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县衙旁边的姬家宅邸,姬老汉蹲坐在堂屋门槛上,低着头不语,刘氏坐在里面滔滔不绝,“一个平安县还能翻天不成?你是姬禅的爹,也是他萧何的主公,这些人胆子越来越大了,居然敢拦你。”

  望着姬老汉沉默的背影,刘氏气不打一出来,“姬老汉我告诉你,丰京我是去定了,当初你进了县城就说要给我一场富贵,现在却窝囊在一个县城里。”

  “那百两黄金我要带走,你不管我们娘俩,我自己管,我要带着姬虎南下,去丰京谋出路!”

  说到这里,刘氏开始抹眼泪,“姬虎啊……我可怜的孩子,从小没了爹,你儿子当了县令,还封了伯,手下一群人不是县丞就是县尉。

  你姬老汉祖上三代穷的叮当响,我刘氏嫁到你们家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现在就连你都是子爵,我那可怜孩子还在南面打仗,那可是几十万叛民,万一有个好歹,我就不活了……”

  姬老汉猛然站起身,喃喃道“不会,大朗不会让虎子受欺负!”

  “他现在是伯爵,是大将军,手下一万多人,能管得过来?”

  姬老汉随即又蹲下身子,华贵的衣袍上全是褶皱……

  当夜,马车驶到城门口,姬老汉穿着棉袄吆喝道“开门,我是县令的爹,卫国二等子爵!”

  城上兵卒向下看了看,转头看向城楼内的萧何。

  为了怕姬老汉逃走,萧何命令其余城门晚上不准所有人进出,只留此处城门传递消息。

  这几天,他每晚都在城楼睡,就怕姬老汉仗着姬禅,逼兵卒开门。

  但……萧何看了看城外,终于不用自己发愁了。

  城门缓缓打开,姬老汉大喜,马车缓缓出城。

  刘氏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车帘从里面掀开,“怎么又停下了,赶紧走!萧何这……”

  话没说完,一股血腥之气迎面而来。

  五百多人的队伍静静的站在城门外,姬禅一身特制望北将军盔甲,满脸风尘,特别盔甲下摆,还沾着黑乎乎的血。

  没有开口,就这么静静的站在那里。

  身后五百人,默不作声,只有一身的血污,以及满脸的烟尘。

  贾文和用手戳了戳姬虎后背,姬虎打了个哆嗦,赶紧跑过去,接过姬老汉手里的缰绳,引着马车调转方向,向自家宅子行去。

  姬禅这才走上前,搀扶住姬老汉的胳膊,笑着道“爹,孩回来了!”

  “娃,爹是不是错了?”

  宅邸堂屋,典韦帮姬禅卸下铠甲,像是去投胎,一溜烟跑个没影。

  “爹没错,朝堂局势复杂,现在还不是去享福的时候!”姬禅喝了口茶,皱了皱眉头,家里的茶估计半个月没人换过。

  他站起身,爷俩像在姬留村一般,蹲在门槛上,姬禅将这一行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最后道“丰京水深,要不是有萧何这些人引兵震慑,孩不会这般容易回来,你和婶婶不是单独的,还牵着到我和姬虎,一旦我们引起朝廷不满,你们在丰京,就是人质!”

  “我不是说去丰京,是说你婶婶的事,爹说给你找娘,是真心话,进城后刘氏找过我,说啊……自从嫁到我们姬家没享过福,你当了县太爷,就应该帮衬着姬虎……”

  “爹,别说了!”

  姬禅一边揉自己的腿,一边轻声道“你和婶婶的事我不反对,这个家得有个主心骨,我知道你耳朵根子软,也不能胡来,萧何是县丞,也是咱们姬家家臣,不只他,典韦、李陵、马付波、等等,你不能由着性子说骂就骂!”

  “哎!我哪舍得骂萧何这孩子,当初可怜娃躺在村口,我疼爱还来不及,是你婶婶,哎……不说了,明天你让姬虎好好劝劝,真不行,爹就先不娶了!”

