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穿越重生>穿成懒汉村村长>第43章 洗三

次日一早, 王大伟就用灵泉水给古氏和宋做了一锅简易的黑糖鸡蛋。

灵泉水煮开了, 荷包进去两个鸡蛋, 待荷包蛋成型再放进一块黑糖, 待糖完全融化,煮开了就能出锅。

古氏瞧着端到跟前的黑乎乎的一碗吓了一跳:“这是啥?药?为什么我也要喝?”

她以为那是给宋喝的,治脑子的药了。

宋这个吃货也难得犹豫着没有下口。这黑糖鸡蛋的扮相着实不怎么好,和他以前吃的红糖鸡蛋有很大区别, 那颜色确实像苦苦的汤药。

视觉会给人造成一种心理暗示, 即便知道是黑糖, 也会潜意识觉得有药味……

王大伟摁住了企图偷偷溜走的宋:“快点趁热喝了。”这可不止是黑糖, 还有灵泉呢, 对身体只有好处。又对古氏解释道:“这是我昨天熬出来的黑……红糖, 就是熬久了颜色有些深,糊锅了才变黑的。味道没问题,我做了红糖鸡蛋, 娘赶紧尝尝。”

黑糖这种说法, 棒子和湾湾叫的比较多,古代人并不大知道, 王大伟懒得解释,干脆称为熬久了的的红糖。

“红糖?!”古氏瞪大了眼睛。那可是稀罕物,就是她丈夫王成栋在世的时候,村子也只会晾晒石蜜, 儿子怎么就会做红糖了?

视线转到那黑乎乎的一碗, 古氏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儿子肯定是不会做的。瞎捣鼓, 捣鼓出这种和药差不多的玩意儿来。

想来是实验失败了,又不舍得扔掉这些失败品吧。古氏想想那些甘蔗汁,也觉得有些心疼。

好几文钱呢。

她抱着一种吃在馊与不馊之间横跳的剩饭的心情,坐下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黑糖水。

古氏:!!!!

并没有想象中的奇怪味道,反而满口甜蜜浓香。她没吃过红糖,但早年家里条件好的时候,也是吃过麦芽糖和自家晾晒的石蜜的,儿子做的这种黑乎乎的糖,比粗糙的石蜜好很多,与香甜的麦芽糖比较算是各有千秋。

麦芽糖很香,这黑糖却有一股蜜味儿。古氏忍不住又喝了两口。

另一边的宋,原本还在用浑身抗拒,见了古氏的行动,也不禁有些好奇。

他看了看面前黑乎乎的碗,又看了看王大伟,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尝了一小口。

……竟然真的很不错。昨晚他是看着这些黑糖怎么制出来的,舀的晚了,糖浆的颜色就越来越深,仿佛糊了一般。原以为会有一股糊锅底的味道,可事实上虽然确实有焦味,却是焦香炭烧的味道。非但没有难吃,比起红糖,多出的焦香味与蔗香结合,反而更上一层楼。

宋顿了顿,便抛却之前的抗拒,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埋头吃了起来。

王大伟笑了笑,也没管他,对古氏道:“娘,我上午要带傻哥儿去镇上一趟,复诊。”

古氏对这没什么意见,她巴不得傻哥儿早点儿好,可以跟儿子给她生个大胖孙子来。不过……古氏犹豫了一下:“离上次看大夫才过去两天,能这么快就好吗?这么频繁去医馆……家里钱够吗?”

这些日子家里伙食一直很好,前天王大伟还从镇上带回来一篮子的腊肉咸鱼、药材,古氏不知道那是张石柱家的谢礼,有些担心孩子刚当家,花钱过于大手大脚。

“还有些。”事实上也不多了。王成梁去世的时候家里可以说一个大子儿也没有,后来全靠吴三桩家的赔款支撑。给王成梁买了棺材,又借给村民不少,今日给宋送信又要花去一部分,可以说所剩无几了。

不过王大伟并不想把这些说出来让古氏担心。他手里还有昨晚熬出来的红糖,只盼能买个好价钱。

古氏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总之家里还有一仓的粮食,反正饿不死,顶多回到之前顿顿喝粥的日子罢了。

