无几不过夸大其词,但却不否认两人行事作风方面颇有几分近似。

  沈凭暗暗吸气吐掉,道:“所以王爷也与旁人一般,认为微臣有意那秋闱的副考官?”

  赵抑手中批奏的动作一顿,但未见抬首,只道:“无风不起浪。”

  “那王爷可是会支持微臣?”沈凭果断问道。

  这一刻,赵抑干脆停下手中的动作,将笔搁置一旁后,身子微微朝后靠去,凝神望着他,声音平静说:“你想要什么?”

  他既摸不清眼前人的心思,不如让对方亲自说出。

  沈凭目不转睛和他对视,良久,淡淡回道:“我要名正言顺得到想要的。”

  而不是靠别人施舍或首肯才能得到的。

  赵抑问道:“你确定要试试吗?”

  显然他明白沈凭今日所言,清楚对方想要尝试摆脱自己,去挑战追逐梦寐以求之物。

  他未等沈凭回答,续道:“你从不拒绝两党的示好,宁愿当一株游走的墙头草。那你可曾想过,一旦摆脱了眼下的束缚,离开了璟王府的相助,也许你在这局棋中,最后只会落得尸骨无存。”

  可这样的情况沈凭又何尝没有想过,甚至在他选择当墙头草的那一刻,就清楚前路艰险。

  但他不能坚定选择清流派,他不能置他的父亲于痛苦之中。

  他能摆脱世家,沈怀建能吗?

  沈家能吗?

  答案早已在沈怀建当年的选择中显而易见,从沈家背负骂名起,这位父亲的远见,早已把如今的局势放在预料中了。

  沈凭看着他那双深不可测的双眼,缓缓回道:“但我从启州平安无事回来了,也许官州未必不能。”

  话音刚落,赵抑却接着道:“那是因为有惊临在你身旁。”

  恍然间,启州一路上的种种浮现在沈凭的脑海之中,他的眼神蹙闪,心底趟过一阵暖流,但很快又被寒凉覆盖。

  赵抑说得没错,启州之行能平安,少不了赵或的同行护送,可到了最后,却又不慎被他们揭开另一桩陋事。

  皇后欲赶尽杀绝沈家,那一次的刺杀中,若没有赵或,他当真死无全尸。

  沈凭垂下眼帘,低声道:“两派都不是我的归宿,我要为自己而活。”

  赵抑看着他神色上的失望,沉吟片刻后,只见他从太师椅中起身,踱步走到栅栏前方,负手而立,眺着青山湖泊久久不语。

  半晌,他无奈叹了声,“回去好好想清楚再来,若你有意,本王将让秋闱成为你高升的垫脚石。”

  沈凭起身朝他看去,最后抿唇不语,直至行礼告退。

  赵抑听着脚步声离开,随后慢慢转身,望着离开的背影消失在眼底,双眼藏尽锋芒不见喜色。

  那日沈凭从璟王府离开不久,有关他要当副考官的消息传遍六部,虽然沈凭只字未提,但吏部的同僚又复从前那般将他视若无睹,偶有几人,也不过是寒暄几句便匆匆离开,瞧着更像是对他避之不及。

  直到沈凭前去寻徐泽海请教问题时,果不其然被对方拒之门外。

  沈凭在吏部好不容易经营起的关系,不费吹灰之力快速崩塌,每当游走在吏部以外时,他能听见清流派对自己的夸赞,纷纷说他得了璟王的重视,却转头又被嘲讽,说他不懂人情世故。

  只是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安安静静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此过了数日后,他如愿以偿收到了一道圣旨,户部和吏部联手举荐他接手官州事宜,但行的是无实际用处的督察权。

  他去璟王府一事必然激怒徐泽海,而对方卖力举荐,为的是让他在秋闱之前不得回京,以免秋闱没结束,而他又威胁到吏部尚书的地位。

  只要徐泽海对副考官执念够深,陈写散播谣言传得够快,他又利用了赵抑此次突如其来的相见,去官州此事必成。

  至于赵或那厢,则是派了对坠楼案一无所知的莫笑前去。

  莫笑去到之时,表面是为了去处理大理寺日常报账,但户部得知对方是赵或的侍卫后,亲自出马为其解决事宜。

  他按照话术与户部周旋其中,把旧事如苦水般倒出,话里话外添油加醋三分,让世家皆知启州的功劳被夺,是因沈凭递呈给徐泽海的折书。

  对此,户部便认为赵或记恨沈凭损人利己,遂将官州这烫手山芋抛给吏部,请徐泽海举荐人才为陛下所用。

  徐泽海想坐上秋闱副考官之位,为的是在百姓面前彰显自己的本事和地位,一听旁人提起国子监经济策论,又逢想起秦至坠楼案和沈凭有关。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见这大好机会,便顺着户部抛来的话,果断将沈凭赶出魏都送去官州。

  如此一来,有了两派联手牵头,其余人便无话可说,皆顺从此事而行。

  但曾有一人提出质疑,那便是张昌钦,对方觉察两部联手颇疑,只是抵不住六部的口舌,遂不了了之。

  待事情敲定之后,前去官州的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沈凭又将面对怎样未知的风险,才能换来他在魏都存活的一线生机?

  作者有话说:

  谢谢阅读和支持。

  后续几天千字更新,10号和13号万字更新,囤囤囤。

  感谢在2023-08-02 14:19:24~2023-08-03 10:20: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多肉羔羊和鸡 5瓶;柠檬葡萄西红柿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