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现代言情>急诊科观察病历>第14章 主诉:口腔溃疡7+小时

元旦过完以后,钱康明调去了北京,药物临床实验的事,罗铭遥和新来的负责人交接了一番。组会上周老师也说到他也要毕业了,要一部分一部分把实验的东西交到下面师妹手上。周老师又问起罗铭遥未来的打算。

罗铭遥已经想好了,于是明确回复了周老师:“我想出来工作了,周老师。”

周宏斌点了点头:“可以的,早点出来上临床、工作,也是好事。想好去哪个医院吗?我还能帮你联系联系他们内分泌科的人问一问情况。”

罗铭遥赶紧鞠躬:“谢谢周老师。不过还不打算马上就出去工作。学术型没有规培证的,我准备报本院规培,拿到规培证再出去工作。”

周宏斌想了想,说:“其实也没必要在我们医院规培,我们这边规培只有规培的补助,出来还要重新找工作。如果先找工作再规培,也是一样轮转各个科室,奖金系数只比正式员工低一点,但是比单纯规培生高,情况好得多。”

罗铭遥说:“我还是觉得在C大附院学的东西多一点。”

周宏斌愣了愣,也只能赞同道:“在这里,是比下面医院正规很多。也行吧,先规培,再出去工作。现在很多医院,招聘条件就是有规培证。硕士不带规培证出去,没有任何优势。”

这边才和自己导师说明白了,回去又被赵彬问了同样的问题。“考博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是不是要开始报名了?”赵彬一边吃饭一边问,“我记得差不多就是下个月?你还是读周老师的博士吗?你跟周老师商量了吗?一定记着提前告诉他,还有准备点礼物送给周老师吧,也是感谢别人,这个和毕业礼物是分开两件事。”

罗铭遥没说话。他不想读博的事,唯独还没告诉赵彬。他不知道怎么说,心里总是害怕赵彬会因此对他失望。

赵彬没得到回应,微微有些惊讶,看罗铭遥不吭声的样子,就觉得他又有事瞒着自己,于是皱眉头问道:“怎么了?读博的事情也有问题?是周老师不带学生了?不可能今年说以后只挂名,明年就全部脱手了吧!你们主任这么绝?”

“不是不是!”罗铭遥赶紧解释,“周老师是说过,如果我要读,他还是能跟主任商量,就带一个博士,后面就不带了。”

“哦,”赵彬眉头皱得更紧,“但是呢?”

罗铭遥缩了缩头,硬着头皮继续说了下去:“是我……是我不想读了……”

“为什么?”赵彬心里有些诧异,罗铭遥之前没有说过不想读博,一直以来说到未来规划,他都倾向于留院。但是要留院,就是一番激烈竞争,文凭出身上就必须读博,甚至读博士后、出国留学。

罗铭遥察觉到他语气里的一点怒气,不敢开口解释。自己不想继续读博,不想留院,部分原因要归咎于这次非常失败的开题,科研的压力、内部的竞争排挤,让他产生了退缩。这个原因,他不敢告诉赵彬。当然,还有别的理由……

但他的沉默让赵彬很烦躁。赵彬从他写论文的时候,就觉察到了他对科研缺少积极上进的态度。赵彬在大学毕业就离开了家庭,从研究生到工作,每一步都是拼杀一般全力搏来的,那种一无所有,全靠自己的生活,被逼迫着全力以赴地争取。他回想一直以来罗铭遥的学习工作态度,发现他实习的时候临床不积极,读研究生时候写文章不积极,这样消极的态度对他来说,就是怠惰,这让他几乎有一些愤怒。

他压住烦躁时候就忍不住要吼人的冲动,语气僵硬地问:“不读博,下一步又怎么打算?”

罗铭遥小心翼翼地说:“报规培生,本院规培三年,再说。”

“再说”这个词重重地刺激了赵彬的神经,他立刻吼了过去:“三年规培,读完了还‘再说’什么?一个规培读完根本不可能留院!不留院你又打算以后哪里工作?”

