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科幻末世>科技进化:星际争霸,崛起乱纪元>第163章 梦境残迹
  出了鄱阳栈道,小山冈很多,树林没那么高,石头没那么蓝,植物没那么古怪。

  一切都在显示,他回来了。

  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有一小撮,拖家带口的。

  战争才刚开始,战火还没有烧到东部。

  出逃的倒并不是因为战乱,许多人对厥麻感到悲观,打算移民了。

  凡罡在厥麻多少也算是一个名人,不少人认得他,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避开那些战力高的。

  跟跑这户人家是一对母女,他在谷底偷听过她们的对话,母亲叫魏秋实,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主妇,第一个男人八年前战死。

  后来跟了另一个男人,不久也死了,有一个六岁女儿,叫柳芽。

  小孩子心性,哥容安很快和她打成一片。

  魏秋实和前男人有一个大女儿叫柳枝,今年十八岁。

  两年前去外埠卖东西,结果把自己也卖了,跟一个城堡人做小的。

  包养她的是李家负责外埠陆巡的一个小队长,叫李承志,算是有个小靠山。

  他在外埠开了一家山货店养着她,生有一个小男孩,刚满周岁。

  魏秋实不去难民营,而是去投靠女儿柳枝。

  这一点正是凡罡最好的掩护,有那么一点不道德。

  在荒原呆久了,多少也沾染了一点莽气,为了生存,也学会了自私。

  去外埠的路程可不短,一百三十公里,到了傍晚时分才走了一半多,逃难的人零零散散找地方休息。

  凡罡和魏秋实一家,一路上也混熟了,便在小路坡下一块大岩石避风处搭伙过夜。

  时值寒冬,月色凉凉,地上积雪送来淡淡微光。

  凡罡取出牛雪花,魏秋实取出岩果饼,一起共享,也算最后一餐公家制。

  闲聊时魏秋实说,大祭司死后,公家制也没了,东部一些大门大户的,开始出来抢东西,大家抢小家,大姓抢小姓,战士抢百姓,男人抢女人。

  听说还有抢女人抢小孩的,什么都抢。

  她家没男人,吓得赶紧逃出来的,她年纪大了,也没人要了,不逃出来,估计一口饭吃的都没有。

  听凡罡说要到外滩找一帖斋,魏秋实是个实在人,便请凡罡去她女儿家做客,让她帮忙找。

  运气不错,算是出门遇贵人了。

  饭后,他和魏秋实一人抱一个打了个盹,荒郊野外,他不敢深睡。

  大脑信息开始串联,不只是白天,而是五十四日来的总结回顾。

  自从11.04晚上鬼上身之后,先天决,被人当小白鼠,丢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路夺命狂奔,第一次恋爱告吹,好像霉运不断。

  昨晚离开雷鸣洲,又好像想啥来啥,做什么都顺手,好运似乎又回来了。

  半睡半醒之间,突然被两个字惊醒,“财产”。

  依稀是一句话:“你是家族的重要财产!”

  这句话是程號说的,让他活着回去,去保护他的大小姐。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会出现“财产”两个字,这两个字预示着什么玄机?

  难道是未来的命运?

  乱纪元之后,随着量子科技的深入研究发现,量子世界和相对论无法兼容。

  科学家们尝试将两大理论融合起来,想建立起一个宇宙统一理论模型,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在玄学中寻求答案。

  冒险对极度危险的地下文明废墟进行挖掘,对灵异开展调查,同时对梦进行探索。

  梦境研究成为乱纪元之后科学界一个新方向。

  科学家们认为,梦境和灵异一样,可能是未来科学的密匙。

  各大家族也纷纷投入研究。

  大脑是目前地球最复杂的生物结构,有120亿到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1到3个介质,每一个介质储存一个基本信息,1到多个介质可以储存一个信息片段。

  信息片段组合成记忆片段。

  神经元之间的介质也可以自由串联。

  人类大脑记忆似乎杂乱无章,却又存在,只是到目前为止,一直无法破解它的计算模式,

  理论上大脑记忆是一个无限宇宙。

  而实际上,记忆却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人类对大脑这个无限宇宙的开发,只是九牛一毛。

  普通人5%,人才7%,天才也不过10%。

  而研究表明,以上数据只是大脑的某一种功能的一部分,如果考虑到大脑其他功能,比喻感应,本能,超能力计算等,恐怕人类目前对大脑的利用可以忽略不计。看書喇

  也就是说,大脑绝大部分处于静谧状态,就像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这种限制,在纪元年前称为智商,乱纪元之后,科学家称为逻辑限值。