王大伟看了看她干瘦枯萎的面颊,打着补丁的穿着,心里有些发酸:“娘不用担心生计,该吃吃,该喝喝,家里有儿子顶着呢。以后我早晚要让你们顿顿都吃上肉,穿上细布衣裳。”

除了原主的嘱托,这些日子和古氏朝夕相处,王大伟对她也有几分孺慕之情。他前世没有亲缘,如今便把这份感情寄托在古氏身上,真心实意希望古氏能过上好日子。

等古氏和宋吃完了黑糖鸡蛋,王大伟收拾出一只空篮子,将整包的红糖和给张石柱家的洗三礼一同放了进去。

那些红糖被他用毛边纸细细的包了两层,又捆上细麻绳,瞧起来还有几分精致呢。宋作为一个傻子,乖巧的揪住他的衣角,两人便出了门。

路上遇到不少早起干活儿的难民跟他们打招呼:短短两三天,村子已经大变样。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开出了菜地,没钱买种子,就去山上找野菜种子,甚至移栽野菜的幼苗。

也因此,多年没有人上去过,野蛮生长的后山也被修整了一番,开出一条路来。无论是砍柴还是摘山货,都方便了许多。运气好的,还能捡到野鸡蛋。

见到王壮山,王大伟便道:“今日我去镇上,会帮着问问跟粮铺换粮食的事儿。”

人口增多粮食不够吃,要把新粮换成陈米、劣米。就是不知道能换个什么价。

王壮山等人连连道谢,虽然帮村子张罗事情历来是由村长做的,但他们可比那些村民有眼力见儿多了,态度摆的十分好,王大伟心里也舒坦一些。

他看了看各家院子里栽的乱七八糟的野菜苗子,想着要是红糖卖出了好价钱,可以买些菜籽分给他们。

不过也不能白送,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原主一家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就让他们帮自家也开一片菜地作为交换吧,王大伟盘算着,古氏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让程哥儿每天都去山上摘野菜送过来也怪麻烦的,更何况因为难民的勤劳,后山的野菜越来越少了,山脚下基本绝迹,要摘得往山上去。

开个一分地,古氏照顾得过来,也够平日自家吃。

王壮山还不知道自己这把子力气已经被王大伟“算计”上了,看到牵着王大伟衣角的宋,不禁感叹道:“傻哥儿瞧起来好多了,还知道牵着你衣角,也不会乱走。”想起第一次带宋去见王大伟那个费劲啊,王壮山心里也怪感慨的。

宋:“……”

王大伟低头看了看拽着自己衣角的白嫩小手,干脆牵了起来,握在掌心,对王壮山笑道:“是啊,城里开的药不错,我觉得再吃十天半个月他就能好了。”

宋忽然被牵住手,作为一个乖巧傻子,他挣开也不是,骂王大伟登徒子更塌人设,就只能任他牵着了。

不过身子却僵硬的很,从耳根还渐渐泛起红晕。

王壮山看到,十分惊讶:“傻哥儿脸怎么这么红?刚才还没有,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

王大伟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偏面上还要装作正经:“不知道呢,我不和你们说了,赶紧带他进城。”

王壮山等人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连忙让开供二人赶路。然而直到走到小浆镇,拿牵着的两只手也没有再放开。

宋不提,王大伟就更不会提了,两人就这么牵着手到了张石柱家里。

张石柱一家早就等着恩公前来了。洗三不是满月,并没有请很多人,只有接生婆扮演收生姥姥和夫妻双方的亲族前来。

在这些家人里,王大伟和宋这两个唯二的外人自然很打眼。即便无恶意,大家也忍不住好奇的盯着他们看这可是有本事把产妇从鬼门关就回来的人,原以为是须发皆白的老神医,竟然是这么年轻的后生吗!

宋被他们热情的目光盯的头皮发麻,不着痕迹的往王大伟身后躲了躲。

王大伟忍住笑意,将一小包红糖从篮子里拿出来,递给张石柱:“一点红糖,给产妇补补身子吧。”

张石柱:!!!!