罗铭遥不敢说了,他心里确实没有三年规培结束后的打算,选择规培,已经是得过且过,拖一阵是一阵的打算。

赵彬看他埋着脑袋,缩着脖子的样子,就知道他准备逃避这个问题。他心头火烧的更大,就要忍不住开训。然而这个样子,却又让他心软,什么狠话也说不出来。他在到底要不要逼他一下这个问题上纠结良久。房间里安静得只剩下两个人的呼吸声。这样的压抑,是两人同居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不知道谁的手机响了一声。两个人都下意识地去摸自己手机。赵彬群里也有消息,他借着机会心不在焉地翻了翻。注意到时间已经晚了,今天是他的下夜班,他也该出发去医院了。想像平时一样给罗铭遥道个“再见”,吻一吻他,回头又想今天才生了这么大的气,要让他好好反省,于是抓起手机,门口换了鞋就走了。

罗铭遥听到他的动静,反应过来人要准备上班了。正要起身送他,就看见他怒气冲冲的背影。他心里慌乱了。这一次,赵老师是真的嫌弃自己了。

赵彬到达急诊科早了将近一个小时。都是因为心里憋着气,走的时候也提早了,路上脚步又快,早这么多到,坐在休息室又想自己这个气没意思,来这么早不如在家抱着人好好说话。

他拿着手机犹豫要不要给罗铭遥发消息,又觉得这件事上面自己不能先服软,必须让他认真对待,这是为了他自己前途着想的事情,罗铭遥怎么能没有一点计划和安排!他一定要好好管管!于是他最终打开聊天对话界面也没输入东西。想来想去,恼火地把手机扔进包里,算着时间充裕,出门去给今天值班的人买夜宵。

这一场冷战就这样持续到了春节前。罗铭遥不会改变做出的决定,也不愿明说自己不再读博的理由。每次赵彬要跟他谈这个话题,他就压低头坐着,一副学生做好准备挨老师训的模样。赵彬也不愿放松要求,只想他改变想法,认真考博。两个人回家也没人主动开口,睡觉也是背对背,都等着对方松口。

大年二十九,赵彬下夜班,接班时候急诊科就是乱糟糟一团。从口腔医院来的120刚到,救护车上下来三四个家属,又是吆喝“快不行了”,又是叫“医生救命”的,现场差点失控。口腔医院急诊一般就两个人,派来跟车的是实习医生,处理事情没那个底气,胆战心惊地跟在担架车后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赵彬换了白大褂直接出来帮忙接病人。扫了一眼口腔实习同学的胸牌,写着:八年制口腔医学,柏小黎。

带着病人进入抢救室,检查病人,病人颜面部和嘴唇明显肿胀,躺在床上费力呼吸,意识虽然清醒,但这个呼吸情况看来,病情危重。实习医生柏小黎无措地站在抢救室,两个内科急诊医生紧张地查体,护士跑来跑去装监护仪,那抽血针准备抽血。病人因为呼吸困难不再说话,房间就这样陷入尴尬的沉默中。赵彬瞥了实习生一眼,柏小黎茫然地回看。

赵彬烦躁地说:“病史!说病史!总不可能八年制出来实习这么久汇报病史都不会!说你们的治疗和初步诊断!”

柏小黎吓了一跳,赶紧组织语言,有些结巴地汇报病史:“病、病人,中年女性……那个,主诉是口腔溃疡7+小时。查、查体,左侧颊粘膜1×3cm大小溃疡……”

“你不要紧张……”值班医生哭笑不得地打断他,“赵彬,收着脾气,把学生吓到了。就说你们口腔看了,怎么回事就送我们急诊来了?”

柏小黎放松下来,把病历汇报考试的格式扔一边,讲道:“病人来是因为口腔溃疡来的我们那儿,她给我们提供的情况是下午五点过开始出血口腔溃疡,当时疼痛能忍受,后来觉得越来越严重,就到口腔医院来就诊。今天我们病人很多,还没看到她,她跑来找我们护士说能不能插个队,实在疼得不行了,说感觉溃疡都长到喉咙上,呼吸都受影响了。我们老师马上出来看,就看见她嘴唇、脸都肿了,差了溃疡不大,咽后壁也没看到溃疡,听她说有呼吸困难,怀疑有过敏,就让我跟着救护车赶紧送来了。”

“家属,来一个知道情况的!”赵彬对着抢救室门口喊了一声。

病人的丈夫满头汗地冲了进来。

“今天一天都吃了什么东西?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以前没有吃过的?”赵彬问。

丈夫擦擦汗,摇头:“没有,今天一天都在家里吃的,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赵彬继续问:“以前有过接触东西、吃东西还有药物过敏吗?”

“没有,没听说过!”丈夫说,“这几年也没生病住院,不知道什么药物过敏!”

