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疯了!穿个越而已,全皇朝团宠了>第51章 伙食比过年还好
  杨瑞武也在建房子的名单里头,老村长把吕掌尺带过来之后便又回家了,另外杨子欣也在家里。

  “这怎么行,哪能我来帮个忙,把一家人都拖过来吃饭的,可没这个理的!”

  周氏不容分说地道:“咱们两家不用讲那些,我家日子最难的时候不知道吃了多少你送的菜呢!她婶,你如今若是跟我这么见外,以后我可不敢再跟你走近了,不然我心里愧疚的慌。”

  林氏不得不尔,打趣道:“你呀,和你家男人一样,一个比一个实心眼。得,就听你的,你叔和娃都过来吃饭。”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客气便显得矫情了,回头跟家里说一声,把家里的活干完,然后也过来帮个手,娃娃虽小,可洗个菜、摆个碗筷也还是可以的。

  “话说,我拿着暖丫头开的方子,第二天就去镇上医馆拿了几贴药,吃了两天,如今身体都舒畅许多呢!”

  想到自己这两天的变化,林氏不禁笑了,吃第一贴药的时候,当天晚上去茅房,差点没把人给熏没了。

  哎哟,那味儿,真是不敢回想,大概就是暖丫头所说的“排毒”吧。

  周氏不禁眉飞眼笑,“是嘛?那可是好事!你呀,便放宽心,待身体好了,生几个胖小子,到时候可就连抽身的功夫都没了呢。”

  说到孩子,林氏的眸子不禁有些黯淡,其实,她都打算这辈子给闺女招婿了,只是,心里头终觉对不住她家男人罢了。

  如今,身子明显有了好转,干活也利索不少,若是能有机会再怀上,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可是,暖丫头即便学了些本领,却也只是个五岁的小娃娃,她还是没有抱太大希望的。

  周氏看着林氏无精打采的神情,忙转移了话题。

  闺女的本事,她自是了然于胸,光是断亲时使得那招便不输一般的大夫了,只是,现在也不便多说什么,待过些日子,自有答案。

  顾家如今的两间屋子都未拆,一家人照常住在其中,只是在旁边另起一座宅子,因为顾小暖计划,这个冬天用这两间屋子好好赚一笔银子。

  厨房里。

  周氏开始和面,蒸杂馍馍,此外,还煮了一锅的白米饭。

  围山村位于大宣朝的北边,粮食作物既有稻子,又有小麦,只是,不管是哪样,产量都很低。

  林氏则在院子里清洗青菜,之前村里人送了一院子的菜,除掉做泡菜和晒菜干用掉的,依旧有不少剩余。

  顾清泽三兄弟已经练武回来了,便帮着清洗猪下水,家里没有井水,很不方便,只能拿了个盆子去小溪边,随行的,还有顾小暖和杨子欣。

  “暖宝,这个臭烘烘的猪大肠是真的好好吃啊!”

  杨子欣之前吃过一次周氏做的爆炒肥肠,后面又吃了一次肥肠鱼,现在已然是猪大肠的狂热爱好者了。

  本来就是农家丫头,煮猪食、喂鸡鸭都是干习惯的了,自然没有什么臭不臭的讲究,一边学着顾家四兄妹用草木灰搓着猪下水,一边吞咽着口水。

  那小模样,真真是一个小吃货,仿佛手中拿着的不是低贱的食材,而是凤髓龙肝。

  “嘻嘻,子欣姐,你喜欢吃就多吃点,饭菜管饱!”

  顾小暖几人把猪下水处理好,周氏那边杂面馍馍和大米饭都快要出锅了。

  另一个临时搭的简易灶台上,一大锅的羊肉炖得汤浓奶白,飘香十里。

  大妞打回来的肥山羊,还剩了一半,便被周氏拿来炖了汤,又添了些萝卜放里头,毕竟,若全是肉,六十多个汉子也是不够分的。

  干活的汉子们一个个闻到香味,手中的锄头挥舞得更卖力了,闻着味,这分明就是肉香味啊,即便一锅青菜,放几片肉那也是很不错的了。

  周氏可不知这些帮工们的心思,待羊肉炖得差不多,便把大火调成了小火,放在灶上慢炖,炖得越久,这羊肉越香。

  趁着这功夫,又赶忙把处理好的猪大肠切段,再将先前凝好的猪血片成厚度均匀的片,猪血放了点盐来冷凝,此时已是漂亮的果冻状,放锅里煮也不容易烂掉。看書溂

  不一会儿,一盆油汪汪的毛血旺便出锅了,煸炒得金黄的肥肠,搭配着肥嫩嫩的猪血,上头点缀着绿油油的小葱,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林氏在灶台前帮忙烧火,忍不住小声说道:“苏佩,你把这伙食也搞得太好了,别人家盖房子,恨不得只给帮工们吃黑馍喝凉水,你这倒好,寻常人家过年怕是都没这好了。”

  周氏爽朗笑道:“这野山羊是几个娃娃打来的,萝卜和菜干是乡亲们送的,都不花钱,至于猪下水和猪血,一大盆也只要几文钱罢了,我就费个油盐和柴火。给他们吃好点,他们干活也更有劲儿,瞧在这吃食的份上,他们也会把房子盖得更好不是?”

  林氏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你呀,就是心眼太实,太大方了。”

  “那可没,我呀,大方都是看人的,可不是谁都能让我这么大方。”

  话语间,周氏已经炒好了一盆青菜,这是青榆镇常见的大头菜,可在周氏的手下,那颜色,那香味,俨然不输酒楼大师傅的水准。

  顾小暖兄妹和杨子欣,在一旁忙活着将饭菜往碗里盛,偌大个海碗,一半碗的白米饭,上头一勺羊肉萝卜,一勺毛血旺,再加一勺子青菜,饭菜上,还扣着一个杂面馍馍。

  顾家可没这么多的碗筷,其中大部分还是从林氏家里借来的。

  周氏边笑边往外走,到了院子中央,大声招呼道:“各位乡亲,饭菜都准备好了,辛苦大家过来端一下,每人一碗,大家吃不够再盛。”

  六十个汉子们听到这招呼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厨房走,一瞧,只见临时搭建的长木桌上头,摆着整整齐齐的六排碗,每一个碗里都是满满当当的饭菜。

  那杂面馍馍蒸得松软喧腾,一个足有成人拳头大小,馍馍下头,露出油汪汪的肉,光是看着,院子里便响起一片的口水吞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