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名将系统:我当县令就是为了造反>第174章 六万守十三万
  王莽的险棋显然走对了,如果这几天没有重臣来邀,他真的会先去吐蕃,博取名声之外,也要看看把北汉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外族,到底长什么样。

  上次北汉丞相李秋阳就提出推荐他进国子监,先修习一年半载,被他拒绝。

  之后太尉府推荐他入户曹,与户部左侍郎差不多,依然被他拒绝。

  王莽将正人君子的做派发挥到极致,史书上他曾为叔父端屎端尿,还逼迫儿子自杀。

  而今,他必须利用吐蕃,来表达爱国之心,与李秋阳见面,王莽直言,“古人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朝对北面的卫国了解甚微,对西面的吐蕃更是一无所知,这一次吐蕃与羌族联合在一起,我等居然没有丝毫察觉,这才丢掉武威郡,如果不是天府都督府,恐怕陇右也不保,学生不才,愿意以使者身份去吐蕃一探究竟。”看書喇

  年过六旬的李秋阳闻言,叹息一声,“之前闻听巨君想要西去,老夫还以为年少轻狂,没曾想你如此坚决,我还想把你举荐到丞相府任长史,也罢!年轻人就该出去闯一闯,老夫会推荐你入鸿胪寺,由你带队出使吐蕃,为朝廷谈一谈松赞干布的底细!”

  这一次王莽领命。消息瞬间传开,居然有人推掉丞相长史这样的肥缺,反而去进入鸿胪寺,还要去苦寒之地的吐蕃,特别是那一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让人无不惊叹少年王莽的志气。

  名声是一个官员的根本,晋北王要不是被姬禅逼急了,根本不会弑兄,导致根本没有读书人去投奔,王傲当初起义,声势浩大,可军中读书人没几个,多是商贾。

  子更之前为了名将,让别人憎恨才杀死对方,建国后变得极为小心,也会为了一个名声。

  姬禅不敢明目张胆的折磨人,望北军没有打出反旗,刺杀官员也找那些道德败坏之徒,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新学在漠北扎根,在代国大同郡的吴达伦与姬禅汇合,带着一帮学生浩浩荡荡向更都而去。

  “小子!别看你现在贵为监国,老夫还是要说你,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你暗中安插八个小娘子,要不是老夫观察的仔细,差点被你蒙混过去。”

  姬禅呵呵一笑,对老头施了一礼,“先生勿怪,当时实招不到人,刚才我考校学问时你也看到了,她们学的比吴央几人都要努力,先生何不给这些人一个机会?”看書溂

  “哼!如果不努力,老夫早把他们赶回漠北了。”吴达伦冷笑,看向另一边正在低头交谈的许敬宗三人,低声道“这几人是代国官员?太过年轻了吧,老夫刚才交谈,包括那女子都凤叹虎视,十分不俗,如果可以,让那女子来教授那群小娘子。”

  姬禅一想也对,武媚本来就想看看新学,便说“也好,这三人便交由先生负责传授新学,请先生多教授一些臣子心如水的道理。”

  吴达伦一怔,狐疑道“怎么!这三人是奸邪之辈?”

  姬禅苦笑,何止奸邪,如果不让人看着,保准被你搅的天翻地覆。

  一路走走停停,姬禅不时考校三百学子,发现除了吴央,还有一个孩童很是努力,名叫黄小鱼,听名字就知道出生在黄河边。

  上去一问才知道,是当初在榆林郡开酒肆那对夫妻的弟弟,男子原来是破虏营士卒,后来漠北一战手指被截止,拿不了兵器便选择做望北军探子,上次夜袭西凉城一战,还是这人发现一万骑兵偷袭平安县,赶在之前将消息送回去,姬信与姬布这才将那一万骑兵合围。

  “你嫂嫂生了吧?”

  虽然之前见过面,可都是远远观望,还是第一次与姬禅近距离接触,黄小鱼明显有些胆怯,“生……生了,给我生了个小侄子。”

  “哈哈!上次我回去见到你哥哥,那是还没生,挺好!”姬禅笑着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忽然道“你之前读过几年书?”

  “不到半年!”说起读书,黄小鱼脸上出现艳羡之色,道“我哥在漠北一战累积升伍长,上次我哥传递消息及时,萧长史亲自为我哥升为屯长,领校尉,所以我哥就把我送进学堂。”

  萧何制定的军功制,和中原没有太大出入,小兵从军打仗,一般是士伍、公卒,一战斩首一级,赐千钱,斩首二级晋爵一级,望北军没有资格升爵,所以只能以军中校尉赏赐。

  后来伯邑考建立学堂,只要是校尉一级,家中孩子可以免费上学,当然,普通百姓没有军功的可以花钱,或者多纳粮,也可以送孩子去学堂。

  姬禅笑的很开心,读书不到半年,现在两个月就把初级算术学成,肯定下了不少功夫,“你哥把机会给你,你嫂子没有怨言?”

  校尉一级只能送一个孩童入学,如果想多送,那就得累积军功。

  “没有!我哥说了,他现在是校尉,掌管榆林郡周边的情报,以后有机会再立军功,我嫂子也是这意思,说家里没钱,我年龄又正好,不趁此机会读书,以后就没机会了。”

  “恩,你嫂子识大体,你哥黄大鱼也不错,我记得当初漠北一战挖蓄水池的时候,还是你哥发现的蝗虫卵,我们这才有半年的准备时间。”姬禅感叹,当初一万破虏营,两千被强行专成城卫军,五百进入贾文和掌握的情报系统,两千战死或重伤,现在李陵手下的破虏营,已经很难看到那些老兵。

  而这一次李陵率领四万破虏营,加上李晟、秦怀道、郭子仪的一万五千人,以及马忠的八千骑兵,共计六万人,将会面临北燕虎国的十多万大军,姬禅知道有徐茂公在,肯定出不了岔子,可对方主将是方之桓,手里还有三万北燕虎国禁卫军,总计十三万人,这次守城之战肯定不好打。

  薛仁贵、李光弼,王忠嗣等人正在渔阳郡以东,准备饶过锦州郡,打通与乐庭郡的粮道,在危机关头也能支援徐茂公。

  原本四米高的乐庭郡城墙,再次被加高,足有六米,徐茂公坐镇城中指挥,李陵、马忠、郭子仪、秦怀道分别看守四面城墙,而李晟作为预备军,随时支援。

  六万多人,还有八千战马,徐茂公作为老帅,考虑的不是如何守,而是粮食问题。

  马忠和郭子仪等人百里奔袭,可是一颗粮食也没剩,他和李陵从代国腹地来的,所带粮食也不是很多,仅够全军一月。

  “太少了,如果考虑到出城迎击,根本无法保持一个月。”众人在郡守府商议,郭子仪忧心忡忡,不时看向台上的徐茂公,最后咬牙道“如果大帅允许,属下愿意背骂名,让士兵去百姓家中搜粮,乐庭郡有百姓十二万,如果将粮食统一起来,足够我军三月有余。”

  “那百姓怎么办?”李陵摇头,沉思片刻道“我们守乐庭郡,不是守一时,而是将这里打造成出海口,失了民心,十万大军也防不住内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