  “别,我这次紧赶慢赶,就是想找个好日子,先把家里安顿下来,来年开春,我们就该往北边去了!”

  姬老汉一蹦老高,惊恐道“怎么着?你们还要出去打架?叛军都给你们剿灭了,北奴也不敢来了,你干嘛还去招惹人家?”

  姬禅苦笑一声,不趁着冬春交际时打趴下,入秋人家就会来招惹他。

  而且,打架?

  这要是说说几十万人打架,不知道姬老汉会不会变成萧何,堵住城门不让他出去。

  在家休息就是舒服,头一沾枕头就陷入最深层次的睡眠,一行接近两个月,每日战战兢兢,睡得最香甜的时候,估计是在训练场那几天,那是累的。

  一觉到天明,不算刺眼的阳光透过一层纱透进来,照在姬禅脸上。

  所有将领聚集到姬禅家里,萧何按照礼制,改动了不少原先陋习,但一些需要振奋民心的事情,还是要走个过场。

  卫国领军万人以上凯旋,回到丰都不能回家,不管什么时辰都要去回旨,平安县省去了这套程序,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游街!

  五百斥候换上榆林一战时穿的铠甲,谁的最烂,最脏,谁的腰杆就会挺的比别人直。

  木甲胸口弥补刀痕,嘲笑只有浅浅刮痕的小年轻,直到一个胸口还插着箭矢的斥候走来,众人赶忙站起鞠躬,口称老大。

  此人名叫徐良,胸口中箭,要不是有华佗,早就死了,此刻忍着伤痛,一脸淡然的从人群中穿过……

  城外,马付波的望北营也在准备。

  望北将军铠甲被专门扔在泥里滚过几圈,典韦抓来一只鸡,拧断脖子,将血溅在铠甲上。

  姬禅穿在身上的时候,差点被熏死,人血闻多了,对动物的血有一个想法,会不会得禽流感?

  姬家宅院大门顶上,昨晚就竖起了斧钺,这是统兵将领的象征,要是按照文官算,姬家府门连方形石墩狮子都不能摆。

  姬禅走出大门,脚踩在石块路面上,全身都在哗啦响动。

  翻身上马,身后跟着一群文臣武将,这算是家臣,也不算僭越。

  再往后,是五百斥候,当他们行到人山人海的主街道时,马付波率领八千望北营,正好赶上。

  城外十里处,李陵带着五千破虏营风驰电掣,马鞭不断抽打在马背,“都打起精神,咱们赚了万两黄金,正赶上将军回来游街,谁他娘的要是这个时候犯浑……”

  无数步骑兵,如狼群般嘶吼,“将军放心吧,这次回来,就是准备干翻望北营,看看平安县到底谁说了算!”

  “哈哈!干翻望北营,干翻马付波,要不是咱们马没有他的马快,榆林一战,怎么着也能插上一脚。”

  李陵一马当先,来到城门骂道“开门,老子来游街了……

  姬禅得到消息时,笑道“李陵这厮,没让他南下,是不是抱怨过?”

  萧何笑的合不拢嘴,万两黄金啊……主公说啥?主公是谁?

  自从榆林闹起来后,平安县这边不断出现流民,萧何按照姬禅的政策,一概全收,周家断粮也不着急,打发人去朔方郡购买,朔方郡不够,就去西面更远处的红崖郡。

  还好,钱万生帮了大忙,从代国不断运进粮食,这才缓解的燃眉之急。

  加上安置,修城,募兵等等,其结果就是,姬禅攒的几百万两银子消耗的七七八八。

  万两黄金,换成银子足有五十万两白银,流民逐渐减少,前期投入巨大,形成规模后会逐渐减少,五十万两白银,足够撑到明年开春。

  更别说,榆林一战缴获的物资全归平安县,钱足有二十万两,粮食以及军械,这些都是平安县最缺的东西。

  现在的萧何,心里像抹了蜂蜜。

  流民疯狂涌入,让平安县成为三万户大城,最后实在安置不下,才将一部分迁徙到黄道县。

  近八万多人涌到街上,红旗招展,万岁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