  逻辑限值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商高低。

  就是说,大脑可以有无限记忆,逻辑却跟不上,就象电脑可以无限内存,cpu处理速度跟不上也没有什么用。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骨感。

  由于逻辑限值,记忆并不是越多越好,就像立交桥,通行量限制,车流量大甚至会引起塞车。

  所以,在大脑开发上,科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逻辑思维提升,就是cpu处理能力的提升上。

  但是几乎没什么进展,除了知识量和知识层次,现在人类的智力水平和二万年前的人类,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设计者限制了人类逻辑的极值,不想人类太聪明。

  生物体只要活着,大脑时刻运行着三套逻辑思维体系:醒逻辑,梦逻辑,未来逻辑。

  这三套逻辑体系,好像把人类大脑逻辑分隔成三个单向cpu,就像维度间空,负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处储存,归纳和指令。

  之前科学界在大脑探索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活在当下就是现在,所以醒逻辑指的就是对现在记忆的储存。

  这一认识限制了人类对大脑的探索在很长时间没有突破。

  乱纪元之后,科学家们推翻过去的大脑思维构想,重新搭建大脑逻辑结构,界定醒逻辑是过去式,梦逻揖才是现在式,这才突破了大脑探索的瓶劲。

  为什么把醒逻辑定义为过去式?科学家们认为:发现即是过去。

  量子学认为,人体外五识无论接触到什么,一经发现就是确定,无法带走,无法改变,只能留下记忆储存。

  而梦逻辑本身不增加任何记忆,只是对大脑记忆的留存,选择性丢弃一天中大部分无用记忆,把留存记忆和以前记忆进行串联保存,归纳出未来的行为逻辑。

  作用就是解决记忆无限性和逻辑限值的矛盾。

  通俗点说,记忆是车流,梦逻辑就是交通指挥员。

  梦逻辑是醒逻辑和未来逻辑的连接,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把过去过渡给未来,所以是现在式。

  这已经是接近玄学范筹,因此生命学家甚至调侃,如果揭开梦逻辑的秘密,或许会发现,每一个人的命运早就是设计好的。

  细想令人恐怖。

  研究的结果却令人沮丧,根据梦逻辑的定义:醒来不是梦,是梦不会醒。

  人类永远无法偷窥梦中的秘密,又如何在梦逻辑中获取证据?

  现实中很多人说他梦到什么,甚至可以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实上这些并非梦逻辑,而是梦逻辑运行之后的记忆串联,本质上还是醒逻辑在运行。

  于是,梦境探索又陷入死胡同。

  凡罡在余家学院神经元专业学习时,对梦境也做过探索,研究了上千个个体,分析了几十个事例,提出了一个构想,写在一篇叫《梦境残迹》的论文里。

  这篇论文引用世界普遍接受的三个假设:

  人类是被设计的,设计者锁定人类智慧,人类逻辑三大结构是存在的。

  在研究对象中,很多人有过相似经历,未去过的地方,未遇过的人,未见过的场景,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可以预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此他假设梦境是另一条时间轴线,人类在梦境中可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由通行,只是为了防止时空错乱,人类醒来之时,维度悖论会删除梦境记忆,就象电脑删除掉某些信息,但是,也会象电脑一样留下残迹。

  他称之为梦境残迹。

  当现实时间轴线运行到残迹所在地时,场景偶合会唤醒残迹成为记忆,所以才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因为梦境残迹很残缺,又不连贯,可以看到命运运行时间很短。

  他在论文中称这种梦境残迹为命运裂缝。

  论文是在假设前提下进行研究,无法取证,他人微言轻,并没有引起重视,最后也不了了之。

  他一直坚信梦境是命运的运行,人们偶尔可以通过裂缝偷窥自己的命运。

  刚刚梦中惊觉的“财产”两个字,联系到程號的话,他感到这或许就是在提醒自己未来的命运。

  财产意味着要被人支配,必要的时候可以被花掉,甚至被丢弃。

  看看自己这一身靛蓝皮肤,还有哥容安的变色人本能,他突然明白自己似乎把回基地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他和哥容安回去就是两只小白鼠,随时可能被抬上手术台,不尤得机伶伶打了个冷战。

  这时,来路传来嘈杂叫喊声,山冈小路上,似乎有难民在夺命狂奔,惊声尖叫:“杀人啦,柳大疤杀人啦!”

  隐隐有人嘿嘿狞笑:“回去,就是活路。当叛徒,一个不留!”真的是柳大疤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