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过关山【完结】>第33章 帕子

  就在沈凭陷入沉思的时候, 赵或则问起莫笑另一件事情,“你可在迷宫里见过什么人?”

  这个问题不禁吸引了沈凭的注意力,他们将目光都朝莫笑注视着, 等着他把话说出。

  但是莫笑却在思索须臾后摇头, 道:“我们记不住任何人的脸, 只知道要在那些人的欢呼声里不断窜逃,像老鼠一样被人嘲弄。”

  此时的贺宽垂眼想了下忽然说:“听他这么说,我倒是记起一件道听途说的事情。”

  他看向众人续道:“我和苏尝玉交手时, 曾有人提醒他去看抓鬼游戏。”

  话落,只见莫笑恍然一惊道:“对, 追杀我们的人就叫鬼!”

  赵或问:“什么意思?”

  莫笑说:“如果在迷宫里遇到死胡同时, 博弈失败则死, 若成功便继续找出口, 直到时间结束。”

  贺宽问道:“结束时你们会被带去何处?”

  莫笑回道:“去做苦役,有些在里面待了很久的人告诉我, 这些匪徒为两州有权有势之人倒卖来路不明的货物, 匪徒从中抽取过路费替他们找人消耗这些东西,换取远比互市里更高的市价。”

  话音未落, 他眼前的三人面面相觑, 同一时间想起那批被截留的铁制品。

  赵或凝视着贺宽道:“派人找苏尝玉, 这一次结束后,本王倒要看看他做多少黑心买卖!”

  贺宽抿唇不语, 接了命令后起身离开了厢房。

  屋内的暖炉在燃烧中噼啪作响,透过窗口能看到外面天地茫茫一色。

  随着房门被关上, 莫笑将落在门口的视线收回, 眼中的光芒渐渐淡下, 他喃喃说道:“但那日追杀我的人似乎比从前多了。”

  赵或询问道:“此话怎讲?”

  莫笑说:“我在山谷附近躲藏的几日里, 平日出来搜寻的匪徒不过数人,但那夜接二连三出现的匪徒,更像是围剿何人似的。”

  闻言,沈凭眉头微蹙后顿时抬首,神色凝重地问道:“此事可属实?”

  莫笑不假思索道:“不错。”

  一个令沈凭感到惊恐的念头从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缓缓把头垂下,搭在桌面上的手指渐渐握起。

  赵或在桌下的脚轻轻触碰了下他,当他抬头和自己对视的瞬间,捕捉到他眼底闪过的一丝怒气。

  坐在一旁的莫笑不明所以,但他发现赵或给自己投了个示意离开的眼神。

  他从圈椅中起身,看着沈凭纠结了下果断地离开了厢房,在他欲要把房门拉上时,赵或伸手将其拦住,两人一并走了出来。

  赵或出门时恰好瞥见驿站门口正在谈事的贺宽,他看见对方脸上的肃然,意识到有事情发生,转眼看向身旁的莫笑,思忖少顷后说:“走吧。”

  莫笑点了点头,正准备转身时又感觉到那语气的微妙,不安地看着赵或问道:“殿下可还有事要我相助?”

  其实赵或起先将他留下,是打算利用他为骠骑兵引路进山谷中,但又考虑到他没有沙场的经验,且山谷地势险峻,若再生意外,逃生的希望恐怕远比那日更加的渺茫,索性决定放他一条生路,让他自生自灭罢。

  “天涯自有相逢,就此别过吧。”赵或淡淡道。

  可闻言的莫笑却脸色骤变,着急说道:“可救命之恩......”

  赵或说:“就当你用今日所言相抵了,不用记挂在心上。”

  他的余光瞧见走进驿站朝楼上而来的贺宽,面对莫笑的欲言又止干脆回绝道:“不必再跟着。”

  “不行,我爹娘教我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此刻的莫笑变得十分固执,就连垂着的双手都紧握成拳,非要把报恩这件事情贯彻到底。

  但赵或的耐心有限,见他如此执着,心想找个毫无特长的理由打发掉,便问道:“那你可有一技之长?”