他当然知道红糖有多珍贵,就是因为他求赊红糖不成,闹出那么大阵仗才被王大伟注意到,救下了妻儿的性命。

张石柱一时难以置信,顾不得诸多人在场,立刻打开了纸包,里面竟然真的是红糖!虽然许多碎成了粉,不过自家吃也不在意这些。掂一掂,这一包约么能有半斤。

按市价就是二两多银子啊,张石柱眼眶都红了:“恩公如此破费,真是让我无以为报……”

王大伟:不,你很快就能报。

不过这话显然不适合在这么多人前讲,王大伟只能拍了拍这个汉子的肩膀,低声道:“散席了再说。”

张石柱抽了抽鼻子,转头对岳母道:“娘,你拿一些给喜娘冲碗红糖水吧。”

都是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张石柱自己的亲娘在厨房做饭,张石柱又要招呼王大伟和宋,便将红糖递给了岳母。

总之是伺候自己闺女,张石柱的岳母立刻答应下来。王大伟想了想,补了一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成红糖鸡蛋或者红糖小米粥。”

这些人没吃过红糖,就只知道冲水,王大伟也就好心的给他们开了“医嘱”,戏说了做法。

妙竹州也不种谷子,小米在这里是个稀罕物,却是王大伟没有想到的。不过鸡蛋家里倒是有,喜娘的娘家人这次来还带了红枣,正好给喜娘煮红糖鸡蛋。

张石柱的岳母转去了后面照顾女儿,不多久时辰到了,收生姥姥便把孩子抱出来给大家看了看,又架起盆子来给孩子洗澡。

大家按照仪式,一一往盆里添了热水,再放上铜钱。王大伟也入乡随俗的和宋一人放了两枚铜钱进去,然后好奇的看着收生姥姥一边搅着盆,一边往孩子身上撩水,口中念念有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宋也伸着脖子看,低声对王大伟道:“他好小好软啊,真可爱!我也想要一……”宋默默的把“只”字咽了下去。

王大伟忍不住打趣道:“之前是谁说的,生孩子太痛苦,打死也不生孩子?”

宋瘪了瘪嘴:“我可以玩人家的,又没说要自己生。”喜娘那日的惨叫犹在耳边,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这时张石柱的岳母从喜娘的屋里出来,找到了自己女婿一阵嘀咕。张石柱便向前两步,道:“要不是二位恩公,这孩子也没有今天,我媳妇怕是也要没命。喜娘说了,为了纪念二位恩公的大恩,这孩子就起名叫糖娃吧!”

王大伟:……

他眼中怀疑喜娘要纪念的是红糖鸡蛋,而不是他这个恩公……

糖娃……听起来还怪好吃的,希望孩子长大会喜欢这个名字吧。

王大伟同情的看了一眼一无所知的小崽子。

仪式结束之后大家便坐下来吃饭。小门小户的也不是什么大宴席,一人一盘子炒米粉,里头放了鸡蛋、豆芽、青菜、肉丝,用猪油炒的,倒也十分美味。

吃罢饭,客人便陆续告辞,这时候王大伟才拉住了张石柱:“我今日来,还有一事要麻烦你帮忙。”

送红糖的时候张石柱就接到了暗示,此刻便拍着胸脯道:“恩公只管说,豁出去这条命我也要做到!”

王大伟哭笑不得:“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我这里有一封信,想要寄到玉湖州丰水县去,我二人与递铺的人有些龃龉,不太方便亲自去寄,你能不能……”

张石柱还以为是什么麻烦事儿,做足了心理准备,竟然只是寄一封信,这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当下便要去县城:“我此刻出发,午时也便到了,今日就可将信寄出。”

王大伟便将信取出,又留了二两银子给他:“那我日落前再来一趟,若是银钱不够,或者信被拦下了,你再告知于我。”

张石柱因为家里有间铺子,时常往来于县城,和衙门的人也打过交道。在他心里那些官老爷们还算和蔼,并不曾刁难过他……不过他也很有眼力见儿的没有问王大伟私情,只是自己暗暗打了腹稿,又道:“恩公救了我妻儿的命,又送了这么宝贵的红糖,原该我给恩公出这份钱的……只可惜我家太穷了。要我看这二两尽够了,若是有差,我补上就是。”

二两银子他出不起,补上一点差价还是没问题的。

王大伟也不和他争这个,与张石柱约定好日落前再见,便带着宋直奔医馆。

※※※※※※※※※※※※※※※※※※※※

一会儿还有……

因为之前的停更,我今天要疯狂补榜了,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