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君臣相得>第34章 庭上议事

  主婚?

  岳煜周身温度瞬间降至冰点之下,谷东明觑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掀起了右边唇角的主子,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自己残留在外的最后一丝存在感——主子显然怒了,杂家还是眯着点儿吧,万一成了遭殃的鱼儿,那滋味儿杂家可受不起。

  唔,不过话说起来,能让耿大学士喜形于色,这沈侍卫当真好能耐呐!

  沈澜清请恩言语一出,耿良申扫向沈澜清的目光那是端的慈爱,不过君主的视线却有点如芒如刺了。

  沈澜清跪于堂前,维持着叩首之姿,静候君主的那一声“准”。

  婚是吾君赐的,赏是吾君让他挑的,无论吾君如何不悦,这个请求吾君必定要准的。

  当然,事过之后,吾君要如何拿捏他,沈澜清暂时顾不得了,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他归京,君主的态度太过暧昧,他必须做出反应,表明姿态。

  -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

  目光顿在沈澜清身上,岳煜的好心情一扫而空。

  心中兀然生出的那种私有物挣脱掌控之感令他十分不爽,然而……

  指尖下意识地点了下御座扶手,岳煜摆着惯常的冷脸,心中惑然——何时起,朕竟将沈澜清当成……早知如此……

  岳煜抬眼,扫视诸臣,耿良申那抑制不住的满意好生刺眼:“准。”

  “臣叩谢圣恩。”沈澜清再叩首。

  岳煜垂眼,掀了下唇角,也不说平身,将目光扫向沈铄:“沈铄,沈澜清的婚期可议定了?”

  “回陛下,尚未。”沈铄出列,恭敬躬身。

  “便定在明年年末吧!”岳煜的冰山脸上现出浅笑,“婚礼若是筹备得太仓促不免太过委屈耿家小姐。”

  “是。”岳煜与沈澜清同榻而眠之事自然逃不过沈铄的眼睛,此时上演了这么一出,外人看来是自家儿子在替耿家,替沈家做脸面,但在他看来事情便有些微妙了,而且陛下的态度……

  沈铄恭声应着是,心中却皱起了眉。

  然而,朝堂之上,也容不得他细想,殿外禀报:“安王、睿王请见。”

  安王一如既往的妖孽,一团绯影施施然进殿,目光间或扫过睿王时瞬间转利,活像剐人的刀子。

  睿王浑然不觉,弯着嘴角浅笑回视,目光柔和的似是在滴水。

  “岳晅见过皇上。”懒洋洋的腔调,岳晅脸上挂着几许漫不经心。

  “臣岳昕见过吾皇,吾皇圣安。”温温润润的语调,睿王岳昕眸中含笑,一举手一投足,礼仪丝毫不差,贵气天成。

  即便都是温润如玉地笑,沈澜清的笑,观之令人如沐春风,心生亲近;而做过多年太子的睿王始终难掩天家人的傲骨,笑容再温和也总是带着一丝俯视众生的姿态,令人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或许,这也是睿王有意为之。

  御座上,岳煜微微正身,嗔怪:“二位伯父怎生如此多礼……”

  “……赐座。”

  两把王椅分置御座两旁,岳昕余光扫了一眼岳晅,谢过恩,自行坐了右侧那把椅子:“朝堂之上,礼不可废。”

  “嗤!”岳晅嗤笑一声,满意地坐进左手边的椅子,伸着懒腰,打着哈欠,问岳煜,“不知皇上唤臣过来,所为何事?”

  “确实出了些事……”岳煜示意谷东明将信递予两位王爷,面露郁色,“两位伯父且先看看信,三皇兄……”

  “唉!”君主一声叹息,透出无限无奈。

  两封信,一封出自靖王世子岳贤之手,一封未具名,但看内容,显然是出自京中某位高官之手,当然,笔迹自然是刻意变换过了的。

  岳晅看过了信,似笑非笑,未置一词。

  而岳昕,则始终温润地笑着,唇角的弧度,眼中的暖意未变分毫,一开口便将话题自靖王身上带离:“这封信,起笔之势倒是与大哥颇为相似。”

  “落笔细节之处也与睿王有七八分相同。”岳晅抬眼,冷飕飕地剜了岳昕一眼,回击。

  “原来大哥如此了解本王……”话说半句,岳昕含笑不语。

  岳晅嗖然冷笑。

  “……”好么!正事尚未办妥,他俩倒是又要先掐起来了。岳煜微不可查地抽了抽嘴角,中间和稀泥,“朕自是信得过二位伯父的,诸位爱卿亦看过了信多时,可思虑出了甚么见解?”

  信是定安三年的。

  明面上看,可疑之人范围很小,似乎逃不出当时的摄政亲王、三辅政大学士及兵、户二部的尚书与侍郎。

  诸官心里想的明白,但,没有把握,还真没有谁愿意做这个出头人一下子得罪这一大票人的。

  冷眼扫过大殿,诸卿俱神色泰然,持着笏板垂着眼,做着耳观鼻、鼻观心状,除了……

  岳煜眯眼,目光定在依旧跪于殿中那人身上:“沈卿于书法一道颇有些建树,这信又是你自云王府带回来的,你可从信上看出了什么?”