  莫笑被问得一时语塞,他想到自己的武功对比赵或简直天壤之别,又想到自己出谋划策的本事放在他们面前属实杯水车薪,无论文武,对于他们而言只有画蛇添足的作用。

  赵或见他思考不出所以然,便打算劝他释怀去追求光明的未来,结果他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看见莫笑憋红了脸坚定盯着自己,“我会做饭!”

  莫笑这铿锵有力的一声,惊得不远处前来的贺宽都稍作顿足,带着满脸的疑惑和赵或相视。

  房门再度被推开,这一次唯有赵或只身走进来,他看见沈凭离开了茶桌站在窗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在听见开门时也只是回眸淡淡扫了眼。

  沈凭道:“我想把菜菜先接走,但是会打草惊蛇。”

  赵或说:“现在要尽快找到唐昌民和匪徒之间勾结的证据,否则菜菜就会成为他拿捏你的把柄。”

  在莫笑谈起匪徒追杀的人手徒增时,他们都在后知后觉中记起另一件事情,是沈凭在大牢前和唐昌民说的话。

  其实匪徒在临死前给了沈凭隔墙有耳的暗示,只是他在当时没有琢磨明白其中意思,而是在出了大牢后,见到唐昌民的那一刻心中才生了警惕。

  那日他刻意把那句听着云里雾里的话说了出来,是想看看唐昌民有什么异样的变化,但是对方却表现得很平常,如今通过莫笑所言中推断,那是有意的伪装罢了。

  当天沈凭还说了句想去看看,但实际他的内心并没有打算,坏就坏在赵或成了他的突发状况,两人“一言不合”就成了患难之交,彻底撞到了枪口之上,险些成了匪徒刀下亡魂。

  沈凭转身背靠在窗边,微微侧头抵在窗叶上,眼眸垂落神情若有所思道:“不能打草惊蛇......”

  在他自言自语间,赵或正把玩着手里的吞山啸,“方才骠骑兵查到唐昌民在匪徒死的当晚去了大牢,但很快就离开了,现下只需把苏尝玉找到,待骠骑兵到位便把匪窝端掉,让苏尝玉指认一二,就能名正言顺能把唐昌民捉拿归案。”

  话落少顷,赵或却没有听见有人回话,他摸索着身上的片刻,却好似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正当疑惑之际,抬头朝沈凭看去时却不由一愣,想讨要帕子的话,卡在喉咙中没有说出来,只因被那凭窗斜倚的人影给吸引住。

  窗外暖阳投进厢房中,恰好有几缕明媚被沈凭挡住,将人照得耀眼夺目,他生得一副称得上风流的好皮囊,若非不是这张摄人心魄的脸,只怕丢在百花街都不会有人看他一眼。

  但此时的沈凭却多了些愁绪忧郁,虽为正事所困,可让旁人见之仿佛就是那为情所困的浪子,叫人不由想打听上几分,以此借机靠近他。

  “我知道了!”沈凭忽然拍掌一喊,也彻底把失神的赵或给喊回了魂。

  赵或清了下嗓子,心中纳闷为何沈凭长得张不会说软话的嘴。

  窗边站着的沈凭抬脚朝他走去,随后落座在他的面前,一双好看的眼睛带着算计看着他说:“不如我们将计就计。”

  赵或给自己到了杯水喝掉,待杯子搁桌上一放,道:“洗耳恭听。”

  沈凭说:“这一次不仅要打草惊蛇,还要引蛇出洞。”