赵彬扫了一眼监护仪,心率10病人的呼吸困难有进行性加重。这种时候到底什么原因引起的已经不重要,就查体和病史来看,可以基本判断是喉头水肿,继续拖下去,呼吸困难加重,只会造成窒息。

赵彬迅速向家属介绍病情,建议随时准备器官切开:“目前喉头水肿原因不明,我们本着抢救生命的原则,先对症,用激素把水肿稳住。但是,找不到原发病,就是指标还没有治本,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加重。到时候喉咙这里就进不了气了,人可能就是活活窒息死。那时候就必须器官切开,从这里,插管子进去,帮助她通气。总要过了呼吸困难这一关,后面才能有机会往下,是不是?”

病人家属表示还要出去商量。赵彬挥手让他出去打电话通知其他家属,他继续指挥抢救。值班医生挥挥手,表示出去给二线汇报,写病历和沟通完事下班,柏小黎瞅准时机,趁机赶紧离开压力颇大的抢救室,跟着救护车回口腔医院向自己老师汇报。

“抽血,血气、血常规、凝血、肝肾功电解质还有肌酶,床旁血糖马上给她查一个。配液,20mg地米静推,80mg甲强龙配100ml水,静滴,双通道,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配500ml静滴。雾化器准备一个,吸入布地奈德,减轻局部水肿。”

护士有条不紊地执行医嘱,病人接过雾化器,努力吸气。病人家属在抢救室外打电话,不知道和谁商量。赵彬守了一会儿,看着血氧基本维持在90%,病情稳定,便转身出去继续看其他病人。

然而这个晚上注定又长又难过。

十二点半,病人雾化结束,二线查房,自诉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好转。

一点过,护士常规查房,病人说呼吸困难无加重,口腔溃疡疼痛有所减轻,监护仪显示血氧饱和度95%,其他生命体征平稳。

一点半,家属按铃,病人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搭班的护士邱婷看过以后,判断病人病情加重,马上叫小护士过来通知医生。赵彬赶紧放下正在就诊的病人,解释有危重病人要抢救,赶往抢救室。

抢救室里,病人已经出现嘴唇紫绀,呼吸费力的状态比之前明显加重,已经可以看到典型“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每一次呼吸都像挣扎着求生一样,除了用力吸气、呼气,她什么也做不了。二线还在紧张地和家属沟通气管切开的必要性,赵彬只来得及听了肺上呼吸音,确认没有气道痉挛的干鸣,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就降到了40%,出现意识障碍。

“切!切开!你要救命啊医生!”大个子的丈夫瞬间就泪流满面。护士劝说着他出去等着,暂时离开抢救室。

气管切开包抢救室就有,邱婷已经提前准备好放在床旁,赵彬和内科二线带好口罩帽子,稳住节奏,开包、消毒、戴手套,病人意识障碍,窒息状态下来不及麻醉,甚至局麻都没有用。手术刀直接切开表皮,拉开表皮组织暴露气管,切开气管快速**气管套管。气管套管进入以后,心电监护上,氧饱和度显示缓缓升到98%,嘴唇紫绀褪去,病人呼吸稍,胸廓起伏着。抢救室里紧张的气氛一下散去,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好了好了!”赵彬放开嗓门吼了一句。伸手从包里拿纱布固定套管。

一起的二线也放松了表情,笑着说:“赵彬待会儿记得补上同意书啊。还有并发症要和家属交代到位。”

“好的。”赵彬点头。操作结束,摘下带血的手套,脱下帽子,出去找家属,到办公室再行沟通和签字。

这算是今晚最大危机过了。

赵彬让家属坐下。家属也只剩下丈夫一个陪着了。经过大半夜的精神和体力折磨,大个子已经疲惫不堪,坐下来就瘫倒在椅子上,差点翻在地上。

“你小心,小心!”赵彬忙把人扶住。想了想,又去给人倒了杯热水来。

丈夫捧着热水杯子,汗湿的手心里有了点温暖,终于缓过气,说道:“医生,谢谢你们。”

赵彬露出一个温和可亲的笑,安抚他:“没事,都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

“医生,”丈夫手上用力,一次性纸杯捏的有些变形,热水一下子洒了他一手,“她,她能活得下来吧?”

赵彬把水杯抽出来,给他递去一张纸:“你要相信我们,医生也和你一样,我们是最希望病人好起来的,肯定会尽全力的。”

丈夫几乎魂不守舍,捂着脸又哭了起来:“她如果出什么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下午我们两个还吵架,我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我不在乎费用,不在乎别的什么,我只求医生,你们想想办法,一定要救她!”