  “……”其实先前那暧昧姿态俱是错觉,实在是他杯弓蛇影才会误以为陛下对他起了些许念头来的吧!

  也好,被帝王消遣拿捏,总比被帝王盯上好。

  沈澜清叩首瞬间略做思索:“回陛下,臣只看出那写信之人擅柳体,官位显赫,对户部兵部之事甚为熟悉。”

  “官位显赫啊……”目光不经意间滑过沈澜清脸上那道伤痕,心生些许不舍,岳煜话语一顿,目光转向安王岳晅,“安王,你看这满朝文武,谁最可疑?”

  岳晅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沈澜清,似笑非笑地看向岳煜:“自然是本王。”

  “……”安王不就范,岳煜无语,只好转向睿王,“睿王也这般认为?”

  “摄政亲王,三大学士,兵部尚书、前户部尚书,两部侍郎俱有嫌疑,不过……”岳昕打量了岳晅一眼,不疾不徐地随了岳煜的心思,“安王每日里想金玉美色还嫌时间不够,臣相信,有与云王勾结的功夫,他更愿意去揽翠馆里寻个柳,到妙音阁里听个琴。”  虽是替他脱嫌疑的话,安王岳晅听了却瞬间怒意盈眶,无他,继揽翠馆的揽月公子进了睿亲王府之后,妙音阁的临风公子亦在上个月搬进了睿亲王府。

  深知内情,一听岳昕提起揽翠馆妙音阁,岳煜额角猛地一跳。

  果然如他所料,岳晅眸子里霎时泛出了戾气,岳煜拇指揉了揉太阳穴:“朕自然信得过安王,也不愿揣测诸位爱卿的忠心,然,勾结云王密谋造反之事非同小可,若不彻查清楚,始终是个祸端……”

  “……云王与靖王世子已然达成协议,沈澜清归京途中接连遭到两府死士追杀,若不除去京中内应,他日燃起战火,遭殃的便是无辜的百姓与浴血奋战的将士……”

  “吾皇仁慈!”

  “圣上仁慈!”文武百官适时歌颂,岳煜抬手示意诸卿噤声,语调转低,透着沉郁,“靖王乃朕之嫡长兄,虽相处时日不多,却也是血脉至亲,朕实不愿相信靖王他……”

  “靖王心性豁达,当不会做这谋逆之事。”睿王淡然开口。-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

  安王斜睨反驳:“岳贤在信中说了,岳灿那臭小子听儿子的。”

  “岳灿不是不明是非之人,再宠儿子,他也有他的底线。”

  “嗤!说不准他的底线便是他那宝贝儿子。”

  “大哥,与其在此妄猜岳灿的底线……”睿王岳昕目光一一扫过三大学士,两部尚书,四位侍郎,“还不如猜猜看,他们几个谁是内应。”

  “朝堂之上,请称呼本王安王。”

  “……”沈澜清跪于堂中甚为无语,君主无心让他起来,两位王爷再次带偏了话题不说,话说不到三句竟又要起争执……

  他再次确认,岳家多奇葩,从祖上开始,便鲜有正常的。

  堂中几个岳家人鼻子都有些发痒,喷嚏憋在鼻腔里却又打不出来。

  安王剜了睿王一眼,蹭完鼻子,意兴阑珊地靠进椅子里开始装死。

  睿王浑不在意,扫了一眼沈澜清,不疾不徐地建议:“陛下,臣听闻先前有人构陷姚将军,便是沈侍卫看出了端倪,既然沈侍卫精于书法一道,不妨让几位大人当场默上一篇《满江红》交与沈侍卫比对一番,兴许能得着些线索,只是当时的户部左侍郎是沈铄沈尚书……”

  “无妨,沈铄朕信得过。”

  “……”好一个信得过,您是相信父亲绝不会截杀我吧!

  还有睿王,在下什么地方得罪你了,以至于如此消遣在下?岳家,果然都是小心眼儿。

  沈澜清心中翻了个白眼,与几位翰林院的学士相互传看几位大人默好的《满江红》。

  不出所料,笔迹上看不出任何破绽。

  线索似是就此断了,安王朝着睿王嗤笑一声:“沈澜清,本王听说你入了紫荆岭后,遇到了一伙悍匪,可对?”

  “回王爷,确实如此。”

  “那伙悍匪十有八九出自京师,与其对这劳什子的笔迹,倒不如探访一下那伙悍匪的踪迹。”

  “安王所言甚是!”

  “安王言之有理!”

  “安王……”

  “安王明睿,查探之事……”岳煜目光扫过神色未变的诸卿,略作沉吟,“乐宁侯。”

  “臣在。”

  “朕便将查探之事托于周卿了。”

  “臣定全力以赴。”

  “甚好,顺天府尹,尔须全力协助乐宁侯。”

  “臣遵旨。”

  “安王、睿王、三位大学士,稍后于御书房议事,散了吧。”

  直至退朝,岳煜也未令沈澜清平身。

  诸卿叩首恭送圣上,圣上却沿着丹陛,拾阶而下,驻足于沈澜清身前。

  玄色衣摆,金色滚边,骤然遮住了额前光线,沈澜清额头触着手背,一动不动。

  似是须臾,又似良久。

  清冷淡然地声音自头顶飘落:“沈卿,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