  晚间用膳之时,沈凭前去了一趟唐家,唐昌民为他准备了满桌的佳肴,好在他从来不会挑食,唯独对柿子过敏,不过能见到柿子的季节并不算多。

  他去唐家吃饭是想看看菜菜罢了,离开的时候虽然菜菜鼓起勇气挽留了他,但是很快就被唐昌民劝了回去。

  沈凭见状没有说什么,只是问了菜菜想不想和自己去玩,但菜菜只说他约了吕星带回家玩,沈凭没有强求,做了日常叮嘱后就离开了唐家。

  回到驿站后,他回想起陈写给自己的信,寻了掌柜取来纸笔后挑灯回信,顺道拟了一封有关处置唐昌民的信递到璟王府,如今真正要处理起清流派的官员时,总归还是绕不开赵抑。

  书信还未晾干,厢房的门被人敲开,只见赵或拿着吞山啸出现,向他寻取锦帕拭剑一用。

  沈凭起身给他去取锦帕,那厢赵或正好走到书案前,当他看到那东倒西歪的字时,不由笑出声来,“字如其人是本王听过最大的笑话。”

  里间的沈凭听见这番嘲弄并未生气,不但大方承认了字丑的事实之外,还反问他道:“这难道是燕王殿下夸人的方式吗?”

  赵或道:“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沈凭拿着锦帕走出来,路过他面前时一把塞进他的怀里道:“用这帕子买你一句夸够不够?”

  烛火照应在两人之间,赵或看着近在咫尺的眼眸时忽地心中一紧,下意识抬手想要去抓怀里的手腕,不料被对方敏锐地躲了个干净,只抓到险些飘落的锦帕。

  沈凭回到圈椅中坐下,把晾干的两封信都折起来装好,完全没有注意到赵或眼中扑空后的神色。

  赵或看着他在信封上写的落款,注意力慢慢回到书信上,还不忘接上他方才的话道:“买夸不如买字。”

  沈凭提笔时昂首朝他看去,带笑道:“这算是自荐吗?”

  赵或冷哼道:“起码本王写不出这般丑到没边的字。”

  见他带着一副傲慢的姿态时,沈凭脑海里突然想起在听雨楼练字的经历,心里竟起了兴致。

  他把书信放好之后立刻为赵或铺展起桌面,待笔墨纸砚准备就绪,赵或也很识趣地把东西搁置一旁,挽起袖口执笔蘸墨,落笔前还不忘朝沈凭挑衅了眼,随后行云流水在宣纸上写下“颠倒众生”四字。

  当沈凭看见他挥写出的字时,不禁有所感叹,也从这字的风格中,轻易分辨出他和赵抑之间的区别。

  一人潇洒不羁,一人清雅沉静。

  而没有铅笔的自己则......超凡脱俗。

  “你的字不像名门望族的世家能写出来的。”赵或搁笔瞥了眼那书信,拿起吞山啸和帕子在手,“也算是自成一派了。”

  沈凭只是笑笑不答,他无法解释简笔字的由来,就像他无法让人相信他不属于这个时代。

  赵或看着他站在书案前,表情认真观摩自己写的字,忽然感到有点难为情,随即想借公事转移注意力,“骠骑兵已经开始放出风声,这几日出门时多加小心别被拐了。”

  “好。”沈凭点了点头回道,心里盘算着让赵或写个帖子给自己临摹。

  赵或见他看得入迷,随手拿起帕子欲拭擦吞山啸,结果却在那到那帕子时停下了动作,“沈幸仁,这帕子......”

  他狐疑抬眼看去续道:“怎会和皇兄的一样?”

  沈凭闻言扭头看了眼,想起先前弄脏赵抑的帕子,后来没赔回去就自留了。

  他边收拾宣纸随口回道:“本来打算送他的。”

  说着自顾自整理出一沓纸递到赵或的面前,接着朝他笑道:“用这帕子劳烦殿下为我量身定制一副字帖如何?”

  不料,赵或却莫名其妙沉了脸色,将手中的帕子用力丢回书案上,冷冷哼道:“你做梦!”

  作者有话说:

  赵惊临:我没有吃醋。(昂首)(叉腰)

  贺见初:哦,那把帕子丢了。

  赵惊临:行。

  莫笑:啊...为什么?(挠头)

  李冠:江湖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